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科普小知识2021-08-03 08:32:42
...

心理学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奖励行为对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但不确定的奖励比确定性奖励更能激发动物的热情。例如,经常回复你短信的女孩经常让你最想念她。例如,奥运会,孙杨的哭泣,傅的大笑,游泳池水从蓝色到绿色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这正是体育的魅力。

当然,运动也有科学和严谨的一面,比如泳衣。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第一届奥运会游泳冠军阿尔弗雷德·哈吉斯;资料来源:www.olympic.org

虽然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是现代奥运会的前奏,但它意义重大,但从目前的专业角度来看,可以说是恐怖的。

以游泳为例。这里既没有游泳池,也没有跑道。运动会的组织者划船、唱歌,把运动员扔进海里。那些能活着游到岸边的人将被算作完成了。

游泳是各种力量的结合。如果你画一个三维坐标系,在水平轴上,运动员一方面用他们的手臂荡水来获得动量,另一方面,他们被水挡住了。在纵轴上,水不是一种完美的流体,所以它会附着在运动员的身体上并产生摩擦。在垂直轴上,重力和浮力相互对立,这决定了运动员的吃水深度。

因此,一件好的泳衣至少应该是光滑有弹性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运动员的身体,减少阻力。

当时,游泳衣一般由羊毛等天然材料制成,其纺织水平很低。它不仅重量大,而且弹性差。游泳时,海水很容易从腋窝挤出,进入身体和泳衣之间的缝隙。换句话说,此时的泳衣对游泳没有什么帮助,但却起到了更大的屏蔽作用,符合当时的着装礼仪。【1】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1964年东京奥运会,彩色尼龙泳衣;资料来源:www.olympic.org

20世纪2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对基础科学产生了兴趣,并决定每年拨款25万美元资助相应的研究。

这种做法的影响非常深远,我们在这里只谈一个——为了研究某人,他们选择了华莱士·卡罗斯。卡洛斯是赫尔曼·斯陶丁格的信徒。他认为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实际上是由某些小分子反复组合而成的。在研究聚合物的过程中,卡洛斯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可以拉伸细丝的材料,改写了人类服装的历史。【2】

这种材料是尼龙。

尼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人造纤维,属于酰胺聚合物。从结构上讲,尼龙是由多种单体通过化学键反复结合而成;每种单体都含有羧基和氨基。整个过程就像大蒜辫子。只要你有足够的大蒜和耐心,大蒜辫子几乎可以无限期延长。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两种普通尼龙的结构;资料来源:wikipedia.org

尼龙对服装的最大意义在于其优异的物理性能。对于运动员来说,尼龙泳衣轻便、轻薄、疏水且有弹性,不会重复羊毛泳衣暴露在水中时会吸水、暴露在风中会起皱的尴尬。对普通人来说,尼龙布耐磨且容易染色。随着各种颜色泳衣的推出,海滩的颜色不再单调,很快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马特·比昂迪庆祝胜利;资料来源:www.olympic.org

1988年汉城奥运会是泳装发展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泳衣是一个累赘,只是阻力越小越好。从那以后,泳衣成了助推器。

聚氨酯纤维,也称为氨纶,是一种由二醇和二异氰酸酯组成的聚合物。它的诞生并不晚于尼龙,但在开始时,研究人员只注意到它的刚性和低吸湿性,并没有发现任何商业价值。幸运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很快发现了聚氨酯纤维的优良特性。

首先,聚氨酯纤维的物理性能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刚性,耐磨、抗拉、不易腐蚀。其次,不同单体和结构的聚氨酯纤维具有不同的特性,只要我们掌握相关的规律,就能找到一系列具有鲜明特性的材料。最后,聚氨酯纤维在纺织品中被称为味精。在织物中加入少量氨纶(质量分数2%~25%)就足以改善织物性能,大大提高织物的档次。【3】

在1988年夏季奥运会上,著名的美国游泳运动员马特·比昂迪获得了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他穿着由聚氨酯纤维和超细尼龙制成的“大力士”泳衣。这也被认为是高科技泳衣的鼻祖。【4】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艾米·范·戴肯赢得了四枚金牌。资料来源:www.olympic.org

聚氨酯的引入对奥林匹克泳衣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因为聚氨酯的密度可以比棉、聚酯等轻,并且疏水性可以比尼龙强,换句话说,游泳衣中的聚氨酯纤维越多,产生的浮力越大。对于游泳者来说,浮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泳衣的覆盖范围一直在扩大。

另一方面,奥运会的品牌效应让制造商受益,他们不再局限于材料,开始系统地研究泳装的改进。

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大多数游泳运动员选择了“水刀”泳衣。这件游泳衣是由聚氨酯制成的。除了高腰设计和宽阔的面积之外,它还能提供很多额外的浮力。此外,它还采用特殊的热处理,在针织领域独树一帜。它抑制水的吸收,让水更*地循环。【1】【5】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水刀》独特的编译方法[1]

