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顾飞

科普小知识2022-07-02 14:19:42
...

顾飞(1907-2008),原名慕飞,字墨飞,号默飞,别号杜撰楼主,又署杜撰。上海南汇人。近现代著名女画家。顾飞是明末上海望族顾氏家族的后人,傅雷的表姐。顾飞画学黄宾虹,诗学钱名山,她也是1934年中国女子书画会的发起人之一,1944年,与裘柱常、傅雷等共同署名发起在沪举办“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其作品曾入选柏林艺展,诗、书、画三者俱佳,广受赞誉。在上海中国画院筹备时,被吴湖帆提名为甲字画家。后任教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晚年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文名:顾飞

籍贯:上海

出生年月:1907年

逝世时间:2008年

性别:女

职业:画家

主要作品:《顾飞画集》

1、人物简介

顾飞(1907-2008),原名慕飞,字墨飞,号默飞,别号杜撰楼主,又署杜撰。上海南汇人。近现代著名女画家。顾飞是明末上海望族顾氏家族的后人,傅雷的表姐。顾飞画学黄宾虹,诗学钱名山,她也是1934年中国女子书画会的发起人之一,1944年,与裘柱常、傅雷等共同署名发起在沪举办“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览会。其作品曾入选柏林艺展,诗、书、画三者俱佳,广受赞誉。在上海中国画院筹备时,被吴湖帆提名为甲字画家。后任教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晚年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2、人物生平


顾飞百岁时留影

顾飞(1907—2008)出生于露香园顾氏旧家。顾氏自明代隆庆万历(1566~1620年)年间,顾名世在露香园收徒传艺,传授刺绣,而闻名天下。世称“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为中国近500年最著名的绣花艺术。露香园就在今上海南市文庙附近。

顾飞幼伤足,为庸医所误,致疾,其父乃易其名曰“慕飞”,谐音默飞。兄妹八人,飞行五,长兄佛影。飞幼承庭训,能答对辨平仄,十二龄入周浦女子小学,1924年毕业于南汇城南初级师范,两年后就读上海城东女校国画专修科,因学费不继而辍学。

1927年应聘为周姓亲戚家庭教师,前弄堂恰係“神州国光社”,黄宾虹先生之寓庐也,次年即拜师为虹庐入室弟子。

1932年端午节,顾飞在沪上半淞园举办个人扇面画展,《钻报》为之出特刊宣传,画名遂大振焉。

1933年春,与李香君,冯文凤、顾青瑶、陈小翠、谢月眉、章述亭等发起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并成为书画会中最重要的画家之一。

1934年初夏,举办第一次全体会员作品展览,何香凝亦参展。

1935年适裘柱常。


“女四家”谢月眉(左一)、冯文风(左二)、顾飞(左三)、陈小翠(左四)

1939年春夏之际,在沪上与冯文凤、陈小翠、谢月眉举办四家书画展。

1940年从钱名山先生游,为诗弟子。

40年代以后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84年4月,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多年以来,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或者参加各类艺术展。还曾被选入柏林艺展。

她书画之外,也擅长诗文。曾以传统的拜师之礼正式拜入钱名山门下,专门学诗文。

她家可谓一门风雅,其夫裘柱常,其兄顾佛影都是著名文人。

2008年1月28日,顾飞病逝于沪。有《顾飞画集》。

3、师从黄宾虹

从大家闺秀到闻名十里洋场的女画家,如果没有几十年的传承学习,名师的开启,往往显得不够真实。顾飞也不例外。

顾飞1907年出生于浦东南汇黑桥,一个没落的乡绅家庭。在出生十个月大时,因脚被丫环重手扭伤致残留下终身遗憾,所以在教育上其父母视其如男儿一样加倍要求,“到了三、四岁时便与二哥顾仑布一起学对仗变平仄”。1924年,顾飞毕业于南汇初级师范,她有四个哥哥,大哥顾佛影长她九岁,追随诗人天虚我生陈蝶仙,是陈蝶仙得意弟子,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因有诗集《大漠呼声》,被称为“大漠诗人”。二哥顾仑布是与*同批赴法国留学的知识分子,在留法学生中担任生活委员。“大名鼎鼎的傅雷就是二舅顾仑布回国探亲时带出去的”(裘因语)。她的两位哥哥都是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人,对她影响很大。


顾飞八十三岁所绘山水画(局部)

