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强壮科普 让科学双翼齐飞
周艺平
新闻背景: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12年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79个国家科普教育基地荣获此殊荣。同时,上海、北京、青岛等地以科普讲堂或科普大篷车的形式开展科普宣传,介绍禽流感防控知识...
近年来,科学研究作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报道,并取得了许多世界级的科研成果,这让我们感到自豪。在科学的另一面,近年来科学普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科技部2012年底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科普经费已超过100亿元,共有近200万科普人员,500平方米以上的科普场馆1681个。
然而,这些令人欣慰的数字仍然掩盖不了科普科学翼的弱点:100亿元的科普经费只占科研经费的1%;200万科普人员中只有0.58%从事科普创作。平均每个科技馆只有1.7名科普人员。与此同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仍然相对较低。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抢盐”“抢醋”事件频频发生。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科普部门还不够强大?
缺乏科学家导致科普变成被动的水。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李大光教授主持了许多关于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他认为中国科学普及的最大问题是科学家没有被动员起来,科学研究人员参与科学普及活动的程度太低。在发达国家,科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与公众沟通的桥梁。科学家和大众媒体之间的默契合作造就了许多科普明星,如Asimov和carl sagan。相比之下,在中国,科学界只关注科学研究,科学家和大众媒体之间的信任远未建立。
一位热心参与科普工作的院士曾哀叹,科学技术工作者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唯一职责,而从心底关注科普工作的研究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石长旭也表达了无奈。现在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是以学术成就为基础的,而科普不包括在评价体系中科技工作者的普遍心态是不把科研经费当作“不讨好他们努力的科普”。
落后的科普观念导致公众缺乏支持的热情。长期以来,我们的科普工作基本上是把科学知识“推向”公众。一些专家将其描述为“你不知道,我来告诉你”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在教育水平落后、信息不公开、公民意识尚未形成的时代,这种传统的科普方式仍然有意义。然而,今天当一切都变了,传统的科普方式可能意味着一种不平等的思想。这种无视公众认知心理和意识的强制灌输迫切需要改变。
在西方,科学普及已经从“大众科学”和“科学传播”发展到今天的“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名称演变的背后是科普观念的变化。公众从外部科学逐渐融入科学,理解科学方法,最终形成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与公众充分互动交流的前提下,转变科普观念,变“推知识”为“拉兴趣”,是我们科普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市场化程度低使得大众科学很难靠自己制造血液。受多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中国的科普工作一直由*部门沿着公益性的轨道引导。科普的现在和未来无疑需要*的大力支持,但市场化程度太低的事实也迫切需要关注。面对巨大的需求,科普产业的发展并不乐观:人均科普图书量仅为每年0.03册,科普动画作品每年制作不到50册,科普动画图书占国内动画图书总量的比例不到10%,科普玩具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传统的科普产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市场和公众的需求。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吴国盛主张,*应放弃直接开展科普活动的传统做法,主要履行资源配置和管理监督职能。*退出后如何填补空缺?推进科普社会化、产业化、普及化,引进民间资本是一条可行之路。
中国的科普工作急需变革。
调动科学家的科普积极性和培养专业科普人才需要政策保障。我们应该推动科学普及成为科学研究的一部分,使科技工作者的“不愿做”和“愿意做但不敢做”转变为“愿意做”和“有能力做你想做的”。特殊的人员和资金也将在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中发挥非凡的科普功能,如月球探测项目、转基因项目和大型飞机项目。事实上,在科研项目中增加科普任务的试点工作正在进行。高层次科普人才培养计划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今后,大量专业科普人员将前往科普场馆、科技媒体、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
科普的方式应该从观念上改变。需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和“指挥”方式,迫切需要推广“互动”、“体验”和“双向交流”等科普形式,让公众从“倾听科学”转向“体验科学”,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未来,希望“科学与中国学者专家之旅”、“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等活动将在各地、各行业举行,各种科普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科普需要在“事业”的发展中引入更多的“产业”元素,做大做强。更熟悉公众心理、更了解公众消费习惯的公司、企业和组织应该在科学普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的科学普及注入新的活力。向市场推广有效的科普资源,按照市场规律运作,让科学界提供的科普原料在市场上进行“炒、炸”加工,形成公众愿意接受的“知识盛宴”。
公众、研究人员和决策者需要认识到,如果长期忽视科学,科学的这一“翅膀”将受到损害,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只有真正发生变化,中国的科普工作才能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才能把科学研究和普及的两翼结合起来,使科学技术成果惠及大众,科学精神深入人心。
中国科学新闻(2013-04-15,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