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祭灶习俗的历史渊源
腊八刚过,又到小年,祭灶扫除,筹备年货,写春联,剪窗花,春节在即,年味正浓,漂泊异乡的游子们归心似箭,道路上车水马龙,各显神通,一年一度的最大的返乡潮拉开了序幕,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魂牵梦绕的温馨甜蜜的家。
节前年俗,民间传统从小年祭灶开始,然而,在古代小年和祭灶并不是一天,而且日期并不固定,随着历史演变,逐渐合并为一天,具体如何成为如今的传统节日的呢?
中国是个多神的国家,古人云:“举头三尺有神灵”。自古以来,人们信奉各种神灵,俗话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从原始崇拜到后来的儒释道三教盛行,还有*、基督教等等,从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到江河海湖,山川树木动物等等,众神高高在上,接受着人们的供奉。
在众多神灵里面,灶神源自上古崇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灶神位列“七祀”之一。《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自为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礼记·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祀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
可以看出,不管王公贵族,还是庶民百姓,都会腊祭,腊祭包括祖先和五祀,灶神作为主要神灵,在岁终腊祭时祭祀。
关于灶神,历来说法颇多,早期有炎帝、黄帝、祝融之说,一般认为是传说的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淮南子·泛论篇》说:“炎帝作火,而死为灶。”。
后来又有多种说法,比如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灶神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等等,现在则统称灶王爷或灶神。
祭灶在夏曰淸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礼记注》)。《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伊耆氏”就是神农氏,蜡祭就是祭祀灶神。
至于“腊”,原来有三层意思,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再就是“腊者同猎”,“腊”从“肉”旁,用肉祭祀,三曰“腊者,逐疫迎春”。因为岁终祭祀,在十二月,因此该月被称为“腊月”。后来古人们就把蜡腊通用,也合称,《后汉书·礼仪志中》“劳农大享腊”刘昭注引秦静曰:“古礼,出行有祖祭,岁终有蜡腊。”
祭灶的日期也多经变迁,汉代《说文解字》记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腊祭主要是祭祀百神,除了腊日集中祭祀,各个神灵的祭祀日期各不相同,后由于佛教传入并兴盛,传说释迦牟尼佛的成道之日为十二月初八,为了扩大影响,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把腊日固定在腊月初八。
而在传统中,道教根深蒂固,隋唐到宋朝时期达到鼎盛,隋朝实行佛道并重政策,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宋代更是扶持道教。在道教传说中,在每年年底,灶君、太岁神与民间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尤其灶君会向玉帝禀告人间善恶是非,作为对人类奖惩报应的依据,在《抱朴子.微旨》中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
故人们大多在此时奉拜家中诸神与灶君。在腊八被佛教广为宣传并被接受后,道教加大宣传,传统“五祀”便凸显出来,最迟在宋朝,祭灶就成为腊月主要的祭祀仪式,被官府和民间广为重视,这点从很多宋朝诗词都可以看出。
祭灶原来在腊月末,后来逐渐变为腊月二十三(四),古代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再说小年,在北宋时期,小年并不是指的祭灶节,而是指“交年节”,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南宋时则称为“小节夜”。
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后来小年和祭灶就结合在一起,祭灶节也叫小年、谢节、灶王节等,并且小年各地时间也不尽相同。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小年祭灶的习俗历经变迁,然而不变的是传统祭祀文化,人们敬畏鬼神,祭祀祖先,慎终追远,祈祷平安,倡导和平,表达了人们祈求祥和的朴素心理和美好愿望,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