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
汤一介,1927年生于天津,湖北省黄梅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儒藏》编撰中心主任。幼承家学,其父汤用彤是久负盛名的国学大师。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成就卓著。2014年9月9日晚8时56分,中国国学泰斗、北大国学国宝级教授汤一介先生逝世,享年87岁。
姓名:汤一介
出生地:天津
祖籍:湖北省黄梅县
出生日期:1927年2月16日
逝世日期:2014年9月9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授、博导
1、简介
汤一介
1983年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198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宗教研究院研究员,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荣誉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曾先后在美国俄勒岗大学(1986年)、麦克玛斯特大学(1986年、1990年)、香港科技大学(1992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年)等校任客座教授。1996年任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胡适讲座主讲教授,1997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学术讲座主讲教授。
2、人物生平
汤一介青年时代
1946年,因为落榜,汤一介进入北京大学先修班。在此期间,他阅读了西方哲学和美学方面的作品,写了《论善》、《论死》、《论人为什么活着》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1947年,汤一介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于1951年毕业。
1949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新*主义青年团,文学院有一个团总支,汤一介和他未来的妻子乐黛云就是这这里互相认识的。同年,汤一介加入中国*。
1952年,汤一介和乐黛云结婚。
1957年后,由于各种政治运动和学术批判风起云涌,汤一介也被投入其中。1957年初,北京大学召开了“中国哲学史座谈会”,他写了一篇文章《谈谈哲学遗产的继承问题》,这是汤一介在*建政后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1958年后,汤一介受到‘反右倾运动’的冲击和打压。
1966年,*开始,汤一介被终止讲课资格,下放干校。
1973年,汤一介加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即“梁效”),曾任材料组组长。
“*”结束后,汤一介还因为种种原因,必须接受清查,直到1978年他才被彻底平反,而此时的汤一介已经51岁了。
1980年,53岁的汤一介恢复了讲课资格,教授《魏晋玄学与佛教、道教》。
1981年,汤一介发表了《论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体系诸问题》,率先打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互相对峙的陈旧思想,提出认识发展史来看待哲学问题。
1983年,汤一介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汤一介参加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17届世界哲学大会。
1984年,中国文化书院成立,是国内第一家民间学术团体。书院获得了冯友兰、张岱年、朱伯昆、李泽厚、庞朴等哲学家的倾力支持。
2002年10月,汤一介向北京大学学校领导提出编纂《儒藏》的构想,得到了了张岱年、季羡林的鼓励和支持。2003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立项,北京大学整合文科院系的力量并联合有关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正式启动了《儒藏》工程,这也是教育部2014年为止最为重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攻关项目。汤一介任《儒藏》首席专家,另外有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学者一共400多人。
2010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成立,汤一介出任院长。
2014年9月9日晚8时56分于北京逝世。
3、学术兼职
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理事,曾任第32届亚洲与北非研究会顾问委员会委员(1986),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1992-1994),国内任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兰州大学、杨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大学兼任教授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等。
4、学术贡献
研究方向: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儒家哲学,中西文化比较等。
传播国学文化
*总书记同北大老教授汤一介促膝谈心
融合东西方文化
20世纪80年代起,各种学术思潮涌动,整个社会掀起文化热潮。针对当时兴起的“国学热”、“东方中心论”,汤一介是第一个发表文章批评“文明冲突论”的。他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出,文化可以不同,但可以和谐相处。
实现文化共处,汤一介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对话。只有互相理解、相互尊重,才能取得共识。以北京大学哲学系为核心,组建了中国文化书院,汤一介任院长。书院举办了“文化系列讲习班”,还举办了有数万学员参加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函授班,推动了当时的文化启蒙运动。他先后出版《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在非有非无之间》《佛教与中国文化》一系列著作,主编了《中国文化书院文库》《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国学举要》等大型丛书,创办了中国文化书院等学术机构。
晚年编纂《儒藏》
