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城镇
淮城,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市楚州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代伟人-的诞生地,全镇总面积42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委会,20多万人口。淮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秦汉时设县至清末的1200多年中,一直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素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称。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巾帼英雄梁红玉、民族英雄关天培、双赋始祖枚乘、枚皋、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晚清著名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都出生和发韧于此。特别是开国总理-,就诞生在古镇的驸马巷,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的12个春秋。座落在城区的-纪念馆、-遗物陈列馆、-故居、-纪念馆、吴承恩故居和勺湖公园等一批历史文化景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百万人。
中文名称:淮城镇
行政代码:320803100
身份证前6位:320803
长途区号:0517
邮政编码:223001
隶属政区:淮安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苏H
辖区面积:42km2
人口数量:约20万人
人口密度:4762人/km2
1、地方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市淮安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代伟人*的诞生地。淮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秦汉时设县至清末的1200多年中,一直是郡、州、路、府的治所,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素有“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称。
淮城镇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00483人(2010年)。下辖板闸社区、城郊社区、河下社区、新城社区、夹城社区、勺湖社区、梅园社区、瞻岱社区、漕运社区、环城社区、楼东社区、府学社区、鱼市社区、六珠社区、城南社区、玉兰社区、河北社区、新桥社区、渔源社区、新路社区、螺丝街社区、下关社区、镇海社区、闸北社区、闸口社区、路东社区、耳洞社区、运东社区、夹河社区、乌沙社区、公园社区、华亭社区、穿运社区共计33个社区。
2、历史沿革
淮城镇
1945年设淮城市,1948年改区,1957年建镇,镇域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2万人,辖华亭、穿运、公园、河下、新城、环城、路东、城南、运东9个行政村和勺湖、瞻岱、鱼市、楼东、六珠、城南、夹城、河下、城西、巽关、古末口11个居委会。明初建板闸镇,1949年属淮城区,1965年建城郊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建板闸镇。辖区环绕城区东、北、西三面。1996年,面积15.5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闸口、闸北、镇海、下关、螺蛳街、城郊、紫藤树、河北、新路、鱼源、玉兰、板闸、乌纱、福缘、夹河15个行政村和闸口、下关、河北、板闸4个居委会。
2003年,板闸镇整体并入淮城镇后,淮城镇辖环城、新城、城郊、板闸、河下、夹城、勺湖、瞻岱、楼东、鱼市、六珠、城南12个居委会,梅园、文府、漕运3个社区居委会,华亭、闸口、闸北、下关、公园、穿运、运东、城南、路东、河下、镇海、螺蛳街、紫藤树、河北、新路、渔源、玉兰、乌沙、福缘、夹河20个行政村。
3、经济发展
2004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4784万元、列统企业完成产值118415.1万元、销售117744.5万元、利润2210.5万元、税收5447.8万元,列入淮安市十强乡镇,跨入全国“千强乡镇”行列。2004年以来,淮城镇按照淮安区委、区*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工业经济突破年、财政增收年”这一奋斗目标,围绕建设“工业强镇、商贸名镇、文明城镇”这发展定位,树率先之志、谋跨越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始终把加速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方略,作为强化区域竞争力的第一支撑,紧紧围绕“工业强镇”的发展定位,全力打造该镇巾被纺织、针织、机电、包装四大产业板块的新强势。力争尽快形成“十亿产业板块为龙头,亿元企业群体为支撑”的淮城规模经济新格局,努力实现淮城工业整体素质、发展层次和核心竞争力的新提升。
4、工业发展
淮城镇
