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宜阳县

科普小知识2022-06-09 17:05:22
...

宜阳县,因地处境内西部宜水之阳而得名,战国时置县,距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地处洛阳市西南部,东与高新区、洛龙区亲和,西与洛宁县相连,东南与伊川、嵩县接壤,北与新安、义马、渑池为邻,是洛阳“一中心五组团”的重要链条城市,距离洛阳中心城区17公里。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1镇5乡1个工矿区办事处、1个正县级产业集聚区,353个行政村,总人口69.5万。县城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基本地形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

中文名:宜阳县

外文名:Yiyang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洛阳

下辖地区:11镇5乡

面积:1616平方公里

人口:69.5万

车牌代码:豫C

*驻地:城关镇

地理位置:河南省西部,洛阳市西南

著名景点:花果山*森林公园、灵山寺、建于唐代的五花寺九屋宝塔

机场:洛阳机场

火车站:洛阳站、龙门站

电话区号:0379

邮编区码:471000

1、行政区划


宜阳县

宜阳下辖城关镇、锦屏镇、白杨镇、香鹿山镇、柳泉镇、韩城镇、三乡镇、张坞镇、莲庄镇、樊村镇、赵保镇等11镇和董王庄乡、上观乡、花果山乡、盐镇乡、高村乡5乡和1个工矿区办事处,353个行政村,有汉、蒙古、回、满、藏、*、苗、彝、壮、布依、朝鲜、傣、土、侗、白、土家等17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8%。

2、历史沿革

夏、商属豫州雒西地。西周属周南地,为召伯听讼之所。春秋归晋,亦曾为毛国地。战国为韩宜阳邑。韩景侯由宜阳迁都阳翟之后,在宜阳建县。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东周(今巩县孝义镇西)设三川郡,其辖境大致为灵宝以东,中牟以西,黄河以南及北汝河上游地区,宜阳属之。

西汉承秦制仍设郡、县两级。汉王二年(前205年)改三川郡为河南郡,隶属不变。汉武帝为加强对郡国的控制,分全国为13州,其中京师地方称司隶校尉州,宜阳属之。元鼎四年(前113年),割河南、南阳二郡西境,置弘农郡,郡治灵宝,辖11个县,宜阳属之。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宜阳属司隶校尉州弘农郡。

三国时,宜阳在魏国境,仍属弘农郡。

东晋十六国时,分裂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宜阳历属汉,前赵、后赵及后秦等。

南北朝仍以州、郡、县相称,南朝宋,宜阳仍属弘农郡。北朝魏,宜阳属河南郡(齐、梁、陈时期,宜阳属北朝)。北魏孝昌初(525年),置宜阳郡,辖宜阳、新安(今渑池境)、东亭(今嵩县境)三县。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年),魏分东、西,宜阳县归属无常。东魏,置金门郡,兼置阳州。天平四年(537年),废金门郡,置宜阳郡,辖宜阳、南渑池、金门三县。另设甘棠县,属新安郡。西魏文帝时(535年~551年),阳州下辖宜阳郡,郡治洛宁,又于今洛宁境分置北宜阳县,治黄卢城,属宜阳郡。废帝二年(553年),改北宜阳县为熊耳县,隋义宁二年(618年)改为永宁县。北周明帝(559年~560年)曾于一合坞置宜阳县。旋废,置熊州,属宜阳郡,继又更熊州为昌洛县。

隋代开皇初,废宜阳郡为县,归属河南郡。开皇十八年(598年),将宜阳县改为洛水县,仁寿四年(604年),改甘棠为寿安(今河下一带),并于大业元年(605年)初,废洛水、熊州入宜阳县。又于大业四年(608年)增设兴泰县(今赵保,隋末废)。义宁元年(617年),移寿安于九曲。宜阳、寿安、兴泰三县(均为宜阳境)同属河南郡(兴泰曾一度属襄城郡)。义宁二年(618年)复置宜阳郡,领宜阳、渑池、永宁三县,并改宜阳郡为熊州。