1926年,19岁的顾飞进入上海“城东女校”接受新式教育,黄炎培、李叔同、萧蜕庵、顾佛影等名家曾执教于此,五四新文化思想在这里传播,学校开设国画专科,顾飞开始学习绘画,并立志做一个画家。之后,她当过小学教师、文书、家庭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书画大师黄宾虹,得以拜其为师。

拜师经历在顾飞的一篇回忆录中有记载:“1928年春天,我在福煦路汾阳坊的一户人家做家庭教师,前弄堂就是神州国光社,当时担任总编辑的黄宾虹先生就住在那里,汾阳坊弄堂之间相隔只有几步宽,前后人家不但可以看得见,甚至隔弄可以对话,我每天教书之余读书、画画。并把画好的画张挂在房间里,大概是对面黄家发现对面的女孩是个画画的,有一天黄老师的侄女映芬隔窗打招呼,说伯父是个画家,家里有很多藏画,可以来看看。我听了很高兴,当下就跑过去了。黄老师和师母正好在,他们给我看了他的作品和家藏的古画,并问了我一些问题:比如以前跟谁学,学了几年,哪样的好,好在哪里,我都一一相告。他们大概是看我很诚实又勤奋,就答应可以来学画。此后,由二哥伦布陪着向黄老师行了拜师礼,就算成了黄家入门弟子。”

时年,六十多岁的黄宾虹先生推崇承继传统,强调神似古人,而顾飞在古诗词方面的涵养,成为特别值得在画学上培养发展的专长。以至于顾飞有一段时间住在黄宾虹家,可以朝夕接受黄宾虹的指导。顾飞先生说过的往事,再一次通过其公子裘吉先生得到了证实:

有一段时间黄宾虹先生与张善之、张大千兄弟在上海西门路一起租赁而居,宾翁住一楼,善之兄弟住二、三楼,顾飞与黄映芬合租二楼亭子间与老师朝夕相处,直到黄映芬结婚了才搬出来。那时,诗人谢玉岑也住西门路,与张氏兄弟走动十分频繁,她经常可以听到他们高谈阔论。张大千很欣赏顾飞写的诗,曾在他的《武陵春》手卷上请顾飞提了一首诗,曰:“武陵春色堕春风,相见当年寂寞红。难得人间干净地,千秋留痕洒江东。”张大千的仕女画得好,顾飞曾想拜他为师,而张大千说我们只能是朋友,你教我写诗,我才能教你画仕女,这样才不乱了辈分。

1932年,顾飞与其大哥顾佛影一起邀请黄宾虹及张氏兄弟、谢玉岑等到南汇老家“红梵精舍”赏桃花。赏花之后黄宾虹与张氏兄弟还合作了一幅《红梵精舍图》,由谢玉岑题记:“壬申三月七日,佛影慕飞二先生招同人游黑桥看桃花,夜宴红梵精舍,酒后合作是图。黄宾虹画精舍,张善之画三树,张大千补成,最后嘱余题记……玉岑居士。”

张大千在艺术上属于早熟,在成名之前经常讨教于黄宾虹,大千的笔名最早是黄宾虹使用过的。张大千年轻时对笔墨纸砚已经十分讲究,都是定制,他有两锭自制的墨赠送顾飞。裘吉至今保存着一锭完整的,还有一锭顾飞生前使用,只剩下一小段。说到此事,裘吉特意找出给我看,只见墨锭上有“云海归来,张大千居士”落款,反面“蜀人张善之与弟大千,姪旭明吴生子京慕生泉淙,同游黄山,时年末秋九月也”一段文字。

顾飞与裘柱常成婚于1935年。此时诗人谢玉岑已经卧病榻无力作诗画,赠送一幅自己珍藏的大千《莲藕图》作为贺礼。谢玉岑36岁辞世,顾飞做一首《苏幕遮》以志哀思:“水频流,花瞬谢,辛苦啼鹃。重说伤心话。不道人间今更窄,一代高才,一个难容下。旧尘封,新燕社。汉砚秦碑,迟早须臾借。遮莫江南风雨夜,是处春归,天上春来也。”

被期许的“当今第一流人”自订“日课”


顾飞自定“日课”

黄宾虹大师属于慢热型的天才,所谓“艰苦卓毅、存亡继绝”的人物。他一生遭遇挫折、误解、冷落,对名利的淡薄,对本身立场的坚持,在晚清入民国一代画学宗匠中不作第二的。宾翁早年屡试不第,后投身革命、创南社、结同好。中年后专注于至金石书画研究数十年,直至八十岁左右成就大名。

