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百科

富平县

科普小知识 2021-07-20 15:28:08
...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南市所管辖。因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人口83万,是陕西省人口第一大县。交通优越、物产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全县南北长47千米,东西宽34千米,东邻蒲城、渭南市中心城区,南接西安市临潼区、阎良区,西连耀县、三原县,北依铜川市。境内有G5京昆、西禹、富闫高速公路和106省道,咸铜、西韩两条铁路通过,交通便利。是全国著名的“墨玉之乡”、“石刻之乡”、“陶艺之乡”、“奶山羊之乡”、“柿子之乡”。富平县是现任**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的故乡和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故里。

中文名:富平县

外文名:FupingXian

所属地区:中国陕西渭南市

下辖地区:辖24个乡镇337个行政村

建立时间:公元前7世纪末

面积:1233平方公里

人口:77.07万人

地理位置:东经108°57′—109°26′,北纬34°42′—35°06′

著名景点:金粟山森林公园

地域名人:杨爵李因笃王翦*胡景铎王曙*

地方特产:流曲琼锅糖

知名产业:富平奶山羊柿饼富平石刻富平合儿饼

电话区码:0913

邮编区码:711700

*驻地:杜村镇

行政类别:县

地方方言:陕西方言

气候条件:暖温带季风性气候

机:场:临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富平火车站

车牌代码:陕E

特:产:墨玉、琼锅糖、柿饼等

代:码:610528

国保单位:10处

帝:陵:八座

文化遗产:富平阿宫腔、老庙老鼓、石刻等。

生产总值:120.12亿元(2013年)

1、历史沿革

公元前7世纪末,周室衰微,西戎南侵,平王东迁,移都洛邑,将迤山(今县境西南瓦窑头原畔一带)划辖秦国。随着秦国*的不断扩张,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始在频山以南设置频阳县治(故址在今美原镇古城村一带)。秦统一全国后,以频阳属内史。西汉高帝时(前206—前195),以频阳县属河上郡。另于县境南部设置怀德县(故址在今华朱乡怀阳城附近),两县均属内史。景帝时(前156—前141),两县同属左内史。武帝时(前140—前87),又以两县归属左辅。新莽时(9—23),两县属列尉大夫。东汉时(25—220).并怀德县入频阳县,属左冯翊。三国时(220—265),归属曹魏,仍称频阳县,属左冯翊。西晋时(265—316),自彭原界(今甘肃省庆阳地区西南)徙富平县治于怀德故城,与频阳县并存。东晋时(317—420),富平一度为苻秦所统治,曾在频阳县境内设置土门护军(故址今薛镇乡土木坊)。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撤土门护军,将其辖地并入同官县(今铜川市),迁北地郡至泥阳县所属通川(今流典镇);又并泥阳县于富平县。宣武帝景明元年(500),撤原频阳县建制,划同官县一部,另建土门县(今薛镇),隶北地郡。

西魏文帝大统五年(539),富平县治由怀德故址迁至石川河北岸(今城关乡古城村一带)。废帝三年(554),以富平县属宜州(今耀县)。北周闵帝元年(557),于中华原置中华郡(故址今城关乡石佛原一带),富平县划归该郡管辖。武帝建德四年(575),裁中华郡,富平县改属左冯翊。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富平县改属京兆郡。炀帝大业二年(606),将土门县并入华原县(今耀县),属京兆郡。恭帝义宁二年(618),又从华原县划出原土门县辖域,恢复土门县建置,属宜君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设置富平道,归骠骑车骑统辖;不久,改富平道为玄武军。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废土门县。高宗咸亨二年(671),于富平、华原两县境域各划一部,在原土门县故址另建美原县。武则天天授元年(690),以美原县隶于宜州。大足元年(701),以美原县改属雍州。玄宗开元年间(712—741),徙富平县治于义亭城(今华朱乡旧县村一带),属京兆府。德宗贞元四年(788),定富平县为赤县(按:赤县非县名,唐代分县为等,诸等中有赤县,由京城直接治理),旋升县为州。哀帝天祐二年(905),划出美原县,设置鼎州,隶属耀州(二州不同级)。

五代时,后梁恢复美属耀州。末帝贞明元年(915),改鼎州为裕州,隶属崇州。后唐复以富平县改属耀州,美原县初属同州,继属耀州。至后晋、后汉、后周诸朝,均未变动。

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富平、美原二县同属永兴路京兆府耀州。

金太宗天会九年(1131),即宋金两军“富平之役”后,金人以富平、美原二县赐齐(金人立刘豫为齐帝,建都大名)。熙宗天眷元年(1138),两县又同归宋。天眷三年(1140),复由宋入金。皇统二年(1142),撤富平县,以其地并入美原县,隶属耀州。

