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首次未见长江野生中华鲟产卵迹象 或将灭绝
原标题:长江野生中华鲟首次无产卵或灭绝迹象
第一次,没有产卵的迹象。野生中华鲟灭绝了。
第一次,没有产卵的迹象。人工繁殖和释放很弱。
他们皮肤黝黑发亮,身长超过3米,体重200公斤。七月的夏天,在洪水季节,长江淹没在海里,引诱这些巨大的生物进入长江。它们逆流而上,肩负着繁衍后代的重任,穿过急流、浅滩和峡谷,经过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产卵,然后返回大海。这是中华鲟。一种在海洋和河流中迁移的大鱼。
三十三年前,它是长江上的一个显赫家族,也是渔民中最常见的鱼类之一。它的兄弟是长江三大鲟鱼的头,白鲟也在长江中游泳,而大鲟鱼数量众多。现在,长江鲟鱼家族已经死亡,最大的白鲟早已消失,多年来没有人见过野生的鲟鱼,中华鲟也收到了坏消息。
去年12月,中国长江三峡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中国水产研究所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产生物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利工程生态研究所等4家国内中华鲟研究机构发现中华鲟没有产卵。今年9月,他们通过另一项调查证实了这一消息。这可能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长江的旗舰生物种群中华鲟将面临灭绝。今年10月底以来,科研机构继续对中华鲟的自然产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预计将于明年1月公布。
在过去的33年里,人类的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和利益需求已经将中华鲟一步步推向濒危状态。然而,与此同时,人类也在利用科学技术尽最大努力拯救这个物种。1983年,研究人员从中华鲟身上取出鱼卵,成功培育出中华鲟。2012年,他们通过人工繁殖培育了“第二代”中华鲟,这意味着人类可以在实验室里保存中华鲟的物种。然而,在2013年,由于复杂的诱因,长江的温度、泥沙和流量发生了变化,中华鲟停止产卵,人工繁殖和放流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人类科学和技术没有显示出任何弱点。
现在,科研机构正试图模拟中华鲟能够生存的人工环境,以便人工培育的中华鲟能够通过科技手段在那里繁衍生息。他们等待着有一天,当长江的生态环境恢复到33年前,把这些人工幼苗放入长江。到那时,这个有着1.4亿年历史的鲟鱼家族能否重获生机?
从2000年到363年:最初的不幸
“从葛洲坝[0.21%基金研究报告]项目结束的那一刻起,中华鲟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2013年10月,经过两个月的监测,四家科研机构没有发现当年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的迹象,这在过去32年中从未发生过。形势如此严峻,科研机构不敢贸然发布消息。他们怀疑自己是否计算错了中华鲟的产卵时间,或者中华鲟是否改变了产卵位置。
为了安全起见,2013年12月底,四家科研机构通过新华社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
为了证实这一事实,今年8月10日至9月5日,受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委托,中国渔业科学院长江渔业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水产研究所”)等四个机构之一,进行了另一项调查。20名研究人员对从葛洲坝到长江口的长江河段进行了水道勘探和陆地考察,但去年仍未发现鱼卵孵化出的幼鱼。
参加此次陆地考察的长江水产研究所博士吴对此表示遗憾。
1996年中华鲟在珠江消失后,长江成为中华鲟生存的唯一淡水盆地。如果中华鲟不在长江产卵,这可能意味着这一自然种群的灭绝。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水生科学研究所”)中华鲟研究所研究员刘焕章表示,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自然种群的灭绝就像是一个先兆,而长江流域3000公里范围内迁徙物种即将灭绝,意味着整个长江生态正在发生变化。
