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

科普小知识2022-09-18 18:13:06
...

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中秦岭的西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3′10″~106°33′06″、北纬33°35′12″~33°45′11″。保护区东西长31.5公里,南北宽18.5公里,成立于1982年,2006年升级为*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31938公顷。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原始、独特,物种古老珍稀,生物多样性典型、丰富。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地区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的自然地理景观。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23科、561属、1258种(含种以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6科12属18种;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105科448属1057种,单子叶植物12科101属183种。截至2014年,保护区内共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5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28种。其中国家二级两栖爬行动物1种;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18种;哺乳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4种;二级保护物种10种。

1、保护区简介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

小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与陕西的陇县、宝鸡相连,南与凤县、留坝县、略阳县接壤,西与甘肃的岷县、宕昌县相邻,北以天水市张家川县为界。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1938hm²,核心区面积10256hm2,缓冲区面10158hm2,实验区面积11524hm2。1982年11月,经甘肃省人民*批准建立头二三滩自然保护区,2006年2月国务院批准为*自然保护区,同时将头二三滩自然保护区更名为小陇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地区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的自然地理景观。

2、历史沿革

1982年经甘肃省人民*批准,成立“天水地区头二三滩自然保护区”。

2006年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晋升为*自然保护区,更名为“甘肃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

3、地理环境

甘肃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秦岭的西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3′10″~106°33′06″、北纬33°35′12″~33°45′11″。保护区东西长31.5公里,南北宽18.5公里。


小陇山

地貌

甘肃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熔岩地貌,局部地段发育大面积喀斯特地貌。山顶发育的喀斯特漏斗,形状仿佛农家使用的大锅,当地人谓之“锅坑”,小的直径500米左右,大的直径2000米,彼此连绵成群。


小陇山

水文

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有嘉陵江及其支流东沟河、瓦窑沟、云凫河、陈家沟等,水系呈辐散状分布,最后向西和西北汇集,注入嘉陵江。其中嘉陵江是保护区最大的过境河流,干流流经保护区西缘。年径流总量8.4×107立方米,年平均流量51.68立方米/秒,最大流量9800立方米/秒(1981年),流域平均径流深297.6毫米。

4、保护目标

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地区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和特殊的自然地理景观。

动物资源

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有野生动物鱼类3目5科5亚科15属17种,两栖类2目6科6属11种,爬行动物2目6科17属24种,鸟类16目39科199种,哺乳类7目20科66种。


金雕

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共有鱼类17种,其中总东洋界鱼类3种,古北界鱼类4种,两界共有的鱼有10种。有两栖类11种,其中4种属东洋界,古北界2种,共有5种。有爬行类24种,其中东洋界种22种,纯古北界种没有,共有2种。有鸟类199种,广布种74种、古北界种69种和东洋界种56种。有66种哺乳类,其中古北界种有30种,东洋界种28种,两界共有的物种有8种。

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5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28种。其中国家二级两栖爬行动物1种;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种,即金雕;国家二级保护物种18种,即鸢、苍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红隼、燕隼、红脚隼、红腹角雉、勺鸡、红腹锦鸡、灰鹤、红角鸮、雕鸮、领鸺鹠、斑头鸺鹠、短耳鸮、灰林鸮;保护区有国家一级保护哺乳类4种,为羚牛秦岭亚种、云豹、豹、林麝,二级保护哺乳类有大灵猫、果子狸秦巴亚种、狼北部亚种、赤狐蒙新亚种、野猪川西亚种、林麝、小麂指名亚种、毛冠鹿指名亚种、羚牛秦岭亚种、鬣羚、斑羚等10种。(以上数据截止2014年)


裸子植物

植物资源

物种基本组成: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23科、561属、1258种(含种以下等级)。其中裸子植物6科12属18种;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105科448属1057种,单子叶植物12科101属183种。

区系地理成分:保护区的植物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中国所有的15个分布区类型,其中属于世界分布的有56个属,属于热带或以热带为中心分布的类型有128属、244种,分别占总数的22.9%、19.4%;属于温带性质的类型有376属、806种,分别占总数的67.2%、64.5%。显然北温带分布的属数、种数最多,温带属性是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

从科属的分布型统计看,属于世界广布型的有34科56属202种,分别占自然保护区总的科属种的27.6%、10%和16.1%;属于热带分布型的有55科128属244种,分别占自然保护区总的科属种的44.7%、22.9%和19.5%;而属于温带分布型的有86科375属807种,分别占自然保护区总的科属种的69.9%、67%和64.4%。(以上数据截至2014年)