蒙古军南下后,恢复富平县制,与美原同属耀州。世祖至元元年(1264),将美原县并入富平县。至此,富平县境内再无两县并存的情况。

元末明初(1368—1370),富平县治由义亭城迁至窑桥寨(今老县城),属西安府。明末,李自成建大顺国于西安,县治仍设窑桥寨。

清代,富平县属西安府。

民国初,尽废府州厅制,平属陕西省关中道。民国23年(1934),属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署驻咸阳)。民国37年(1948),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耀县)。

1949年5月4日富平解放。县人民*成立后,归属三原分区。1950年5月整编后,属咸阳专区。1953年1月改属渭南区专员公署(1955年7月改称渭南专员公署)。1956年10月渭南专员公署撤销,富平县直属陕西省人民委员会管辖。1958年12月,富平县并入铜川市。1961年8月从铜川市划出,又恢复富平县制,复属渭南专员公署。1969年后属渭南地区至今。1970年5月13日,富平县治从老城区迁至新城区(窦村)人民路北端。

2、地理气候

地貌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北纬34°41′~35°06′,东经108°57′~109°26′。东界蒲城、渭南,西连耀县、三原,南接临潼、三原,北邻耀县、铜川。县城距蒲城县城52公里,渭南县城63公里,耀县县城34公里,三原县城37公里,临潼县城52公里,铜川市58公里。距渭南地区行署63公里,距省会西安66公里,至首都北京1260公里。

气候

富平县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干湿冷暖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少雨雪;春季温度回升快,气候日差较大,易出现大风、浮尘等寒潮降温天气,常有春旱发生;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常有伏旱发生;秋季较凉爽、湿润,多连阴雨,气温下降较快。

3、资源介绍

植物资源


富平植物资源

富平县自然植被以树木和野生杂草为主。林木:全县林木树种多达230有余,其中用材林树种40种。整片林以刺槐为主,零星树以杨、桐为主。另有椿、榆、柏、柳、松、中槐、皂角树等;经济林树种30种,以花椒为主,苹果次之。其次柿、杏、桃、梨、李、枣、桑、黄梅、核桃及油松等;灌木160多种,主要有铁江木、狼牙刺、对节刺,黄蔷薇等。全县现有天然林3240亩(林业资源详见林业编),天然草场169121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9%。

野生杂草县境内有大量的野生植物——杂草,种类多,分布广。据富平县农业部门调查统计,主要杂草有40多科、200余种。其中以菊科(40多种)、禾本科(30多种)为最多,其次是十字花科、莎草科、豆科和苋科,各有10余种。其余科较少。

动物资源

富平县无珍贵的野生动物。虽在四五千年以前,这里曾有门马象、羚羊、驼鸟及鹿獐等动物活动,但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亚热带的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它们相继绝迹,有的被埋入地下,成为当今研究富平古地理、古气候的生物化石标本。县境内野生动物有:兽类:野猪(北部山区时有之)、兔、狐、黄鼠、老鼠、松鼠、獾、狼以及獐子等。禽类:黄鹂、鸠、麻雀、喜鹊、鹌鹑、鹡鸰、鹞、鹰、乌鸦、水鸭、啄木鸟、猫头鹰、翠雀等。鳞介类:鱼、鲢、鳅、田鸡、螃蟹、蚌、鳖(时有之)、虾等。爬行类:蛇、土元、蝎子、蚯蚓、壁虎(俗称蝎猴子)、蚂蚁等。昆虫类:蚊、蝇、蛾、蝴蝶、蜜蜂、蜻蜓、蚂蚱、黄蜂(马蜂)、土蜂、椽头蜂、牛虻、蟋蟀(习称蛐蛐)、蝙蝠、地老虎、蜘蛛、红蜘蛛、魝马、金针虫等。

矿产资源

富平县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建筑材料居冠,其次有煤、坩泥及卤泊滩的硝、碘盐等。金属矿产仅有褐铁矿小矿点。

石灰岩赋存于中奥陶系地层中,多出露在县境北山及山前的小孤丘处。东起老庙,西至长春、洪水,横跨14个乡、142村堡,长达40公里。据1984年县乡镇企业管理局调查,石灰岩总储量在1303亿立方米。由于岩性和组分上的差异,其利用途径和经济价值也各不相同。一般下部层位多白云质灰岩,上部层位主要是中厚层灰岩。

