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山书院
笔山书院位于滇、黔、桂交汇处的兴义市,山川秀丽,物产丰富,是贵州一块藏龙卧虎之地,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在这里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兴义市的笔山书院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摇篮,无数英杰从这里出发,后来分别登上贵州及至全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教舞台。
1、景点简介
兴义笔山书院(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兴义一中前身),首次创办于清代乾隆(1736—1795)年间,由当地士绅和民众自发筹资兴办,为科举时代讲授四书五经的场所,这是历史上的第一座笔山书院。之后,据《兴义府志》记载,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兴义知县杜友李会诸生倡议重建书院,重建后的书院是历史上第二座笔山书院。书院首建于兴义老城西南隅水井坡山麓。院后奇峰耸立,酷似笔架,故名“笔架山”,“笔山书院”也因此而得名。院舍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清幽静雅;院前一个清澈的龙潭,宛如偌大一方砚台,镶嵌于千亩田畴之间,更为书院增添了文秀之气。
笔山书院一景
1905年,兴义笔山书院改为兴义高等小学堂,同年,堂长徐天叙带领学生王文华等13人赴省城贵阳报考通省公立中学,在入学考试中囊括了前13名,消息传开,学堂名声大震,毗邻的滇、桂两省学子纷纷前来求学。
百多年来,兴义笔山书院为国家培养了各个时期的文化、科技、艺术、军事人才、军政要员、商界名流,不少学子出内拔萃,卓有成就,其中有民国初年任贵州省长的刘显世,有大夏大学创始人、交通大学校长王伯群,有黔军总司令王文华,有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行政院长的何应钦,在抗日战争时期,有跋涉千山万水,奔赴革命胜地延安、参加抗战的黄俊、肖君盛将军等人。近半个世纪以来,从兴义笔山书院到兴义师专,培养的万余名毕业生,在*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为我国社会进步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名称由来
兴义笔山书院,创办于清代乾隆(公元1730——1795年),由地方人士集资兴办,为科举时代讲授四书五经的场所。书院首先建于兴义老城西南隅水井坡山麓,院后峰林耸立酷似笔架,故名“笔架山”,“笔山书院”也因此而得名。院舍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清幽静雅;院前一个清澈的龙潭,宛如偌大一方砚台,镶嵌于千倾田禾之间,为书院增添了文秀之气。兴义笔山书院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册上,占有宝贵的一席。
3、历史沿革
笔山书院(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位于贵州兴义。1813年(清代嘉庆十八年),知县杜友李会诸生倡建,由文武生童各捐钱1000文及邑人之捐助始成,以有笔架山得名。
清代嘉庆二十三年,知县张梦骥购地拓宽。
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年),知县徐鋐又增修学舍,规制完备,咸丰、同治年间毁于战火。
清代光绪十六年(1890年),邑绅刘官礼倡修,规模扩大,有房舍21楹,长廊、鱼池、花厅、林园均备。制度益趋健全。购有经、史、子、集四部万余卷,又有乡人唐续宗、李映雪捐资刊刻朱子《小学》、《训蒙诗歌》、《史鉴节要》等存于其中。设山长(院长)1人,由地方礼聘,年俸银300—400两,月堂课2次,分题批阅。学生超等奖银1.2两,特等8钱,一等6钱,童生奖励减半。设斋长2人,由廪生中轮流选任,年得“友学谷”4石。二十四年雷廷珍主讲,教以经学、小学,广置时务书报及经、史、子、集供师生借阅,学风为之一变。三十年徐天叙主讲,着重经史,每月会各界人士举行讲演,风气大开。姚华、熊继光等具有新思想的著名学者也曾主讲其中。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高等小学堂,现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笔山书院一景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笔山书院改为兴义高等小学堂,并设立师范讲习所。