20世纪70年代初,葛洲坝对中华鲟的保护引发了一场开创性的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生态影响示范小组组长曹文轩表示,当时的争议很尖锐。这些观点被分成两组。一个团体主张修建鱼道,让中华鲟通过鱼道进入金沙江产卵。一个团体主张人工繁殖中华鲟,通过繁殖和释放来增加种群数量。反对修建鱼道的人认为巨型中华鲟要跳过20米的水头进入大坝上游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支持修建鱼道的人则认为中华鲟不完成迁徙是非常危险的。
这场争论和最终决定几乎决定了中华鲟未来的生存轨迹。
1982年,这场争论结束了。那一年的10月28日,研究人员在一些食用中华鲟卵的通榆中发现了大量中华鲟卵。11月2日,这些卵孵化出中华鲟鱼苗,证明葛洲坝下有中华鲟产卵的水文地质条件。当时,葛洲坝水利工程已经关闭了一年零十个月。由于中华鲟可以在大坝下产卵,最后的决定是支持后者。论证结果报**批准,最终决定以保护野生中华鲟的自然繁殖为主体,并协助繁殖和放流。
水利部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所长常建波表示,*没有为保护自然繁殖和增殖放流这两项任务设定具体目标。重大决策缺乏约束机制是中华鲟的处境与预期大相径庭的原因之一。
1982年9月,洄游到长江的中华鲟抵达宜昌,在葛洲坝下被拦截。成千上万的中华鲟在大坝下的河里翻腾、游荡和聚集,规模巨大。为了到达长江上游的产卵场,一些中华鲟甚至在大坝里撞上了它们的头和血。中华鲟在湖北省宜昌市和荆州市的河流中随处可见,而成千上万的中华鲟死于渔网,并在市场上出售,如宜昌的古背、荆州的李埠镇、江陵县和石首的新昌镇。仅在1981年,长江中华鲟的数量就减少了一半,至1163条。
类似的灾难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当时,中华鲟的数量达到了数万只。虽然1973年对中华鲟的保护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但1974年,国家水产总局要求长江沿岸的水产部门捕捞中华鲟生产鱼子酱。葛洲坝关闭时,中华鲟的数量只有2000多条。
1982年11月,这是葛洲坝关闭后的第二个初冬。研究人员发现中华鲟已经开始大规模产卵。过去,中华鲟是在1000多公里长的金沙江中繁殖的。现在它们被挤在5公里长的河段里,大量的鱼卵堆积在一起,形成山丘。中华鲟的鱼卵占其自身重量的1/4,一条200公斤的雌中华鲟能产50公斤鱼卵,而500条雌中华鲟占总数的一半,能产2.5吨鱼卵。
新产卵场形成后,产卵场面积减少到0.5平方公里,是大坝建成前的1/20。因为鱼卵太浓,其他的鱼正在享受它们容易得到的美味食物,鱼卵更容易被敌人伤害。此外,在高密度挤压下,鱼卵缺氧,存活率降低。
到1995年左右,这些出生在葛洲坝下游的中华鲟经过十多年的生长,已经成熟,并再次回到长江繁殖。直到那时,科研机构才开始意识到中华鲟的数量正在减少。根据常建波的研究,到1999年,中华鲟的繁殖种群已经下降到16.5%。根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魏启伟的数据,到2001年,长江中的中华鲟数量已经下降到288条。他负责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开放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中国最大的中华鲟研究团队。
另一方面,我们期望的人工增殖和释放是无效的。1984年至1998年,负责中华鲟增殖放流的长江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华鲟研究所”)将每年放流的中华鲟数量从6000条增加到54万条。1996年以前,中国还没有关于增殖和释放效应的科学评价。1996年至1998年,科研机构对1995年投放的2万尾中华鲟幼鱼进行了监测。他们发现长江口崇明岛人工投放的中华鲟幼鱼仅*华鲟幼鱼总数的1.7%-3%。从事人工繁殖研究多年的魏启伟表示,人工繁殖和放流对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规模的贡献率较低,中华鲟品种仍依赖自然繁殖。自2000年以来,中华鲟研究所投放的中华鲟规模已经大大缩小。
从363到288:“尾巴”工程灾难
河势调整工程实施后,中华鲟的成鱼数量从363条下降到288条,而中华鲟的繁殖和幼鱼的情况则不得而知。
2001年,363条中华鲟在长江中存活。尽管这个数字只是以前中华鲟家族的一小部分,但它足以维持种群数量。
2003年6月1日,长江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正式通航。然而,葛洲坝仍有一个“尾巴”工程。
葛洲坝建在宜昌长江的一个转弯处。根据设计,大坝被压在一个叫做“西坝”的基岩上。大坝穿越河道,船闸、大江、第二条河流、泄洪坝等工程由西向东依次布置。河水从泄洪坝冲刷西坝,形成横流。当葛洲坝的流量超过每秒2万立方米时,坝下的船只将有倾覆的危险。几个科研机构的研究船几乎被逆流掀翻了。