汤一介
截至2014年,《儒藏》系列已出版百册“精华编”,按照计划到2025年儒藏全本将全部完成编纂。整个项目将涵盖历史上儒家主要文献,包括历代学者研究著作等,还包括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韩、日、越三国用汉文著述的主要著作,到2014年已吸纳四国大约500名学者。
2014年5月4日,国家主席*来到北京大学人文学院看望了87岁高龄的汤一介,了解《儒藏》的编纂情况。
2014年6月底,《儒藏》精华编的前100册在北京大学举行了发布会,身负重病的汤一介先生坐着轮椅,在家人的搀扶下依然出席这场发布会,“我想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愿意为这个(《儒藏》编纂)工程来尽我的力……我必须继续努力,来把全本完成。”汤一介先生在发布会上说。
5、人物轶事
反对称自己为大师
汤一介反对人们用“国学大师”称呼他。在自己的首部传记中也有专门的一节以“反对称自己为大师”为题,汤一介说:“我真正开始做哲学和哲学史的研究应该说在1980年。这时我已经53岁了,但我没有气馁,仍然希望能为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尽一点力,但毕竟最好的年华已经过去了,要想真正成为一名有创造性的、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已不可能,虽不能尔,心向往之而已”。
在汤一介看来,不仅他不是大师,这个时代也没有大师,他说:“我说现在没有大师,因为还没有一个思想的理论体系被大家普遍接受,还没有出过一本影响世界的划时代著作。”对于这种状况的成因,汤先生以自己为例,称除了天分不够,社会环境也没合适的条件。他认为20世纪后半叶的学术氛围不够*,把思想禁锢在一个框框里边是不能产生划时代的著作的。
叹家风传不过三代
汤一介与夫人乐黛云
20世纪80年代后期,汤先生的一双儿女完成学业后便定居美国,他在传记中自述:“我儿子汤双博士也会吟诵《哀江南》,孙子汤柏地也能哼上几句,但吟诵《哀江南》对他们来说大概已成为无意义的音乐了。我想,他们或许已全无我祖父和父亲吟诵时的心情。所谓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大概传家风也不过三代吧。”汤一介甚至拒绝到美国和儿女相聚,因为“我的根在中国”。
知识渊博爱好很少
汤一介知识很广博,却几乎没什么其他爱好。不抽烟,不喝酒,不爱应酬,喜欢听的歌也是那几首,喜欢看的就是几部好莱坞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电影,知心朋友也就是几个。“他是个恋旧的人。”夫人乐黛云评价。
汤一介生活很朴素,吃的菜就是那几样,对穿的不太讲究。他冬天戴的帽子是毛线的,乐黛云想给他换一个皮的,或呢的,他死活不同意。
在很多人眼中,汤一介的性格内向,不像开朗的乐黛云很容易就和年轻人打成一片。但是乐黛云说:“他其实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很爱小孩,也很喜欢你们年轻人,但是他不是很表现出来。和他聊久了,他会把掏心窝的话都说出来。”
6、家庭关系
家庭背景
1956年,汤用彤(右)给汤一介(中)讲授国学
夫人
乐黛云,出生于1931年1月,贵州人,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院教授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等。乐黛云之父为贵州大学英文系教授,受到家庭影响,她从初级中学起阅读外国文学,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乐黛云于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期间与哲学系学生汤一介相爱,两人于1952年大学毕业时结婚。
乐黛云和汤一介结婚50多年来,历经坎坷,却不离不弃。反右时,乐黛云被打成右派时,汤一介给中文系打电话为她辩护,被认为划不清界线。“*”中汤一介被打成“黑帮分子”关在哲学楼,乐黛云每天晚上坐在哲学楼楼梯上等他回家。
子女
女儿和儿子学理科,均在美国工作。
小儿子:汤双,博士。1958年,乐黛云被打成“右派”,小儿子汤双刚刚8个月,她就被送到门头沟“劳动改造”,3个月才能回家一两天。
7、人物评价
汤一介
印象最深的是,每次拜访之后汤先生都会送到门口,感觉那一代学者很儒雅,说话的声音不大,可以用温润而高洁的玉来形容。因为汤先生本身有家学渊源,可以说融合了儒释道思想,是站在中国文明的高度来思考的。(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汤一介为人谦逊,对人随和。他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宽厚诚信,不怕艰苦。生命中经历的那些坎坷挫折自不待言,但他始终以宽容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始终认真扎实地治学。而在学术上,他高屋建瓴。此前我国只有道藏、释藏,并无儒藏。而汤先生意识到这一点,便组织编纂,耗费毕生精力。身体力行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了解中国文化。”(北大教授彭燕韩)
“汤先生不喜欢让人称他为大师,我们叫他大先生,是因为他让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引领我们‘回家’。”(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
“汤一介先生是用生命做事的人,他的贡献不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在于开风气之先,引领学术旗帜。”(《儒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常海)
“汤先生是一位有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的学者,不但对中国思想研究深入,更对西方文化有着包容和理解之心,是个现代的开放的有思想的谦虚的学者。”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奥地利籍教授、汤一介奥地利籍学生雷立柏)。
8、荣誉奖项
汤一介
2013年3月14日,汤一介主编的《中国儒学史》获北京市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
9、主要著作
专著
《郭象与魏晋玄学》 | 《早期道教史》 | 《在非有非无之间》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 |
《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 | 《非实非虚集》 | 《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 | 《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 《昔不至今》 | 《和而不同》《生死》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汤一介卷》 |
