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何传启:从口号走向科学

科普小知识2022-05-27 09:45:21
...

何传启:从口号走向科学

50年间完成的50篇“现代化研究报告”基本形成了一部现代百科全书,这只是何传祺在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伟大愿望。

■我们的记者郝军

和其他同龄人一样,何传奇出生于1962年,在各种口号的影响下长大。口号已经成为一代人的语言特征、生活指南和动力。"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何传奇年轻时最常听到的口号之一。

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认识的加深,何传奇开始意识到,他年轻时所影响的“现代化”更多的是一句挂在墙上的口号和挂在嘴边的口号,似乎与大多数人的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没有规划和解释,只有文字”。

今天,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小组组长何传奇花了10多年的时间试图让这个口号变得科学。

在口号中成长

在他高中的时候,"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的口号承载了何传祺最初对"现代化"的想象。“不管我们喊什么口号,我们都要喊,不做评判。那时候,我完全受过教育,不是思想家。”

除了口号的引导,教师已经成为学生这一代做出选择时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生活指导者。在中学老师的建议下,何传奇于1979年被武汉大学生物系录取,这被认为是最适合他专业的选择。

在他30岁之前,他在生物学的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稳步的进步。1983年大学毕业后,他被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录取,并获得硕士学位。他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他于1988年调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局,并于1992年成为副局长。

生活和事业一帆风顺,达到了新的水平,何传祺对"现代化"的直接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何传奇生长在离武汉70公里的黄陂木兰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在他17岁上大学之前,他从未去过“大城市”武汉。“鲤鱼跃龙门”,何传奇声称自己已经从“乡下人”变成了城市居民。从武汉到北京,他感受到了首都的庄严气氛。

当他1993年去美国的时候,他有了真实的个人经历,对年轻时回荡在他耳边的“现代化”有了更清晰的理解。那一年,他去了华盛顿,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担任科技二秘。

“当时,美国人一年的工资相当于大多数在中国工作了40年零一生的人的收入。”何传奇在美国的工作经历让他大开眼界。他沉思着,叹了口气,“我们怎么能在这么大的差距下谈论现代化?”

"我会把它留给他一辈子。"

意识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差距”,何传奇于1995年回到中国,成为中国科学院计划与财政局计划部主任。当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CED)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对发达国家的新兴知识经济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描述。

凭着敏锐的学术嗅觉,何传祺判断,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创新和知识资产。据此,在完成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全国基础研究调查后,他参与起草了《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报告纲要》。正是在这个报告纲要的基础上,中国开始实施“973”计划,给中国的基础研究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后,何传奇被任命为领导研究小组开展一项基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的专题研究。他完成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的四个子系统。

1998年,当中国科学院正式启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时,其主要推动者何传祺选择了悄然离去。

“中国的国家目标是现代化,那么知识经济、知识创新工程、国家创新体系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何传祺看到有一个大问题急需回答。他认为这是他的新机会。

这是一个符合学术逻辑的职业选择。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前期工作后,何传奇不断地问自己:“在发达国家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它仍然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吗?”

20世纪80年代,*在他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提出:“从2000年到2050年,将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跨越50年的国家战略是基于世界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

在何传祺看来,“三步走”战略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从口号到理性的历史性转变。然而,要实现第三步战略,首先需要回答一系列问题: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2000年的现代化?2050年现代化和适度发展水平是多少?2050年如何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些问题都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研究."1998年,何传祺意识到中国的现代化仍然面临着目标不明、无人解读的尴尬局面。

从骨子里来说,何传祺是一个传统的读者,有着家庭和国家的情怀。他把自己的个人追求委托给国家利益和命运。这是他们自然的生活选择。

“我觉得我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可以尝试回答现代化的各种问题。”何传奇决定退出他熟悉的科学技术领域,“全身心地投入到现代化研究中去,这将是他的余生”。

一波三折的“开拓”之路

*完成了中国现代化从口号到理性的转变,而何传祺的理想是使“现代化”从理性走向科学。

"口号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只有科学可以支持中国的现代化."科学家何传奇把现代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责。

