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中国科学家首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科普小知识2021-12-09 02:35:46
...

中国科学家首获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北京时间今天上午,2016年“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家王获得“基础物理突破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是目前中国基础科学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中美两国*、俄罗斯、捷克、香港、中国和*科学家参加。该项目始于2006年,始于2007年10月,并于2011年年中逐步完成探测器的建造和安装。同年8月,近点检索开始,近点同步操作于12月下旬开始。整个实验由总长3公里的隧道和3个地下实验大厅组成,其中放置了8个中微子探测器。每个探测器高5米,直径5米,重110吨,都放在一个10米深的水箱里。

王简历

王,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4年,他获得南京大学物理系核物理学士学位。同年,他被丁肇中教授选中继续他的L3实验。

1992年,他获得了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的博士学位。

1991年9月至1992年6月,他在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人员。

1992年6月至1996年3月,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核物理实验室担任研究人员。

1996年4月至2001年2月,他在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担任研究助理。

他于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于2001年2月回国。

2013年,他被评为国家“万人计划”优秀人才。

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主任、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主任、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副主席、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全球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早在2014年,当《中国青年报》记者邱采访王时,他就看到了自己为研究所做的巨大努力。以下是全文:

王对自己的经历很吝啬。面对10多个媒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只讲了5分钟。

不久前,入选*组织部“万人计划”,成为首批六名“优秀人才”之一。因此,他一度是受欢迎的采访对象。

然而,当媒体镜头真正聚焦在他身上时,他把所有的发言时间都花在了团队近年来所做的实验上。最后,他以“个人报告也很好,可以让社会知道基础研究人员在做什么”这句话结束了演讲

这是记者第三次见到他。第一次是在2012年4月,当时由他领导的大亚湾核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小组刚刚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第二次是在2013年初,仍然与实验有关,实验被《科学》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科学突破。国内研究机构立即就实验团队如何“克扣”科研经费展开了一波讨论。

低调、内向,这是他身边的同事王对的评价,“从他嘴里挖出一些个人的故事或细节比制造中微子实验数据更难!”

第一次见到王,给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当时,不是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党委书记,王只是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众多物理学家的学生之一。

王环宇清楚地记得,那是在一次外国学术会议上,中国科学家会热情地互相问候或开一些玩笑。而王则“与众不同”,“不苟言笑,回答问题很利索”。

再次见面已经是王回国的时候了。2000年,自称“打好基础”的王放弃了在斯坦福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回到了中国。他给出了一个非常坦率的理由,“在美国,像我这样的研究人员,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做我想做的实验是不可能的。”

回国不到三年,王就开始向同事们展示他低调生活之外的另一个自我——“工作狂”和“科学狂人”。

“如果只有我们的科学研究人员钦佩他,那没什么。关键是实验项目施工现场的工人和兄弟们都说,‘王是我们科学家中的宠儿!’这表明他拼命驱使每个人看在眼里。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副经理杨长根说。

一个数据可以证明王当时有多“硬”。

大亚湾中微子项目估计至少耗资1.5亿元。然而,王提出了“百人计划”人才基金,而高能研究所专门批准的几十万元只是100万元,与1亿元相比,只是沧海一粟。没办法,他必须一个接一个地“寻找支持”。最后,科技部等六个单位共同出资1.57亿元。这一过程被一些媒体称为“邀请六个”婆婆,一个“请”字表示许多困难。

然而,由于中微子的激烈竞争,包括韩国和法国在内的竞争对手并没有注意到中国是如何耗尽资金的。他们只关心“谁”先捕捉到了中微子。

不幸的是,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中国和美国对实验方案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我们遵循美国的方案,我们可以赢得国际合作,但中国的贡献和地位是有限的;相反,可能没有国际合作,项目可能不会在国内建立。

这一次,王向他的国际同行们展示了他“疯狂”实践“科学不分国界,但科学家不分国界”——“单独去开会”和“辩论”十多位具有国际影响的美国高能物理学家。

“我坚信我的计划是最正确的。此外,这个国家不得不花这么多钱。如果把计划交给你,这种事永远也做不成了!”他放弃了这样一句话。

最终,整个谈判“连手都没握”就以不欢而散而告终,但从结果来看,王帮助中国赢得了主导地位。

在国境线内,王对的“疯狂”只是“颠倒了过来”,“有时为了某一科学目标或青年科学家的成长,甚至是所谓的部门利益都被忽略了”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物理中心副主任、北京谱仪三国际合作小组发言人沈晓妍表示,这在一开始也引起了一些同事的批评。