《佛教与中国文化》 | 《郭象》 | 《我的哲学之路》 | 《新轴心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建构》 |
主编
《国故新知——中国文化的再诠释》 | 《论传统与反传统》 |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新史》 |
《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哲学卷》 | 《道家文化研究丛书》 | 《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 |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论著辑要丛书》 | 《国学举要》 |
《一代名师:人文阐释》 |
论文
略论郭象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年02期 |
略论王弼与魏晋玄学 | 《学术月刊》1963年01期 |
略论早期道教关于生死、神形问题的理论 | 《哲学研究》1981年01期 |
论郭象哲学的理论思维意义及其内在矛盾 | 《哲学研究》1983年04期 |
中国哲学史与中国思想史 | 《哲学研究》1983年10期 |
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
论《道德经》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 | 《哲学研究》1986年01期 |
略论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 | 《理论月刊》1987年01期 |
论儒家的境界观 | 《北京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
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 | 《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
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和超越性问题 | 《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
儒学的现代化问题 | 《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
论老庄哲学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 | 《中国哲学史》1992年01期 |
在有墙与无墙之间——文化之间需要有墙吗? | 《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01期 |
儒学的现代意义 | 《中国哲学史》1994年04期 |
在全球意识观照下发展中国文化寻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
古今东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 | 《江淮论坛》1994年06期 |
华严“十玄门”的哲学意义 | 《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2期 |
读钱穆先生《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之贡献》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
内圣外王之道 | 《在非有非无之间》,*正中书局,1995年9月 |
禅宗的觉与迷 | 《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3期 |
“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 | 《理论学习与探索》1997年03期;《学术月刊》1997年10期 |
儒学的和谐观念 | 《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04期 |
儒、道、佛的生死观念 | 《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05期 |
汤一介学术自述 | 1997年12月1日 |
辩名析理:郭象注《庄子》的方法 | 《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
论郭象注《庄子》的方法 | 《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1期 |
魏晋玄学家郭象与裴頠之异同 | 《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01期 |
“太和”观念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 | 《中国哲学史》1998年01期 |
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 《学人》第13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 |
中国文化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 | 《文艺研究》1999年03期 |
关于建立《周易》解释学问题的探讨 | 《周易研究》1999年04期 |
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 《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
三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 《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2期 |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 | 《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4期 |
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 | 《中国哲学史》2000年04期 |
关于僧肇注《道德经》问题——四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 《学术月刊》2000年07期 |
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 | 《中国艺术报》2000年9月29日 |
国学大师——汤用彤 | 《光明日报》2001年1月16日 |
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 《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01期 |
