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古代对力和运动的认识

科普小知识2021-10-14 08:46:49
...

在我国古代著作中,我们对力和运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早在春秋时代,以书的形式写成的《考公基》就有这样的记载:“马力尽了,战车还能骑。”也就是说,马已经停止用力,汽车仍然可以走一段距离。虽然惯性的概念在这里没有推导出来,但是惯性现象已经被注意到了。

在莫箐,李力也有明确的定义。圣经第21条说,“力量是一个人努力工作的原因”。“线”在这里是“物”的意思,古书中“分”的意思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单词“fen”可以从静态到动态、从动态到快速、从底部到顶部等使用。圣经的意思是,力是物体从静态到动态,从动态到更快,或者从底部到顶部运动的原因。在佛经中,他补充道:“力量是最重要的。”这表明重量是力量的表现。从这段经文来看,的确可以说我们的祖先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正确地观察和研究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东汉王充在他的《论衡》中写道:“此外,圆形物体被扔在地上。东方、西方、北方和南方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当杖被敲击时,他们才能停止。在一个所有东西都聚集在一起的地方,一次投票就会停止,人们必须移动才能移动。”也就是说,当球被扔向地面时,它的运动方向是不确定的,不管是东还是西,南还是北,但是不管它朝哪个方向运动,只要在球棍上加一点力,它就会停止运动。当一个正方形物体被扔在地上时,它会保持不动,人们必须尽力使它移动。这里,力是物体运动变化的原因,也是物体平衡和它的基础之间的关系。王冲还指出:“车辆在陆地上行驶,船只在沟渠中行驶。吃饱喝足的人旅行得晚,而空着的人旅行得慢。”这段话表明,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质量越大,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