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才培养须注重综合性培养
■陈彬
1909年,北京大学的前身史静大学堂在中国率先设立了地质系。这为中国的高等地质教育开创了先例。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地质教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像许多其他学科一样,地质教育在新的时代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5月10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教育研究室主办的“新常态下的地质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教育研究室主任王成山在会上首先指出,面对新常态,地质教育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是当今地质教育工作者要解决的一个重要命题。
王成山的“重要主张”也是相关专家学者在本次会议上讨论的中心议题。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地质队曾被称为百万大军,但现在,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不到50万,其中不到30万人就业。一方面,地质从业人员数量的下降与客观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它也与整个行业的现状密切相关。
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司副司长王军在讲话中列举了过去10年地质调查行业总体收入的变化。数据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里,2010年全国地勘单位总收入最高,总价值超过2200亿元。然而,在此之后,这一数字呈总体下降趋势,到2016年已降至1716亿元。
该行业总体收入的下降已经解释了该行业总体发展的一些趋势。另一方面,随着地质事业的全面发展,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次实地调查中,科学研究小组发现了一块普通的岩石,但小组中的一名博士生不熟悉如何称呼这块岩石。在研讨会上,这个真实的事件引起了许多人的思考。
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文昌表示,虽然地质工作分为专业,但地质科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每门学科都涉及许多学科基础。“例如,在进行一般调查以寻找矿石时,需要地质学、矿物、岩石、矿床学、地球物理学等。它还应该了解采矿、矿物加工和其他学科。”他说,科技创新需要广泛的地学基础,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综合知识,会导致创新能力弱,缺乏复合知识,最终导致就业渠道狭窄。
应该指出的是,国内学生涉足的领域过于狭窄的问题并不是地质学所独有的。
在讨论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军坦言,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专业化。虽然这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但由于知识范围狭窄,缺乏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课程体系过于僵化,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专业化和一致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工业装配线上的“标准件”,很难成为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生力军。
除了专业领域缺乏复合知识外,一些非专业实用技术的缺乏也是制约地矿人才作用的重要因素。
在研讨会上,一位地雷专家坦率地承认,对于新来的年轻人,他不仅指导他们做生意,还要求他们每人读一本实用的文件写作书。“许多新来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如何专业写作。这也是影响他们个人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杜新波表示:“新常态下,地勘人才的转型发展不仅需要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地质人才的能力结构更需要由继承型向创新型转变,人力资源的能级结构由初级和中级向高级转变,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向复合型转变
杜新波表示,为此,双方将共同建设现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部级重点实验室等人才培养平台及相关实践基地,重点为地质勘查领域紧缺人才提供学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实训等联合培养平台。
“地质勘探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工作。保持规模适度、质量优良、运行高效的第一线地质勘探人才短缺,始终是国土资源人才工作的核心,也是加快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和发展,确保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杜新波说。
《中国科学日报》(第7版,2017年5月16日)
上一篇:上海交大团队发现敦煌古代玉矿
下一篇:一对清华姐妹花的亲情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