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地热“十三五”规划出炉
■我们的记者赵广利
农历新年刚过,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编制的“十三五”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作为中国第一个地热能源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这一消息的发布对于地热能源的各界人士来说比元旦更令人兴奋。《规划》首次从顶层设计层面描述了地热能规模化推广应用的发展蓝图。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一些具体任务,提出“十三五”期间将增加11亿平方米地热能供采暖(制冷)。新增地热发电能力为500兆瓦。到2020年,地热能年利润将达到7000万吨标准煤,地热能供暖年利润将达到4000万吨标准煤,京津冀地区地热能年利润将达到2000万吨标准煤左右。
地热能源的第一个“十三五计划”对地热生产、研究和研究的所有部门意味着什么?它最大的亮点是什么?“十三五”能否完成?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地热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庞忠和。
《规划》颁布了具有指导性的激励性发电指标
《中国科学报》:作为地热科学领域的“老手”,你认为“计划”中提出的这些具体目标是否客观合理?考虑到中国地热发电的总装机容量不到30MW,而目前地热能源的年利用率仅为2000万吨标准煤左右,实现起来有困难吗?
庞忠和:作为地热能开发利用的第一个“十三五”规划,“规划”对地热能的发展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设定一个相对较高的指数是正常的,这意味着鼓励发展。地热部门对“计划”总体反应良好。大家对搞好地热行业的信心大大增强。过去生产其他能源的企业也转向了地热。地热人的心更热。基于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实现目标。
至于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评估,我认为北京、天津、河北的目标(年地热能利用量达到2000万吨标准煤左右)最有可能实现,第二个国家供热目标(新增地热能采暖/制冷面积11亿平方米)也有可能实现。原因如下:
首先,中国在地热利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地热能源的直接利用居世界首位,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国家一级有好的示范项目,模式可以复制。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需求非常迫切。华北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雾霾问题严重,迫切需要清洁能源替代。因此,京津冀和华北地区具有良好的地热资源和迫切的需求,这决定了这些目标最有可能实现。
中国科学新闻:哪些目标不容易实现?
庞忠和:最困难的目标是地热发电。目前,中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只有25MW多一点。未来的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喜马拉雅热带地区,其在不久的将来的快速发展是不太现实的。简而言之,我国已经开发并可用于直接地热发电的热场最终达到了500兆瓦的容量。
原因是探索没有跟上步伐。此外,从国外经验来看,水热地热发电的周期一般需要8-10年,也就是说,从勘探开始到新区的安装和发电需要8-10年。即使将整个过程中的所有因素都调整到最佳,也很难在5年内实现。然而,这一目标是面向政策的,也是必要的。
因地制宜的布局探索是最重要的任务。
《中国科学日报》:《规划》还提出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几项宏观(重点)任务,如“我国主要热液地热区(场)和浅层地热资源的地质条件、储热特征、质量和数量、干热岩开发区及其开采技术和经济条件评价”、“积极推进北京、天津、河北、鲁豫、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热液地热集中规划、统一开发”、“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资源利用”请阅读这些任务背后的含义。
庞忠和:其中一些任务具有产业布局的意义,突出了国家在地热能开发利用中“因地制宜”的总方针,即布局要结合地热资源的地方条件。
例如,“大力推广使用浅层地热”,浅层地热无处不在,需要完成的总指标,浅层地热大概占了一半,这只需要扩大规模,就可以使用的地方。但是,“积极推进水热地热供暖”一文强调“条件好的地方优先使用”。在这里注意“统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发展模式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例如,过去地热开发是独立进行的。结果,可能有两个被墙隔开的井,它们互相抢走水和资源。这是由不团结引起的问题。在长期效益方面,统一开发强调合理布局问题,实现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中国科学报》:从序列来看,规划非常重视各类地热资源的勘探和评价。
庞忠和:就勘探而言,这仍然是我国需要勘探的一个领域。目前,中深部热液勘探技术相对成熟,但深部地热勘探难度较大。“规划”强调应该选择有利于地热利用的区域是什么意思?地热能源随处可见,只要钻探足够深,温度可以提高,但这不一定经济。商业开发应该考虑成本。有利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浅层钻井和高温;第二,水库很好。有了这两点,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哪些领域更有利。这些都是地下勘测和评估的一部分。对于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来说,这是一项比较大的投资,也是一项基础和关键的工作。
技术向深度和广度进军,重视地热能源的清洁替代
《中国科学报》:刚才,作为地热能源开发利用的第一个“十三五”规划,地热产业得到了大力鼓励。它给地热基础设施带来了什么机遇?
庞忠和:当一个行业规模扩大时,技术必然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样,许多基础工作就可以完成了。例如,将加强直接使用的热泵设备和发电用发电机的独立研发。目前,许多水暖设备是国产的,但仍有少量大功率热泵机组是进口的。
中国科学新闻:作为一名地热老手,你对这个计划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庞忠和:我最关心的是北京、天津和华北地热能在应对雾霾时的清洁能源替代效应。
*总书记在2016年底*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热,是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和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北方地区群众的取暖和过冬,关系到能否减少雾霾日。”清洁能源替代,地热能是比电力和天然气更好的选择。地热能是一种完全清洁的能源,是一种持续的能源,特别适合在冬季替代散煤取暖。我建议北京、天津、河北、鲁豫,甚至大华北地区来规划烟雾控制问题。其他地方也有污染排放,北京不能孤立。目前,地热能的贡献并不明显,因为我们做得还不够。如果我们将来能很好地利用地热能,地热能的贡献一定会非常大。
《中国科学报》:考虑到我国地热资源的财力,如果开发利用得当,地热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能保证多少?
庞忠和:清洁能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到2020年,清洁能源将占能源结构的15%。目前,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有3%。地热能可能贡献3%中的1/3。我相信,随着几种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15%的比例将会变得更大。
《中国科学报》(第五版《技术与经济周刊》,2017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