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县大秧歌
1、简介
定县大秧歌:起源于河北省定县黑龙泉一带。关于定县大秧歌的起源,有两种近似的说法。其一,北宋时,著名文学家苏轼谪官知定州任,见城北黑龙泉附近的苏泉、东板、西板等村民在稻田里劳动很苦,便即兴为他们编了一些歌曲,教他们插秧时咏唱,故亦称为“苏秧歌”。其二,远在宋朝以前,定县黑龙泉附近几村就流传着一种民间小曲,北宋年间,苏轼在定州任中,曾为其填词正曲,故称“秧歌”。自清朝以来,当地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逐步利用“秧歌”这一曲调以说唱的形式演唱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曲目。清代晚期,秧歌受其他地方剧种的影响,民间艺人开始把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编成戏本,利用秧歌的曲调,并配上板鼓、锣、镲等打击乐,以初级的戏曲形式搬上农村舞台,逐渐形成了大秧歌。据民国十八年(1929)编印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载:“从前秧歌比较文雅,自前清以来,秧歌的腔调、词句和表演日趋粗俗淫荡。官府禁止演唱,但始终无效。”直至*建立后,在人民*的戏曲改革政策指导下,经过不断推陈出新,大秧歌这一富有乡土气息的汉族戏曲剧种才真正健康地发展起来。
2、艺术特点
大秧歌所唱的剧目,多是当地汉族民间故事题材。当地群众又称大秧歌戏是“拴老婆桩子”(多以演婆婆妈妈的家庭戏为主)。传统戏有《双锁柜》、《老少换》、《王小赶脚》、《借髢髢》、《借女吊孝》、《王妈妈说媒》、《杨文讨饭》、《杨八姐剃头》、《安安送米》等。移植的剧目有《唐知县审诰命》、《杨八姐游春》、《天仙配》、《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白水滩》、《打焦赞》、《蜈蚣岭》等一些武打戏,并上演了《夺印》、《血泪仇》等现代戏。大秧歌的艺术特点多是一生一旦为主的生活小戏。念白生活化,以方言为主,有时根据戏的需要也用些韵白,以唱见长,善于叙事。唱词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听来亲切感人。唱词的结构也很*,不受七、十字句的限制,有的少到三、五字,有的多达二、三十字,而且多用衬字,但都押韵脚;还有时为了强调某一情节或某种情绪用“叠句”的唱法反复,故又有“九番秧歌”之说。
3、伴奏方法
大秧歌的伴奏,*没有弦乐,只有打击乐,即板鼓、大锣、水镲、手锣。演唱时,开始击六锣,上句唱完击两锣。下旬唱完再击六锣,故又称“大锣腔”。唱腔没有固定的调高,演员根据自己的嗓子发音的高低*演唱。1952年,第一次给秧歌配上弦乐。开始时试用一把京胡和一把二胡伴奏,1954年将京胡改为板胡,后来又先后加上了低音胡、秦琴、笛子、笙、三弦、大提琴。大秧歌的演员行当,也如其他大戏,有青衣、须生、老旦、小生、小丑等。唱腔为板腔体结构。基本曲调是由尾腔不同的上下两句构成。传统的板式有起腔、慢板、流水、快板、垛板,均为板上起唱。1949年后又创造了寸板、散板,同时还吸收了(丝弦)、(丝弦)、等其他剧种的曲调以及(民歌)等汉族民间小调。
4、艺人与影响
定县大秧歌早期的名艺人有李双贵(艺名大贵子,三花脸)、赵凤岐(艺名小贵子,青衣)、宋文川(花旦)、杨福庆(老生)等。1949年前无专业演出团体,只有半农半艺的季节性班社。1952年,成立了定县秧歌职业剧团。1957年,定县戏校为秧歌剧种培养了二十名男女学员,改变了过去妇女不进秧歌班的旧约法。
定县大秧歌是一个在冀中有影响的剧种。除定县外,保定地区的唐县、曲阳、完县、望都、满城、安国等县的很多农村亦有业余秧歌剧团。
下一篇:周大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