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镇
朝阳镇位于孟津县中南部,南接古都洛阳,北融县城新区,东与送庄镇接壤,西和常袋镇为邻,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1万人。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是闻名遐迩的“三彩之乡”。2017年7月28日,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
1、乡镇概况
朝阳镇
朝阳镇位于孟津县中南部,南接古都洛阳,北融县城新区,东与送庄镇接壤,西和常袋镇为邻,总面积6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5.1万人。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是闻名遐迩的“三彩之乡”。2015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8180万元,税收8345万元,其中国税2873万元,地税5472万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3.6亿元,利润32900万元。2015年度在全市乡镇综合实力排序中名列第22位。
2、历史沿革
1956年由洛阳县划入孟津县,1958年建海资公社,1965年更名朝阳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建镇。2017年,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5.1万,辖2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3、行政区划
朝阳镇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5.1万,现辖2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200朝阳村~201南陈庄村~202向阳村~203郑家凹村~204南石山村~205杨凹村~206小梁村~207卦沟村~208张阳村~209瓦店村~210北陈庄村~211石家沟村~212游王庄村~213阎凹村~214伯乐村~215师家庄村~216大姚凹村~217廛沟口村~218徐家沟村~219高沟村~220崔沟村~221官庄村~222魏家坡村~223周寨村~224刘家寨村~225中后李村~226煤窑新村
4、文化历史
三彩小镇
朝阳镇文化底蕴深厚。朝阳原名“海资”,传说历史上是比较大的陶瓷集散市场。
朝阳镇位于邙山陵墓群核心保护区,北魏孝文帝陵位于官庄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的伏羲画八卦遗址位于卦沟村,被命名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重新打通者——班超葬于该镇张阳村。传说中伯乐相马的地方位于该镇伯乐村。卫坡古民居位于朝阳卫坡村,是豫西现存面积最大的清代古民居建筑,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卫坡村被命名为河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洛阳市仅此一家。
2014年7月份,市县文物部门发布信息,在后李村发现疑似南唐后主李煜墓。另有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卫坡村,省文物保护单位卫坡清代古民居;有唐三彩专业村南石山村,2008年唐三彩传统烧制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工艺不但保留了唐三彩古色古香、浑厚质朴的大唐韵味,而且品种繁多,千姿百态,生动逼真,釉色艳丽。2000年,朝阳镇被命名为“三彩之乡”;2014年5月份,南石山村九朝文物复制品有限公司被文化部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着力打造“三彩小镇”项目。
5、经济概况
朝阳镇交通区位优越,近年来,吸引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使朝阳镇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机遇最好的时期之一。
2009年洛吉快速通道一期工程、连霍高速改扩建工程、连霍高速朝阳站等项目开工建设,拉近了与洛阳市区、孟津城区的距离;2010年县城新区开始起步,朝阳镇5个行政村6平方公里土地被纳入规划范围,征迁工作全面启动,多条路网开工建设;2012年全县有史以来最大的民营资本项目“万国商汇”在朝阳镇落地,洛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应运而生,迈出了与洛北城区融合发展坚实的步伐;2013年贯穿全镇12公里的新310国道开工建设,为拉动沿线尤其是镇域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2015年12月,连霍高速朝阳站开通,进出市区又多了一条“捷径”。
朝阳镇
当前,朝阳镇以“加快建设洛阳北部有特色、有活力的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为目标,在“三个孟津”中去定位,围绕“产业强镇战略、开放带动战略、旅游兴镇战略、城乡一体战略、民生为本战略”的总体发展思路,脚踏实地,负重前行,朝阳人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迈出了科学务实发展的坚实步伐。
