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研究生招考引血统论战:外校生或被认为素养差

科普小知识2022-07-11 15:00:26
...

研究生招考引血统论战:外校生或被认为素养差

许多努力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的普通大学生可能不知道他们的研究生名额经常被名牌大学的学生挤出。

7月,全国许多地方的顶尖大学将陆续迎来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半个月前,许多低年级学生为了赢得一张“票”,把他们的简历像这本书一样厚送到他们最喜欢的大学。

这是一项对全国高校学生进行独立评估、选拔和免试的活动。“升免”的全称是“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是指学生可以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直接参与目标学校的独立评估,并通过评估进入学校的情况。

据数据显示,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申请人数达到180万,创历史新高。然而,这些统一的候选人可能不知道研究生院录取的研究生比例非常大,而且近年来一直在增加。甚至,一些知名学校的知名专业也保留了所有的免试名额,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过程。

将考试制度改为推荐制度

林端仍然不相信。他为什么不能参加研究生考试?在她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做准备的两个多月后,她突然意识到她想学的专业不能选修。

2012年5月,林端还是华东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华政”)的一名大三学生,过着单调而悲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生活,宿舍和教室都在两点一线。她的目标是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以下简称“复旦大学”)的管理专业。

然而,在7月中旬,一直在努力学习的林端接到了一位老师的电话,这位老师通过私人关系得知了一个可靠的消息。复旦州立大学在2013年停止招收普通行政人员。

在9月份公布的招生目录中,复旦大学表示,70%-75%的理科学生可以免试,其中100%的学生将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专业。

经过多次询问,林端得到了一个解释:“复旦老师认为考生的学业成绩差,基础不好。”

今年6月30日,《时代周刊》采访了复旦大学的几位教授。他们说,新的招生方法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质量,它将在未来几年使用。

“过去,研究生招生是一种考试制度,但现在它已逐渐成为一种推荐制度,而申请制度更为理想。”州立大学的一名副院长说,考试制度一直受到批评。以这种方式注册的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就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学校不给他学位,他会制造很多噪音。"然而,在申请制度下,学生和学校的关系是双向选择。如果学生达不到培训要求,学校自然会拒绝授予学位。“目前,研究生培养追求质量。只有逐步转向应用系统,才能提高培训质量。”

据了解,目前中国许多顶尖大学都在尝试上述改革。根据各校2013年研究生招生目录,北京大学有20多个专业只接受免试,包括著名的光华管理学院的会计、统计、工商管理等专业。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和中医学硕士学位也不需要入学考试。然而,对于一些著名大学的其他知名专业,免试比例低至50%,高至95%。

“在过去的两年里,许多好的学校倾向于免试,很少有机会参加普通考试和激烈的竞争。”在最困难的就业季节,苏州大学学生陈成的计划是去读研究生,他的研究生理念一直是社会上公认的学术大师。然而,去年10月,在看到“少得可怜”的普通考试考生人数后,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申请更多社会认可度较低但面临普通考试的专业硕士。

“外国学生素质差是什么?我将向他们证明我们一点也不坏。”2012年8月初,性格坚强的林端改变了方向,转到复旦大学政治科学专业。

“我很幸运,但直到10月份复旦大学公布招生目录时,隔壁班的一些学生才知道管理专业并没有招到所有的考生。此时,他们已经做了五六个月的充分准备。”林端说道。

然而,另一名受影响的中国*学生告诉《时代周刊》,复旦大学“表示,如果不参加考试,就不参加考试,甚至没有提前通知”。此外,今年很难找到工作,所以五六个月是宝贵的。”

各学校的招生目录相继公布后,林端的“同志”就少了许多。由于许多专业的统考比例较前一年有所下降,有些人提前退了出来,但他们心里松了一口气,干脆把半年来复习过的书和资料都当作垃圾扔掉了。

林端一直坚持到去年12月中旬,当时复旦大学的一名高年级学生给她带来了坏消息:政治科学考试的名额可能会从去年的6个减少到3个。

“在*不接纳候选人后,每个人都挤进了政界。有数百名申请者,但名额很少。”这个“坏消息”严重削弱了林端的信心。因为她觉得“希望太渺茫”,她逐渐想出了“破罐子破摔”的主意

今年三月,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结果公布了,林端输了。

无法入围的夏令营。

事实上,我国的研究生招生正从过去的以免试为基础,以免试为辅,向以免试为辅转变。一些改革先驱率先实施了100%免税试点。至于如何豁免,近两年来,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夏令营选拔人才。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员楚·赵辉的说法,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在100多年前也做过类似的尝试。他们将组织一群孩子举行野餐、旅行和其他活动,寻找有特定志向的候选人。

在中国,这仍然是一个新事物。《时代周刊》在人人网的研究论坛上发现,“夏令营”有一个特别的区域,至今已有近20万个讨论帖子。一篇题为“什么是夏令营”的帖子写道:“我们很难确定哪个学校是夏令营的发起者...夏令营的出现反映了各高校对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思考和探索。希望学校能够通过预先接触、交流和考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生。”

简而言之,夏令营是研究生自我注册的一种方式,目前广受尊重。据了解,几乎所有著名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大和上海大学,都已开始为初中生举办为期3-5天的夏令营。此外,整个趋势正在从单个系发展到大多数学院。

复旦大学近年来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今年5月21日,该校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今年的夏令营计划,称“夏令营将是2014年接受外国学校学生的唯一途径”。复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知名院系的活动通知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表述。

由于复旦大学行政管理及其他三个专业只接受免试,其他专业的统考名额很少,这意味着最有可能进入学院深造的方式是参加夏令营,并在活动中获得免试资格。

然而,要进入营地,必须先通过两个门槛。复旦大学在上述计划中详细说明了申请资格:第一,优先录取985名大学生;第二,除了那些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的学生外,申请人的3年本科成绩点应排在学校同年级专业的前5名。

今年6月28日,复旦大学公布了录取名单。在45所入围学校中,只有4所本科学校没有被列为“985”或“211”。然而,复旦经济学院今年招收的165名经济金融两大领域的夏令营成员中,只有一人不是生于“985”或“211”,而是来自某个机构。

有趣的是,今年5月20日,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承诺将继续资助各学校和部门举办的暑期学术夏令营。然而,资助的对象是如此有限:特别是那些学生不够理想的大学,研究生入学;在新生中,来自“211”和“985”大学的系更少。

在宝研论坛上,清华大学的一名“学生恶霸”被列入7所大学夏令营的入围名单,最终获得了3份工作,他总结说,夏令营的组织者喜欢名牌大学的学生。对于“985”和“211”学生来说,不管他们的专业是否合适,他们都比其他学校的学生有更多的优势。

林端认为,这极其不公平。四年前,在高考中,她的好朋友比她低一分,她通过了厦门大学。然而,她选择了得分更高的郑华。然而,厦门大学既是“985”又是“211”,而中国*却不是。

虽然林端不认为211大学的学生一定比非211大学的学生好。然而,从去年5月到今年1月,在为期6个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期间,她一直很后悔,“为什么她没有到厦门大学报到?”“如果我是厦门大学的学生,去年我可能有机会进入复旦大学的夏令营。但在中国,几乎没有这种可能性。然而,我想学的管理专业并没有招到所有的候选人。唉,这真是一场悲剧。”她叹了口气。

陈成的经历是,申请跨学科夏令营也是一个“悲剧”。他最初学的是新闻学,但发现这个专业不适合他。在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前,他试图争取免于参加夏令营,但发现绝大多数项目只针对专业对口的学生。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