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国际磁共振大会在上海召开
科学网上海8月16日电(记者黄鑫)第19届国际磁共振大会于8月16日至2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国际磁共振会议由国际磁共振学会(ISMAR)每两年举办一次,是国际磁共振领域最重要和最高水平的全球性学术活动。这是该会议首次在*举行。它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700名著名科学家,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员阿德·巴克斯、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教授露西娅·班西、剑桥大学教授克莱尔·格雷等知名学者。会议主要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协办单位包括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国际医学园、中国物理学会光谱专业委员会、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现任国际磁共振学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陈群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在为期6天的会议中,围绕会议主题“磁共振技术发展与生命科学”,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深入交流了生物大分子核磁共振、固体核磁共振、液体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分子成像、电子自旋共振/四极共振/磁共振波谱、核磁共振超极化技术等7大国际热点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会议还向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的汉斯·沃尔夫冈·斯皮斯教授和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西蒙·维加教授颁发了国际核磁共振领域的著名学者ISMAR奖,以表彰他们对磁共振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所作的贡献。
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析和检测方法。它不仅是材料微观结构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核磁共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一直是世界的热点。多维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测定溶液蛋白构象、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相关学科的面貌。相关发明人(共7人)先后获得诺贝尔奖,核磁共振本身仍在不断改进和发展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磁共振在大脑研究中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已经成为研究脑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19届国际磁共振大会在中国上海召开,不仅有利于介绍中国特别是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和技术人才到上海来。也有利于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企业的科研创新和产品研发,保持上海在生物制药、生命科学、医药、先进材料等领域的领先科研地位。也有利于推动上海磁共振仪器企业、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进而推动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建设和发展。
据报道,国际磁共振学会成立于1971年。它主要是一个由欧洲和美国磁共振研究领域的科学家组成的非*学术组织。它也是磁共振领域唯一的国际学术组织。其宗旨是“促进磁共振技术在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并促进全世界磁共振研究领域科学家的合作与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也是教育部“985”和“211”重点建设大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吴雪雯先生的领导下,该校一直从事核磁共振相关技术和应用的研究。它一直是中国核磁共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并且拥有几个专门培养高级核磁共振人才的博士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核磁共振专业逐渐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并重,磁共振波谱和磁共振成像并重的局面,为我国磁共振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省部级项目,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和上海市各类人才项目的支持。在科技改造方面,华东师范大学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孵化了上海卡劳磁共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纽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两家磁共振技术/设备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