这些改进使泳衣表面非常光滑,并能显著降低游泳时的摩擦阻力。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在悉尼奥运会上,泳衣的差异开始扩大。资料来源:www.olympic.org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间的飞逝,是时候举办奥运会了。1999年,FINA正式批准了“鲨鱼皮”泳装比赛。[6]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这件奇怪泳衣的出现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即使从今天的角度来看,“FASTSKIN 1”泳衣仍然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作品。Speedo在泳装设计的几乎每个方面都达到了完美。

从外观上看,“鲨鱼皮”通过三维扫描为运动员提供了最合适的尺寸,几乎覆盖了运动员的全身,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泳衣的功能。

在材料方面,“鲨鱼皮”采用超拉伸纤维,具有极强的弹性和拉伸力。它不仅能抑制运动员的身体成流线型,还能减少肌肉震颤,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7】

最重要的是表面处理。传统上,人们认为物体表面越光滑,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的阻力就越小。然而,通过对鲨鱼皮的研究,发现鲨鱼皮表面有鳞片和不光滑的盾鳞结构,如圆形的谷,盾鳞槽的方向与游泳方向平行。由于凹槽结构的存在,可以优化鲨鱼体表流体边界层的流体结构,抑制和延缓湍流的发生,有效降低鲨鱼体游泳时的阻力。【8】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显微镜下的鲨鱼皮;资料来源:新华社

“鲨鱼皮”以仿鲨鱼皮命名,泳衣上设计了一些粗糙的齿状突起,有效地引导水流。实验表明,这种表面处理可以使电阻降低3%。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它能在百分之一秒内决定胜负,意义重大。【7】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道是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

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9年,一共诞生了四代“鲨鱼皮”泳衣。穿着各种“鲨鱼皮”的运动员打破了几十项世界纪录。由此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多。

2009年3月,国际游泳联合会发布了《迪拜宪章》,明确要求“获准使用的泳衣必须在比赛前六个月在市场上出售,并且所有泳衣必须具有相同的结构”。泳衣的发展已经进入后鲨鱼皮时代。

根据作者查阅的资料,中国队的运动员在里约奥运会上使用了3号(FASTSKIN 3)泳衣。虽然名字相似,但它们与“鲨鱼皮”大不相同。

例如,在覆盖面上,颈部不能抬高,肩部不能加宽。例如,在材料选择方面,游泳衣产生的额外浮力必须满足国际游泳联合会的要求,并且不得超过1牛顿。

然而,快速皮肤3仍然有一些独特的功能。

运动员在水中的阻力可以分为静态阻力和动态阻力。前者是指运动员在水中时由牵引力引起的阻力,与人体形状、水质和水温有关。后者是指运动过程中姿势变化引起的阻力,是体育研究的重点。

在快速皮肤3的研究和开发中,计算机软件被用来预测游泳者身体周围的流体运动,以确定哪些区域可能具有阻力效应。同时,对泳帽、泳镜和泳衣标识的研究不仅强调了各个部分的熨烫,还寻求三者协同的设计方案。据说快速皮革3泳衣系统可以减少16.6%的阻力和11%的氧气消耗。

谁动了他们的泳衣?——奥运会泳衣的变迁史

奥斯卡·皮斯托瑞斯的奥斯卡·皮斯托瑞斯,他的碳纤维假体一直备受争议

停止泳装比赛,回归运动的本质是一件好事。毕竟,“鲨鱼皮”泳衣价格不菲,而且只能穿有限的几次。更别说买不起的普通人了。有多少第三世界的兄弟国家愿意使用它?

然而,从诞生的那一刻起,现代奥运会就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鼓励更高,更快,更强,并呼吁体育精神;另一方面,它必须更加科学,更加环保,并承担文化使命。

一场比赛,从选拔和训练,到心理支持、营养支持,甚至受伤后的治疗和康复,都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心血。泳装变化的100年历史只是技术巨轮产生的浪潮之一。

至于人文科学和科技之间的平衡,让奥委会头疼。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泳衣的技术水平越高,就意味着越舒适、安全和便宜。例如,在过去,定制泳衣是*运动员的特权。现在,随着3D打印的普及,你可能很快就能穿着自己独特的泳衣去海边了。

参考

1、杨楠楠、蒋。《弹性针织面料泳装的开发研究》,[。纺织品指南,2008,12: 1112。

2.曹玉民。尼龙[。化学教育,1992 (1): 558。

3,刘丹,王静刚,李君羡,等.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发展[[].化学推进剂和聚合材料,2007,5 (1)。

4,杨,王平,汪洋,等.高科技泳装促进游泳发展. J]。中国发明和专利,2012,9: 012。

5,李晓辉。功能性运动服装的发展前景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 42427。

6,张春明,金戒指。从伦敦奥运会看泳装研发革命[J]。《国际纺织品指南》,2013 (11): 668。

7、江楠、田燕。《幻想[》中的泳装和流体减阻。力学与实践,2008,30(3): 10112。

8,马福良,曾志祥,高一民,等.仿生表面减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16,29(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