元代福昌、寿安合并,再称宜阳县。

明、清、中华民国沿袭元制。

1947年以洛河为界分宜南、宜北两县。

1949年合并为宜阳县,隶属洛阳专员公署,

1986年4月归属洛阳市。

3、地理环境

位置

宜阳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地跨东经111°45′~112°26′,北纬34°16′~34°42′,东连洛阳,西接洛宁,南与嵩县、伊川交界,北与新安、渑池为邻。宜阳县总面积1616.8平方公里,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洛阳市总面积的11%。全县平均海拔360米,县城海拔195米。

地貌


宜阳县

宜阳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地理区划大致可分为洛河川区、宜北丘陵区、宜南丘陵区、白杨和赵保盆地、宜西南山区五大区域。宜北属秦岭余脉,宜南属熊耳山系,境内有花果山、灵山、锦屏山等22座知名山峰。花果山主峰海拔1831.8米,为全县最高峰。

气候

宜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年均气温14.8℃,地温平均12.8℃,年降水量500毫米~800毫米,无霜期200天左右,全年日照在1847.1~2313.6小时,日照率为47%,冬季因受蒙古高压控制,多偏北风。夏季多偏东风,平均风速为25米/秒。全年无霜期平均228天,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河流


宜阳县

宜阳县为多河流地区,总属黄河流域,伊洛河水系。境内洛河流域面积1502平方公里,伊河流域面积160.1平方公里,涧河流域面积3.43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约为4.4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约为3.8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藏量约为1.32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约为0.74亿立方米,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为47%;各类水利工程2400余处,人畜吃水工程800余项;农村饮水工程实际供水能力3.1万立方米,供水量680万立方米。现有中小型水库19座,其中:中型1座,小Ⅰ类和小Ⅱ类水库各9座。现有万亩以上小型灌渠7条,干渠总长度170.5公里;农田灌溉设施1610处,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2.95万亩。

4、自然资源

土地


土地

宜阳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分潮土、褐土、棕壤土和水稻土4个土类,适宜种植小麦、玉米、豆类、棉花、烟叶、芝麻、红薯、水稻等多种农作物和蔬菜。药用植物种类达200多种,其中名贵药材10余种。血参、柴胡、丹皮、防风、茱苓等药材产量较大。家畜家禽以猪、牛、羊、鸡居多;野生走兽以羚羊、豹、狼鹿、獾、狐狸、野猪为珍奇;飞禽以雉鸡、黄鹂、布谷、喜鹊、八哥为稀有。此外,还有水生动物鱼、虾、蟹及两栖类和少量爬行类动物等。

矿产

宜阳矿产资源丰富,宜阳共有各类矿产35种,矿产地85处,其中煤炭探明储量4.2亿吨、石灰岩探明储量6.5亿吨、铝矾土探明储量780.5万吨、硅石探明储量1755万吨。

煤:探明储量4.2亿吨,主要分布在城关镇西街村,锦屏镇马庄、焦家凹、庙沟、黄沟、乔岩村,樊村乡的马道、刘沟、沙坡村和白杨镇西马村。现有义络煤业等大型开采企业,煤炭年产量300万吨。

石灰岩:石灰岩主要分布在锦屏镇灵山、八里堂、庙沟、黄沟、周村、庙村,白杨镇上石板沟,樊村乡金家疙瘩、鹿角岭、马道、老庄,城关镇锦屏山,丰李镇石门。石灰岩探明储量6.5亿吨,估计远景储量在28.4亿吨,年开采量100万吨左右,现有黄河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

石英砂:即硅石,为宜阳优势资源,其中石英砂岩储量1755万吨,脉石英储量为1063万吨。硅石主要分布在张午乡的花庄村,上观乡下观村,樊村乡的宋坡、虎庙、香椿沟村,锦屏镇的张李沟、八里堂、周村,白杨镇的半坡山、漫流村,赵保乡的张山村等区域。

