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由原同济大学电影学院,音乐系,传播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组成,在设计与艺术学院大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端艺术人才。
1、学院介绍
同济大学艺术类专业是在同济大学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背景下创建的,依托同济大学深厚的学科优势及办学传统,上海及华东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行业背景以及同济大学的名校品牌、学术研究、教学管理和多学科资源优势,形成了资源同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学院紧随当代艺术新的发展趋势,着力探索实践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方向,逐渐形成较为新颖和富有特色的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模式,并在特色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和国际教研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本院教师先后获得*精品课程和教学成果奖。
各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各类重大赛事活动中先后获得多项国际和国内大奖。学院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相关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与研究交流合作活动。艺术学院在上影集团、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上海芭蕾舞团、辽宁芭蕾舞团建有实习基地。一批著名影人和著名学者、文艺理论专家应邀担任艺术学院艺术顾问、兼职教授。
2、发展目标
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摇篮;建筑媒介融合时代的艺术创作高地;贡献“智慧型”生活的人文理念。学院将依托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利用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文环境这一发展背景,接轨艺术前沿、秉承学以致用、提倡兼容并蓄,引领创新思潮,关注当下人类发展的核心问题,用艺术表达同济人的济世情怀。致力于建设在国内具有强大影响力并达到国际水准的艺术学院。
3、学院历史
2001年5月,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成立
2004年,同济大学电影学院成立
2004年,同济大学音乐系成立
2009年,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嘉定校区教学楼落成,学院迁往嘉定校区
2011年9月,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电影学院、音乐系进行重新整合,纳入同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成立艺术学院
4、学科团队
艺术与传媒学院下设影视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表演艺术、艺术基础、艺术史论等六个学科团队,并制定了“皇冠计划”,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开设表演辅修课程。
5、设施环境
学校高度重视学院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在嘉定校区投资建设了艺术学院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又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一流的教学科研平台。目前学院拥有演播室、虚拟演播室、汽车摄影棚、放映厅、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数字音效工作站、电子媒介实验室、美术教学中心、平面影像实验室、媒资系统、图书馆艺术分馆、新媒体艺术馆等公用资源平台,数字影音实验室等专业科研平台。还设有大学生影像工作室等大学生创新基地。
6、合作交流
主要国际合作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德国奥芬巴赫设计学院、意大利博罗尼亚大学、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淡江大学(在建)、*世新大学、*昆山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具有良好的学生互派交流、教师互访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近6年来,有40多名本科生赴上述各海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
主要校外实习基地
上海市南汇区新场古镇
井冈山大学
江西省景德镇遥里古镇全国写生摄影接待处
环球数码媒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7、院长寄语
艺术可以使世界变得美好。当物质需求的满足不再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时,解决我们发展问题的基本路径便转向了艺术。艺术指向远方,离心灵最近。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会对人们的心灵建设有所贡献,并引领健康、可持续的生活观念。因此,意义的丰富性永远在形式之上;因此,我们会想清楚真正惹得上帝俯瞰着发笑的是那些为艺术而艺术,招摇过市的貌似聪明的人。
作品即人品,透过作品形式的魅惑,时间会称量出它真正的重量。而这份重量是由体现在作品中的创作者品格决定的。力透本文的功力需要创作者巨大的精神感召力的支持,艺术学院要培养人类精神高地的夯筑者,首先从培养人出发。这事与其所持有的艺术观念前卫与否无关。
生活中永远不缺乏诗意,只是能否被发现,怎样被表达。艺术是人类向往诗意的翅膀,“诗意的栖居”,由内心的宁静而达远方。
艺术不是宠物,不是茶楼酒肆间的浮笑捧场;艺术同样不是绣房里的老姑娘,以偏执的性格靠撒娇获得人们的注意和待见。艺术要有个性,更要有自己的尊严,艺术本身就有拯救自己的力量。希望我们的艺术学院是智慧了的城市中人们共同的理想和童话。
上一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
下一篇: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