略论百年来中国文化上的中西古今之争 | 《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02期 |
超越生死的观念和途径 | 《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29日 |
新轴心时代哲学走向的特点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
“道始于情”的哲学诠释——五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 《学术月刊》2001年07期 |
“拿来主义”与“送去主义”的双向互动 | 《中华读书报》2001年9月19日 |
论中国先秦解释经典的三种模式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儒学的特质和基本精神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
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 | 《开放时代》2002年04期 |
汤用彤与胡适 | 《中国哲学史》2002年04期 |
汤用彤先生与东南大学 | 《光明日报》2002年6月14日 |
解释学与中国 | 《光明日报》2002年9月26日 |
儒学与生态 | 《人民日报》2003年2月14日 |
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看平衡论的意义 | 2003年11月 |
西方学术背景下的魏晋玄学研究 | 《中国哲学史》2004年01期 |
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 | 《探索与争鸣》2004年01期 |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8月24日 |
“河洛文化”小议 | 《光明日报》2004年11月9日 |
论“天人合一” | 《中国哲学史》2005年02期 |
儒家思想与生态问题——从“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说起 | 《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2期 |
在中欧文化交流中创建中国哲学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
创建人学体系的有益尝试 | 《光明日报》2005年8月22日 |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与当今的“生态问题” | 《2005年国际儒学高峰论坛专集》,2005年 |
中国经学与传统学术 | 《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01期 |
和而不同:多元文化共处的思想源泉 | 《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5日 |
文化自觉与问题意识 | 《文汇报》2006年10月28日 |
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诠释 | 《人民论坛》2006年22期 |
关于儒学复兴的思考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
书评
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 《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16期 |
读冯契同志《〈智慧说三篇〉导论》 | 《学术月刊》1995年06期 |
会通中西熔铸古今——读《张申府文集》 | 《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0期 |
张申府与20世纪中国哲学 | 2005年 |
序跋
《熊十力论著集》编者弁言 | 萧萐父、汤一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
中国新文化的创建——序《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 | 《读书》1988年07期 |
天人相即·天人相通的现代视野——《生态理性哲学导论》序 |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熔铸古今,会通中西——序麻天祥同志所作《国学大师汤用彤评传》 | 《中国哲学史》1993年02期 |
《安祥禅》序言 | 《佛教文化》1995年01期 |
杂文
在全球意识下发展中国文化 | 《中华文化论坛》1994年01期 |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纪念汤用彤先生诞生100周年 | 《中国文化》1994年01-02期 |
在“*”与“不*”之间 | 《读书》1994年03期 |
我与北大 | 《人民论坛》1998年05期 |
从沙滩到未名湖 | 《光明日报》1998年5月13日 |
《国学举要》与传统文化普及 | 《中华读书报》2002年11月13 |
我的读书观:读书本该会意 | 《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20日 |
文化的抢救、保护与创新 | 《中国艺术报》2002年12月27日 |
关于编纂《儒藏》的意义和几点意见 | 《中华读书报》2003年9月10日 |
走出“中西古今”之争 |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月6日,《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18日 |
汤用彤学术交往三则 | 《中国文化》2004年01期 |
张岱年先生和《周易》 | 《周易研究》2004年03期 |
“和而不同”与“文明共存” |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8月9日 |
中国的儒道文化可以让文明不再冲突 | 《中国民族报》2006年4月18日 |
中国现代哲学的三个“接着讲” | 《解放日报》2006年5月15 |
为什么我们要关注文明 | 《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6日 |
儒学与当今全球性三大难题 | 《北京日报》2007年9月17日 |
访谈
文化历程的反思与展望 | 汤一介、闵惠泉,《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中华民族需“反本开新”——汤一介教授访谈录 | 王辛,《中国评论》2004年5月号 |
汤一介:用宽容明智理性的学术视角研究宗教 | 李素平,《中国宗教》2005年04 |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 陈香,《光明日报》2006年3月19日 |
汤一介:师者谆谆,儒骨仁 | 李晶王硕王栋,北大青年网,2006年12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