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探索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曾经被中国科技界追逐的“明星”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现在有些落魄。
十多年前,SCI论文在中国很少。一篇SCI论文可以在许多单位兑换1万元,这几乎相当于一个人半年甚至一年的工资。去年,中国发表SCI论文19.1万篇,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量的12.08%。SCI论文不仅在中国毫无价值,而且成为批评的对象。一位院士曾开玩笑说,SCI已经成为一个愚蠢的中国理念。
SCI论文的数量多于数量。它反映了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然而,如果今天的科学研究仍然仅仅以SCI论文的数量来评价,显然不能满足当前科技创新发展的需要。
我国科研评价体系亟待改革。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科技创新的评价标准、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的特点,注重科技创新的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和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基础研究侧重于同行评价,尤其是国际同行评价。它还明确要求开展以重大成果和产出为导向的科技评估试点项目。
总之,有必要通过新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为中国科技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作为国家科技团队,中国科学院再次承担起历史的责任。他们带头改革,从不回头。
中国科学院有64年的历史,下属100多个研究所,包括基础研究所、应用基础研究所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所。以前虽然说没有统一的科学技术评价体系,但SCI论文的发表几乎是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和研究人员认可的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评价标准。2012年,中国科学院党组将科研评价作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提出建立以产出为导向的重大成果评价体系。
主要成就是什么?中国科学院党组认为,它必须是中国科学院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包括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成果转化和转化带来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提出有影响力的咨询建议、在引进和培养具有重要国际和国内影响的领军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在推进科教一体化等*机制方面进行重大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以中国科学院的成就为例,在一篇文章中解释了上述几个方面:中微子第三振荡模式的首次发现和铁基高温超导的一系列重要突破,属于“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冯康先生自主创新的有限元方法和自主研发的国际首台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正在“开辟新的研究方向”。高性能T300碳纤维的成功开发和国际领先的煤乙二醇技术的自主研发,堪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曙光”和“沈腾”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的成功开发,可以说是为冻土路基道路施工关键技术的解决和综合论证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市场价值的盐酸安妥沙星创新药物上市属于“成果转让转化产生的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开发模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并按功能区组织对中国区域发展模式的研究和建议,已成为国家制定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的重要研究依据,可视为“提出影响较大的咨询建议”。
主要成果产出导向评价的核心实际上是建立新的价值导向,摒弃定量评价和简单的论文导向。从去年4月开始,代表中国科学院不同领域下属单位的数学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水产研究所和长春光学与机械工程研究所四个研究机构率先进行了评估试点。2013年,另有15个研究所参加了扩大试点工作。目前,12个研究所的专家诊断评估已经完成。中国科学院聘请了114名国内外专家参与现场评估。95%的专家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以外,其中海外专家占64%。专家们对研究所的定位和各重点领域的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对如何改进研究所的管理提出了建议,从而达到试点的目的。长春光机所所长认为,评估结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指出,专家们的建议非常具有建设性和针对性。参与评估的国内专家在建议书中写道:“本次评估将对研究所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2012年底,中国科学院启动了另一项重大产出导向项目评估探索。在科技战略试点项目的规划和立项阶段,加强了同行专家和用户专家的独立咨询和评估环节,设计了信函评估、会议评估和国家部门咨询评估三个阶段。其中,信评侧重于小同行对科技内涵和质量的评论。评估将集中于战略科技专家对项目的总体战略评估。国家部门的咨询与评估注重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使研究工作与国家需求更紧密地联系起来,防止重复布局,加强协同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特别强调,中国科学院要改革研究院的评估体系,推进人才评估、项目评估等多种评估方式的改革,探索建立以重大成果为导向的评估体系。“我们应该成为科技*改革的先行者,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国家科技队伍的“火车头”作用。”(原名“中国科学院:探索以产出为导向的重大成果科研评价体系”)
上一篇:疫情是教育信息化成果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