5、区域范围

保护区总面积31938平方米,核心区面积10256平方米,缓冲区面积10158平方米,实验区面积11524平方米。

6、旅游资源

资源优势

一是独特的“锅坑”地貌。保护区属于典型的岩溶地貌,其核心地区头二三滩等地发育的大面积的喀斯特漏斗“锅坑”群是中国较为罕见的、独特自然景观,同时其小环境内的植被还呈现倒置现象。保护区的羚牛以“锅坑”作为栖息地,与秦岭中东部的栖息地选择明显不同,同时该种群与周边地区的种群相对隔离,其生存机制非常特殊,具有重大的保护和研究意义。


秋染小陇山

二是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地形陡峭,地势复杂,其南有东沟峡、西北部有嘉陵江天堑使保护区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闭合环境,大部分地区的山地基本为原始状态,极为完好地保留了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得一些古老的物种,如纹背闙、短尾闙、小麝闙等和孑遗植物水青树、领春木、杜仲等在保护区得以繁衍生息。

三是丰富的植物物种。保护区位于秦岭和大巴山的交汇地带,气候上兼具南北的特点,是世界上所确定的植物物种丰富的地区。在31938公顷的区域内分布着1314植物、1928种动物(1611种昆虫),为中国秦岭西端甘肃省境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四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中心和中国特有物种的中心。保护区地处秦岭,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向暖温带过渡带,为南北气候的分水岭。位于中国动物区系分界线,东洋界和古北界物种在此相互渗透分布并以此为过渡带进行南北扩散,过渡性非常明显,对于研究、监测中国动物区系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如其地质地貌对追溯地质历史、环境变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其植被格局、羚牛的生存机制、栖息地选择等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保护价值巨大。

五是神秘的自然景观。沿屏河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西沟峡、观音峡和土地峡。“三峡”绿树遮阴,道路随着沟谷千绕百折,两侧青山峻险,悬崖陡立,各种怪石点缀于峡中,是休闲度假、游览观光的理想选择。在头二三滩保护区五里长滩至狼家山十余公里处,分布着形状类似铁锅一样的大小百余个“锅坑”。“锅坑”里的植被与山地植被呈反向分布,“锅坑”底部为草地植被类型,中部是灌丛、箭竹林,锅口为冷杉林,如此特异的植被分布的形成原因是局部小气候的影响还是土壤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索。“锅坑”的存在,为保护区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六是稀有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居住着“棚民”,即“湖广”后裔。据史料记载,清乾隆末年,湘贵爆发了苗族起义,波及湘、贵、川三省的十多个县,清廷即刻镇压,交战中双方遇瘟疫均告半途而废,苗民起义军*进入川楚交界的林区居住,清*称他们为“棚民”。清嘉庆元年,湖北爆发白莲教起义,转战楚陕、甘、川,“棚民”纷纷响应并给予大力支持。在清兵强大的武力攻击下,白莲教起义于9年后失败,教友也隐匿于深山中,成为“棚民”。“棚民”的原生态生活方式也是最具旅游吸引力的部分,如沿用整整一个世纪,简易实用,携带方便的“吊锅”,还有久唱150多年不衰,粗犷高亢,具有明显西南情调和浓郁乡土气息的“两当号子”等,无不吸引游人前来探访与感受。

著名景点

云幈寺

云幈寺座落于云幈乡北端,占地约两亩,有大殿、经室、厢房、斋院和山门。大殿*奉着如来佛、观世音菩萨等众神像,山门中面目狰狞的灵官塑像,山门上有一幅隶书对联,上联是“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下联是“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古峡栈道

在观音峡峡谷左面的峭壁上,留有古栈道遗迹十余处,据说汉刘邦当年退出咸阳入汉中时,为向项羽表明自己无心夺中原而火烧栈道,烧的就是这条栈道。后来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佯装修复的也是这条栈道。1949年7月,宝鸡解放后,战败的*胡宗南残部214师也是取此道南逃四川的。

7、保护机构

甘肃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隶属甘肃省林业厅管理。管理局主要职能为: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调查保护区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与资源监测,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从有利于保护区工作出发,进行适度合理的产业开发工作。管理局内设四科一室:保护监测科、科研宣教科、产业开发科、计划财务科、办公室,下设四个保护站:嘉陵保护站、站儿巷保护站、严坪保护站、云坪保护站。

8、保护价值

生态价值

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原始、独特,物种古老珍稀,生物多样性典型、丰富。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羚牛秦岭亚种的最西分布区和甘肃省境内羚牛秦岭亚种的最大分布区。

科研价值

保护区管理局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按资源优势选择确定科研项目。组织完成了《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羚牛生境保护措施模式研究》、《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水清树的发展模式研究》和《甘肃小陇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简介》等报告的研究,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考察工作搭起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中国大、中专院校的实习调查铺垫了极为坚实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