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自然科普

*财经大学教授:为建教育强国 博士扩招如何

科普小知识2021-07-18 02:06:51
...

在上海,研究生和研究生穿着博士服,头戴“牛津帽”,与老师合影。视觉中国供应地图(信息图片)

□我国本科院校的设立和评估对教师的要求仍然很低,资格标准只要求研究生达到30%

□博士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高端市场,控制国内博士教育数量的后果只能是发达国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建议通过宽严相济、建立淘汰机制、提高培训质量等措施,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防止劣质产品流入市场。

-

博士人才的质量和规模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是高等教育大国,但不是强国。主要原因之一是高校专职教师队伍不强,整体教育水平不高。医生的数量和质量与美国和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首先取决于经过严格的学术培训和教学培训的高素质教师。因此,笔者认为,扩大博士培养规模,提高博士在高校专职教师中的比例,是现阶段我国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内在和基本要求。如果发展缓慢,就会严重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两低一慢大差距大发展空间

笔者对我国博士培养现状的基本分析如下:

首先,总数不够。2016年,中国约有65万人获得博士学位,美国有698.8万18岁以上的人获得博士学位。美国的医生数量是我国的10.75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是我国的43.6倍。

其次,教师结构偏低。2015年,中国全日制大学教师的比例仅为21.56%,硕士学位的比例为46.84%,本科及以下学历的比例仍为31.60%。在发达国家,博士是大学教师的入门门槛。2003年,美国大学教师中医生的比例达到了59.6%。这是我国与教育强国之间最显著的区别。

第三,增长率缓慢。从2004年到2014年,中国大学拥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比例仅增长了12.3%,年均增长率为1.23%。2015年,中国博士研究生人数约为53800人,其中25300人为高校专职教师,占新增38100名专职教师的65.62%。在2015-2016学年,美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为179,000个,包括55,006个学术博士学位。按照目前的增长率,到2020年,中国高校中只有26%的专职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根据中国博士毕业生的规模,到2021年,中国只有大约10%的博士人才在美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相比,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够的。

最后,国内差距很大。201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专职教师人数为101,300人,占67%。然而,非教育部大学有238,000名博士生,占16.7%。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北京有56.8%的全日制大学教师,上海有47.8%,天津有31.6%。只有10个地区全国平均水平在21.56%以上,欠发达地区低于10%。博士资源分布格局和发展水平的这种差异反映出我国博士教育仍有很大的发展和增长空间。需要更多投资、有效措施和积极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得出“两低一慢差距很大”的结论,即我国博士人才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较低,拥有博士学位的全日制大学教师比例较低,增长缓慢,国内与国际差距较大,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对医生扩大化的三点模糊认识

目前,关于扩大社会和教育行业的博士培养规模,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意见。反对它的声音很多。主要有三种模糊的观点。

第一个认识是,中国的博士教育规模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许多博士生面临着人力资源浪费的问题,因为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但事实是,首先,我国的博士培养规模不是世界第一,存量很小,增长速度很慢,根本不能满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需要。

第二,我国的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仍然体现在他们的素质上。中国现行《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具有研究生或学士学位,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并经考核合格,可以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然而,发达国家大学的专职教师资格是博士或博士后。这是中国和发达国家最大的制度差异。

第三,我国本科院校的设立和评估对教师的要求仍然很低,资格标准只要求研究生达到30%。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当前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着学历培训不足和能力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学生对教师的学术要求和专业水平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全面提升高校教师的素质。

此外,这种观点并没有看到由于国内学术劳动力市场的低定价而导致优秀博士毕业生的反向淘汰。一方面,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一些医生找不到工作,资历过高。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医生素质的不均衡和市场选择的自然结果。在美国和英国,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非大学教师和研究工作,如夜大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名牌大学毕业后的管理。这表明博士培训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夜大学、中学教育和行政管理领域的标准,这可能是对提高国家整体教育和文化水平的积极溢出。

第二种观点认为,目前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令人担忧。如果博士生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博士生培养质量肯定会大幅下降。实际情况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包括博士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严格的纪律为特征的,这使得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良莠不齐。应该动态地看待这个问题。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进,人才市场也提出了提高质量的要求,尽管效果仍然不明显。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是原地踏步,而是要加快完善“宽严相济”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淘汰分流医生制度,通过“引进来、教育并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来积极解决问题。

第三种理解是,很难推进现有教师队伍的改革,“一萝卜一坑”,学校对医生的需求实际上非常有限。面对这种认识,我们需要对教育改革做出全面的研究和判断。供给侧改革也应成为教育领域的主线,提高质量的核心措施主要是“调存量、优化增量、补短板”。核心是弥补高水平教师的不足。主要措施是有针对性的政策执行和准确发电。一方面,要放开数量控制,扩大质量供给,同时,要提高对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估机构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激励机制和政策引导,通过改革高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通过继续深造,如攻读博士学位、升级一批培训、转岗一批培训等手段,加快改变现有专职教师学历低、水平低的现状。*和学校都在这么做,但是速度太慢,强度太小。

发布质量控制,加强质量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作者建议:

一是放开博士生招生数量控制,扩大博士生培养规模,加强质量控制

中国充分参与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竞争。博士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高端市场。控制国内医生数量的结果只能是发达国家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只有扩大博士生教育规模,增加博士生供给,才能为不断优化我国大学教师结构提供基础条件。因此,未来的政策方向应该是放开数量。首先,研究型大学或高水平大学招收的博士生数量可以放开。这些大学已经具备扩大博士招生的条件。其次,通过竞争机制提高质量是一条普遍规律。建议扩大博士生数量,建立淘汰机制,提高培养质量,防止劣质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建立和完善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通过与国外大学博士生的公开竞争,稳步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扩大我国博士生培养数量和市场份额。

二、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存量结构调整,提高教师职业吸引力

博士生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制约着博士生教育规模的发展。目前,中国每年的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利用*和企业、社会和市场等各种融资渠道来支持博士教育的发展。建议对全日制大学教师实行特殊的支持政策,并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学科实施政策。应该努力改善现有教师的学术结构,提高大学教师的专业吸引力,并使更多的博士生毕业后能够在大学找到工作。

三、适时提高高校专职教师的资格标准

建议尽快修订高校教师资格制度,适时调整专职教师资格标准。例如,到2020年,它将增加到100%硕士学位,30%博士学位,到2030年增加到50%博士学位,到2050年增加到80%博士学位。

四、提高高校教师的设置和评价标准

根据“做好增量”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线,建议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合并升级本科院校、评估本科院校的师资水平。根据高起点、高规格的要求,结合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目标,合理确定不同类型新建院校和升级院校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的最低标准,促进增量做优。建议将本科院校设置和评估的教师资格标准从研究生的30%提高到100%,其中不少于50%的研究生拥有博士学位。

总之,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作为“工作机器”,推动整个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

(作者是*财经大学教授和高等教育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