铝矾土:地质储量780.5万吨,铝土矿主要分布在锦屏镇的李沟、焦家凹、黄沟,城关镇的锦屏山,樊村乡的马道,赵保乡的长岭,估计远景储量2000万吨。

白云岩:探明储量3088万吨,具有一定的远景规模。

花岗岩:探明储量2079.3万立方米,有豆沙绿、万年青等十余种品种。

铁矿: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多为中品位。现已有数家铁选矿企业进行开发,估算远景储量3013.42万吨。

重晶石:区内矿点小型分散,保有储量为76.75万吨,品位、规模均具工业开采要求。

蛭石:初步估算地质储量为867.5万吨,有小型开采。

物产


烟叶

烟叶:烟叶是宜阳农业支柱产业,色泽金黄,厚薄适中,油润丰满,结构疏松,香气浓郁,在河南烟叶质量鉴定评吸中多次夺魁。宜阳县是*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首批现代烟草农业整体推进试点县之一、河南省崤山牌烟叶生产基地,烟叶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左右,2014年主要推广品种有豫烟6号、豫烟9号、豫烟10号、豫烟12号和中烟100等(现在最新品种)。现有标准化育苗大棚737座、密集烤房3702个,小改密炕房6968座,种烟农户3203户,烟农户均收入46941.97元。2013年,全县共投资3857.99万元,修建烟水、烟路、烟炕、烟机等基础设施项目1895个,投入扶持资金3326.63万元,用于机耕起垄、物资供应、防病治虫和新技术推广,全面改善了烟叶生产条件。

大蒜:宜阳县大蒜种植已有300余年历史,其特点为瓣大、皮白、汁浓、味香辛、隔夜不变质,是洛阳市十大特产蔬菜之一。2002年被农业部列为“生态蔬菜示范基地”,2003年被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委员会评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大蒜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余亩,年产大蒜3000万公斤、蒜苔400万公斤。

花生:建设了花生高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区以上观乡、赵保镇和董王庄乡为核心,辐射张午、莲庄、高村、韩城、盐镇等乡镇。全县花生种植面积20.54万亩,总产0.8亿公斤,单产389.7公斤。其中,项目区内花生单产达到400公斤。

辣椒:宜阳县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种植辣椒,年种植面积在7万亩以上,总产量17500吨左右。

黑色作物:宜阳县黑色作物种植初具规模,目前已引进种植“大穗黑玉米”、“黑小麦”、“黑绿豆”、“黑红薯”等系列品种。各类黑色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产量12万公斤。

5、人口民族

2013年末,宜阳县户籍人口6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9万人,非农业人口10.1万人。城镇化率29.14%;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6.35‰;人口自然增长率5.44‰。

2013年,宜阳县有汉、蒙古、回、满、藏、*、苗、彝、壮、布依、朝鲜、傣、土、侗、白、土家等17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8%。

6、交通运输


洛宜快速通道

宜阳自古即为交通要道。《尚书·禹贡》记述夏启开辟了“南崤道”,此道由洛阳沿洛水西行至宜阳三乡折入连昌谷,经洛宁县北过陕县之雁翎关,沿黄河南岸西行。春秋前后,秦楚交往形成一条西通秦陇、东下吴越的交通要道,称为“秦楚孔道”,是一条古商旅大道。

宜阳交通发达,省道八官线、安虎线横穿东西,省道南车线、县道宜新路和宜白路贯穿南北,洛阳市西南环绕城高速、郑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穿境而过,与连霍、二广、京珠高速等国内高速公路网连通,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抵县城,洛阳至洛宁高速公路从县城北部穿过,洛宜快速通道使宜阳县城与洛阳市中心的通车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干线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全县353个行政村已全部通上了柏油路或水泥路,公路里程达2242.581公里,其中,省道5条206.715公里(南车线52.103公里、洛陕线41.458公里、安虎线60.156公里、八官线50.321公里、南石线2.677公里),县道10条212.483公里,乡道20条270.55公里,村村通1552.833公里,形成了县级公路乡乡连、农村公路村村通,“两纵四横加一高”的省级以上公路网络。2013年干线公路建设完成投3.6亿元,完成了郑卢高速宜阳东引线建设、南石线石陵至新安县段升级改造等15项42.2公里的工程建设任务;总投资1120余万元,完成洛陕线五座桥(牌窑、夏街、后庄东、后庄西、官庄东)加宽工程;完成农村公路建设任务21项34.1公里,总投资3019.4万元。