农业方面,以卓安农场为带动,打造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园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打造孟扣路沿线果蔬采摘观光带;以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为抓手,以夏苑林业、琪琪生态园为引领,培育一批具有“展示性、参与性、互动性”的休闲旅游项目,沿新310国道打造习作体验、生态休闲为一体的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
工业方面,全镇工业企业共有2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7家;2015年底全镇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31家、税收超百万元企业9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70亿元。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仓储物流、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开拓出一条选商择资、招大引强的招商新思路,相继引进了康耀电子、新兆电子、美的物流、考驾中心、尚华堂药业、新丝路建材城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质量效益高、产业结构优的大项目、好项目。
厦门合一集团万国商汇项目更是成为全县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民营资本项目,康耀电子、万方木业相继成功上市。新兆电子、华冠齿轮成为上市后备企业。
现代服务业方面,以美的物流、钢之源物流、诚泽物流等为依托,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供应链、冷链等新兴物流业,以洛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重要载体,积极发展科技研发、创意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行业与特色商务服务。目前,美的物流、世鸿医药、尚华堂药业等项目已建成投产;省考驾中心、卫坡古民居保护开发、塞拉维创意文化旅游区、南石山三彩小镇等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城乡建设方面,县城新区重点工程建设、师庄社区、游王社区有序推进;洛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唐御花园、周城嘉苑两个社区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新丝路国际建材物流园正在施工;姚凹社区全面建成,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卫坡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扶贫攻坚方面,朝阳镇有游王、北陈、高沟、卫坡四个贫困村和19个有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共有贫困户608户,贫困人口1909人;其中未脱贫309户,959人;已脱贫299户,950人。结合乡镇实际,朝阳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深层次的脱贫攻坚工作,预计2017年朝阳镇在现行标准下4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6、乡镇荣誉
朝阳镇作为孟津县一颗冉冉升起的发展新星,在各项工作中斩获荣誉无数。先后被授予“洛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进乡镇”、“洛阳市平安建设先进乡镇”、“洛阳市文明镇”、“全县经济发展快镇”、“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乡镇”、“2012年市级文明村镇”、“2015年市级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2017年7月28日,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
7、旅游资源
旅游概况
近年来,孟津县按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原则,加大力度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朝阳镇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卫坡村
该镇特色小镇建设主要包括三彩小镇项目和河洛印象地-卫坡古村落项目两部分。三彩小镇项目,以发源于该镇的唐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产业基础,规划范围为3平方公里,分为三期建设,成为国内、国际唯一的三彩文化艺术发源、传承、创新、发展、交流基地。
河洛印象地-卫坡古村落项目,以独具豫西风格的卫坡村明清古民居文化为依托,以自然生态、人文环境、民俗体验为基础,以古民居建筑文化、窑洞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为内容,经过三至五年的建设,把项目区变成观赏、品尝、休闲、娱乐、购物、养生为一体的洛北特色小镇示范区。
孝文帝长陵
孝文帝长陵在孟津县朝阳镇官庄村东南约800米处,陵高35米,底部周长141米;西北百米左右有一高23米,底部周长110米的小陵。当地人称二者为“大小冢”或“小大冢”。大冢乃孝文帝长陵,小冢是孝文帝的第二任皇后高照容的终宁陵。