顾飞的性格与悟性,与其恩师有类似之处,因为特殊的身世,对寂寞的承受力极强,异常勤奋而且悟性很高,因此被其师作为可期许的“当今第一流人”(黄宾虹语)。

顾飞即使在最困难“*”时期,也坚持“日课”。谈到这一点,顾飞的儿子裘吉无不动容:“妈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我小时候,妈妈经常深更半夜起床,开一只台灯在画画。妈妈有一个自订的‘日课’表,每天几点做什么事,画山水、人物、花鸟、读书看报一一写明。”顾飞白天要忙于家务,她什么事情都管,在解放初还参加妇联工作,还经常自掏腰包买白报纸写标语,因为腿脚不便,要儿子帮着张挂,“我跟着妈妈跑到五原路的教堂里去排凳子、拉标语。”(裘吉语)

黄宾虹的致顾飞裘柱常夫妇信极多,其中有不少是重要画论,为顾飞画作题跋也较多,此次展出的一幅山水,得黄宾虹真传,上有黄宾虹二百多字的题跋,极力称赞:“观其落纸风雨急,笔所未到气已吞。画有气方有韵,气由力生。言地质学者,太阳有求心力与离心力,此即书法家拔镫法,画者得之,以求虚实兼到之方,而实处如山岳江河。无轻松之意,笔乃沉着,沉着后之轻松,犹扛鼎者举重若轻也。此东坡风雨疾之言也。否则如狂飙吹落叶,安得有气?练气之法,必求练笔始。有清一代,画之有笔者无几,亦由文人以为写意之事,不下苦力,其不如明贤多矣。明季大家,媲美元人,不为虚誉,女子画中两道坤,可钦也。”


黄宾虹致顾飞手札

黄宾虹在致顾飞的信中有:“默飞女棣大鉴:顷诵手书,并大作画册阅悉,虚怀毅力,讨论六法,以求精进,欣喜无量。近来我国画家虽多,而研究实理,远逊他邦,以自满自足,轻心掉之,因乏进步。且见外邦作风之盛,辄思尽变我国旧有之法,而用夷变夏;拘守陈迹者,只知娄东王烟客、圆照、麓台,虞山石谷为正宗,又不能明其古来所传授之正法何在,无怪为人所轻视,实未能确见娄东、虞山精品真迹,又不能追娄东、虞山所师之古人,其坠落不亦宜乎。鄙人生平笃嗜画法,于古人名迹无不观,力所能致则取之,其不能致者,必临摹一过,学其笔墨章法,不取貌似,繁者或用简,简者或以繁,取其法备气至而已。董北苑,南宗之嫡祖,巨然师之,元四家及文、沈、唐、董、四王、吴、恽,无不师之,而面貌不同。重其精神,不为优孟,是为上品。拙笔山水于古人无一似者,然处处具从古人法中极意揣摩,勤力练习,数十年来无一日之间断。自比于习戏曲者,不先从手口下苦功,而仅仅于衣冠形式得其外观,求为名角难矣。女棣深造画理,请先究笔法,附《笔法图》并拙画,可细按之,要使无一弱笔,欧人谓之弱点,无一笔非法,则我国国画虽万古常新也。顺询近好。宾虹手奏。”

4、成立中国女子书画会


1930年代中国女子书画会成员合影(其中有冯文凤顾飞陈小翠陆小曼李秋君谢月眉顾青瑶吴青霞等)

顾飞出生于清末民初1907年,历经清朝、民国、*三朝,于2008年102岁时仙逝。她成长于军阀混战年代,那个特殊时期相对宽松的政治,催生了一批饱学诗书的民国学界“清流”,他们对动荡的国家民族,怀着强力的使命感,创事业、开报馆、结社办刊,宣扬进步,几乎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行其道一样的局面。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活跃着一个女子书画团体——中国女子书画会,成员遍及全国达到200余人。顾飞与陈小翠、冯文凤、李秋君、顾青瑶等一起是主要发起人。据史料记载,在1933年春,黄宾虹的夫人宋若婴和侄女黄映芬率先响应加入,首次筹备会在冯文凤家。第二次会议于次年初夏的李秋君寓所,当年举办全体会员作品展,后来何香凝也有作品参展并任名誉会长。中国女子书画会出版过四期会刊,第一期序言由黄宾虹亲拟。该年,顾飞的作品还参加了“柏林画展”,在随后的六年里三次举办个人画展,又与冯文凤、陈小翠、谢月眉一起办过数次“女四家”联展。可谓意气风发,巾帼不让须眉。