煤含煤层为石炭——二迭系,煤种是瘦煤、贫煤。县境内在北山一带仅有孤立小露头,立新(野鸡花)煤矿、铁炉煤矿实际开采铜川市境内的煤层。

褐铁矿主要分布于白庙乡坩泥原北——铁牛岭和赵老峪娘娘庙、峪岭宝塔山北一带。矿体呈不规则鸡窝状,产生于奥陶系侵蚀面的低凹处,属风化型褐铁矿,可作水泥配料加以利用。

4、行政区划


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图

1949年5月4日,富平县彻底获得解放。县人民*成立,即在接收原国民*乡、保的基础上,初步将县以下政区划为13个区,96个乡,两个市。1950年4月下旬,经过*建政,对县以下政区重新调整。并东上官区入留古,淡村区入城关,觅子区入庄里;改南关、庄里市通名为街。各区所辖乡数亦有更动,区以序数命名,乡以所在地命名,划全县为10个区,改区*为区公所,统97个乡、两个街。

1962年,对原25个公社又作了部分调整,改莲湖公社为城关公社,怀阳公社为华朱公社。7月,又增设洪水、南社、赵老峪、小惠、雷古坊5个公社。

1968年8月12日,富平县人民委员会改称为县革命委员会。同年,各公社(镇)亦改称为革命委员会。同时,部分公社名称有所变更。刘集改为东方红,留古改为新华,施家改为立新,王寮改为向阳,东上官改为东风,雷古坊改为前进,觅子改为八一,白庙改为红旗,宫里改为红卫,老庙改为新风,华阳改为上游,到贤改为胜利,淡村改为跃进,城关镇改为七一。1971年4月以后,上述14个更名公社又重新使用原名。

1985年4月,经富平县委常委会批准,增设窦村镇街道办事处,编制7人,属事业单位。截至1989年底,全县有村堡(自然镇)1641个,分属于32个乡镇管理。

2011年7月,陕西省*撤销富平县峪岭乡并入老庙镇,撤南社乡并入淡村镇,撤底店乡并入薛镇,撤白庙乡并入曹村镇,撤觅子乡并入庄里镇,撤华朱乡、东上官乡、窦村镇合并设城关镇,撤小惠乡设小惠镇。现富平县辖17镇:城关镇、庄里镇、张桥镇、美原镇、流曲镇、淡村镇、王寮镇、留古镇、老庙镇、薛镇、到贤镇、曹村镇、宫里镇、梅家坪镇、刘集镇、小惠镇、齐村镇。

5、人口情况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中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县常住人口为74338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76245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19066人,减少2.51%。年平均减少率为0.25%。全县户籍人口772285人,其中男395824人,女376461人。(截至2013年底,全县总人口近81万,富平县统计局计)。

6、经济情况

工业

民国时期,富平县手工业多为分散于城乡的私营油坊、醋坊、铁匠铺、木匠铺及砖瓦窑、石灰窑等。仅有一家私营硫化碱厂,且设备简陋,资金、原料、产品、产量极少。

建国初,全县手工行业有25种,758户,从业人员2007人。这些行业仅能生产简陋的小农具、粗糙的生活日用品和小食品等。能称为“工厂”的仅有私营制碱厂一家。1952年,县上对不同行业分别采取扶持发展、维持现状和淘汰转产的办法,使全县手工行业发展为32种、708户,从业人员2149人。手工业总产值321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4%。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对私营手工业实行*改造,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道路。1957年,全县成立手工业合作社28个,合作小组17个,公私合营企业5个;筹建国营企业6个。这时的生产仍以手工操作为主,产品也以小农具、生活日用品为主。但由于生产得到发展,工业总产值达1390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7.5%,比1952年增长4倍多。

1958年“*”期间,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全县手工业社(组)内掀起并社(组)转厂高潮。庄里镇、城关镇的手工业社均转为地方国营工业,公私合营企业改为地方国营工业,共计37个社(组)、812人转并为8个国营工厂。并先后建成砖瓦厂、面粉厂、油厂、乳品厂、农机厂、印刷厂、制碱厂、及美原、刘集、流曲机具厂等国营企业。据统计,全县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5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28个,集体企业7个;职工人数增加到1628人;产品由1957年的438种增加到872种。工业总产值仅实现1034万元,比1957年下降256万元。因土法上马,原料缺乏,设备简陋,技术不过关,亏损较大。致县水泥厂、炼铁厂、造纸厂、纺织厂等企业相继下马,给全县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1962年,党*颁布《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富平县工业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指导下进行了整顿,合并了一些企业。原手工业部分划行归队改为集体工业。同时又相继新建和恢复了一批县办集体工业,主要有城关木器厂、火星农具厂(今煤矿机械厂)、南关电器社(今童车厂)、服装鞋帽厂、针织厂、纺织厂、棉绒厂等,工业生产得以稳定。至1965年,全县国营企业12个,集体企业增至20个,工业总产值实现1565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1958年增长51.4%,比1949年增长5.2倍,平均年递增率为12.1%。

