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南极昆仑站

科普小知识2021-10-01 15:30:53
...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昆仑站

中国南极昆仑站,简称昆仑站,是继长城站和中山站后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名称公布于2008年10月18日,位于南极大陆内部冰穹A最高点西南方向约7.3公里处,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80°25′01″S77°06′58″E),海拔4087米,是中国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科考站,也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落成与开站

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正式落成。2009年2月2日,当地时间上午9:25,北京时间中午12:25,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开站仪式在南极中山站和昆仑站通过卫星电话连线同时举行,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在南极中山站代表中国*宣布南极昆仑站开站。

相关规划

初期的昆仑站站区计划总建筑面积558.56平方米,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配备发电、水处理、交通和通讯等配套设施。近期目标是建成可供24名科考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度夏站(12、1、2月的夏季开展科考),3至5年后,再逐步升级扩建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初期计划完成后,该站将可开展深冰芯钻探、天文学观测、冰下山脉地质钻探等科学观测计划。

2、站点命名

国家海洋局2008年10月16日还公布了南极内陆站的站名——“中国南极昆仑站”。对此,相关人员介绍说,这个名字是经过网络征集的站名,一是因为“昆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长城是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中山是取孙中山先生的名字,而昆仑则是自然景观,这几个名字相得益彰。”此外,该站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而“昆仑”则意味着高山,象征着制高点,因此最终入选。

3、选址原因

首先,冰穹A又称南极最高点,和经线交会的南极极点、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必争之点”。

中国南极昆仑站在冰穹A地区的建立将成为继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站,原苏联在南极冰点建站,法国在南极磁点建站后,人类南极科考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的跨越。

其次,冰穹A地区空气稀薄,年平均温度接近零下60摄氏度,含氧量仅为内陆的60%左右,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昆仑站则正是位于南纬80度25分,东经77度06分,海拔4087米的“不可接近之极”。

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之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是一座“天然实验室”,那里的观测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有说服力,是大气与气象研究方面独一无二的“观测站”。此外,这里的冰盖是原始堆积而成,储存着反映全球气候和大气环境演变的信息,在这个区域最有可能找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

另外,冰穹A地区也是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场所。冰穹A地区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和风速较低等条件,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4、站点设计结构

昆仑站主体建筑为钢结构,工程的建筑面积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科研区,可供15至20人进行夏季科考。


昆仑站

昆仑站主体建筑由11个工程舱拼接而成,它包括宿舍、医务室、科学观测场所、厨房、浴室、厕所、污水处理场所、发电机房、锅炉房、制氧机房和库房等。

主体建筑主要采用模块化或集装箱式建筑构件组装而成,以减少现场的安装工作量。

昆仑站的主体结构全部采用耐低温的不锈钢,外包复合加芯的保温板。整个科考站设计成内部功能舱与外部保温层两部分,内部功能舱由若干个可独立运输的集装箱式预制工程舱拼接而成,施工人员在国内将工程舱及其内部装修、设备全部做好,把这些工程舱运往冰穹A地区组装后,再现场安装外部保温围护层。

昆仑站室内设计与家具多采用暖色调,从而减少环境对科考队员造成的心理影响。昆仑站内共设有10间宿舍,这种宿舍有些类似于火车的小包厢,有上下铺,但床更宽、更长,屋里有专门的空间放置行李,还有一张可折叠的工作台。由于处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在每个床头都有一个供氧终端,科考队员通过它可以补充氧气,缓解缺氧造成的不适。

根据规划,3至5年后,昆仑站将逐步升级扩建到558.56平方米,成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以昆仑站为依托,中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

5、站点优势

全球最好的天文台址

昆仑站建在气候严酷的冰穹A,是看重它的科研价值。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表示,冰穹A作为南极“冰盖之巅”,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那里的观测指标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有说服力。此外,在这个区域最有可能找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冰芯。

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介绍称,冰穹A地区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

冰穹A地区空气稀薄,年平均温度接近零下60℃,含氧量仅为内陆的60%左右,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工程舱组成“昆仑”

昆仑站位于南纬80°25′,东经77°06′,海拔4087米,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昆仑站主体建筑由11个工程舱拼接而成,整个科考站设计成内部功能舱与外部保温层两部分。昆仑站内共设有10间宿舍,室内设计与家具多采用暖色调,且在每个床头都有一个供氧终端。

据介绍,目前建成的昆仑站主体工程的建筑面积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科研区,可供15至20人进行夏季科考。根据规划,3至5年后,昆仑站将逐步升级扩建到558.56平方米,成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

6、建立意义

跻身国际极地考察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冰盖之巅

数日前,主建筑四面墙体维护板已安装完毕,开始进行顶板安装的昆仑站在苍穹下显得格外靓丽鲜艳。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于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

做出重大贡献

胡*在贺电中指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成,必将拓展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研究的领域和深度。这是我国为人类探索南极奥秘作出的又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南极昆仑站站区计划总建筑面积558.56平方米,本次南极考察主要实施建设236平方米的主体建筑。考察站建成后,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深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星遥感数据接收、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

区域跨越

由于我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都在南极大陆边缘地区,25年来,我国南极考察也大都在这些区域展开。内陆昆仑站的建成,将实现我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跨越。

我国跻身极地考察“第一方阵”

昆仑站站上南极科考四大“必争之点”的“最后一点”

昆仑站的成功建立,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

南级内陆建站

目前,世界上共有2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53个科学考察站,绝大多数考察站都建在南极边缘地区,只有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和意大利、德国这6个国家,在南极内陆地区建立了5个内陆科考站。

各国必争之点

海拔4093米的冰穹A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它与经线交会的南极极点、全球温度最低的南极冰点、地球磁场北极的磁点并称为南极科考的四大“必争之点”。

矗立在冰穹A的中国昆仑站,是继美国在南极极点建站、原苏联在南极冰点建站、法国在地球磁场北极磁点建站后,人类南极科考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7、中国南极科考

1985年2月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南端建立我国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南极科考

1989年2月在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的拉斯曼丘陵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

挺进南极内陆

第一次1997年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3天,向冰穹A方向挺进了300公里。

第二次1998年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7天,向冰穹A方向推进了464公里。

第三次1999年中国第15次南极考察期间,10名考察队员进入冰穹A地区。

第四次2002年中国第18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在距中山站170公里处架设了1台自动气象站。

第五次2005年在中国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13名考察队员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到达冰穹A最高点。

第六次2008年北京时间1月12日14时45分,17名中国南极科考队员成功登上冰穹A,开展各项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第七次2009年1月27日,中国南极昆仑站建成。第八次2010年1月6日,在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昆仑站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A。

第九次2011年4月1日,中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历经142天南极考察,航行2万余海里,圆满完成31项科考任务、25项后勤保障和1项国际合作任务,胜利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