该镇拥有各类企业300多家,以针织行业组建的针织集团,达到了年产销5亿元的规模,生产的各类针织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淮安重点支柱行业之一。逐步兴起的毛巾行业,已经形成了年产5000万标准条毛巾的生产能力,并抢占了全国20%的宾馆用高档毛巾市场,成为淮安工业经济的又一支柱行业。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150多位民营企业家和私营大户先后来镇办起了130多家各类工业企业,涌现了象飞翔纸业有限公司,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惠德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民营旗舰型企业。淮城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宁连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淮江高速公路、新长铁路、京杭大运河、淮河入海道等水陆交通要道穿城而过,构成了交通大枢纽的立体网络。2000年2月,淮城行政区划作了调整,随着原板闸镇的整体划入,淮城扩大了发展区域,不仅成为淮安市“三淮一体”发展战略的中心地段,而且形成了工业、农业、商贸、农副产品加工、绿色食品种植的“工贸农”一体化格局,走上了新的发展之路。
5、历史人物
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巾帼英雄梁红玉、民族英雄关天培、双赋始祖枚乘、枚皋、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晚清著名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等都出生和发轫于此。
特别是开国总理*,就诞生在古镇的驸马巷,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的12个春秋。坐落在城区的*纪念馆、*遗物陈列馆、*故居、邓颖超纪念馆、吴承恩故居和勺湖公园等一批历史文化景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近百万人。
6、行政区划
淮城镇区划
320803100001111板闸居委会
320803100002111城郊居委会
320803100003111河下居委会
320803100004111新城居委会
320803100005111夹城居委会
320803100006111勺湖居委会
320803100007111梅园居委会
320803100008111瞻岱居委会
320803100009111漕运居委会
320803100010111环城居委会
320803100011111楼东居委会
320803100012111府学居委会
320803100013111鱼市居委会
320803100014111六珠居委会
320803100015111城南居委会
320803100016111玉兰居委会
320803100017111河北居委会
320803100018111新桥居委会
320803100019111渔源居委会
320803100020111新路居委会
320803100021111螺丝街居委会
320803100022111下关居委会
320803100023111镇海居委会
320803100024111闸北居委会
320803100025111闸口居委会
320803100026111路东居委会
320803100027111耳洞居委会
320803100028111运东居委会
320803100029111夹河居委会
320803100030111乌沙居委会
320803100031111公园居委会
320803100032111华亭居委会
320803100033111穿运居委会
7、地方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65030
男82752
女82278
家庭户户数44596
家庭户总人口(总)157990
家庭户男78668
家庭户女79322
0-14岁(总)33007
0-14岁男17559
0-14岁女15448
15-64岁(总)120757
15-64岁男60013
15-64岁女60744
65岁及以上(总)11266
65岁及以上男5180
65岁及以上女608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50470
8、城镇动态
淮安区淮城镇谈心谈话把握三环节
教育实践活动中,淮安区淮城镇党委为开出高质量的*生活会,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在坚持“四必谈”的同时,着力把握好谈心谈话的每个环节。
谈前“两注重”,即注重对谈话对象及所在单位民生与发展概况的调研,摸清问题;注重对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分析,找准根源。谈中“两把握”,即把握个性特点,根据被谈对象特点,灵活选择谈话方式,引导启发吐露真声音;把握约谈重点,紧扣群众利益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问题与约谈对象谈话。谈后“两跟踪”,即跟踪问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谈话对象解决问题和困难;跟踪问效,通过实地查看、群众评价来了解谈话对象整改情况,对存在问题整改不认真的,根据党员*管理权限,分别作出相应处罚。
9、附近景点
*纪念馆
坐落在楚州区东北桃花垠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整个建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在纪念馆的北侧还建有-遗物陈列馆。
*故居
位于楚州区镇淮楼西北隅三百米外的驸马巷7号门内,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的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普通的老式宅院组成,整个建筑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是典型的苏北民居建筑风格,-从出生至十二岁就生活在这里。如今这里已成为广大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课堂。