从零开始,许多人把何传祺的现代化研究比作“创业”。然而,与如今经常获得大量投资的欣欣向荣的企业家不同,何传祺的“初创企业”注定不受资本欢迎,并将面临更多困难。

离开一个稳定的工作单位,何传奇开始自己掏钱做现代化研究,同时为企业做兼职顾问。坚持这一点的动机是他判断这项事业的意义和价值,它将超越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对中国的贡献。

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好的时间表,并继续推进他的研究。1998年4月,何传启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知识经济与中国现代化》的文章,这成为他进行现代化研究的开端。在随后的三年里,他先后出版了三套著作《第二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的行动纲领》和《第二次现代化的前沿》,每年出版一套,为现代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物学的研究背景和为什么发起现代化研究提供方法论。他将人类社会中各种组织的功能与人体器官的功能进行了比较,并做出了类似于生物解剖组织切片的时间序列分析和截面分析。他逐渐深入到人类社会的细胞层面,然后观察其发展规律和趋势。最后,他得到了“现代化300年历史的三维重建”。

何传祺试图通过将生物思维方式移植到人类社会的研究中来探讨现代化的客观事实。“我们不关心学校之间的争论,只关心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逻辑。”何传祺说,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和事实有不同的解释,可以有无数的思想,但只有一个事实,那就是科学的逻辑。

"科学家正在发现事实,分析原理,创造工具,然后改善社会."何传祺对现代化的研究有自己的边界,只提出建议,不参与具体操作。他说这是科学的职责。

经过三年的准备,何传祺于2000年转向现代化的实证研究,并于2001年正式发表《中国现代化报告》,这是中国第三步战略的第一年。在他的计划中,这份报告将伴随中国整个现代化战略50年,甚至到21世纪末,动态地监测世界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总体进程,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和政策建议。

这项工作首先得到了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关注。然而,作为一名个体研究者,何传奇无法获得项目支持。

"那时,只有一个研究小组,没有正式的研究机构,没有钱,也没有办公室。"何传奇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们想出的第一个方案是成立一个名为“现代俱乐部”的非营利组织,其运作模式类似于国际知名智库“罗马俱乐部”。很快,他们发现很难得到这样一个组织的批准,道路被堵塞了。

最终,何川促成了北京桐乡现代化战略研究中心的成立,解决了企业注册申请项目资助的问题,并成功获得了其课题组进行现代化研究以来的第一笔研究经费。

一个无利可图的学术研究项目是在私营企业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尴尬似乎让何传祺的“创业”显得不应该和不恰当。许多朋友问他,"当企业在做生意时,你为什么不做你的工作?"

根据国外经验,非营利组织或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行战略研究是没有问题的。然而,这些经验在中国并不适用。

2002年,何传奇回到中国科学院,在领导的支持下,迅速建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他将中心的宗旨界定为“研究世界,服务中国”,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审视世界现代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寻找更理想的前景。

从“个体户”到民营企业,再到科学院的科研机构,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建立完成了何传祺现代化“创业”道路上的质的飞跃。

留下精神财富

50年间完成的50篇“现代化研究报告”基本形成了一部现代百科全书,这只是何传祺在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伟大愿望。随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一进程还没有走到中途。52岁的何传奇将在大约10年后退休。

目前,不到10人的研究团队让他觉得有点“没有稻草很难做砖”。

“13亿中国人在50年内实现现代化,建立一个大约100人的科研机构应该是合理的。”何传奇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建立一个更大规模的现代研究机构。

因此,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科团队和机构的建设上,努力不断扩大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世界影响力和服务中国社会的能力。

2012年,德国斯普林格公司出版了英文版的《现代科学:国家发展的原则和方法》。这是第一部关于现代科学的英文专著,被德国学者认为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原创性贡献。2013年,中国现代化中心举办了“第一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来自14个国家的9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论坛,并通过了60年来世界现代化研究史上的第一份《现代化宣言》。这里被认为是由何传祺主持的研究中心,已成为世界先进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自己的声音,所以我觉得最近几年的生活很有意义。”何传祺很高兴看到自己的事业能为后人留下精神财富。

关于未来的现代化研究事业,何传奇说,有必要把接力棒交给子孙后代。退休后,他可以写小说,周游世界,系统地总结和整理他一生的工作。“那是一种非常丰富的生活。”

《中国科学新闻》(人民周刊,第9版,2014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