1966~1978年间,富平县先后建成一批省、地、县属较大型工业企业:陕西省压延设备厂、陕西省手扶拖拉机厂、陕西省钢球厂、陕西省新生水泵厂、陕西省焦化厂、庄里陶瓷厂(后划属铜川市)、县造纸厂、县制药厂、县农机修造二厂、县水泥厂、县水利修造厂、县钢锨厂、县立新煤矿等。原有的手工操作生产方式,逐渐为机械、电器所替代。工业产品门类增多,产品主要有压延设备器件、手扶拖拉机、农用水泵、脱粒机、农用拖车、机制纸、原煤、水泥等。至1978年,富平县全民企业38个,集体企业102个;工业总产值实现10834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9.9%。其中机械工业总产值6522.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2%。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人民*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使工业生产逐步走上稳步、健康发展的道路。1981年后,又相继建成具有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县乳品厂、长富电子器件厂等工业企业;乡、镇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198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后,县委、县人民*认真贯彻了关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的方针,促进全县工业生产稳步发展。至1989年,共有全民工业企业36个,集体工业企业38个,乡镇工业企业2975个(包括村办工业企业、城乡联营工业企业、个体工业企业)。乡镇以上工业总产值增至10672.6万元,工业品出口创外汇169万美元,较1988年增长160%。

农业

富平县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据明、清《富平县志》记载,远在秦代就有秦始皇赐大将王翦美田千顷,沃壤大川为方百里之说。又有“由汉而来,漆沮(石川河)、温水(温泉河),业有引者”的记述。到清光绪十七年(1891),温泉、石川、赵氏河已开大小灌溉渠道35条,可灌田347.4顷。种植的作物已有44种,其中谷类8种、豆类8种、瓜菜类25种,还有棉花、大麻、芝麻等。民国23年(1934)以后,富平县农村开展推广小麦、棉花新品种和新的农业栽培技术,灌溉面积也有扩大。但由于长期受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的束缚,加之兵荒马乱,灾害连年,富平县农业累遭破坏,发展极其缓慢。建国之前的粮食亩产不过百斤左右,皮棉亩产20多斤,油菜亩产30多斤。

1949年5月富平解放后,随着生产关系的变更和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变,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1949~1956年,经过土地改革和对个体农业的*改造,消灭了几千年的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同时,推广新式畜力耕作农具和解放式水车,推广普及碧玛一号小麦良种和新的农业技术,改变了生产和技术条件。1956年农业生产获得第一个大丰收,全县粮食总产32729.5万斤,平均亩产226.4斤,比1949年总产翻了一番,亩产增长60%。棉花、油菜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0斤和58.5斤,比1949年分别增长76%和91.8%。1958年的“*”和“人民公社”运动中,刮起共产风,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遭到严重挫折。1961年粮食总产下降到14387.5万斤,棉花平均亩产27.5斤,油菜平均亩产只有8.3斤,均低于1949年的水平。1962年贯彻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纠正了*中“左”的错误,落实了生产队核算*。加之50年代末兴修的水利工程逐年见效,1965年农业生产又出现第二个大丰收。粮食总产达到35475.8万斤,亩产252.7斤。棉花总产1326.4万斤,亩产67斤,创造了建国以来最高记录。“*”期间,农业生产遭受破坏,粮食总产徘徊在3亿斤以下,棉花产量也停滞不前。在党的领导下,由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推广使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增加物质投入,1975年粮食总产达到43718.7万斤,平均亩产327.8斤,第一次突破了总产4亿斤和亩产300斤大关。1982年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作物布局,农业生产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1982年~1985年,连续获得农业大丰收。到198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已达32829万元(按当年现行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约3.5倍。农民每人平均收入达352.93元。

建国40年来,全县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变,平整土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3.06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52.5平方公里。到1985年已建成基本农田96万亩,其中“四田”面积18.29万亩,水平埝地11.64万亩,沟坝地0.43万亩,造田及引洪漫地0.26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地8.4万亩,种草2.7万亩,封山育林0.29万亩。经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中70%得到控制。富平县水利建设也有很大发展,水利建设累投资为7500万元,投劳1355万工日。建国初全县灌溉面积仅有6.1万亩,到1987年底,设施面积就已达54.76万亩,超出建国前8倍。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45.5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4.79万亩。

