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向平院士:不务正业还是重要使命?科学家到底该怎样做科普?
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作为一名科学家,每当一份报纸失去一个朋友,每当一台电视失去所有的朋友。”我们不禁要问:在科学普及中,媒体人能取代科学家吗?我们所有的科学家都藏在哪里?我们为什么不站起来,充当科学普及的使者呢?
科学家是所有自然科学知识的来源,也是科普的主力军。它们永远无法被取代。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家有义务和责任以公众可以接受的方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使公众能够理解科学,学习科学,并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奇曾经说过:“科普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工作者。”在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做科普的故事,为社会注入巨大的正面能量,并产生重大影响:
布鲁诺勇敢地传播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运动”,影响了17世纪欧洲的科学和哲学。赫胥黎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坚定追随者,也是第一个提出人类起源问题的科学家。他也是一个伟大的科普工作者。他追求促进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方法在生活许多方面的应用。
发明电磁感应效应的伟大物理学家法拉第发表了一系列演讲《蜡烛的故事》,成为科学家在历史上普及科学的好故事和经典。它给社会带来了一股暖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还写了《物理学的进化》,即使没有数学基础的人也能从中理解“人类智能如何寻求概念世界和现象世界之间的联系”。
霍金的《时间简史》无疑是当代科学家普及科学最成功的典范。它的影响范围、效果和持续时间都是前所未有的——即使小学生知道《时间简史》,他们是否读过也不会影响它的价值和意义。
除了科学家关于科普的讲座、文章和书籍,媒体无疑是最有效和最广泛的科普载体。它在科普传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媒体和自我媒体时代。应该注意的是,当媒体和媒体人作为大众科学的来源和渠道时,他们可以传递积极的能量和消极的能量。
1978年“*”结束后,作家徐迟写出了影响一代人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豆蔻少年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充满深情的词句。在我们心中,我们提高了对科学的钦佩和对科学家的尊重,点燃了我们通过科学为国家服务的激情。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大众科学典范。它把科学和科普的巨大魅力和积极能量传递给了社会。
今天,很少有或没有像哥德巴赫猜想这样的作品能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背后的原因可能不是像陈景润这样的大科学家越来越少,而是像徐迟这样能深入生活的媒体人越来越少。
目前,一个年轻的记者可以在不到10分钟的采访(即使没有直接面对科学家)和互联网上发现的零碎信息后,在几个小时内编造一个科学家和他的科学研究的故事。这些故事和其中的“科学知识”不仅给科学家本身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
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作为一名科学家,每当一份报纸失去一个朋友,每当一台电视失去所有的朋友。”
虽然我们可以责怪科学家还没有学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但主要因素是媒体和媒体人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不再能够“沉入”生活,不再把科学的严谨性和对科学的崇敬放在第一位,他们能否吸引注意力已经成为最大的驱动力和推动力。
更有甚者,在所谓科学事件的新闻制作和报道背后,一些带有很强个人色彩的媒体人,预先设定舆论导向,单方面接受或拒绝科学事实,只列出有利于自己观点的“科学证据”,利用电视和互联网的广泛传播效应,对社会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几年前,一部爆炸性的雾霾电视电影和一部关于转基因生物的短片成为媒体人“科普”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典型例子。我们不禁要问:在科学普及中,媒体人能取代科学家吗?
那么,我们所有的科学家都藏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不站起来,充当科普的使者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列出一系列原因:
在管理层,科学家和公众之间缺乏沟通渠道。国家一级缺乏高效的科学家智囊团;主管部门太多了。
在社会层面,科普信息化跟不上社会信息化;科普的内容跟不上科技的发展。多样化创新和创业所需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
在科学家一级,科学家对流行科学了解不够,缺乏热情。一些科学家不具备科普的基本素质。科学家“大众化”的速度远远低于媒体“大众化”和“大众化”。
在公共层面,公共科学的质量普遍较低。公众主要受网络和其他创建博客的媒体的影响。公众对科普的自发需求不足以构成“有效需求”。
然而,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作者主要谈了外科医生本人对于制度和社会因素的一些原因。
事实上,并非每一位从事尖端科学研究的杰出科学家都能成为合格的科普专家。将科学研究的专业术语转化为公众能够理解的“口语”是一门艺术。有许多不成功的例子。
例如,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去一所著名的高中做科学普及报告,听到学生们在一个大的区域睡着了。看到这一幕,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愤怒地中途离开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被邀请参加一所小学的开学典礼并做一份科普报告。他的家乡方言在小学生中引起了骚动,大大降低了一个科学家在小学生心中的崇高地位和他对科学知识的渴望。
不久前,一所大学要求每个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做一次科学普及。这种强制性的科普措施不是为不同的人制定的,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做科普,也不建议为了科普而做科普。
几年前,林群院士举了一个例子:“有些人甚至认为搞科普不是一份正当的工作,没有创新,搞科普就不能搞科学研究。”现在,似乎正发生着相反的情况:一些研究人员甚至研究生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参与科普活动。虽然松了一口气,但仍需要谨慎。
每个科学家都是自己领域的领导者。一旦他超越了他的研究领域,他可能只是一个“学生”。因此,科学家不仅是科普的传播者,也是科普的对象。
一个显而易见的症状是,一些所谓的“一般实践”科普“大V”或“互联网红”正在新媒体的集群下诞生,以极其不专业的语言向公众传播所谓的“科学声音”,谈论他们研究领域以外的热点问题。
哪里有热点、邀请函和活动,这些科普“大V”的声音就会出现。在科学家光环的掩盖下,在媒体的奉承下,最初的科普思想被抛弃了。在虚荣的驱使下,我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像宇宙一样大,像量子一样小,什么转基因,什么外星人...没有大众科学的“大V”不懂的话题。