孝文帝长陵
孝文帝祖母冯氏长乐信都人,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从史料上没有查出冯氏的名字,知道她是冯朗与王夫人的女儿,哥哥冯熙。冯氏出生不久,家庭遭遇了飞来横祸:受一桩大案株连父亲冯朗被杀,冯氏因年幼又是女孩,被收入北魏宫中做奴婢。13岁的文成帝登基不久,就选中了11岁的冯氏做了贵人,公元456年,册封其为皇后;465年,献文帝即位,尊其为皇太后;476年,献文帝暴薨,冯太后听政,被尊为太皇太后。
公元456年正月,由于冯氏的聪颖慧智与才貌出众,以及她在宫中生活多年,深谙宫内处事的关节,14岁被文成帝立为中宫皇后。冯后对文成帝乳母常氏的恪尽妇礼孝道的尊崇、孝敬;冯氏被册立为皇后的第二个月,不足两岁的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按照北魏的规矩,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母以子贵,专擅朝政。拓跋弘生母李氏被赐死后,冯氏将其视为亲生,竭尽慈爱,悉心呵护及精心哺养,这让文成帝也深感快慰而感动不已。这样冯氏为自己在宫廷内外、朝廷上下赢得了一片赞誉之声。
贵为皇后的冯氏常常为文成帝大扬声威而欢呼雀跃,也不断为国家的兴盛而备为感奋,而且经常为国家的未来而操劳着。她深深地理解文成帝为国操劳的艰辛,尽力为他排解各种烦闷与不快,特别在生活上给他以温存体贴。每次文成帝出征、巡幸归来,冯后都以她的百般柔情化解皇帝的一路风尘和劳累,两人皆感生活和谐美满。
天不作美,冯氏做皇后不到十年,公元465年5月11日,年仅26岁的文成帝崩于平城皇宫的太华殿。丧夫之哀,令冯后悲痛不已,她为丈夫离她而去而悲伤,更为自己命运多舛而哀痛。在焚烧文成帝生前的御衣、器物时,火光燃起,冯后痛不欲生高声悲叫着文成帝,扑向熊熊燃烧的大火之中。人们急忙冲上去从烈火中将其救出。
冯后苏醒以后,变得无比坚毅。是年,12岁的献文帝即位,当时北魏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毫不犹豫地诛杀了阴谋乱政的权臣乙浑,很快稳定了北魏政局,后冯太后归政于献文帝。
文成帝死时,冯太后年仅23岁,丽姿貌美的冯太后难耐宫中的孤寂与冷清,重宠了几个仪表堂堂,风流倜傥,而有朝政之望的男臣,这些人经常出入内宫,宫中时有异言。此事让献文帝甚很不高兴,他以为后宫淫乱,借故诛杀了冯太后的宠臣李弈与哥哥李敷、堂兄弟李显德等人,这令冯太后十分不满。《北史·后妃传》云:“太后不得意”,于是,她利用自己的声威与*逼迫献文帝交出皇位。
冯太后雕像
471年8月,《魏书·天象志三》载:“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献文帝禅位给不满5岁的拓跋宏。拓跋宏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从此,18岁的献文帝则做了太上皇,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不久,太上皇应召前来晋谒冯太后,被伏兵一拥而上所擒拿,将其软禁起来。476年,献文帝暴薨于平城永安殿,时人以为被冯太后毒杀。
冯太后二度临朝称制长达十四年,她依靠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才干,以谋叛罪诛杀了孝文帝的外祖父南郡王李惠、及其弟弟、儿子和妻子。李弈被杀后,冯太后的私生活仍然毫无顾忌,不少健美强壮的男子成为其新宠。冯太后对其中具有才干的男士,委以重任,视为心腹,成为她的股肱之臣。《魏书·皇后列传》云:“太后性严明,对阉官虽假以恩信,待以亲宠,决不放纵自流。左右之人虽有纤介之愆,便遭棰楚杖责,多者至百余,少亦数十。不过太后生性宽豁仁裕,不计前嫌,事后仍待之如初,有的还因此更加富贵。正因如此,人人怀于利欲,至死而不思退。”
冯太后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和钢铁手腕,纵横捭阖,排除干扰,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和习俗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对孝文帝后来的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孝文帝拓跋宏,后改名元宏,3岁时被立为太子,4岁时就能为患痈疮的父皇吮吸脓血,以减轻父亲的病痛,5岁接受父皇禅位时竟悲痛不已,献文帝不知所以,孝文帝却说:“我接替至亲,内心的悲切无法表达。我心中是不愿见到父皇离去呀!”
冯太后感觉孝文帝过于聪慧,担心日后对自己不利,便想废掉他。数九寒天北风呼号之时,冯后将只穿单衣的孝文帝关到一间小屋里,三天不给饭吃,幸有朝廷重臣劝阻,她才改变了主意。后来,有宦官在冯太后面前鼓噪,盛怒之下,冯太后又把孝文帝痛打了一顿,孝文帝不知何因丝毫都没有申辩。他对祖母没有一丝怨言与不满。这时候冯太后才对自己亲自抚养长大的孝文帝动了恻隐之心,以一个慈祥的祖母身份培养、训导这位聪颖慧智的皇孙。孝文帝也逐渐感到祖母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并且也为她临朝时那钢铁般的性格和无所畏惧的气度所敬佩与景仰。在冯太后的影响下,孝文帝逐渐成为冯太后得意的继承人。
孝文帝23岁时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卓越才华、有胆有识的政治家,他不但精通儒家经义、史传百家而才华横溢,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增长了实际才干,这些都为后来的改革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490年冯太后49岁去世。孝文帝哀伤至极,大哭三日,痛哭失声地对臣下说:“朕自幼承蒙太后抚育,慈严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无不谆谆教诲。”
