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摸清可移动文物“家底”

科普小知识2022-08-03 15:04:49
...

4月7日,五年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在北京公布。2012年至2016年,中国建立了3600多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人口普查人员,对全国1.0815亿件可移动文物进行了普查。其中,按统一普查标准登记的文物信息完整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册/件。

其中,珍贵文物登记3856268件,占总数的6.02%。此外,根据文物类别统计,钱币、古籍、档案文献、陶器和瓷器是数量最多的五大类别,占总数的70.78%。

■发现一批重要文物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普查结果,全国共发现新鉴定文物7084149件。仅北京就有222个新登记的收藏单位,新发现的新鉴定文物/套有2884873件。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柱表示,这些增长主要来自两类单位:

首先,一些文物单位对因保护条件的历史局限而封存的藏品进行了全面清理和登记。在故宫博物院的新普查中,已经记录了许多重要的甲骨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已经汇编和记录了10多万件考古发现。江苏省已完成了一批新出土文物的登记工作,如杨迪墓出土的文物。

第二,许多非文物系统单位通过普查发现了大量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山西运城星龙集发现《永乐南藏全经》;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时期发现的陶塑画像: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发现清代土司铜印;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和山东大学在这次普查中确定了数万件文物。*已鉴定出2万多件反映生产建设兵团历史的文物。

据刘玉柱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可移动文物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掌握了我国现有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保管权属和使用管理情况,找出了“家庭背景”。对普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表明,中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丰富,收藏体系多样,收藏主体集中,种类丰富,数量增长迅速。

■建立文物资源数据库

据介绍,按照统一编码标准,对已登记的文物和单位统一分配标准编码和分类号,建立了“文物识别卡”编码系统和集成文物实物、馆藏文件和电子信息的数据管理系统。每件登记的文物都有一个永久性的、唯一的22位数字代码,作为文物属性验证、信息筛选和索引查询的识别标志。

普查收集了27项馆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建立了全国文物资源数据库,改变了以往各单位孤立、孤立文物信息的状况,实现了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信息的统一集中存储刘玉柱说。

此外,记录了5000万张文物照片,总数据量超过140TB,有效构建了全国移动文物大数据。

■普查结果服务于社会

利用普查结果为社会服务是这次普查的目标之一。“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建立了统一的文物资源记录平台。人口普查完成后,该平台将成为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继续向公众开放普查,录入文物信息,提供文物基础信息和图片,实现检索、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刘玉柱说。

据统计,全国共举办1901次普查相关展览,展示文物35.7万件,参观者1.5亿人次。此外,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还联合实施了“文物展示中国”项目,在海外文化中心和博物馆推广和展示代表中华文明的数字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