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科研经费管理*应尽快去行政化
最近,当媒体披露广州市科技信息局科研单位腐败现象频发时,有人指出,过去几年,国家科研经费实际上只有40%左右用于科研开发,60%用于会议、出差等。虽然这个数据不准确,但总的来说没有偏差。当时有四次针对学术界和学者的质疑,引起了舆论的关注。
2015年,国家科技研发投入将超过1.5万亿元。目前,中国的科研经费居世界第二,论文发表量也居世界第一。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中国似乎是一个学术,意识形态和创新的国家。然而,如果加上“质量”因素,中国学术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我们需要承认,学术发展过程不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甚至十年到二十年才能取得明显的成果。培养一代高素质的学术工作者可能需要30多年的时间。如果你想为一位大师的诞生祈祷,时间是一方面,学术贡献的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设立旨在有效支持学者开展科学和人文研究,并为产生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创新思想提供支持。然而,无论是肤浅的媒体报道,还是基金管理系统本身,都表现出明显的“不信任”。换句话说,所有的管理系统都预先假定申请者会滥用它们,所以逻辑是他们必须严格进入科学研究过程进行监督。
对于是否进行基金监管的问题,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是,有特别注意的具体监督方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非常不同的。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文主义者来说,科学研究的过程主要是阅读、思考和讨论。孤立实践的学者提出创新的想法并不奇怪。对于这些学者来说,他们最大的支出可能是以合同工的形式雇佣一名学术助理,或者支付自己的劳动报酬,而不是买书和开会。
现行的科研基金管理制度对各地的人工成本有略微不同的规定,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超过15%。此外,许多学者也对资金报销的繁琐过程怨声载道。例如,如果一个学者没有一整套交通、住宿和餐饮的票就去出差,他就不能报销。理论上,学者们在学术商务旅行时不能搭便车或和朋友呆在一起,否则你必须到处收集发票。一些学者自嘲说,报销的“账单链”相当于刑事调查的“证据链”,让人感叹。
每年12月初,是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黄金会议季节”。只是因为管理条例规定,如果当年资金没有用完,就要收回。因此,12月初是突然花钱的最后机会。此时的会议不仅可以大规模使用资金以避免申请资金的回收,还可以在期限内完成报销。年底,高校的财务办公室挤满了人。老师和学生疯狂地索要发票和购买发票。这并不荒谬。
管理和监督科研经费是必要的。但是过程监督和事后监督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科研系统不同于官僚系统,前者的目标是鼓励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后者的目标是避免严重的实施错误。科研反腐不在于从资金管理方面介入核心地位,而在于从全社会的诚信评价体系实现监督。对国家来说,抓几个腐败的学者是没有意义的,但如果制度设计本身制造了腐败的学者,压制了整个学术生产过程的自我一致性,那将弊大于利。
事实上,对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人来说,仪器、材料和实验的费用是相对公开的,根据事后的记录进行核查并不难。对于基础学科的学者,尤其是从事规范性研究的人文学者和社会科学学者来说,科研经费的主要目的是他们自己和学术助理的劳动报酬。“会见海文山”的原因不是学者们想要的,而是制度对学者行为的塑造。
今天,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监管,必须明确的是,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必须给予申请者足够的信任。对这一过程的严格监督取决于双方是否筋疲力尽、控制结果、允许学术市场畅所欲言、未能达到标准或申报期望,以及进行系统的反馈和惩罚。这是理顺当前混乱局面的根本途径。
科研经费管理*的去行政化迫在眉睫。幸运的是,财政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修订发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即将实施。新规定取得了很大进展。我希望这一规定能减少学者们许多不必要的报销顾虑,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