魏孝文帝乃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公元490年亲政后,进一步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吏治、实行“均田制”、“三长制”、迁都于汉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洛阳、推行汉化政策,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沿袭汉族习俗等,这对于消除腐败,消除民族隔阂,缓解民族矛盾,促使民族融合,稳定国内局势,促使北魏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使这一时期成为“孝文中兴”时期。
公元499年,孝文帝南征途中病逝,时年33岁,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邙山之巅长陵。
孝文帝第二任皇后高照容勃海郡脩县人,年幼时曾梦见站在堂屋内,太阳光从窗户中照耀她,灿烂而炙热,高照容东躲西避,阳光则斜照不止。如此几个晚上,自己感到奇怪,告诉父亲高扬,父亲询问辽东人闵宗。闵宗说:“这是奇特的征兆,尊贵不可言说。太阳,是君主的德性,帝王的象征。光芒照在女儿身上,一定有恩德册命加在她身上。女儿避让还照耀,是君主前来求婚。”入宫后,一天夜里,高照容梦见被太阳追逐,自己躲到床下,太阳变成了龙,绕了自己几圈,梦醒后,高照容惊悸不已,于是便怀了宣武帝。
孝文帝初年,龙城镇将上奏说高照容德行善良、姿色艳丽,可以选入后宫,冯太后亲自前往龙城,见到高照容的艳丽姿容甚感惊奇,于是高照容进入宫廷,时年13岁。入宫后,高氏很得孝文帝宠幸,不久便被选为贵人。高照容一生为魏孝文帝生下宣武帝元恪、广平文穆王元怀和长乐公主元瑛。29岁那年她从平城到洛阳途中,在汲郡共县突然病逝,有人说是孝文帝的第四任皇后冯太后侄女冯润派人杀害了她。
冯润和冯清是异父同母的姐妹,冯太后的侄女。公元483年,冯太后将14岁的姐妹俩同时送进宫中。妹妹冯清端庄知礼,姐姐冯润聪明妩媚,孝文帝一见倾心。入宫两年后,冯潤患咯血症,冯太后怕传染给皇帝,便令其出家静心养病。冯太后去世,孝文帝居丧三年,奉其遗诏,将冯清册立为皇后。而孝文帝则对冯清感情淡淡的,因为他最喜欢的人是冯润,而今已经没有太后阻拦,公元494年,孝文帝找回了冯润,封其为左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冯清。冯润在出家养病那段时间里,难耐寂寞,已经有了另欢,如今重回宫中,难以掩饰她滋长的野心和虚荣。冯润瞄准了妹妹的皇后宝座。不断在孝文帝的耳边说冯清的坏话,姐妹关系因此恶化。两年后,孝文帝以冯清不讲汉话为由,将其贬为庶人。冯清避居瑶光寺为尼,黄卷青灯,孤独终老。冯润则如愿以偿地被册立为孝文帝的第四任皇后,实现了她的目标。
早在公元497年,元恪被立为太子时,冯润就动了心思,欲收养元恪当儿子。可是,元恪亲妈高照容还健在,为扫除这个障碍,冯润想出了一个“完美”的计划,不久,高照容就“暴薨”了。冯润与假宦官高菩萨淫乱后宫,被彭城公主说了出来。孝文帝大感震惊伤心,冯润心知不妙,整日忙着施巫术咒皇帝早归西天。这让孝文帝气得病情加重。可是,他不忍心杀掉她,将其幽禁宫中。
孝文帝一生雄才大略,却得不到家庭的亲情温暖,甚至深爱的皇后也背叛他,他拖着虚弱的病体南征,病死军中,临终留下遗诏:“皇后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有所为,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赐皇后死,葬以后礼,以掩冯门之大过。”冯润不愿意死,宫人强行为她灌下了毒药。
公元496年,高照容死后葬于宁陵,谥号文昭贵人。元恪即位,追尊文昭皇后。文昭后先于孝文帝西归两年,初被草葬在离长陵东南十几里处的墓地,陵墓局促、矮小。宣武帝元恪即位以后,就地封土起陵,称为宁陵,并派五百户进行守护。孝明帝元诩即位,尊高照容为太皇太后,并于519年将她迁葬至长陵之侧西北处六十步左右的地方,算是与孝文帝异穴合葬,这就是文昭皇后的终宁陵。
据《魏书卷十三》记载:起初孝明帝下诏迁移高照容棺椁,当挖开宁陵几丈深时,在棺材上见一条长一丈多长的大蛇,黑颜色,头上有“王”字,蛰伏不动。棺椁迁移后,将蛇放回原处。而原来的宁陵被挖,成为坏陵,人称破陵冢,后来或许是由于棺材上的长蛇的缘故,或许是由于当地人将“破陵冢”念转了音,宁陵就成了“盘龙冢”。
卫坡村
卫坡村
卫坡村始建于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是目前豫西地区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民俗村落。清代老街的青砖灰瓦在古槐树里掩映,180多米长的老街上共有清代古宅16座。2014年该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6年又被评定为“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
为了修复老宅,卫坡村在老村东南建了整洁的新村,安置从老宅搬出来的村民。村里一边是古街,一边是新居。昔日与土地打交道的村民,摇身变成了景区管理人员、做旅游生意的商贩。卫坡村不收门票,商铺也不收租金,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出售特色小吃的商家生意越来越好。
南石山村
南石山村是唐三彩文物的发现地,也是洛阳唐三彩工艺的发源地。
南石山村现有张家彩窑、刘氏三彩等唐三彩修复、仿制作坊近百家。艺人们不断探索,将传统文化、现代创意融入唐三彩产业中,推出三彩壁画、人物俑和牡丹花等造型的三彩制品。
现在,南石山村是一个集三彩工坊文化街、三彩艺术淘宝街等于一体的“三彩小镇”。南石山村成为文化韵味突出、旅游要素完备的新型文化旅游村落。
班家古寨
班家古寨,已有7000年的历史!