富平县在发展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重视因地制宜,科学管理,使作物种植布局逐步合理。从1970年以后,县*为了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按照地理方位和自然特点.把全县大体分为流曲川、王寮原、青岗岭、吕村原、石川河灌区、东方红灌区等8个农业区。1982年10月到1984年10月,富平县又进行了有领导有组织的农业区划工作。根据种植业资源状况,将全县分为三大种植区。

北部山地玉米、小麦、杂粮一熟区:本区位于县境北部山区地带,系乔山余脉,海拔600~1439米,峰岭重叠,峪道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脊薄。区内包括峪岭、赵老峪、白庙、雷村4个乡的全部和老庙、雷古坊、薛镇、底店、曹村、宫里、长春、齐村、庄里9个乡的30个村,共涉及13个乡、668个村、366个合作社。总农户14949户,农业人口76809人,农业劳力28957个。全区土地面积540827.89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29.1%;农耕地18.12万亩,占全县耕地14.9%,每人平均耕地2.4亩。除雷村、齐村、庄里、长春4个乡的部

村社有少量平地外,其余均为山坡地。主要土壤有黄土性土(占本区土壤的43.2%)、褐土(占26.37%)、红土(占18.03%)、淤土(占12.40%)。农作物夏粮以小麦为主,秋粮以春玉米为主,其次有谷、糜、洋芋等。棉花、油菜、蔬菜、瓜类只有零星种植,产量很低。

中部川原麦、棉、油二年三熟区:本区位于县境中部,包括山前洪积扇和洪水、禾家、淡村、吕村、王寮、留古等黄土台原,以及顺阳、卤阳、淡村3个洼地,海拔367~700米。涉及吕村、淡村、华朱等的183个村,124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农户70675户,农业人口345080人,农业劳力141818个。总土地面积959498.96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51.5%。农耕地769815亩,每人平均2.2亩。本区土层深厚,淤土面积大,肥力较高,适种性广,是富平县的粮、棉、油生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其次有糜、谷、红薯、豆类、芝麻等。

南部粮、棉、油、菜两熟灌溉区:本区位于县境西南和南部,属渭河三级阶地和石川河、赵氏河阶地,海拔360~400米。包括杜村、庄里、张桥镇等12个乡(镇)78个村、49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及县示范农场,总农户30761户,农业人口147290人,农业劳力66259个。总土地面积351676.17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19.4%。农耕地266512亩,每人平均耕地1.8亩。土壤以垆土居多,淤土、黄土性土次之。土壤肥力高,适种性广,是富平县粮、棉、油、菜商品生产基地。按光热指标,本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其次有油菜、豆类、蔬菜等。

7、教育文化

小学教育

光绪二十六年(1900),清廷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富平改湖山、频阳书院为湖山、频阳高等小学堂。

民国元年(1912),改湖山(在县城)、频阳(在美原)两高等小学堂为县立第一、第二高等小学(简称一高、二高),为富平县近代学校设立之始。民国2年(1913),设女子学校于县城。民国3年(1914)设第二女子学校于美原。民国30年(1941),国民*实施新县制,各县立小学下放各所在乡作为中心小学;无小学之乡,新建1个或数个分校。不久,小学改称为中心国民学校或分校。民国34年(1945),陕西省立富平师范附属小学成立。到民国38年(1949),全县13个乡共有完小27所,98个保中设民小(称保国民学校或分校)461所、学生16577人、教职工744名。民国30~38年(1941~1949)的9年中,小学发展较快,覆盖面已达全县城乡。

1950年,全县调整了20所完小104班,时有教师167人,学生4481人;普小512所541班,教师541名,学生16893名。1952年,全县入学儿童占学龄儿童的81%,较上年增长38%。同年,在流曲区6个普小试行五年一贯制(1952年秋季招生至1953年停办)。1953年,全县小学发展到540所、928班,34449名学生,1307名教职工。

中学教育

富平县中学教育始于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将军民国9年(1920)创办的立诚公学。该校初设小学部,民国13年(1924)增办中学(初中),有男学生百十名。学生中约85%为农家子弟。民国19年(1930)陕西大旱后,仅有学生73名,其中一年级15名。从民国16年到18年(1927~1929),三届毕业生仅有32名。民国30年(1941),富平公办第一初级中学(迤山中学)成立,校址设在县城东北的迤山庙,学校经费由*县*在行政费内列支。