“起初,在进行北京谱仪的实验时,我们依靠高能研究所自己的研究人员没有任何问题,但他(指王·)希望北京乃至全国有实力的大学都能参加。这难道不是与他人分享我们的研究项目吗?”沈晓妍说。

迄今为止,已有24所高校参与了北京谱仪实验项目。沈和他的同事们也理解王的“好意”本次实验为科研院所和高校培养了多少人才,为整个中国高能物理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学术潜力。"

这种“疯狂”也带来了“荣誉”:2012年,王被评为“全国十佳科技工作者”,央视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并荣获第六届周基金基础科学奖。2013年,他还获得了何李基金科技进步奖和2014年帕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奖。

然而,荣誉似乎并不是王追求的最终目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用一个很少用于描述物理学的词来描述他的科学研究心态——“幸福”。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很少有人为的干扰因素,所以它的结论是令人高兴和可靠的."他说。

一个有趣的规则是,科学家,尤其是那些从事大型科学实验的科学家,经常把他们的职业生涯分成5、10甚至更长的时间段。只有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留学10年的王力可·方毅,他和丁肇中学会了“如何组织和协调大规模科学实验”。回到中国后,他很快就投身于10年前的北京分光计实验。从2003年开始,他和他的实验团队开始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今年才刚刚开始10年。

现在,这个“科学狂人”和他的团队正在全力以赴地进行江门中微子实验的第二阶段。用他的话说,“还需要10年”。

“科学突破奖”简介

“科学突破奖”由非营利组织“突破奖基金会”评选和颁发。2012年,俄罗斯亿万富翁和互联网企业家尤里·米尔纳出资设立了基础物理学奖基金会,旨在表彰世界各地在基础物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奖金为300万美元。后来,米尔纳加入了几位有影响力的硅谷精英,包括马克·扎克伯格、谷歌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中国知名企业家马云(Ma Yun),共同设立了生命科学奖和数学奖。获奖者每人将获得高达300万美元的奖金。据报道,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科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两倍多,是真正的“第一大奖”。

2016年详细获奖者

就生命科学突破奖而言,共有5名科学家获得了该奖项,每个人都获得了300万美元的奖金。他们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爱德华·博伊德、斯坦福大学的卡尔·戴瑟罗斯、伦敦大学学院的约翰·哈代、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海伦·霍布斯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斯万特·帕珀。他们的研究领域包括光遗传学、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和肝脏疾病、古代DNA测序等。

在基础物理突破奖方面:共有5个团队获得了该奖项,平均将获得300万美元。它们是:王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铃木明夫领导的日本KamLAND合作小组、西川晃一郎领导的K2K和长基线中微子振荡实验、麦克唐纳领导的加拿大数独中微子观测台、以及和铃木洋一郎领导的超上冈德合作小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伊恩·阿戈尔因其对低维拓扑和几何群论的贡献获得了数学突破奖,奖金为300万美元。

新视野奖授予有潜力的年轻研究人员。获胜者将获得10万美元的奖金。2016年新视野物理学奖授予了三组科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的安德烈·伯尼维格、麻省理工学院的傅亮和斯坦福大学的齐效良,以表彰他们对凝聚态物理的贡献。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的拉斐尔·弗洛伊格和斯坦福大学的莱昂纳多·塞纳托雷称赞了他们对理论宇宙学的贡献。日本东京大学的立川宇治赞扬了他对超对称量子场理论的贡献。

2016年数学新视觉奖授予了三组科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的拉里·古思,以表彰他对辛几何、黎曼几何、调和分析和组合几何的贡献。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安德烈·阿罗哈·内维斯,因为他对标量曲率、几何流和威尔莫尔猜想的贡献;第三组新视野奖授予了德国伯尔尼大学的彼得·斯科尔斯,但被他拒绝了。

2016年青年挑战突破奖授予了俄亥俄州北罗亚尔顿高中的瑞安·切斯特。他因制作了有助于更好理解相对论的科学视频而获奖。他将获得25万美元的教育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