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

科普小知识2022-09-21 23:37:06
...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FreshwaterAlgaeCultureCollectionattheInstituteofHydrobiology,FACHB-collection),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室藻种保藏室,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正式成立于1973年。1996年,淡水藻种库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2010年,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更名为中科院野生生物资源库。

1、简介

中国科学院淡水藻种库(FreshwaterAlgaeCultureCollectionattheInstituteofHydrobiology,FACHB-collection),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研究室藻种保藏室,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正式成立于1973年。1996年,淡水藻种库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2010年,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更名为中科院野生生物资源库。2004年藻种库加入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WDCM,http://www.wdcm.org/),编号为WDCM873。2008年,代表中国成为亚太藻种保藏库网络发起成员(AOACC,http://mcc.nies.go.jp/AOACC/Home.html)。学部委员黎尚豪(1917-1993)和前任淡水藻种库主任俞敏娟(至1995年)为库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隶属

水生生物研究所是国内唯一专门从事内陆水体生物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其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是针对日趋恶化的水生态环境,开展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为维护和改善内陆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淡水资源、发展淡水渔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3、成就

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前身为始建于1930年的国立*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动植物研究所,开创我国鱼类学、原生动物学和藻类学等学科研究的老一辈着名生物学家王家楫、伍献文和饶钦止等,是水生生物所的创立者。该所50年代初由上海迁至武汉。

4、科研

经过50余年的发展,全所现有研究人员135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高级研究人员83人;在学研究生、博士后以及高访学者250余人。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水生生物学专业、遗传学专业2个博士点,水生生物学、环境科学、遗传学3个硕士学位点。目前拥有四个研究中心即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研究中心、淡水生态研究中心、渔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开放台站(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开放试验站),一个国家工程中心(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中心,一个图书情报与信息中心(馆藏26万余册,期刊2千多种和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一个亚洲最大的淡水鱼类博物馆(馆藏标本40余万号,1800余种,近300个模式种),一个中国最大的淡水藻种库以及藻类、淡水无脊椎动物、鱼类寄生虫标本室和现代化的白鱀豚馆,中国生物多样性内陆水体分部和中国生态系统网络水体分中心也挂靠在水生所。该所鱼类遗传育种基地拥有实验鱼池100多亩,全所有大型精密仪器近50台套,科学考察船2艘,形成了合理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具有很强的科学创新的物质基础。

建所72年来,水生生物所始终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的探索、基础资料的积累;坚持科研面向经济建设;坚持与国内外着名学术机构开展广泛的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在淡水生态、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保护、渔业生物技术和水环境工程研共取得科研成果近600项,其中有160多项荣获国家、省部级等奖励。编着出版了《中国鲤科鱼类志》、《中国鞘藻目专志》、《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东湖生态学研究》等专着78部,发表科学论文近2000篇。

5、定位

淡水藻种库是我国藻类资源保藏、资源利用的专业机构。致力于我国淡水藻种的收集、保藏和功能挖掘,同时为国内外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藻种资源以及相关的特色服务。未来5-10年,致力于成为国际知名的藻种保藏库。

特色

保藏不同门类的淡水藻种,含部分海洋和咸水微藻;尤其大量保藏我国不同区域水华、土壤荒漠和能源微藻藻种。注重藻种资源经济价值的挖掘和藻类在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方面的应用。

6、保藏与共享

目前,藻种库现存藻种总计110余属、1600余株,包括了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门、红藻门、甲藻门、隐藻门和金藻门8个门类。保藏种类以淡水藻类为主,含有部分海洋和咸水微藻。近十年来,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能源问题,藻种库聚焦目标,着重采集并大量分离保藏我国典型区域和典型生境的淡水水华藻类、荒漠藻类和能源藻类等。近五年来,我库向国内外提供的藻株呈明显上升趋势。以2011年为例,我库共向国内32个不同省市202家单位提供1410株藻种。

7、建设与运行

2011年,藻种库搬迁至新实验大楼一楼,占地面积达280平方米。按照洁净室标准设计,具有三个不同温区,可容纳藻株保藏数达10000株。另外,还设计了藻种分离室、超低温液氮保藏室和特殊藻种保藏室等不同的功能分区。2011年,加入中科院水生所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部,库运行和研究的硬件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8、合作与交流

长期以来,我库与国际上几个主要的藻类保藏机构保持较密切的业务联系,如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藻种库(UTEX)、澳大利亚国立藻种库(ANACC)、*立环境研究所藻种库(NIES-Collection)等。自2009年以来,藻种库与韩国国立资源研究中心(KNRRC)共同组织和主持了四届中韩生物资源保藏和应用双边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