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刘徽创立的割圆术

科普小知识2022-08-01 18:52:14
...

刘辉创造的切片技术

圆周率是圆和球面数学分析中不可缺少的常数,各国古代科学家都把圆周率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我国首次采用的圆周率值为3,称为“直径三周”。《九章算术》使用了这些数据,《正方形区域》有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有一个圆形区域,一周30步,直径10步。场的几何形状是什么?”显然,这个值不能满足精确计算的要求。汉代的一些数学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了各种圆周率值。通过他们的努力,数值精度得到了提高,但大多数都是经验结果,缺乏理论基础。

圆周率计算的突破依赖于一种有效方法的诞生,即割线法。经过深入研究,刘辉发现,当圆内接的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的周长可以无限接近圆的周长,从而创造了“割线圆技术”。

割线圆技术的主要内容如下:1 .圆内接正六边形,每边的长度等于半径;然后做一个正十二边形,从毕达哥拉斯定理开始,得到正十二边形的边长,依此类推。从内接N边的边长,我们可以推导出内接2n边的边长。第二,内接2n边形状的面积可以从圆内接n边形状的每条边的长度获得。如图所示,正十二边形(四边形OADB)的一部分面积等于正六边形的长度AB乘以半径od的一半。因此,即使具有非常多条边的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可以逐步求解。第三,圆的面积在两个可获得的值之间。

根据极限的概念,刘辉指出:随着圆内接的正多边形边数的增加,它的周长和面积越来越接近圆的周长和面积,“切得很薄,损失的很少,切得也很少,所以它不能切,而且它与圆周吻合而不损失任何东西。”通过将这一极限思想与上述不等式相结合,pi的真值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近似:不充分近似和通过增加多边形的边数来过度近似。这两个数据的准确性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与刘辉相似,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也用正多边形方法计算圆周率。然而,阿基米德用反证法证明了这一结果,避开了极限的概念,而刘辉则大胆地运用了以直代曲、达到无穷的思维方法。此外,阿基米德法需要计算外切正多边形的面积,而刘辉法只需要计算内切正多边形的面积。与阿基米德相比,刘辉的切圆技术可谓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