过去,葛洲坝下的河底曾有过冲刷围堰等障碍物。在流水冲刷下,河底不稳定,所以工程没有进行。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增加了长江中上游的航运量,这就要求长江葛洲坝集团完成大坝下的河势调整工程,以确保航运畅通。
根据设计,该项目将在大坝下的大江中心建造一个与河岸平行的水流屏障,以阻挡和分流横向水流。然而,这座大坝位于中华鲟的产卵场。早在1996年,湖北省*批准建立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覆盖了从葛洲坝到枝江市鲁家河两岸的河段,全长约80公里。大坝位于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虽然该自然保护区有专职机构和人员负责,但“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水利局,地方*机构往往无法干预大型*企业的重大项目。因此,河势调整工程的启动并未受阻。
2003年,当负责渔业管理的农业部组织相关人员前往保护区时,屏障已经露出水面。中华鲟对河底地形、水流速度和河流含沙量有严格要求,而大坝破坏了产卵场的既定条件。中华鲟唯一的产卵场已经被摧毁。大约0.2平方公里的上层产卵区已经消失,只剩下0.3平方公里的下层产卵区。此外,该项目尚未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农业部停止了这个项目。
作为农业部邀请的专家,魏启伟和常建波参加了项目的影响评估。
项目业主长江葛洲坝集团是中国长江电力[0.85%资本研究报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电力)的控股公司。“在长江重大工程建设中,长江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他们认为项目所在的区域是大坝的控制安全区。他们在自己的院子里做这个项目,不需要批准。”魏启维说。然而,农业部的审查小组认为,首先,这是一个开放的水体,而不是“你自己的院子”;第二,从大坝到大坝80公里是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受法律保护。然而,长江电力实际上违反了许多法律,如《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河流管理条例》。因此,在农业部的干预下,正在建设的河势调整项目暂停。
根据农业部的意见,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重新进行。如果工程确实影响到中华鲟,工程将恢复河底的原貌。作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者,长江水产花了两年时间研究项目对洄游鱼类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影响“显著”。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个问题没有被国家接受。最后,有关部门表示,该项目对中华鲟的影响是存在的,需要长江电力进行补救。
补救措施有许多不同之处。农业部要求恢复原貌,但项目方要求在保留现有大坝工程的前提下,再次开挖中华鲟的负坡。后来,施工方反映河底是基岩,不能开挖。最后,产卵场无法恢复。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长江电力公司处以1万元罚款,并要求赔偿950万元保护中华鲟。在950万元补偿中,500万元拨给三峡公司下属中华鲟研究所增殖放流,450万元拨给湖北省水产局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保护中华鲟。魏启维认为,产卵场已经被覆盖,这些补偿未能挽救局面。
2003年后,大坝建成。为了让分流的河水沿着第二条河流过,该项目在第二条河的底部挖得很深。结果,产卵场也被摧毁。根据长江渔业研究所2008年的监测,产卵场只剩下0.1平方公里。
2008年,为了配合长江沿岸的经济发展,湖北省将中华鲟保护区从80公里减少到50公里左右。水利部水利工程生态研究所也协助将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自然保护区,但在2006年前后向环境保护部*自然保护区评估委员会提交申请报告时,湖北省*突然收回了该报告。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地*担心,一旦升级为国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开发项目必须得到国务院的批准,这将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
