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画:把科学“裱”在画框里
冯金勇画的“浙江红花茶花”
李世华的“印象:东喜马拉雅”
苏静的《蓝喉啄木鸟》
许莉莉画了“澳门凤尾藓”
古韵:徐勇对热河原始鸟类的生态修复
冯承儒的“普通魔芋”绘画
■我们的记者张晶晶
东喜马拉雅地区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南缘。这是一个吸引全世界关注的生物多样性热点。这里分布着至少8000种维管植物和500种苔藓。在一幅名为《印象:东喜马拉雅山》的科学绘画中,作者将生长在东喜马拉雅山的37种苔藓植物组合成一幅画,既包括特有物种,也包括广泛分布的物种。
澳门凤尾蕨的植物体非常小,不到2毫米高,没有“金眼”很难在野外看到。2009年,来自深圳胡仙植物园的张健博士和他的同事在一次实地调查中意外发现了这一新物种,并于2011年发表。本种极为罕见,其群落仅见于澳门陆环九坳水库淡水湿地和叠石沟湿地。科学绘画《澳门凤尾藓类》向人们展示了孢子体的生命力,张开的蒴果齿犹如生命的火焰。
……
科学绘画的背后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还有有趣而感人的故事。5月18日,“科学画框——中国科学院首届科学展”在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举行。本次展览展出了152幅科学绘画,全部由中国科学院画家团队成员创作。在这个展览中,你可以看到中国第一代到第四代20位科学画家的作品。
首届多领域联合展览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科学画家李爱利在接受《中国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在展览之前,中国科学院甚至中国都没有在多个领域联合举办过科学绘画展览。
1980年10月10日,由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编辑委员会、北京植物学会和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植物科学展在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李爱利说,在首届中国植物科学展上,展出了400多幅黑白和彩色绘画,包括轮廓图、解剖图、生态景观图等。“这些画主要是写实的,生动地描绘了各种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植被的生态景观。这是中国第一次大型植物科学画展
38年后,这个展览在各个领域都更加丰富。除了植物科学绘画,还有动物科学绘画、古生物学修复绘画,甚至一些带有心理主题的作品。材料和风格也更加多样化。这是中国第一次在许多领域举办如此大型的科学展览。
此次展览源于2016年李爱利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科学画家徐勇、郭晓聪、石爱娟之间的科学绘画交流活动。当时,他们有一个想法,即科学院各个领域的画家团队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应该在未来得到加强。
2017年,从事植物科学绘画近20年的李爱利参与了第19届国际植物大会国际植物艺术展的策划和筹备工作。“参加这次大会使我能够认真探索和研究国内外植物科学绘画领域的历史资料和学术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科学院,并对学科整合、国内外学术交流、科学和艺术传播以及社会需求有更深入的了解。”
今年年初,李爱利正式启动并开始策划中国科学院画家科学绘画联合展。很快,来自中国科学院9个单位的20名科学画家汇聚一堂。93岁的冯金勇老师和他的夫人徐美娟参加了当时第一届中国植物科学展,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给予了大力支持,并送去了20多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包括1980年在自然博物馆第一届植物科学展上获得优秀奖的《水杉》和《长瓣兜兰》李爱利说。
科学绘画的核心魅力
科学绘画最大的特点是科学严谨和艺术美的结合,这是大多数科学画家普遍认可的观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苏亮这次展出了六件作品。她生于1988年,属于新一代的科学绘画。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她表示,与普通绘画相比,科学绘画受到更多限制。毕竟,为了达到科学标准,有必要尽可能准确地符合所描绘物种的实际情况。
“但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拟合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画得像真的东西’,但有时画一些不同于真的东西更有意义。”苏静解释说,以鸟类图片为例,野生鸟类受到生活条件的限制,它们的外貌不一定理想。不同的人有许多不同之处。磨损、受伤、光环境的变化、灰尘、疾病、营养和年龄都是影响它们外观的因素。这张照片相当于标准的鸟类照片。最终作品应清楚地显示该物种的体色、体比例、喙型、足型、飞羽数量等信息,以便于图片使用者的识别。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除了要求画家具备熟练的绘画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在熟悉鸟类的解剖结构、群体特征、物种习性等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总结和归纳。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也特别适合描述科学绘画。苏静对此做了形象类比:“每一幅张科学的画都直接向观众展示了整个创作过程中的冰山一角,而大量的信息隐藏在画面之外。这也是科学绘画的核心魅力。”
“印象:东喜马拉雅”是中国科学院胡仙植物园的李世华的作品。她告诉记者,在创造过程中,她参考了各种物种的栖息地和基质来规划它们的位置,但*地改变了它们的大小。“这项工作是喜马拉雅山东部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缩影。它向19世纪著名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收藏的苔藓致敬,也是一次有趣的寻宝活动。
在科学绘画中,古生物复原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画家需要根据科研成果画出化石标本的本来面目,用生动的艺术形象帮助研究者更好地展示科研成果,树立学术观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勇选择了几幅中国传统工笔画复制的生态修复图参加此次展览,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创建于2001年的《古韵:热河原始鸟类的生态修复》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术展示了中国出土的古代化石。这可以说是非常恰当的。它不仅展示了科学研究成果,还传达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之美。徐勇在采访中表示,要想画出一幅好的古生物学复原图,必须具备绘画和古生物学知识,以及化石本身及其共生生物群、当时的地理地貌等古代生态环境和古气候环境的知识。
四代画家令人作呕的作品
除了多领域的联合展览,这次“科学画框”展览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汇集了四代中国科学画家的作品。
展览的开幕部分是中国科学画家的“创始人”和中国植物科学绘画的创始人冯承儒的作品。冯成儒早年曾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前身北京生生物研究所工作。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他为许多重要的早期中国植物学著作绘制了图版,如《中国植物图册》、《中国森林植物图册》和《中国蕨类植物图册》。“冯先生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科学绘图工具——一支小毛笔,并将德国国立故宫博物院引进的毛石印刷法引入了科学地图的印刷中。1943年,江南美术学院在宜兴成立,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科学绘画人才。这些第二代画家后来被指派在植物、动物、医学等领域担任科学画家。后来,这些第二代画家培养了一大批第三代画家。这些画家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为《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群》、《中国古脊椎动物志》等重大国家项目留下了精美、珍贵、持久的科学插图。”李爱利说。
冯承儒的画由于年代久远,保存技术落后,很难找到。几经周折,李爱利终于与冯的后人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本次展览的多幅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作品《普通魔芋》创作于1937年。那时,抗日战争开始了,《中国植物学杂志》停刊,冯承儒为停刊号创作了作品。魔芋的形象就像一把利剑,代表着一种爱国主义。
中国第二代植物科学画家冯金勇、冯明华,第三代植物科学画家徐美娟、郭、俞峰、马平等也参加了此次展览。
在1980年首届中国植物科学展上获奖的优秀作品《浙江红花山茶》、《水杉》、《长梗兜兰》和《卷丹》,在38年后再次面向公众。
152件展览作品体现了四代科学画家对科学和艺术的执着和追求。
“画框中的科学——中国科学院首届科学展”
地点: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
展览日期:2018年5月18日至6月5日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科学交流局、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胡仙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江西庐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博物馆、中国科学院科普作家协会
协办单位:凤凰出版传媒有限公司、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深圳国家基因库
中国科学新闻(2018-025,第一版集锦)
上一篇:幼儿学画穿裙子的小女孩
下一篇:美丽的蜇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