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道拐古街

科普小知识2022-09-22 21:56:08
...

重庆长寿区三道拐老街为明清时期建成的一条由长江岸至长寿城内的石板大道,全长2.5公里,沿山势而筑,整条街蜿蜒曲折,要转三个急弯,人们习惯称之为“三道拐”。

别名三倒拐:修建时间明清时期地理位置重庆长寿区全长2.5公里

1、古街简介


三道拐

“爬三道拐通身汗,下三道拐脚打颤。”,重庆长寿区三道拐老街为明清时期建成的一条由长江岸至长寿城内的石板大道,三倒拐位于城区的上半城和下半城之间,由长江岸至长寿城内,全长2.5公里,是以前连接上下城的通道,它由“和平街”和“三倒拐”组成,为河街至长寿城内唯一的人行通道。其街沿山势而筑,山高、街陡,路弯,街房鳞次栉比,悬岩古榕参天,由三千多级“之”字形石梯拾级而上。整条街蜿蜒曲折,要转三个急弯,人们习惯称之为“三道拐”。

2013年,长寿区三倒拐入围“中国历史文化名街”15强。

2、古街结构

三倒拐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建筑特色,依山就势,因地制宜,从河街蜿蜒而上,现存古建筑就有64栋超过20000平方米,基本都是清代至民国建筑。首先,是一条青石铺就的街道,从河街直通凤城,自然而规整;其次,两边的建筑顺着青石街道依次布局,高低不平,井然有序;三是临街建筑中间许多通道,走进通道又有许多的小四合院,别有洞天。特别是其中的排水系统极为科学,不论是四合院还是单家独院的水都经过地下水道排到街面两边的排水沟,然后直排到长江之中,大雨过后,街面没有积水。

三倒拐的四合院内设有小天井,上厅明间用抬梁结构,上厅与左右厢房之间有三到五步踏道,特别是上厅的斜撑多采用镂空装饰,内容丰富,生动夸张,再配以传神的雕梁画栋、楼阁窗棂,极富情趣。如此多的古建筑群在重庆市内十分罕见。

三倒拐的建筑年代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所有建筑以穿斗结构为主,辅以抬梁结构,小青瓦屋面,屋顶是悬山式和歇山式相结合,古朴典雅。这些建筑约20%的户型需要改造,其它都保护完好,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意义和开发价值。

三道拐古街民房均为典型巴渝特色的竹木夹壁结构,房屋保持原风格,棕红色木柱,粉墙明窗,古色古香,是重庆现存少有依山而筑的城中古建老街,为长江三峡沿岸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街。巴渝市井文化、民俗文化、乡土宗教文化、码头文化、三峡文化交相辉映,以历史场景演变为主线,风貌质朴,是重庆一个影视拍摄、怀旧体验、民俗采风、观光休闲等综合性的旅游佳地。

古街两旁民房全系明清竹木结构,鳞次栉比,是三峡库区现存沿山而建的唯一古迹长街。

3、旅游景观

三倒拐(含和平街)约2.5公里,落差200余米,石梯5000余级,是我国较长的古街之一。据此可鸟瞰长江、江南、关口、黄草山尽收眼底。

三倒拐所在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长江北岸,前临长江,下接河街,319国道从长江边通过。西边是建于1964年的西南最长的缆车道,北边紧靠城区,东连三洞沟城市大峡谷。

三倒拐街道及其附近,有不少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三倒拐位于凤山主脉,前有长寿新“八景”之一的“吉祥菩萨”和“桃源仙家”。三倒拐雄踞其间,依山迎水,江天一览,有如乘龙驾凤,蔚为壮观。三倒拐沿途及其附近,还有不少文物古迹可寻:从河街右拐经原文里门有文庙(今凤二校),旁有魁星楼(今凤二校幼儿园);出武厢门向右行有吉祥寺、武庙、龙神祠、书院、文昌宫等,武厢门向左拐天桓门上首有状元桥;与西岩观一桥相对的、建在青龙嘴岩石上的宋代古刹定慧寺,曾为长寿历代礼仪朝圣之地,又是国民*龙溪河水力发电工程处驻地,还是美国著名高坝专家萨凡奇长江三峡第一个水电工程设计地。另外,三倒拐周边还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东汉崖墓群、石佛寺石刻、清代南门遗址、林庄学堂旧址,还有市级抗战遗址桃花电站、国民*26兵工厂等。

4、最佳旅游时间

春冬二季或夏末秋初

5、古街交通

在火车站外花2元钱坐当地客运车,到达长寿骑鞍车站

6、古街住宿

住宿条件很好,二至五星级酒店均有,100—200元居多。

7、古街历史

根据文献记载:长寿旧属巴郡枳县,元朝末年改置长寿县,县址在今凤城街道河街,濒临长江。当时,河街是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十分繁华。大约在明代中叶,开始建造后街和上后街,这就是现在三倒拐的下半部分。到了清嘉庆四年(1799),江苏状元石韫玉从翰林院出守重庆,来长视察,因“周览原隰,相度厥基,故治濒流,不可营造”,决定将县署迁往凤山新署街即现在的凤城。但河街仍是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为方便民众往来,修建三倒拐,与上下后街相通。当时,长寿县城由新城和旧城两部分组成,连接新城和旧城的通道就是三倒拐、和平街,统称三倒拐。

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长寿县志有河街的详细记述:“时有三倒拐共二里,与新街、长乐街、下后街、上后街、上鱼市街相通,皆相连接由城至江岸码头之大道。”当时,河街与城内居住的人口大体相当,两地往来均经过三倒拐。

在抗战时期,三倒拐是长寿最繁华的地段,民族工业发达,有面粉厂、盐、茶等店铺100余家,为重庆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蔬菜、肉类等后勤保障物资,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做出一定的贡献。张银轩说,三倒拐中部原有一座武庙,抗战时期曾作为国民*第十一陆军医院,专门接受在前线负伤的军人,许多从前线下来的伤员治好伤后就在三倒拐定居,至今仍有人健在。而现在三倒拐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去处,居住人口逾千人。

上一篇:白族火把节

下一篇:苇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