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201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科普小知识2021-09-14 14:32:15
...

江苏省苏州市木渎春秋城遗址:为解决苏州市木渎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古城遗址、墓葬的年代、布局、自然、人地关系等学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苏州西部山区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先秦遗迹考古调查和发掘。

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苏州考古研究所

发掘组长:许

木渎古城遗址位于苏州市西南的一个山盆中。它包括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徐口镇和琼山风景区三个乡镇的部分内容。它被群山环绕,通过四个山口与外界相通。西南通过徐口与太湖相连。

自2009年秋季以来,对该城市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到目前为止,古城遗址的年代和范围已经基本确定,并发现了一些重要遗迹,初步了解了古城遗址的结构。

城市遗址形状不规则,城墙沿着盆地的边缘建造。北城墙位于木渎镇五峰村,余长1150米。城墙横截面为梯形,上宽12.9-15.35米,下宽22.3-22.35米。现有最高点为3.2米,是通过堆码建成的。外护城河与城墙方向一致,宽约15米,总长约1050米。另一个水门遗迹被发现,缺口处的水道大约有13米宽。

南城墙位于徐口镇新丰村。城墙的总体方向是东西向,总长560米。在西端有一个缺口,城墙从这个缺口向南,形成一个“两墙一河”的布局。城墙的南部大约有360米长。现有的城墙面壁宽15-45米,也是通过打桩建造的。两段城墙之间的河道宽约12.3 ~ 13.9米。东北段流向东北-西南,南段转向南北。河道淤积层出土的物品有彩陶片、瓦、铜镞、原始瓷碗、陶碗、木制构件等文物,表明使用时期为春秋晚期。通过钻探发现的河道总长约850米。

南城墙外东南侧有淤泥堆积,北沿与城墙大致平行,南至太湖。初步推断,与城墙同时,即城墙建成和使用时,在城墙的东、南两侧,即城址东南侧的自然边界,分布着大面积的天然水。南北城墙之间的距离约为6728米。

据推测,东西城墙分布在盆地东部的刘庄龙牧公路和西部的岩头村附近,距离约6820米。

城市布局:在鹤峰村发现一个圆角矩形的小镇遗址,东西长460米,南北宽430米,面积19万平方米。许多土墩位于城址的北面和东面。它们沿着一条线分布,形成小镇的城墙,长约600米。在城墙的外面有一条护城河环绕着它。马巷有大面积的石器作坊遗址,在那里可以看到陶器碎片、大量的半成品和成品石器。廖里、恒郎静和商演头村分布有东周遗址,廖李斯特的发掘发现了东周和马桥时期的遗迹。

据调查,全市有235个土墩遗址,密集分布在五峰、新丰、廖立和鹤峰等村。土墩的形状和高度各不相同。在众多土墩的堆积中,收集了东周时期的几何图案的陶器碎片、原始瓷器碎片和其他遗物。其中,D157的发掘发现了东周建筑遗址的线索,结合南水门河出土的瓦块和木质构件,可以确定该城原有的大型建筑遗址。

根据出土陶器的特征、地层堆积与城墙等文物结构特征的关系,可以判断木渎古城建于春秋晚期。两周时期的大量遗迹分布在城市遗址周围,包括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小城镇、遗址和聚落,如禹城、岳城和樟木村等遗址。、大量不同等级的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如贞山、蜀山、包杨山和吉龙山墓等。,以及燕山玉器窖藏、一些零星地方出土的青铜器等。

通过对城墙、城门、护城河、建筑遗址、手工业作坊遗址、一般民居遗址、墓葬、地窖等类型遗存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对时代、等级和性质的研究,以及对各类遗存组成的聚落群的综合分析,初步确认木都古城是春秋末期具有都城性质的大型城市遗址。

根据《史记》和其他文献记载,东周时期,吴国在苏州建都。木渎古城的发现,解决了东周时期苏州周边大型高等级聚落群核心遗址的归属问题,为春秋末期吴都城的发掘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证据。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吴文化作为两周时期重要的本土文化,在中国东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文化史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到目前为止,吴文化的研究还很薄弱,许多基础研究还需要加强,如两周时期东南地区考古文化序列的确立,对吴、岳、严、琼等诸多政治体的考古文化特征的全面把握,政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厘清等。其中,*聚落是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讨论上述问题的关键。木渎古城的确认,证明了吴越文化区内大型城市遗址的存在。城址的规模之大、遗产之丰富,为为期两周的东南地区考古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也为深入探讨吴越地区的诸多历史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该项目首次运用区域调查和聚落考古的理念,对吴越文化区遗址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发掘和研究,推动了区域考古学术理念从注重墓葬发掘和研究向聚落视角的转变和深化。

此外,该项目坚持挖掘与保护并重,学术研究与地方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理念。该项目的开发和木渎古城的确认,将极大地促进苏州地区东周时期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划定、机制建设和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专家意见

评论员:上海博物馆宋健研究员

大约2500年前,苏州地区发生了许多影响吴社会进步的重大事件。伏槎、勾践和Xi石的名字是众所周知的,今天被吴人所谈论。多年来,吴越历史舞台的中心问题一直为学者和公众所关注。尽管古籍和文献中对此有所记载,但许多记载模糊不清,有些虽是真实的,但只是历史小说。

几十年来,当代考古学家为扫除时间留下的灰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苏州附近的镇山等地已发掘出高层围合、埋藏物复杂的大型墓葬。燕山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礼器。在鹤山发现了吴青铜器。这些考古发现不仅是确定春秋末期吴国中心不可或缺的铺垫,也是吴越历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晚期木渎城遗址的确认为上述一系列发现找到了归宿。大城市是社会的中心。高墙、护城河、水路和陆路是古代城市的组成要素。考古学家通过钻探和挖掘,发现了杜牧城遗址的城墙、护城河、石板路和水路。一个大城市的遗址被发现了。这个大规模的城市遗址,可以称之为首都,占地24平方公里。它以自然为基础,四面环山,充分体现了吴人因地制宜的城市建设思想。大量不同规模的聚落和不同等级的墓葬分布在城市场地以外的较大区域,形成了以大都市为中心的聚落群。

木渎春秋古城的发现是吴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为吴文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以城市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将在每一寸土地都很珍贵的苏南地区得到完整的保护。通过考古学家的实地工作,公众将从考古遗迹中探索更加生动的吴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