桥网建设四通八达。已建设的前进双桥、八官线洛河大桥、花果山大桥、韩城洛河大桥、黄河同力大桥,形成6座大桥横跨洛河南北的便利交通条件。2013年西小河观澜桥建成通车,使25公里滨河公园沿河道路更加通畅。正在建设的锦龙大桥通车后,将使河洛南北的交通更加便捷。

道路运输业发展势头良好。积极完善客运网络,全县行政村通客车率达100%。2013年,完成客运量2590万人,客运周转量191660万人公里;货运量2645万吨,货运周转量531645万吨公里,客运、货运、维修、驾培市场管理稳步发展。

7、经济发展

工业经济


宜阳县

近年来,宜阳县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提升工业发展的水平、规模和效益,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初步形成省定24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和装备制造专业园、食品生物专业园、电子电器专业园、信息软件产业园、新材料专业园“一区五园”产业格局。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升。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1亿元,增长7.2%。税收收入突破5亿元、达到50742万元,增长8.4%,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0.1%。

工业支柱产业逐步壮大。以中信重工和海天车桥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以青岛啤酒、南京雨润为代表的食品生物,以深圳海斯迪、圣海科技为代表的电子电器,以大唐和中国风电集团2个5万千瓦风电、前进化工、骏马化工为代表的能源化工,以澄美呼叫中心、青果软件为代表的信息软件,以洛铜镁板带、中钛航宇钛制品为代表的新材料等六大工业支柱产业逐步壮大。2013年,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77个,完成投资73亿元;其中西普电气、豫德电器等42个工业项目加紧建设,已竣工17个。特别是青岛啤酒一期竣工投产,填补了我县没有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空白;洛铜挤压车间生产线试车成功、中国风电集团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县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产业集聚效益初步显现。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增强产业集聚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在24平方公里的集聚区内实现了水、电、路、气、暖等基础功能全覆盖。目前,共入驻产业项目70个、总投资175亿元:在食品生物专业园内集聚青岛啤酒、源氏食品等10个项目,总投资39亿元;在电子信息专业园新上深圳海斯迪、圣海科技等15个项目,总投资42.4亿元;在新材料专业园新上洛铜集团、中钛航宇两个项目,总投资18.5亿元;在装备制造专业园内集聚三车整车及零部件等12个项目,总投资40亿元;在轴承专业园内集聚精密轴承、风电轴承等31个项目,总投资35亿元。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聚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全年完成投资113亿元,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7亿元,分别占全县的53.8%、86.5%,较上年提高了5.8和13.5个百分点。宜阳产业集聚区被评为“河南省发展又好又快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产业集聚区从起步建设到快速发展,现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跻身河南省10个先进产业集聚区行列。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1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达到11528户,从业人员6.4万人。全县民营经济累计完成营业收入309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增加值104亿元,同比增长24%;完成税金9.94亿元,同比增长20%。黄河同力、前进化工、骏马化工等20户重点企业,全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2.9亿元;完成增加值5.4亿元;实缴税金1.7亿元;实现利润1.5亿元。

农业经济

宜阳农业基础较好,土地面积宽广,生产条件优越。总耕地面积73499公顷,常用耕地面积为57988公顷,是全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县、*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河南省造林绿化模范县,连续五年获得河南省农建工作最高奖“红旗渠精神杯”。近年来,宜阳县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种植,逐步形成了以现代烟草、畜牧养殖、花卉果蔬、油料作物、黑色杂粮、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种植新格局。


花椒丰收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抓好高标准粮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扩大优质良种覆盖率,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1.2万亩,粮食总产连续稳定在35万吨,夏粮播种面积54万亩,总产14.3万吨,秋粮播种面积67.2万亩,总产21.1万吨。