5、作品集

有《顾飞画集》等。

6、人物轶事


飞妹粥画引言

【飞妹粥画引言】(顾佛影)

五妹飞,字默飞。从黄宾虹先生习画有年矣。余昧于绘事,未辨其功力浅深,但觉气韵尚不俗,自写诗境,每有苍秀之致。宾虹先生固不仅以画名,宜飞之所得宜不尽在楮墨间也。飞居恒语余:“金钱者,文艺之寇仇。故诗文书画皆不得粥,粥之即降敌矣!”余深以为然,乃为多置书籍碑帖及古今名家粉本,以供其临摹。尽余力所及,盖不欲以人生忧患扰其心也。

是岁之春,倭乱沪北,余寓被劫;飞之所有馈于我许者,亦散失殆尽。于是,飞怅然叹曰:“今而后何以降敌乎?若某画者某书者,皆我所悉喜,不可须臾离,则既无力为我更置,则我非乞灵于我者不可矣!”余无以慰之,姑为定值如左,并赘数言以志感。二十一年六月,顾佛影。

顾飞女士画例:中堂每尺四元。屏幅每尺二元。扇子尺页每件二元。书例同。墨费加一。

收件处:宁波路慈安里五号“艺海回澜社”(即金钢钻报馆楼上)。

7、后世纪念


顾飞九十二岁所绘飞天人物

2017年是顾飞诞辰110周年,为了让世人了解这位充满传奇色彩艺术老人,上海文史研究馆于十一月推出“顾飞百十诞辰画展暨研讨会”。

2017年11月4日,“燦然古色,渊乎其声——顾飞百十诞辰画展”在上海文史研究馆举行。

展览展出顾飞从年轻时到近百岁的数十幅画作与文献资料,顾飞家人、生前好友及学生等百余人参观并座谈。从不同角度畅谈顾飞的艺术生平经历及“虹庐艺术”在当下的意义。

8、人物评价

顾飞女儿,著名翻译家裘因说:“妈妈退休后‘*’爆发,她好像又回到了二十岁前独自修炼状态,成为没有光环的艺术家。”顾飞毕生坚守着一份在传承中“推陈出新”的内相追求;延续着近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寄托。

许是“士人精神”的教育与习惯使然,晚年的顾飞依然坚持每天“日课”,作永无止境的追求,直到九十八岁依然创作山水,后以一百零二岁高龄过世。上海文史研究馆馆长郝铁川表示,艺术大师的造就,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本应成为顾飞老师艺术炉火纯青的年代,却让她内心备受煎熬……温故知新,如何总结上海的文化艺术历史的今年教训,去实现上海文化繁荣美景的再现,是一个课题。”主持展览开幕的上海文史馆副馆长沈飞德认为,顾飞先生是上海文史馆馆员,她的画作重内美,重人格,重传承,这对当下有着诸多意义。

“顾飞生前从未炒作过自己,她是一个真正的画家,一位安静、纯粹的画家,这样的画家对当下艺术界有着诸多镜鉴意义。”一位学者说。知名画家了庐与萧海春则认为,顾飞先生画作中文气足,讲究渊源与传承,她为人坦荡而低调,她的人格与画作,对当下的艺术界有很多启发,“从顾飞先生的山水笔墨中是可以清晰看到黄宾虹先生的巨大影响,这对从另一角度理解黄宾虹很重要。”

顾飞先生的弟子、知名画家萧海春回忆了他在工艺美术学校问学顾飞的经历,“当时是教人物画,为人坦荡,有正气,她当时要求我们必须多读古代画论。”萧海春表示,也正是从恩师顾飞处,他看到了不少黄宾虹的原作,也开始真正理解黄宾虹,并于其后追寻中国笔墨的传统。

知名文人画家了庐虽然因身体原因未能参加展览,但他对“澎湃新闻”表示,顾飞先生是真正的士人画家,从顾飞先生的人格与画中,对当下的艺术界有很多启发,“从顾飞先生的山水笔墨中是可以清晰看到黄宾虹先生的巨大影响,这对从另一角度理解黄宾虹很重要。”

作家王小鹰回忆了她与晚年顾飞的交往,并表示顾飞的画室并不大,甚至有些局促,“画室虽然局促,但心中却是有千山万水。”

上一篇:*

下一篇:陆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