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新药创制:源头创新是短板

科普小知识2022-07-17 18:16:15
...

编者按: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了410倍。但其中,国内创新药物正在苦苦挣扎。是什么阻碍了国内创新药物的研发?是基础研究“造血”不足,还是科技成果转化为“肌无力”,还是审批制度存在“障碍”?从现在起,《科技日报》将推出一系列关于国内创新药物的报道。在医疗卫生*改革的关键时期,将深入挖掘和认真审视国内创新药物的研发,寻找“难产”的症结所在。

新药创制:源头创新是短板

10月10日,17种抗癌药物被列入医疗保险报销名单,引起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业内人士指出,在17种抗癌药物中,只有江苏郑达天晴研发的妇科为国内创新药物,其余均为进口原创研究药物。

2008年,国家重大新药研发科技项目(以下简称新药研发项目)启动,中国新药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然而,我国原创新药的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还存在原创成果少、临床研究薄弱、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新药产业的创新体系存在明显的缺陷。

新药的来源仍然不是“自主的”

“从1985年建立药物评价体系到2008年,我国仅有5种国内原创新药上市,但自新药创制计划确立以来,已有30多种原创新药获得批准。”中国科学院新药发现特殊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陈开贤院士见证了中国药物发现的巨大变化。他告诉《每日科学》记者,“中国已经成为除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外,在新药研发领域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

但陈凯先坦言:“我们的创意还不够。”尽管这些新药的化学结构是新的,目标是旧的,作用机制也是旧的,“到目前为止,我们1.1类新药大多是这样的。”1.1类新药是指用合成或半合成方法制备的,在国内外没有销售的药物。

原始新药诞生的背后往往是一批重大的科学发现。因此,被广泛关注的“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救生药物”格列卫,产生了五位美国院士和五项拉斯克奖(美国生物医学最高奖项)。

近年来,中国的基础研究能力大大增强,SCI论文数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不乏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那么为什么在国内1.1新药中很少有独立发现的新靶点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大学的评价机制仅仅是SCI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孔令贻认为,目前高校职称晋升机制使得教师在选题时更倾向于解决科学问题和发表高水平论文,但很少有人关心这些问题能否转化。

此外,许多高校实行人事代理聘用制度,如三年或六年没有结果(高水平论文)不能晋升为专业职称,“要么晋升,要么离职”。新药开发耗时长,成功率低。谁愿意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研究?

谁应该做转型药房

新药研发就像接力赛。企业和大学需要合作,完成接力。

"企业直接购买产品进行生产是非常不可能的."作为主管科研的副总裁,孔令贻带领团队参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产学研合作对接会议。他的结论是“大学的研究可能与企业不完全匹配”。

新药开发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并非每一个新的目标都可以筛选出有效的化合物,新的化合物成为专利的可能性非常低。根据目标筛选、合成和设计的一些候选化合物,有了这样的“标志”,企业就有了介入的意愿和实力。

“我们称新靶点和机制的发现为药学、转化医学或转化药学领域的新应用。”孔令贻表示,在“十二五”期间,转化医学的概念逐渐融入中国的创新体系,试图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医学之间建立直接联系,以加快药物研发。

然而,现实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药学转型需要更高的应用基础研究能力、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和客观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支撑。高校拥有人才和设备,但缺乏激励机制。企业有意愿和财力,但没有科研实力。

根据2014年的统计,中国制药行业的年平均员工人数约为216万,而R&D员工的比例仅为8%。然而,R&D人员在发达国家制药企业中的比例不低于30%。

孔令贻理想的转型医学是“大学向下游多走几步,而企业向上游移动一点”2016年,恒瑞制药和和盛制药分别在中国药科大学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孔令贻说:“还有10多个实验室和研究实验室与企业合作。与制药公司自主研发相比,成功率肯定更高。”

临床研究也成了绊脚石

随着药物研发的全球化,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共享开发模式受到广泛尊重。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由中国牵头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陈开贤说,“在整个新药研发体系中,缺乏临床研究能力是一个突出的缺点。”

在新药获准生产之前,必须通过临床试验来确定其功效和安全性。

临床研究机构少,水平低,标准化差,甚至存在数据无法追踪和数据伪造等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于,拥有一定科研实力的大型医院的医生太忙,无法进行临床试验和研究。从医院的绩效评估和分配机制来看,临床试验研究的发展也是“无关紧要”的。

过去,中国实行药物临床试验审批制度。等待时间长,临床试验压力不大。然而,去年它被改成了备案系统。只要在90个工作日内未被拒绝,企业就可以独立进行临床试验,这可能导致临床试验的供需不匹配。

随着新药研发专项支持和评价效率的提高,近年来我国新药营销的步伐大大加快。尤其是今年以来,每2-3个月就有一种新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批准。

“如果新药研发的成功率按10%计算,临床研究的工作量将非常大,以至于一年之内美国市场上就有20到30种新药上市。”陈开贤表示,目前中国缺乏一支专业化、专业化的研究型临床团队,这需要国家和医院在人事制度、考核激励、团队建设等方面的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