现代烟草农业加快推进。宜阳是全国第一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整县推进单位,共有14个植烟乡镇,建设了河南中烟张午基地单元、湖北中烟黄鹤楼品牌赵保基地单元、川渝中烟娇子品牌石村基地单元等5个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2013年,收购烟叶1439.9万斤、投放资金1.5亿元,实现烟叶税3308万元,取得了历史上又一个超过3000万元的好收成。

特色农业优势凸显。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形成了洛河川区10万亩蔬菜产业带,建成了5万亩优质花生高产示范基地。蔬菜基地以莲庄、韩城等乡镇为中心,辐射带动10个乡镇,现有蔬菜塑料大棚4000亩、日光温室2000亩、小拱棚8500亩。花生高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区以上观乡、赵保镇和董王庄乡为核心,辐射张午、莲庄、高村、韩城、盐镇等乡镇,涉及38个行政村和15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县新发展柳泉灵秀等休闲农业观光园17家,建成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17家、专业合作社324个,带动6.2万农民致富。

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牧业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截至2013年底,全县拥有*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中国雨润)、省级5家(民正牧业、伊众肉牛、东汉禽业、新大牧业、德营禽业)、市级4家(华泰牧业、万禾牧业、大壮牧业、董大牧业)。注册50万元以上的养殖场67家,拥有养殖专业户1206户,畜牧专业合作社13家。成功申报以新大牧业、鹅宿牧业等8大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宜阳县生猪产业集群”和以伊众肉牛为龙头的“宜阳县肉牛产业集群”。经过不断发展,“生猪产业集群”逐步壮大,以伊众公司为主导的“肉牛产业集群”基本形成。2013年,全县猪、牛、羊、禽出栏量分别达到57万头、6.5万头、13.5万只和210万只,分别增长10%、5%、6%和8%。

林业生产蓬勃发展。全县林地总面积78.7万亩,其中国有林地65.1万亩,荣获“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称号。2013年,实施郑卢高速绿化带、西小河至灵山段高标准绿化项目建设,建成赵保、张坞、高村3个千亩核桃基地,新建花卉苗木基地8000亩,完成造林6.4万亩。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快农田水利建设,2013年,新增低压灌溉6000亩,全县19座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成,西小河、陈宅河等小流域得到治理。发放农机补贴961万元,为1839户群众新增农机2568台。解决了2.2万名群众和8208名师生的安全饮水问题。

扶贫开发力度加大。持续抓好整村推进扶贫、搬迁扶贫、对口扶贫和产业扶贫,共计投资6836万元,完成整村推进扶贫11个村1.7万人、搬迁扶贫537户2029人,定点帮扶103个村,2013年脱贫9152人。积极到诚通集团商谈扶贫事宜,城区高中热水供给项目正在实施,将为1.1万名师生提供生活热水。

城镇经济


国中购物广场

按照产城互动、产城融合、集约发展的思路,突出打造“四型五宜”洛阳卫星城的发展定位,坚持建管并重,城市品位、对外形象不断提升,形成11镇5乡的城乡发展框架和“一带四区”的城镇发展格局。

近年来,宜阳县县城改造持续推进,目前,已经建成多层、高层住宅楼342栋453.5万平方米。2013年,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投资58.6亿元实施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43个,征迁105万平方米、开工172万平方米、竣工64万平方米。郑卢高速宜阳东出口、兴宜大道东延等总投资7.3亿元的“一桥十路”工程竣工通车,铺设各类管网45公里,新增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

县城商业繁荣发展。实施总投资120亿元、总面积6平方公里中心商务区、1.98平方公里特色商业街区和商业面积150万平方米的10大商业综合体“两区十体”建设,红旗大道中心商街、灵山文化旅游区特色商街建成投用,投入运营的6大商业综合体建成商业面积65万平方米。

县城环境适宜人居。实施总投资10.5亿元、融洛河治理和市民休闲为一体的滨河公园一至四期工程,2013年底已经全部完工,形成宜阳灵山至洛阳市区全长25公里、拥有8级橡胶坝、1.1万亩水面、5400亩绿地面积的生态景观长廊。洛河两岸优美环境,拉动了县城餐饮、娱乐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8、县城建设