勺湖园
勺湖园位于淮安城西北隅,古运河畔,因水面弯曲如勺面得名,历来为淮上名湖,两晋后湖中湖畔多筑庵观寺院,旧有勺湖十景。
勺湖因形似一把勺子而出名,拥有水面114亩,陆地40亩。这里自古即为淮安名胜。据说从隋唐时代起,这里建有著名寺院,来此游历或焚香膜拜者常年不绝。而这建勺湖公园。半个多世纪以前,当代一位伟人童年时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注),来此观赏的人们,每念及此,游兴陡增。当你踏进"文通塔苑"的门槛,首先扑入眼帘的是双亭回廊。过文通塔,即踏上勺堤,左侧是绿波荡漾的湖水,右为与淮中校园毗邻的白身青檐的云墙。由此向东北眺望,清晰可见远处的两道玲珑别致的洞门,令人的芳径通幽之感。这虽然还比不上浓妆淡抹相宜的杭州西湖那么美,但与江南一般园林相比,是毫不逊色的。过了两道洞门,园中的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即呈现眼而这些建筑,皆顺着地形水势,变代多样,色彩柔和宜人,庄重而淡雅。湖心岛上原大悲阁旧地,现建的一座厅堂,东侧的贴水曲廊和扇形水榭,湖中建的石舫,舫上有两层楼阁,登楼可鸟瞰全湖景色。湖心岛南北有虹桥与陆地相连。
明代进士阮葵生当年讲学的勺湖书院也按明朝时候的建筑风格修复好了,西侧还增建一座春风亭,供探游者休憩。在桥畔举目平视,但见二三游艇划破水底蓝天,其景别有一种情趣。放眼湖面,碧波荡漾,风光怡人,它以种植着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赠送给-故乡的一批樱花而得名。每到春暖花开时节,她与北面的梅岭遥相呼应,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10、地方特产
软兜长鱼
蒲菜俗名蒲儿菜,是淮安特有的传统名菜。因为它是香蒲根部的茎芽,所以又名蒲芽、蒲笋;《西游记》称它叫蒲根菜,在古书上则称之为蒲、深蒲或蒲蒻。蒲,是一种野生的水生植物,又名香蒲。蒲苇韧如丝,那是老蒲。初生的蒲心蒲茎很嫩,可以食用。人类食用蒲,历史久远。
淮安水乡泽国,盛产芦蒲,不但早就有了吃蒲菜的传统,而且一直保留到现在。淮安蒲菜的味道仍然很美。味美的原因是水土没有变坏,甚至变得更好,更适合蒲菜的发育。淮安蒲菜以万柳池、勺湖、夹城、新城所产的最佳,其中尤以万柳池天妃宫一带蒲菜和夹城池河蒲菜最为著名。因为这里池浅淤深,水质优良,所产蒲菜茎粗白长,壮而不老;经过科学鉴定和实际品尝,的确是上品。
其它地方水土各异,所产皆不及淮安,即连淮安四乡所产的也远不及城区的好。别的地方产的只能叫做蒲根,不能成笋,不可称之为菜,就象前面所举唐宋人诗中的蒲根一样,与蒲菜风马牛毫不相干。因为这些东西既瘦且绿,非苦即涩,难以入馔。淮安蒲菜可炒可烩,肥嫩香脆,爽口美味,可以制作多种名菜。
蒲菜是淮安的特产。这种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笋之味。这种菜是淮安城里仅有的土特产,生长在淮城的勺湖、月湖,如移植到郊外或江南、两广,蒲叶在水中的部分如一根纤细的玉管,把这洁白肥嫩的蒲根茎,放入鸡汤或肉汤内,外加佐料烩制。如跟猪肉一起烩制则更好。这种菜味鲜爽口,营养丰富,为淮安佳肴。现在进过人们不断实践、改进,精心烹调,已能做出清蒸蒲菜、荤烩蒲菜等数种名菜。
淮安茶馓
在淮安,茶馓属妇孺皆知的美食。淮安茶馓创于清朝后期,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当时茶馓做得最好的人姓岳,故又名“岳家茶馓”,又因为岳氏的家宅靠近淮安城鼓楼,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鼓楼茶馓”。
茶馓既可干吃,也可用水泡着吃。干吃时大多作佐酒小点,而用水泡着吃时,只需用开水冲泡数分钟,待其全部泡开以后,便可食用。茶馓泡来吃,柔韧香软,易消化,尤其适合产妇和体弱多病者食用。
软兜长鱼
软兜长鱼,又称“软兜鳝鱼”,是淮扬菜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淮安人厚待中外宾客最喜欢上这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的菜,让宾客尝鲜,赞口不绝。菜谱功效: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营养不良调理,产后恢复调理。据《山海经》记载:“湖灌之水,其中多鳝。”江淮地区盛产鳝鱼,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淮安名厨田树民父子以鳝为原料,可制作108样佳肴,即著名的“全鳝席”。而软兜鳝鱼则是鳝鱼席中的精品。“兜”字是指以前余鳝时将鳝鱼装布兜,再经精加工。
软兜长鱼制作原料采用楚州渠南河荡0产的笔杆青长鱼。软兜长鱼的特点是软绵滑嫩,是长鱼菜中的一绝。用筷子夹起时,两头垂下,好象小孩肚兜上的带子,所有叫软兜长鱼;淮安宾馆厨师制作的软兜长鱼在2002年被国家内贸部评为“中国名菜”。
其原料:笔杆鳝鱼1000克,韭菜黄少许。调料:酱油25克,料酒10克,胡椒粉少许,豆粉10克,醋150克,蒜泥5克,盐5克,盐55克,葱姜少许。
制作过程:1、锅内放水烧开,放人盐、醋、葱、姜后将鳝鱼倒人,余至张口,略焖片刻,使其软嫩。然后捞出放人冷水中,用竹片刀划开。2、将划好的鳝鱼从中间适当断开,洗净。再放人沸水烫透,捞出沥去水份。3、将炒锅烧热,放猪油2两,至七、八成热,放人蒜泥,略炸,再将鳝鱼倒人,颠锅煽炒,加酱油、糖(少许)、料酒、湿淀粉匀黄。放人韭菜黄颠匀起锅装盘,撤上胡椒粉即成。
其特点:色质乌亮,质地醇绵,滑嫩昧美。著名诗人丁芒在淮安宾馆品尝过软兜鳝鱼、平桥豆腐后,激动地写诗赞曰:平桥豆腐千般好,软兜鳝鱼透骨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