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郑哲敏:一定要干“出汗”的活儿

科普小知识2021-08-18 09:33:10
...

1月17日,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的前一天,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郑哲民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提着包来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他的学生、前力学研究所所长洪友石向郑劳道歉并解释说,由于明天的会议,他将不能见郑劳领奖。

郑哲民用手示意说,“这是什么?这只是一个奖励。”

后来,他打开了位于三楼走廊尽头的办公室的门。50多年来,只要有人在办公室,门就永远不会关上。只要研究所里的人有问题和想法,他们就会直接带把椅子来和他讨论。聊天时,椅子落在了他的办公室里。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八把各种各样的椅子成了一道风景。

“这叫做‘不进不出’。”郑哲民说道。

郑哲民不仅不关门是他个人的“爱好”,他还主张整个力学研究所应该随时开门做科学研究和争论。这使得力学研究所处于*讨论和交流的氛围中。

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戴兰宏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在力学研究所读研究生时,郑老曾在与年轻学生的一次讨论中说,“有些研究人员一进来就关门。这不好。每个人最好打开门,以便交流。”

在那次座谈会上,郑哲民的话对戴兰宏产生了更深的影响。这也是郑哲民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强调的:科学研究必须与现实相结合,要么是针对国家主要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要么是非常前沿的课题,值得研究。

"科学家希望提供及时的帮助,而不是锦上添花!"郑哲民经常这样教学生:“选题不能琐碎或随意。这毫无意义。”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爆炸力学,是为国家的需要而建立的。

196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在力学研究所的篮球场上,郑哲民带领研究人员演示了一个小型爆炸成型实验:烟雾散去后,一个小钢片被雷管炸成一个小碗状。在欢呼声中,钱学森激动地拿着小碗在田里走来走去,说:“你不应该低估这个小碗。未来机械工业将会有重大变化。”

“两颗炸弹一颗星”理论支持的新学科——爆炸力学诞生了。在此之前,郑哲民甚至没有见过炸药和雷管。

"爱国主义是科学研究的唯一动机。"两年前,郑哲民在该研究所举办的“回答钱学森的问题”研讨会上说。对他来说,这是由于老师钱学森的影响。1955年,刚刚被美国*释放的加州理工学院郑哲民博士正准备回国。当时仍被软禁的钱学森告诉他:“回国后,你可以做国家需要你做的任何事情。不一定复杂,甚至可以测量管道中的水流。”

就像爆炸力学从来没有涉及到研究一样,郑哲民一直在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需要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

20世纪60年代,为了计算核爆炸的威力,他提出了流体弹塑性模型。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珍宝岛战役后,为了改变中国常规武器的落后状况,他开始组织力量研究装甲渗透规律。通过精确的计算,武器可以在精确的指定距离内穿透相应厚度的装甲。20世纪80年代,他对瓦斯突出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中国多年来发生的大型煤矿事故进行了力学分析。

“他为国家做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其中许多都是绝密项目。经过多年的研究,一篇SCI论文无法发表。”戴兰宏说。

中国科学院的白一龙院士记得,他在力学研究所的第一天,郑哲民给他打了一针:“你必须做‘汗’的工作,没有汗就不能工作。”他所说的“流汗”是指能够吃苦,能够深入基层。第二是要善于思考,“不能给工业部门打苦力”。

这就是郑哲民说的和做的。20世纪70年代,他经常和他的学生去怀柔基地做实验,每次他不得不在一辆敞篷卡车上坐半天,年轻人都会感到很沮丧,但他50多岁时从不抱怨。他知道他喜欢打鼾,所以他一直在看书。直到所有人都睡着了,他才睡觉。第二天早上,他不得不起床和其他人一起工作。

在长寿之年,郑哲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仍有两个遗憾:第一个是“只做了几项工作”,第二个是当高能粒子、激光等领域刚刚出现时,他有些胆怯,导致“一些机会被抓住就溜走了”。

今天,胡*总统授予的荣誉让郑哲民感到沉重。“我还没有决定如何处理这500万英镑的奖金,但这笔钱永远不会浪费。”

在这位口齿不清的老人看来,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名字,就有了这个责任。我应该做得更多。”然而,“现在,我仍然觉得有点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