近年来,宜阳县按照打造产业支撑型、商业消费型、旅游休闲型、生态环保型和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四型五宜”的洛阳市卫星城发展定位,积极实施“一带四区”(沿洛河经济带和东城产业集聚区、西城文化旅游区、南城商业物流区、北城商住休闲区)城市发展战略,围绕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完善、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城中村旧城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一个以洛河为轴线,南北对应发展,北依香鹿山,南有锦屏山,滨河游园镶嵌在县城中间,公共设施齐全,山水园林相间,具有现代城市气息的洛阳市“卫星城”已具雏形。

住房保障


龙兴小区

稳定有力。目前,已经建成多层、高层住宅楼342栋453.5万平方米,建成公租房2040套8.2万平方米、廉租房2220套11.1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298套13.17万平方米。2013年,城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投资58.6亿元实施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43个,征迁105万平方米、开工172万平方米、竣工64万平方米,分别占市定目标的298%、226%和119%。

基础设施

持续完善。2013年,郑卢高速宜阳东出口、兴宜大道东延等总投资7.3亿元的“一桥十路”工程竣工通车,铺设各类管网45公里,新增公共绿地2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投资6亿元,完成了洛陕线5座桥梁加宽、南石线石陵至县界段改造等36项工程,改造道路76.3公里。投资3000万元,完成了高村35千伏、陈宅35千伏等输变电工程。目前,随着快速通道、灵山大道、兴宜大道、滨河南路、滨河北路等一批高等级城市道路相继建成通车,城区内主干线相通、次干道相接、支路线相连的路网框架初步形成。洛河上形成了7座大桥横跨南北的便利交通条件。建成和在建万吨供水厂4个;已建成2万吨污水处理厂2个,在建万吨污水处理厂1个;建成垃圾填埋场1个,建成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变电站18座。

城市管理


滨河公园

规范有序。建立了县城管理长效机制,按照绿、亮、净、美、畅的标准,实施县城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控、高效能管理。县城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和对外美誉度明显提升,荣获“全国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城乡统筹

稳步发展。宜阳县积极实施县城、中心镇、美好乡村“三级城镇体系”统筹发展。中心镇建设以“清洁温暖工程”为抓手,推动公共服务功能均衡发展,增强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三乡、张坞、韩城等5个中心镇的“清洁温暖工程”扎实推进,新建改造排污渠38公里,新建垃圾中转站6个、污水处理厂3个,安装空调4551台。樊村、赵保撤乡建镇。围绕“科学规划、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制度健全、乡风文明,保障有力、管理*”的目标,编制甘棠、后庄、花山等6个市级美好乡村示范村规划。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牌窑社区建成9栋530套住房,260户群众迁入新居;灵山社区二期基本竣工,美好乡村建设稳步实施。

9、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五花寺塔

宜阳县委、县*历来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综合档案馆1个。近年来,县委、县*加强了对*文物保护单位韩国故都、后晋显陵、五花寺塔、灵山寺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羊遗址、邵窑遗址、虎头寺的保护,挖掘李贺故里的文化资源,掀起了续写文明的新篇章。千年古刹灵山寺在投资50亿元的景区建设中风华已现,李贺故里三乡镇投资5亿元建设汉唐文化主体公园,重修光武庙,再建三乡驿,将再现诗韵长风。“李贺杯”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使“李贺文化”的品牌深入人心,叫响全国。建设了15个标准乡镇文化站、360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353家农家书屋,送戏下乡、送书下乡、舞台艺术送农民、千场电影乡村行等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巩固加强了农村文化阵地。莲岳诗书画联谊会、赵保剧场、屏南大鼓队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百花齐放,百姓尽享丰硕的文化发展成果。