民国33年(1944),县公办第二初级中学在美原成立。民国38年(1949),全县有高中1所,初中2所,共19班,1111名学生,分春季和秋季生,秋季生居多。

1950年,全县有中学3所,共19班、847名学生。其中一中高中3班,在校学生103名;初中6班,在校学生304名;二中初中5班,在校学生179名;三中初中5班,在校学生261名。1953年,中学发展到28班,学生1490名。1957~1958年,增设了刘集、流曲、曹村中学。同时在王寮、清明庙、大樊、老庙、都村小学内设3个中学班,全县中学发展到11所。其中:初中78班、4553名学生;高中17班,754名学生;313名教职工。1960年增设薛镇、东上官中学。全县初中增至110班,在校学生5836名;高中增至24班,在校学生1059名,教师438人。1963年,全县有全日制中学8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77班(初中63班、,高中14班)、3780名学生(初中3134名、高中646名)。教职员工257人,其中专任教师178人,平均每班教师2.31人。当年还停办了王寮中学,有52名中学教师下放到小学任教。

“*”开始后,全县所有中学都停课“闹革命”,一时间,学校大乱,社会大乱。1967年,要求学生回校“复课闹革命”。但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各派组织皆以“最革命”自居,自立山头,内战不休。名为“复课闹革命”,实则相互攻击打“内战”。1969年,全县7所中学中在校学生有3135人。在“工人阶级必须占领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的思想指导下,工人、贫下中农“*思想宣传队”开进所有学校,进行“斗批改”及“清理阶级队伍”。1970年,全县公办中学7所,七年制学校97所,学生人数增至12572人。

1975年,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口号下,不仅给66所完全小学戴上初中甚至高中的“帽子”,而且单设初小也戴上了初中“帽子”;同时还出现由初小升为高中的“连升三级”的学校。至1977年,全县高中发展到29所,比1965年的7所增长3.1倍;在校初高中学生发展

40763人,比1965年的6700人增长5.8倍;教职工达到2585人,比1965年的400人增加近5倍半。全县每个公社平均接近有1所高中、7所初中。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高考制度恢复。经过调整,压缩了部分高中,将192所八年制学校合并为149所。到1979年,全县有初中724班,在校学生31361人;高中165班,在校学生9128人。到1982年,全县中学进一步调整,初中由1979年的178所压缩至52所,高中由21所减至14所。到1985年共有初中55所、710班,在校学生37099人;高中10所、113班,在校学生6347人。1989年全县有初中55所,在校学生5853名;高中9所(不含职中)、124班,在校学生24115名。

8、交通介绍

公路

富平第一条公路西(安)~朝邑公路富平段是民国18年(1929)修的。全长35公里。后因军事需要,相继修铺了西(安)~宋(家川)公路富平段30公里和富(平)~龙(阳)公路24公里。这3条公路都是沿原有的车马大道,略事裁弯、取直垫平、拓宽而成。路面简易,桥涵缺少。但由于汽车通过很少,大多通行铁轮大车,致使跨面碾轧,车痕遍布,行走十分困难。*成立后,除对这3条公路进行养护外,还相继铺设了石渣与炉渣路面,路况得到改善。1958年为适应“大炼钢铁”运动的需要,在全县范围内动员民力,突击抢修与改建了由(典)~老(庙)、庄(里)~曹(村)、曹(村)~白(庙)、流(曲)~野(鸡花矿)、由(典)~流(曲)等8条简易公路,全长12.1公里。

铁路

富平铁路建设始于民国28年(1939)年,当时仅有一条为煤运开辟的咸铜支线过境。50年来,在这条过境线路两端,分别增修了西(安)~韩(城)、西(安)~延(安)与梅(家坪)~七(里坪)等过境铁路。境内厂矿建有专用线路4条。1989年辖区内包括站场线路、复线总长已达110.41公里。火车站已由*的富平与庄里两个,增至7个,日办理旅客列车5对,接发货运列车达45对列。

9、文化信息

民间艺术

建国后,在民间文艺会演中,陕西快书、山东快书、相声、数来宝、顺口溜、讲故事等曲艺节目,属必不可少的“佐料”。50年代到60年代,郭广秦、俱建刚的快书节目有较高水平。郭广秦自编自演的《妇女队长范月英》1956年曾进北京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调演。他的另一陕西快书《李桂英学杀猪》在60年代初期也曾轰动全县和渭南地区。80年代,宫里乡文化站樊双有编的顺口溜《惯子如杀子》也在全县颇有影响。