1919年,师范讲习所改名为简易师范学校。
1952年,改称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
1975年,贵州省委批准,改为兴义地区"五零七"师范大学。
197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兴义师范专科学校。
1982年,学校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专。
1993年,学校升格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生。
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师范学校整体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6年,学校中心校区在兴义市顶效经济开发区建设。
2009年,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4、史料记载
《兴义县志稿》载:“甲辰(1904)徐天叙主讲时,指阅经史,分呈笔记,每月会邑中人士举行讲演,风气又一变。时笔山书院学务,蒸蒸日上,巳达顶峰。所有受聘到兴义讲学诸名儒,刘官礼无不优礼有加,待为上宾,结为世好,如安龙举人庄南华竟以其女字与显世为媳;贵阳熊铁崖以其女楚芳为其孙媳,即刘公亮之妇也。”
由此书院名声大振,本县及邻县来求学者众多,院址几乎不堪容纳。由于笔山书院几次遭受损毁,院内藏书所存无几。刘官礼就命侄儿刘显慎,从地方公款项下,拨票银一万二千两,由雷廷珍开列书目,赴长沙购办各种典籍。藏书之富为各县之冠。县中生员(秀才、廪生、拔贡)及院中学子,都可借读博览。
5、书院师资
扩充笔山书院师资:刘官礼认为要使笔山书院得以迅速发展,多出人才,首先得有一批名师,于是从光绪十六年(1890年)至二十八年(1902年)期间,刘官礼花重金(年俸三、四百金,是当时普通年俸的2倍,相当于知府所得),诚聘省内外举人程光祖、周辅寰、庄南华、孙家璠、桂馥、汤中、朱元模、赵廷光、雷廷珍、曾沛霖、徐天叙和进士吴成熙、叶鸿钩、姚华、熊范舆等来笔山书院执教。
笔山书院一景
6、书院扩建
1882年,刘官礼董事(“总管、主政”之意)家乡教育,一面清理厘租,筹措教育经费,一面重金礼聘名士前来执教,次年创设“培文局”,1889年,在刘官礼、赵天如、林子亨等地方士绅的倡议下,并得到当时知府孙清彦的热情支持,以团防局历年积存的白银(大约10万两)于兴义城东北隅购地重建笔山书院。因资金充裕,建设规模颇为宏伟,院舍3进共有房26楹,房屋百十间,有礼堂、山斗堂、讲堂、缮堂、斋房(宿舍)、教员憩息室(办公室)、教职员寝室、山长室(山长指院长、相当于校长)、庶务室、教员室等。新书院仍沿用老书院旧名,在大门石额题有“笔山书院”四个大字,并配石刻行楷对联一副,上联为:“平地起楼台,看万间鳞次,五月鸠工,喜多士情殷梓里”;下联是:“斯文无轸域,况榜挂天开,笔排山耸,愿诸生迹接蓬瀛。”书院内建有四方圆角鱼池,池水清冽,通以小溪,围以石栏。中间的山斗堂上,悬有红底金字的“山斗堂”匾额,两旁联题“通今致用,修辞立诚”,概括了立院之目的,并购买了大量图书,是当时教学设施较为完善的一所书院。
7、书院改革
戊戌维新,废除科举,各省县书院都改设学堂。刘官礼在教育改革上颇能触及时代脉膊,顺应潮流。深感“兴义设县晚,科名较稀,高瞻远瞩,为地方百年大计,锐意兴学,优礼厚币,敦聘省内外名儒,创办城乡小学。”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刘官礼改笔山书院为高等小学堂,礼聘贵阳有名举人张寿龄(号协陆,后留学日本,任贵州财政厅长)任首任高等小学堂堂长(校长),并于书院后山新建教室、图书室、仪器室、仓房等。
同时向上海商务印书馆订购供师生参考书刊数千册,同年,刘官礼又出资从日本购进物理和化学仪器各一套,后又添置动植物及生理卫生标本挂图百余张,足敷中等学校的应用(民国五年至十二年,先后为过境军队所毁)。后有教育界名流聂树楷、解伯莹等先后担任堂长,因教学有方而成绩显著,邻省滇、桂及本省盘江八县慕名而来的学生日渐增多,每年有毕业生数十名,培养出了众多的王伯群、保衡、刘显治、李培先、何应钦、王聘贤、刘若遗、王文华等栋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