因此,由权威科学家建立一个科普智库尤为重要和迫切。每当出现热点问题和紧急情况时,媒体的解释往往缺乏官方权威的声音。媒体采访的科学家可能根本不是相关领域的专家,他们对评论的严肃解读已经成为公众的“科学声音”。权威解释的滞后给社会和公众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高级当局应该为科学家建立一个智囊团,在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开始时,通过他们领域的权威科学家给公众一个真正的“科学声音”。即使进行了媒体采访和报道,主管当局也应该建议权威科学家出现在现场,以避免嘈杂的声音和防止混乱。
因为科学普及不到位,我们吸取了许多痛苦的教训。你还记得那场严重违反科学规律,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万斤/亩”闹剧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谣言四处传播,人们争相购买盐,导致超市食盐短缺,公众恐慌。
近年来,一些不择手段的企业利用人们对长寿的渴望和追求,特别是老年人,以科学的名义推出各种昂贵的“保健品”,并邀请著名医生、教授等包装的所谓“科学家”。对其进行宣传,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特别是,一些电视台受到利益的驱使,失去了基本的道德底线,从而助长了健康产品的扩散。一些人把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得到保护和发展的中医推到西方标准的科学判断平台上,得出中医是伪科学的荒谬结论。然而,最近出现的所谓“量子产品”是荒谬可笑的。
当我们没有充分准备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不仅为科普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给科普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中国有超过7亿的网民和超过500万的网站。虚假的科学消息和谣言传播得很快,影响范围很广,造成很大的危害。
今天,在科学素质没有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很多事情没有很强的信息辨别和错误识别能力,并且由于片面的倾听和片面的信任,很容易被网络上虚假的科学信息所误导。虽然官方机构和媒体每年都举行科学的辟谣活动,但它们的影响是有限的。特别是,即使在官方驳斥之后,互联网公司也不会删除相关的虚假科学新闻,这些新闻仍然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发现。
让我们举个例子。百度的搜索关键词——“天眼”及其相关在线新闻包括:
“中国之眼收到神秘信号,伟大的霍金再次警告”
“中国的眼睛望远镜收到外星人警告信号,内容让所有人吃惊”
"霍金再次警告说,眼睛工程将会激怒外星人或者带来灾难."
“世界震惊了,中国发现了地球!”
“西南的一座山发出了电击,日本和欧洲听到了这个消息,要求白宫将宇宙信号移交给中国。”
“中国的天眼搅动世界!美国、日本和欧洲直接坠入圣坛,一起呼唤:宣布真相”
“中国的眼睛再次接收到‘外星人’信号!日本和欧洲联合寻求公告,美国醋难以消除”
“中国的天眼发现了第二个地球,其含水量是地球的10倍。它将成为人类未来的家园。”
"外国专家:中国破解了外星人的信号,变成了一个求救信号?"
上述这些所谓的“科学新闻”都是故意编造的虚假内容,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甚至被一些*部门的领导所相信。
相关法律相对滞后(如2002年通过的《科学技术普及法》)。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凸显出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在互联网上传播虚假科技新闻没有完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单纯依靠企业自律牟利是不现实的。
我们需要建立惩罚措施,在限定时间内冻结虚假科学新闻的相关链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企业黑名单,公布或警告那些被发现故意拖延或拒绝纠正的行为。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没有科学家从源头上参与和控制的情况下结束科学事件和新闻。建立科学的新闻审计机制和制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今天,中国正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步前进。在前进的道路上,一些科学家自身和管理部门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新形势下科普工作中的新问题。
除了*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解决矛盾外,广大科技工作者也要调整心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
一个强大国家的梦想不仅是让一些科学家引领世界科技潮流,也是让这个国家的所有人都生活在品味、尊严和成就感之中。科学普及的道路是漫长而艰难的,但实现“两百年”的宏伟目标是不争的事实。
科学家沉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部分科学家提出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批准组织实施《中国科普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该项目依托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所。在科技部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研究团队由几十名热心科普工作的院士和研究科技政策的学者组成。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和作者是联合项目的团队领导。
我们希望在两年内发挥院士智库的作用,从顶层设计入手,对中国科普发展战略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形成一些系统的研究报告和建议,为中国科普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建议。我们研究的进展、阶段和最终结果将逐渐在《中国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我们愿意吸收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和丰富课题内容,提高咨询建议的质量,为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繁荣的现代世界科技强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吴向平,天体物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他主要从事宇宙学研究。他的研究课题包括引力透镜效应、星系团物理及其宇宙学应用、宇宙再电离等。他在*天山领导了“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科学实验项目。他目前是国际科学项目“斯卡中国”的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项目“利用引力透镜效应研究宇宙中物质的分布”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