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中国创新最强音:从国家科技大奖看创新走向
王泽山院士介绍了南京工业大学唐山研究测试中心的爆炸测试(摄于2017年12月27日)。新华社记者李波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奏响中国创新的最强音——从国家科学技术奖看创新趋势
新华社记者陈芳、于小洁和胡哲
王泽山院士和侯云德院士获得2017年中国科技最高荣誉。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双环”,基本原创是“多朵花”;科技奖“年度戏剧”凸显了时代的意义,中国的实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日在北京举行。作为我国最权威的*科学技术奖,这次颁奖典礼无疑是科技界的一件大事。今年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时代意义——党的十九大后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进入“深刻变革时代”。重大科技成果从零星到井喷,从量变到质变。人们已经看到,中国的科学技术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快速发展。
侯云德院士在办公室查找信息(摄于2017年12月27日)。新华社记者张雨薇
“80后科学研究少先队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荣誉标志着创新力量
吴文军、袁隆平、王选、黄昆...自1999年以来,29位杰出科学家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最高荣誉——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
“天眼”发声,神舟飞行,墨子“传信”,超越“投掷力”...谈到近年来中国科技成果的井喷,201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炸药专家王泽山院士对此了如指掌。
“在新的时代,我们的科技事业已经走出模仿和跟踪,进入创新的旅程。我感受到了科技兴国和科技强国的强大力量。今天,随着知识的爆炸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未来是无限的。”王泽山说道。
今年82岁的王泽山笑称自己是“80后科学青年”。现在他每年仍有一半的时间花在生意上,而且精力充沛,像个年轻人。
60多年来,致力于爆炸物研究的王泽山“以科学研究科学”,走自己的路,取得了超越国外水平的原创性成果。最近,他和他的团队正在酝酿的一项研究有可能成为另一项具有颠覆意义的“黑色技术”。
侯云德也是最高奖项的获得者,他一生都在与病毒作斗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性疾病预防控制研究所研究员,步伐轻快,近90年仍在工作。
26年前,侯云德是第一个在地下室建立试点生产线的国家,在中国创建了第一家基因工程药物公司。现在,“双重创造之花”已经传遍了中国。
10年前,79岁的侯云德被任命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项目的首席技术工程师。他带领团队为中国建立了一个检测技术系统,在72小时内识别和筛选了约300种已知病原体和未知病原体,这是应对突发疫情的“最后一句话”。
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上升趋势,我们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的科技创新。数不清的“80后”老科学家和“80后”年轻人正在一起工作,标志着时代的创新力量。
2017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左)在江苏省沭阳县青一湖农场考察水稻生长。新华社记者金
自然科学奖“双环”基金会原创“多点开花”
时隔11年,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迎来了“双环”——唐本忠院士团队“聚致发光”和李嘉阳院士团队“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和品种设计”双双获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奖励在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并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个人。自1999年以来,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直坚持“慎之又慎,勿滥用”的高标准原则。自2006年颁发两个一等奖以来,已经过去了九年和11年。
“值得注意的是,自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每年都有颁发。奖项已经从相对集中的基础物理领域扩展到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显示出“多点开花”的趋势,以及创新和顶尖领域的更多多样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基础研究是支持科技强国的“创新之源”。例如,在同一条河流中,基础研究是“上游”,它决定了“中游”的技术创新和“下游”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泉,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构。
赵忠贤院士正在演示磁悬浮现象(摄于2017年1月8日)。新华社记者金
从赵忠贤院士领导的铁基高温超导体研究到潘剑伟院士团队的多光子纠缠研究,从王院士领导的新中微子振荡模型的发现到院士团队的聚集诱导发光研究等..近年来,中国的基础研究不断提高,有些已经“领先”世界。自然科学领域的“精英统治必须参照欧美”时代开始“终结”。
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和领先原创成果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的基础研究在世界地图上继续上升,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已经占领了一些“山顶”,但在更前沿的地区,“山顶”仍然需要战略布局和持续的研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相关官员说。
王院士在广东省深圳市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室(摄于2013年11月8日)。新华社(王诜)
关键领域和瓶颈实现赶超,创新能力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展望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包括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加工技术和设备的突破和发明,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油气开发、现代煤化工、深海勘探、交通基础设施等许多重要领域,中国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深化高铁“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进入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出现的一些科技成果有能力领导世界。科学技术奖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得到进一步证明。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规划》,这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进入新时代,构建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尤为重要。在创新的指引下,一大批在科技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世界知名的超级项目和个人及组织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目的是调动更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体系建设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表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推动力的地位和作用,突出科技创新在整体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意义重大而深远。
根据福布斯双周刊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硅龙”的概念已经成为年底和年初的主流。自2008年以来的十年间,中国在技术和创新领域发展迅速。"如果中国赢得了这场技术竞赛,这就不再是一个笑话了."
“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科研人员“不变的第一心”。
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科技创新也应该瞄准这个“靶心”。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摄于2017年9月29日)在湖南省湘潭市河口镇的一个试验场观察低镉水稻的生长。新华社(薛玉阁)
科技创新既要“高度先进”,又要“脚踏实地”。在2017年国家科技奖名单中,有三项水稻研究成果(团队)入选:除李家洋院士团队外,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潘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寒地优质高产多抗龙井早稻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2017年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的丰收之年。正如评估小组对袁隆平创新团队的评价,“密切关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克服困难,不断创新。经过21年的建设,袁隆平等人领导的创新团队已经形成,并将继续引领世界”。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李家洋团队成功克隆了水稻理想株型基因IPA1,为突破水稻尤其是杂交水稻产量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宝贵的基因资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潘团队针对水稻生育期短、产量高、稻瘟病频繁发生、低温冷害等问题,经过20多年的研究,创新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寒地早粳稻“龙井”系列。
食品和药品健康关系到人民的福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获奖团队针对中药大品种三七研发应用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形成了植物育种、栽培、化学物质发现、药效学机制破解、生产自动化、循证医学研究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他们发表了关于“种好药、做好药、用好药”的新文章。
“只有当一群代表人类创新和发展的中国科学巨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诞生时,他们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孙晓波说,当国家实力积累到一定阶段,财力、政策和抓住机遇的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生命科学将是最受关注、最有希望在未来工业革命中实现新突破的领域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党组书记淮金鹏表示,下一步,中国将继续鼓励创造生命科学创新研究的良好氛围,通过科技创新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多的“中国计划”。
相关主题:2017年全国科学技术奖会议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