至于河势调整项目,中华鲟研究所的一位负责人说,“事实上,这个项目可以不需要或以更合理的方式完成。”河势调整工程实施后,中华鲟的成鱼数量从363条下降到288条,而中华鲟的繁殖和幼鱼的情况则不得而知。
最后一根稻草:长江变暖
亲本中华鲟的性腺已经成熟,可以产卵了,但是水温还没有降到它们的“劳动温度”20度以下,它们只能等待。
产卵场被侵蚀,幼鱼呈绿色和黄色,再加上河流航运、沿海城市发展、环境污染和渔民误捕……2008年,由于大大小小的灾害,只有71只中华鲟成体在长江中游泳。从那以后,它一直徘徊在100点左右。
魏启维认为,即使只剩下几十条,鲟鱼家族仍然可以延续这一物种。他说中华鲟能产几十万个卵。根据存活率的百分比,成百上千的卵可以存活。其中,几十条到达长江口,几条可能会生长繁殖。然而,前提是中华鲟生存的各个方面都不会改变。
2003年,由于长江水温的变化,这个前提不再适用。
早在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后,科研机构就发现中华鲟只产卵一次,而不是两次。2003年之前,中华鲟第一次产卵是在10月28日和11月17日。两次产卵间隔从20天逐渐缩短到1周。到2003年,两个蛋将产一次。
中华鲟的产卵时间和次数与水温密切相关。三峡水库蓄水后,研究人员发现中华鲟的产卵时间已从10月推迟到11月。这种现象在2007年三峡水库蓄水完成时非常明显。到2008年,中华鲟的产卵时间已经推迟到12月初。
魏启维的分析表明,三峡建成后,形成了一个175亿立方米的巨型水库,这是一个巨大的吸热容器,导致长江水温在秋季上升1-2度。自2012年以来,三峡大坝上游已先后蓄水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长江上游的水库容量已达600亿立方米,导致长江水温上升3-4度。长江水温达到20度以下要比以前晚一个多月。
到2013年10月底,亲本中华鲟的性腺已经成熟,可以产卵了,但是水温并没有低于它们的“劳动温度”——20度,它们只能等待。经过两个月的等待,长江的水温还没有降到20度。中华鲟的预产期已经过了。它的性腺已经退化,鱼卵已经被身体吸收。今年,进入长江的中华鲟没能完成它的繁殖任务。
据专家预测,未来长江的滞温将更加严重。根据规划,金沙江下游攀枝花-宜宾河段将分四个阶段开发。继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之后,乌东德和白鹤滩等大型水电站即将开工建设。其中,白鹤滩水电站装机容量超过溪洛渡,仅次于三峡水电站。此外,在金沙江中上游,正在规划和新建数百座大型和小型水电站。
因此,为了让中华鲟自然繁殖,必须改变长江的生态状况。常建波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从理论上讲,如果现存的问题得到解决,自然物种就能得以维持。他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长江的生态环境可以恢复到30年前的状态,如生态调节和恢复珍稀鱼类的水文条件。这将是另一个复杂的科学命题。不管生态调度的效果如何,仅从技术角度来看,大坝排水系统的改造是一个前沿技术问题,而且费用昂贵。
在不久的将来,中华鲟现有的少数资源将会枯竭,自然繁殖的幼鱼将无法补充种群规模。中华鲟,世界上最古老的生物种群,将会减少并最终消失在地球上。
这时,科学研究人员仍在抢救中。2012年,中华鲟研究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先后突破所有人工繁殖,获得了第二代人工繁殖后代,这意味着中华鲟在实验室得到了保护。
常建波表示,今年在国家“973计划”中,他们申请了一个名为“可控水域中华鲟养殖基本问题”的科研项目,主要研究和解决中华鲟人工种群的自然生存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工繁殖中华鲟的一些基本生物学问题,包括其生理过程、对温度的响应、营养需求等,从而人为地创造一个适合中华鲟繁殖的环境,最终推动和重建自然种群。常建波谈到中华鲟的破坏和重建时说:“疾病堆积如山,疾病堆积如山。”。
最新消息是,根据中国长江三峡总公司中华鲟研究所2014年10月25日的信息,第二代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得了良好的收获,受精卵15万枚,鱼苗6万尾。这是自2009年以来中国三峡集团第六次成功进行中华鲟子代的第二代全人工繁殖。第二次,参与繁殖的雌鱼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成熟并产卵。人工繁殖后代中华鲟的雌鱼首次成功连续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