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面对国际巨头垄断,国产科研仪器怎么办

科普小知识2022-07-09 16:30:12
...

不久前,北京大学核磁共振中心向全国数十个核磁共振用户和仪器供应商发布了一份声明。这就像是一场无法忍受的反抗——该中心宣布终止与中国相关仪器供应商的业务往来,指出该供应商大幅提高了售后服务费用和零部件价格,而北京大学并不是唯一一所受到这种待遇的学校。

"声明发表后,引起了许多科技工作者的共鸣."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兰敏波4日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全国许多科研机构的用户普遍反映,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领域,一些仪器供应商在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严重的垄断问题。

截至记者发稿,北京大学的维权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然而,外国仪器制造商的垄断地位在短期内不太可能动摇。

我们能做什么?

可以开展反垄断调查,并成立谈判谈判小组。

中国仪器仪表研究所分析仪器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关亚峰告诉《科学日报》,几乎所有高端仪器,包括质谱、色谱、光谱学和电子显微镜,都被外国垄断。

“在科技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发展项目(现为国家重点研究开发计划的重点科学仪器发展项目)的支持下,我国的仪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横向来看,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关雅凤说道。

兰敏波提供了一组数字:截至2018年,该国约有1800台核磁共振光谱仪,其中1400多台是外国供应商的产品,只有50台是国产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仪器供应商可以利用其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任意提价,阻止第三方供应商修理,设定“只换不修”等不公平条款,并通过这些方式获取高额利润。

如何打破被动局面?

“我们应该对一些在科研仪器行业有不良影响、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仪器供应商进行反垄断调查。”兰敏波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科研仪器领域的反垄断和购买者保护立法。

他认为,建立一个开放的科研仪器设备维修市场体系,允许和鼓励第三方企业进入维修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仪器供应商应向第三方披露维护信息,并公开销售部件。应禁止供应商在供应合同或维护合同中设置排他性条款。

建议同行业的主要购买者组成科研仪器价格谈判小组,该小组应用范围窄,专业性强兰敏波表示,这样的团队可以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与具有市场主导地位的供应商协商,确定合理的维修价格标准。

我们应该增加投资,重视仪器人才。

事实上,根据以往的经验,一旦国内某一领域的仪器取得突破,该领域进口仪器的价格也会下降。“我甚至求你买下它。”兰敏波说。

科技部和基金会委员会都设立了专门的仪器,并在这些年投入了大量资金。“我们能不能把重点放在几项可以升级并与科技发展相关的设备上?我们将在几年内建立大规模的国内仪器。”他很期待。

“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对科研仪器开发的投入,更加重视科研仪器的设计。”关亚峰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发展项目”在“十二五”期间投资67亿元,但“十三五”期间投资下降到原来水平的三分之一。“我们希望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至少保持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水平。”

有了这个仪器,还是需要有人使用它。关亚峰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国内科研仪器在*采购中优先考虑。为了鼓励国内科研仪器制造商,也可以实施减税,以便他们有更多的资金投资于研发。

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关键问题并取得成果。整个仪器可以购买,用外国零件组装,这样更容易制造。过去,仪器研发生产商主要追求整机性能,而忽略关键核心设备的突破。关亚峰表示,科研仪器属于多品种产品,但单个品种销量很小。在整个机器中寻求突破并不重要。他透露,在“十三五”期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发展项目”的审查已经开始集中在关键部件上,关键部件的研究和开发将是“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如果关键部件被捕获,科研仪器的生产就可以像计算机一样组装起来."

然而,仍然存在一个实际问题——谁来开发科学研究仪器?

关亚峰表示,在目前基于论文和SCI影响因素的评估机制下,很少有人愿意做这项工作。“如果我年轻时被这样评价,我就不会坚持下去了。”在这位科研仪器领域的老手看来,如果国内科研仪器要崛起,首先应该改变评价体系。“不要认为那些从事乐器的人不如别人。我们应该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吸引更多的人进入科研仪器领域。”

(北京,3月4日,《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