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985、211存废之争折射中国大学改革之困

科普小知识2022-07-15 12:15:49
...

“985”和“211”工程继续反映出中国大学改革的困难。

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记者张建群)中国旨在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211工程”和“985工程”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公开讨论。虽然教育部已经对一些公众关注的问题作出了回应,但关于这两个项目的存在和废除的争议仍然受到关注。专家认为,这反映出中国的大学改革仍面临许多困难,建设几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11工程”和“985工程”是我国在上世纪末相继提出的高校重点建设项目。前者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约100所大学和若干重点学科。目前,已有112所大学进入“211”;后者是在“211”范围内进一步选择世界一流大学,“985”名单上只有39所大学。

针对高校取消“211”和“985”项目的消息,教育部表示,“211”和“985”等重点项目有效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没有取消“211”和“985”项目的案例。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近日在出席“2014省级共建地方高校研讨会”时明确表示,今后更多国家重大项目将在支持范围和选择条件上平等对待地方高校,打破“985”和“211”的地位壁垒,更加注重绩效评估。

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减少中国社会关于“211”和“985”工程的存在或废除的争论。一些专家认为,从教育部的反应来看,它不会很快被废除,这非常符合中国教育的现实。高等教育仍然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然而,改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很明显,它将朝着加强大学自治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211”和“985”工程院校都有国家或省*的专项资助,在教育资源方面远远超过其他院校。

在学生就业方面,许多中国企事业单位和一些在华外企也要求他们具备“211”和“985”项目的学术背景。尽管一些求职者拥有“211”和“985”工程大学的研究生学位,但他们无法成功获得求职资格,因为他们的本科学位不属于这一类别。

刘强,吉林大学研究生,就读于非211和985工程学校。为了改变自己的“血统”,他在读研究生时特别选择了吉林大学。

刘强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改变教育水平,同时也进入到被全社会认可的名校行列,最终实现良好的就业。”

据了解,作为继“211”和“985”之后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三个国家战略计划,“2011计划”(增强高等教育机构创新能力的计划)已于2012年启动。该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收科研院所、工业企业、地方*和国际创新力量参与,探索适合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计划”的部署中表示,这是一个官员的计划,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甚至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这项计划一旦实施,就不会有“2011年学院和大学”的概念。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褚建议尽快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体系,按照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对高校的学术能力、教育水平和办学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