2013年,宜阳县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举办了“金九鼎”书法精品邀请展、赵抱衡书法作品汇报展、“税法宣传月”老庄画院书画精品邀请展、“九九”重阳节老年书画展等。组织了为期三个月的第十二届“滨河之声”广场文化活动,累计组织戏曲、歌舞、各类群众性文艺赛事、曲艺、电影放映、道德讲堂等专场演出80场。邀请斯里兰卡、泰国、塞内加尔、哥伦比亚、罗马尼亚5个国家的民间艺术团走进宜阳,在滨河文化广场为基层群众免费送上具有浓郁异国风情的表演。由于宜阳县广场文化活动成果突出,被省文化厅授予“百城万场”系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

医疗卫生


县人民医院

宜阳县委、县*一直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工作思路,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办好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实事、难事、好事,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民生。近年来,宜阳县以医药卫生*改革为契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医疗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联合湄公河流域的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越南五国国家卫生事业高层到宜阳县进行现场考察。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先后四次莅临宜阳县调研、指导。*人民广播电台、健康报等*媒体联合到宜阳县采访报道,有8个省40余个市县领导专家莅临参观学习。

目前,全县共有卫生机构404个,床位191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床位1194张。二级甲等医院1家,中医院1家,卫生防疫机构1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158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1016人,注册护士856人。乡镇共有卫生院18个,床位721张,卫生技术人员573人。

2013年,宜阳县不断加*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服务提升年、三好一满意、医疗安全年”等活动,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努力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宜阳县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套综合医疗支付制度改革模式,得到国务院医改办、卫生部及有关专家的肯定,被称为“宜阳模式”,在全国推广。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县365个村卫生所、18家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物零差价销售。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2013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6.8万人,参合率99.8%,全年累计补偿140.10万人次,补偿资金14600.50万元,受益率达到246.5%。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购买、合同管理,乡村一体、服务同质、绩效支付”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慢性病管理有序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建设规模达1000张床位的县人民医院投入使用。锦屏镇、莲庄镇、三乡镇、樊村镇4家卫生院扩建,16个乡镇卫生院取暖工程已建成投用。

10、所获荣誉

宜阳县是中国西游文化之乡、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烟叶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县、河南省造林绿化模范县、河南省园林县城、河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县、河南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先进县、河南省环卫工作先进县、河南省烟叶生产先进县、河南省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先进县、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连续四年获得河南省双拥模范县、连续五年获得河南省农建工作最高奖“红旗渠精神杯”。

11、人文古迹


福昌阁

宜阳文物古迹及山水名胜众多。*森林公园花果山是吴承恩所著《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创作原型,中州名刹灵山寺是洛阳白马寺的姊妹寺。据县志记载和文物普查中发现,全县有古城址15处,宫殿17座,庙堂41处,亭台、楼阁19个、祠、庵、寺、观78处,古驿站9处,古桥梁29孔,古墓葬38个,馆藏文物5200件。其中韩国故都、后晋显陵、五花寺塔、灵山寺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苏羊遗址、邵窑遗址、虎头寺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漫流古墓群、兴泰宫遗址、段村遗址、柳泉遗址、福昌遗址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

宜阳人才辈出。仅县志所载旧时知名度较高的人物就有1000余人,客籍有显著政绩人物160多人。如有“诗鬼”之称的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明朝兵部尚书王邦瑞,当代著名军旅作家陆柱国,有“天下第一竹笔”之称的书法家沈安良,著名画家乔玉川等。武则天、李隆基、刘禹锡、唐伯虎等都曾寄情宜阳山水,留下诸多诗作。1985年9月24日,时任**总书记*在河南省委书记杨析综、省长何竹康等领导同志陪同下,莅宜视察,亲笔为宜阳题词:因地制宜,发挥优势。1997年8月19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同志到宜阳县视察旱情。2001年12月13日,时任河南省省长的*同志到宜阳县樊村乡安古村调研。

12、著名人物

宜阳县名人有王民信、张万松、马龙闪、张建武、李贺、沈安良、陆柱国、乔玉川、许献廷、黄新宏、赵抱衡等。

上一篇:偃师市

下一篇:伊川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