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创”到“三创” 大学应追求价值创造
资料来源:Panorama.com。
■我们的记者王志康
从教学和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要求大学管理者和所有教师以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寻求有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知识进步的途径。此外,大学应在与其他地方创新主体实施各种合作创新计划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成为区域创新者和领导者。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日益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涌现出大量创新创业学院、公共创新空间、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研究中心。
相应地,如何依托这些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和相关科技成果转化,甚至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可以说,这些都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最近,在由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清华x实验室和中国科技经济研究院科技孵化与创新生态分院联合主办的“2019未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论坛”上,学者们讨论并分享了“未来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使命、定位、趋势和挑战。
其中,清华x实验室主任毛东辉希望今后在国家层面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对原创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投入,通过双轮驱动提升高校的创新、创业和创新水平。“这要求我们的大学形成共识,即它们应该以价值创造和影响力为导向,以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双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而有效的探索。
以清华大学为例。2013年,该校推出了x实验室,由16个系联合建造。“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个跨学科、多维度的整合平台,希望在原有学校分散的资源与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促进创新和创业,为教师、学生和校友提供一个创新的生态环境。”毛东辉表示,主要包括教育平台、跨学科资源聚集生态平台和团队培育平台。
据统计,近几年来,超过35000名学生和校友以及1400多个团队加入了清华大学的清华x实验室。他们在这里接受教育并参加实践。到目前为止,已有500多个团队与清华科技园建立了联系,并加入了该公司。其中近200家至少赢得了一轮投资。据不完全统计,融资总额已达63亿元。
"作为一个服务于创新和创业的生态平台,清华x实验室实际上正在发挥作用."毛东辉说,一般来说,双创教育应该通过创业、行动、生态和公益来进行。“因为创新和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项目,它不能通过传统的学术或行政方法来构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获得收入,而且这些课程大多是实践性课程。”
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当前的创新创业活动正如火如荼,但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大学来说,尤其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大学,创新和创业不是他们擅长的。老师和学生更擅长做科学研究。此外,部门和学科之间几乎没有交叉,而创新和创业需要更多的交叉。”毛东辉表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人才创新教育投入不足,致力于创新创业的人相对较少,缺乏必要的创新技能和认知,高校资源缺乏对接,信息无法像孤岛一样连接校内外。
他指出,在今年的NPC和CPPCC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推进改革开放,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的动能,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大变革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创新和创业,还要注重创造力,即“三个创新”。"
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必要性
早在2001年,武汉大学就将“三个创新”教育写入《武汉大学本科教学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率先提出“创新、创新、创业”的“三个创新”教育理念,深化综合教学改革。
这一改革也使武汉大学成为2002年首批九所“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大学之一,2006年第一所进入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5年第一所被批准为国家大学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基地,2016年第一所被选为国家创新创业典型经验大学,2017年第一所被选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大学。
“但在发展过程中,武汉大学也面临一些协调困难,因为它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夏庆华教授说,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如何实现创新、创新、创造和创造的有机联系。第二个方面涉及资源的整合。例如,如何深化与地方*的联动,实现团队、项目、平台、政策、资金等要素的无缝对接。这是一所综合性大学面临的如何提高资源协调利用效率的问题。
夏庆华认为,在当前新的背景下,高校应该进行一些探索和改革,如如何在新工程建设、新文科建设和新业务建设过程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等。同时,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有必要探索如何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夏庆华指出,创业型大学是一种新型大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上不同于传统大学。如果一所大学的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具有创业态度,并能在不同层面采取积极行动,那么该大学就可以被定义为创业型大学。“从教学和研究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要求大学管理者和所有教师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他们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并寻求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知识进步的途径。在与其他地方创新主体实施各种合作创新计划的过程中,大学应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区域创新者和领导者。”
大学应定位为价值创造
至于“三个创新”,毛东辉认为这是一种战略思维,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创新、创业和创造的内涵。
“创新更容易理解。它更多地表现在产品原型和商业计划的准备上。创业更像是创业,向社会提*品和服务。”他说,创作的内涵更丰富,因为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创作作品,然后创新、创业和创作的基本内涵就被推迟了。可以看出,它包括创造价值、财富和影响力,并最终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基于这种认识,并与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比较,将会对高校的定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更好地开发潜能、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和创造性工作进行更多的思考。”
毛东辉认为,为了更好地推进“双创新”乃至“三创新”教育,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的定位。
过去,教育当局和大学通常都更重视学科排名和人才规划。虽然大学的定位表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它们不得不追求各种“帽子”。
“这是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通常表现为手段、短期和功利。简而言之,这是一种非常低级的价值取向。”毛东辉说,它带来的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对智力人才价值的低估,缺乏创新创业的文化、意愿、动力和创业精神,大学的使命和愿景偏离了初衷,甚至偏离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
他希望在国家层面建立长效机制,加大对原创创新和创业教育的投入,通过双轮驱动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水平。“大学应该努力创造价值和影响,以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教师应该追求知识创造,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学生成为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追求生活对社会做出积极而有意义的贡献。”
中国科学新闻(2019-06-05第四版)
上一篇:扶贫金果如何突破价值瓶颈
下一篇:正确评价科技成果的“五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