班家古寨又称班沟遗址,村民们简称其为班寨,是经文物部门确认的裴李岗时期古文化遗址。这里经常能捡到古老的碎陶片,还出土了裴李岗时期的石磨盘。
班家古寨位于班沟村东南,目前还有一段保存完好的南寨墙。古寨位于瀍河中游,四面环水,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城堡。如果遇到危险,寨里的人可以用一块木板当桥,从南寨墙的豁口处出去,然后抽掉木板,到附近的班妤山上避难。
班妤山,就是班婕妤山。村民为了说着方便,还曾叫它卜鱼山。
班婕妤是班超的祖姑、西汉时期汉成帝的妃子,以文才和美貌而出名,后因遭赵飞燕陷害,郁郁而终。
除了班妤山,今天的班沟村还有班家地、班家井、班家坟……也正因此,尽管这里已无班姓居民,但人们依然认定这里是班氏家族的祖居地。
图河
图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西南-东北流向。发源于孟津县城新区东南的伯乐诸坟岭,在邙岭上蜿蜒绵延约20余公里,最终扑进母亲河的怀抱。流域面积约65平方公里。如今的图河已经成为一条季节河,水流时断时续。沿途流经瓦店、卦沟村、负图村、上河图村、下河图村、马庄村、孟河村、雷河村等村。图河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从朝阳镇的伯乐村到卦沟村的画卦台地势由凹地进入狭窄小沟。中段,从画卦台到会盟镇沟口村这段,图河进入了深谷里,谷底较开阔。第三段,从沟口村到入河口,图河流经了黄河古时候的滩涂地段。
伏羲
古时的图河,源头清泉无数,温谷(瓦店北)内还有温泉,河水流淌,日夜不息。从上游往下有白龙潭、黑龙潭、响波潭等,河水清澈,鱼虾跃波;水上鸟啼莺啭,两岸杨柳依依,古栎参天。古人临水掘窑,依河而居。两岸黄土峰峦适宜种植,还可狩猎,图河给古人生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近些年的考古发掘表明,在图河流域的卦沟村画卦台附近,古代人类活动遗迹密布,其中朱寨遗址属裴李岗文化,卦沟遗址属仰韶文化,瓦店则有古陶器作坊遗址。负图遗址出土有石杵、石斧、石镰等石器。进入卦沟深处,随处可见沟壁上层层叠叠的古文化断层,灰陶、夹砂陶器残片。
相传上古时候,黄河南岸河网交错,水草丰盛,土地肥沃,伏羲来到此地,教人们结网捕鱼,捕捉野兽,制造农具,开田种粮,人们的生活逐渐安稳下来。一天黄河里来了一只神兽,沿图河而上,伏羲跃入河中降伏神兽,其兽龙身马头,于是称呼“龙马”。伏羲细细端详,经过仔细研究,根据龙马背上的毛纹图案画出了八卦,后来,人们就把当年伏羲画八卦的高台叫做画卦台,把附近村子叫做“卦沟村”。2013年3月,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洛阳市杏林专家左国荣先生出资,在画卦台上建起了伏羲宝殿。
龙马负图出于河
图河故道之阳入河口处的龙马负图寺,在全国纪念伏羲的建筑中,最为有名。此寺位于会盟镇雷河村,始建于公元348年(晋永和四年),是人们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绩,建起的最早的祭礼场所,距今已有1600余年。该寺北临黄河,南依邙山,寺前小桥横跨图河,宫殿巍峨,山门峻拔。山门两侧分立“图河故道”、“龙马负图处”两通巨碑。伏羲大殿是寺中的主殿,内塑伏羲圣像;寺内存有宋、明、清历代著名理学家、书法家、及诗人程颐、朱熹、邵雍、王铎、张汉等撰述的碑、铭、诗、赋,是中原河洛文化、寻根问祖的旅游圣地。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蒙昧历史,把河洛地区古人的马图腾与想象中的龙完美结合,这是人类由形象思维开始进行抽象思维的跨越性进步。他把人类对自然的理解用符号做了描述和表达,他点燃了华夏文明的星星之火。这闪烁的圣火,照亮了中华民族从愚昧走向文明前进的道路;加快了炎黄子孙从原始走向先进的步伐。
几千年来,图河的乳汁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永远流淌着华夏民族辉煌、厚重、灿烂的文明、文化。
上一篇:云梦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