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木榨油技艺
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皖南传统木榨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2014年5月19日,安徽省*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皖南木榨油榜上有名。
名称:皖南木榨油技艺
所属地区:皖南
重要性:入选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
徽州木榨油
一提到徽州木榨油,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舌尖上的中国2》中出现的歙县富堨木榨坊,其实,在机器榨油之前,木榨油是传承多年的普遍做法。
木榨油生产技艺通过选料、车籽、炒籽、磨粉、蒸粉、结草、铺粉、圈饼、踩饼、压饼、上榨、插楔、撞榨、接油、沉淀、缸醒等16道工序100多个流程,每道工序、每个流程都靠师徒口传心授,心领神会,很难为现代技术所替代。木榨机更是古代木器加工业的典范,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历史
徽州古法木榨油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就曾提到压榨取油的方法。
安徽省休宁县的舌尖徽州木榨油坊负责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榨油技艺传承人余海说,相较于现代榨油,古法木榨油能最大程度保留油的原香和营养。
休宁隶属于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是“徽州文化宝地、休闲养生胜地、特色农业基地”。
3、原理
徽州古法木榨油
余海告诉记者,木榨榨油的原理,就是装好麸饼后,在其一侧塞进紧实厚重的梃木,然后用吊着的铁撞锤重击木楔片。随着楔片被打入榨槽,梃木便次第向前“行走”进而挤压前面的麸饼,麸饼受压出油,便从槽底沥出。正因为这种楔片在榨油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榨油方式也被称为楔式木榨。
余海的油坊有四台榨机,机前各有一个悬挂的撞锤,有铁制的、石制的两种。今年47岁、从事木榨油20年的榨油师傅范守国说,铁锤重200余公斤,来回撞击,一天要撞击1000多锤。撑锤并非单靠蛮力,而是在掌握撞锤摆动的惯性之后,施以巧劲。“没有两三年学习,很难上锤。”
四台榨机硕大厚实,长期被油滋润,色泽棕亮。每台榨机在“机头”处均标注了其“生辰”。年数最长一台是1920年置。余海说,每台榨机约长6米,重达千斤,由树龄千年的香椿木或枫木制造。这些“稀罕物”都是从过去的木榨油坊里收购而来,花生、芝麻、油菜籽、山茶籽等油料,均可以通过这些榨机挤榨取油。
4、入选非遗
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皖南传统木榨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2014年5月19日,安徽省*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皖南木榨油榜上有名。
5、现状
余海表示,古法木榨油虽然营养价值高,但出油率低,仅为30%左右,劳动强度又极高,使得这门古法技艺传承有相当难度。但他还是希望留住这门古老的技艺,在追求利益和效率的今天,这或许是对先辈智慧的最好传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