讲故事是富平县70年代兴起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1973年普及到全县。1970年5月,故事员线怡以《铁旗杆》(曾长安编),袁秋香以故事《标兵》(孙一农编)参加了省故事调讲。1974~1975年,文化馆分区组织了讲故事比赛,有300名故事员参赛。1977年,渭南地区故事调讲会上,袁秋香讲了自己编写的故事《永难忘》,线怡讲了曾长安创作的故事《顶倒墙》,均受到大会奖励,并被评选上省调讲。1980年,烈风编的故事《他》、李生田编的《小军和小钢》、王兴华编的《酥饺换媳妇》、张志秀编的《黑脸队长》等故事在全县讲出后受到好评,并推荐到渭南地区参加了故事调讲。1983年,县文化馆在王寮乡举行了富平县第五次故事调讲,63名故事员参赛,10名故事员获奖。王兴华编的故事《九朵银花》、成熊飞的《光棍政委》、张富平的《石头外传》和顺斌的《牛格头打睹》获故事创作奖。1985年,冯牡丹、王爱茹、范增社、张玉峰、屈玲被评为优秀故事员,受到奖励。1986年渭南地区故事调讲会上,冯牡丹讲《寡妇嫂的故事》、张玉峰讲《刘二怪进城》获奖。1988年,李问圃编的故事《车祸之后》由冯牡丹在省故事调讲会讲出,本子获二等奖,讲出获三等奖。

文物遗址

西汉万年陵

西汉刘执嘉(?~前193)沛县(江苏省)人,刘邦之父。邦即位,尊为太上皇,葬于万年陵(在今富平县吕村乡断原)。分栎阳县境置万年县,为奉陵邑。陵高约12米,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26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封土久遭破坏,顶呈凹形,习称“八角冢”。冢南存清建陵碑一座,正中隶书“汉太上皇陵”。陵西北20余米处一大冢,传为昭陵后墓。1980年陕西省文物普查后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魏文帝永陵

元宝炬(?~551)本拓跋氏,世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境)。北魏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改姓元氏。孝武帝元修西迁长安,史称西魏。宝炬为宏之孙,京兆元渝之子,为宇文泰立为帝,史称西魏文帝,都长安,年号大统。与东魏分据长江以北原北魏领土。陵在今富平县留古乡大冢何家村东北,高15.4米,周长230米,陵园占地6670平方米。与其后乙弗氏、郁久闾氏合葬,称永陵。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周文帝成陵

宇文泰(507~556)一名黑獭,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人。曾参加鲜于修礼起义军,继贺拨岳之后,据关中。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他拥帝与高欢相拒。专制西魏朝政,改革官制,颁行均田,创立府兵制。死后,子觉代魏,建立北周,追尊为文帝,与元皇后合葬成陵。在今富平县宫里乡学校内。现存清建陵碑,正中阴刻隶书“北周文帝成陵”。陵冢呈圆锥形,高约8米,周长149米。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中宗定陵

李显(656~710)唐高宗李治第七子,弘道元年(683)即帝位。未两月,被其母武则天废为庐陵王。神龙元年(705)复即帝位。景龙四年(710),被皇后韦氏、女安乐公主毒死,谥号中宗,葬于定陵,在今富平县宫里乡凤凰山中峰。陵园南北约3公里,东西约4公里,周长约10公里。历代屡遭破坏盗掘,“*”后,仅存石狮、石人各1尊。节愍太子李重俊(中宗第三子)附葬定陵,墓在宫里乡南陵村刘北堡西北。冢高2.6米,周长136米。现存石狮、石人各1尊。

唐代宗元陵

李豫(726~779)唐肃宗李亨长子。安禄山乱起,长安陷落,从肃宗聚兵灵武,与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两京,平安史乱。宝应元年(762)即帝位,临朝18年。大历十四年(779)葬于元陵。在今富平县庄里与齐村乡之间的坛山之阳,依山为陵,封阙开阔。

唐顺宗丰陵

李诵(761~806)唐德宗李适长子,储位24年。贞元二十年(804),患中风不语症,翌年即位。元和元年(806)病殁,葬于丰陵。在今富平县曹村乡金瓮山南,依山为冢,陵基高约800米。

唐文宗章陵

李昂(809~840)唐穆宗李恒次子,宝历二年(826)即位。年33暴卒,葬于章陵。在今富平县雷村与齐村乡之间的天乳山之阳。

唐懿宗简陵

李漼(833~874)唐宣宗李忱长子,年27即帝位。骄奢淫逸,迷信佛事,民穷财尽,国势日衰。卒年41岁,葬于简陵。在今富平长春乡紫金山阳。

唐高祖(李渊)献陵陪葬墓群

唐李渊献陵(当地称沙冢陵)在三原县境,陪葬墓群则占据了富平县今吕村乡(旧称荆山原)全境。故有民谣一首:“荆山原头四季青,松柏苍苍映太空,狐兔兢窜百鸟叫,墓冢嵬嵬罕人踪”。据《唐会要·陪陵名位》载:献陵附陪:楚国太妃万氏,襄邑王神符等合计25墓。“*”前,这些墓群中,除李神符墓前有唐碑一通外,其余皆为无名冢。据1981年3月1日调查:吕村乡褚原、留招等10村堡,东上官乡焦村、双富两村,合计58墓,已平毁33处,封土残存的25处,大大超过《唐会要·陪陵名位》所载数目。现存与已毁坟墓的封土,全为夯筑堆起,十分坚固,规模宏大,非民间坟墓。被毁墓中出土的墓志、陶俑等文物,证实全属献陵陪葬墓。

