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寸金莲

科普小知识2022-09-20 11:38:35
...

三寸金莲,又称裹脚、缠小脚、裹小脚、扎脚(广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风俗,尽管有不少批评声音,但直至20世纪初才逐渐地被废除。唐代已有缠足,始于何时何处不可考。惟认为宋朝人以女子小脚为美,故此北宋神宗元丰后是开始流行的时期。至清末*多数福佬女性皆缠足。这种行为主要流行于上流社会,女性须自幼儿期时以布紧缠双足,使足骨变形足形尖小,导致走路时如小童般,只能以足跟行走。虽然自清初已经有废止的声音,直到20世纪才正式废止,汉族开始认为是对妇女的一种压制手段,此习俗逐渐消失。

1、起源之说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

有的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也有的说,殷末的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女便纷纷学她,也把脚裹了起来。这都是神话传说,当然不能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依据。

也有的说,缠足始于隋。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拉纤美女上百名。其中有一个叫吴月娘的,让父亲为她特制了一把小刀,并用长布条把小刀裹在脚底下。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个莲花印来。荒淫无耻的隋炀帝见了,想玩赏她的小脚,就召她近身。

吴月娘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刀来刺向隋炀帝,没想只刺中了手臂。行刺不成,吴月娘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凡裹足女子一律不得选入宫中。但是,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纷纷裹起脚来。此后,裹脚形成了风气。

还有的说,缠足始于五代。那时,南唐李后主的嫔妃打娘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6尺的金莲,用珠节绸带缨络装饰,命打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呈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后经研究考证,真正兴起女子缠足之风是在北宋。但是,当时妇女缠足并不普及。缠足者仅限于上层社会,缠足者只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称为“快上马”,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

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女子以不缠足为耻。到了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要求,女子的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淸代,妇女缠足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

女子脚的形状和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丑的重要标准,甚至会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女子的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和关注。据说,当时的江浙一带,世家大族女子无不裹脚。若裹脚至三寸则以为做女子分所应得。若寻常居家者则个个脚皆三四寸,若五寸外,不但做媒者碍口,则女子自己亦觉难以见人,必不敢至亲友处赴席。

至出阁时,亲友见其脚大,无不耻笑,甚至有的“满床脚大鲺鱼”取为浑名,大脚女子均羞愧不能自容,且有以脚大而为本夫所弃者。有如西方曾流行过的束腰习俗及现代的减肥热一样。

2、“金莲”由来

妇女缠足形成的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呢?

有人说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赤脚走在金箔剪成的莲花上,形成“步步生莲花”的美妙景象,是金莲。但这不是指潘妃的脚。还有的说,是五代打娘在莲花台上跳舞,得“金莲”之名,这也不是指眘娘的脚。

当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金莲”由佛教文化中的“莲花”引发而来。认为以“莲花”作为妇女小脚之名是一种美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佛教中清净、高洁、美好、珍贵、吉祥的象征;另外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多是赤脚站在莲花上的,这可能也是把莲花与妇女小脚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还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呢?这主要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人们喜欢的“金”字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说“金”莲,当然是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后来“小脚迷们”更约定俗成:“金莲”指三寸以内者,“银莲”指四寸以内者,“铁莲”则为大于四寸者。于是,一提“金莲”势必三寸,即所谓“三寸金莲”。后来,金莲成了小脚的代名词。

3、主要样式

三寸金莲按式样有:高筒金莲、低帮金莲、翘头金莲、平头金莲。按种类分有:皮金莲,下雨天穿雨鞋,室内外穿套鞋,生日做寿穿寿鞋、祭鞋、吉祥鞋,戴孝穿孝鞋,拖鞋等。按季节分有:棉金莲、夹金莲、凉鞋。按鞋饰分有:绣花金莲及素色金莲两种。按鞋底分有:平底金莲、弓形底金莲、高跟金莲。按款式及走路姿势分有:并蒂金莲、并头金莲,钗头金莲、单叶金莲、红菱金莲、碧台金莲,鹅头金莲、棉边金莲等。

三寸金莲上的图案是中国民族传统图案,有牡丹等花草,有鱼、虫、鸟、人物、福禄寿、铜钱、龙、凤、暗八仙、石榴、寿桃、荷花、藕,莲藕等等。一双金莲上的五彩图案本身是对鞋主人的祝愿和鞋主人的梦想,一双金莲同时亦代表着其主人的身份等级。一般年轻女子着红色等鲜艳多彩的金莲,老年妇女着黑色及深色金莲。

“三寸金莲”鞋是中国的特产,约从唐朝开始,历经一千余年,中国妇女都是缠足穿小鞋。1911年以后,清朝覆灭,妇女不再裹足,然而长年的积习使一些人还不愿意改,因此解放后仍有很大一批“小脚女人”。为了满足这一群体的需求,有的地方组织了“三寸金莲”鞋的批量生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三寸金莲”鞋的特定消费群体人数越来越少,“三寸金莲”鞋也就逐渐失去了市场,所以近几年“三寸金莲”鞋开始严重积压,鞋厂*停产。

1999年,哈尔滨最后一家生产“三寸金莲”鞋的工厂主人,将“金莲”鞋楦送进了博物馆永久保藏。

4、构形原则

审美原则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尖而富有流线型的足尖比近似于扇型的足尖要美观得多;纤薄瘦小的足要比肥硕宽大的足要美观得多。这些审美观念,直到现在也被世界上大多数民族所承认。这就是“尖”、“瘦”、“小”的审美原则。三寸金莲正是在这样的审美原则下设计出来的。

最大可行性原则

要想把双足变得尖而瘦小一些,首先想到的办法是穿紧脚鞋,这是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曾有过的事。但是这会对双足造成很大的不适,而且在改变双足的构型方面所起的作用却微乎其微。而把大趾以外的四趾折向足底,阻碍脚型向“尖”和“瘦”的方向发展的障碍就被排除了。当双足缠成以后,行走时穿紧脚鞋的那种不适也消失了。把四趾折向足底,可以说是打开了向理想构型前进的具有可行性的空间。

最小损失原则

对于双足的重塑是要牺牲脚的一部分功能,即站立和行走的功能要有一定程度的消弱。但又是最小限度的消弱。人的站立,在每只脚上有三个支点,依其重要性分别为:足跟、大趾与小趾区域。由于这三个支点的作用不是完全等同的。而缠足恰恰是把作用最小的小趾区域的支撑点牺牲掉,从而达到理想的构形。经过这样的设计的结果,四趾蜷伏于足底,只剩大趾独居于其上,再经过扳弓,确实使双足达到了“尖”、“瘦”、“小”的效果,特别是穿上绣花小鞋后,尖尖翘翘、窄窄瘦瘦,小脚连同弓鞋一起艺术化了。三寸金莲之所以能够盛行千年而不衰,其美学设计上的合理性无疑是最为关键的。

5、学术研究

《三寸金莲》在现代是由冯骥才开始关注,并引起社会关注的。但在此后,没有一本准确翔实记载《三寸金莲》的文章。2002年以后,《大众摄影》记者李楠以图文形式出版《绝世金莲》,云南作家杨扬出版《摇晃的灵魂》。但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判断,这两者的作品均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而且对“三寸金莲”的发展形式并未做出记载。甘肃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孙杰曾历时8年,寻访了全国在世的所有小脚老人,于2012年出版《最后的金莲》。兰州晚报、读者杂志关于孙杰先生的三寸金莲的文章、图片反响较大。

上一篇:书拨

下一篇:梨园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