10、旅游景点


望湖楼

望湖楼

望湖楼位于富平老县城内东南隅富厚仓库故址。清同治八年(1869),由知县江汇川建筑。民国5年(1916)五月初六夜,毁于“逐陆”(承武)之役。民国12年(1923)重修为砖木结构日本式三层楼。第一层,门额石匾题“礼堂”二字。第二层,北门石匾题“建议”,南门题“望湖”;第三层,南墙正中匾题“藏书”,落款与二楼南匾同;北匾镶匾题“尊经”两字。落款均署“壬戌(1922)年冬书于郑州军次胡景翼”。

陶艺村

位于富平县县城北1.5公里处,国际陶艺博物馆群中的综合馆、北欧馆、美洲馆及法国馆、休闲广场、千亩果林苑、垂钓、陶艺制作等游乐设施已投入使用。果林园内现存各种苗木12万株,四季常青,到水果成熟季节,更是果香诱人,游人可以尽情品尝。

富平八景

锦屏列翠

指县城西北方向21.5公里处的锦屏山。该山位于长春乡与白庙乡交界处,因山巅修建有秦代大将王翦庙宇,又名将军山,属乔山山脉。

玉带环流

指老县城东门绕城而过的玉带渠,即温泉河。流水宛如一条玉带,曲折婉转。

杏林晴眺

指县城西南石川河滨的牛、龙、古、谢一带,这里昔日曾经是一片连绵不绝的杏树林。每当早春杏花开放时节,岸滨一片绯红,灿烂缤纷。

灵湫夜月

指县城北部20.5公里处的月窟山泉。月窟山位于白庙乡与曹村乡之间,也属乔山山脉。因其山势嵯峨,形状好似月牙,山上又多有石窟,故名月窟山。“灵湫”指的是一道从山缝中流出的清泉,一年四季,既不干涸,也不溢流。

南湖烟雨

指老县城东南方向,由地面雨水积蓄和地下泉水源源涌出后交汇而成的一片湖面。昔时,水天相接,鱼虾跳跃,杨花柳絮,荷开稻长,如果适逢雨天,登上望湖楼,则可看到“杜鹃声里雨如烟”的奇妙景象。由于沧桑变化,南湖现已不复存在。

五陵秋色

指县境北部沿山一带埋葬唐代中宗、代宗、顺宗、文宗、懿宗的定陵、元陵、丰陵、章陵和简陵。这些帝王陵墓,倚山为势,居北面南,俯瞰泾渭。

美原仙迹

指传说中的唐朝田真人升天之处,有碑在美原镇。其实,后人凭吊,大部分还是着眼于秦代在统一六国中战功卓著的名将王翦。因为王翦生前的封地、死后的祠庙均在美原。

石洞书声

指县境北部龙泉山上的东西女学洞。传说过去夜半三更人们常能听到石洞之内传出读书声音。其实,这种现象并非迷信神话,而是由石洞泉水冲击岩石,又在洞内产生回音所致。因而夜静更深之际,才会越听越像读书时的咿唔之声。

11、富平老城

富平老城是一座历史古城,也是全国唯一的斩城(形似刀劈的土丘低塬,城建其上,故称斩城),建于元末明初的富平老县城,位于富平县*西北1公里处的杜村镇莲湖村。北临温泉河,东临新县城,西临连城,南临西禹公路。老城是中山塬的余脉,中高四周低的土丘低塬,为不规则长方形,长520米,宽350米,占地约280多亩。原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墙高而坚,城的结构和北京的皇城和西安城有相同之处,守楼分布其周围。元、明、清、民国到解放,这里一直是富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70年,富平县委、县*及县级机关单位陆续从老县城搬迁到新城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中心也随之转移。县城内主要古建筑有文庙、城隍庙、关帝庙、望湖楼、图书楼、魁星楼等。

12、最新消息

2016年3月消息,富平县撤县设市的方案,已经上报至陕西省*,随后将上报给国务院。

上一篇: 芜湖市镜湖区

下一篇: 婆罗米字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