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种,主要从杨氏太极拳的拳式发展创新的。吴式太极拳创始人吴鉴泉(1870--1942年),河北省大兴县人,满族,其父吴全佑在北京从杨露禅学拳。吴全佑先学杨露禅的大架,后又学杨班候初改的小架,两面三刀者互相吸收溶化,传至其子吴鉴泉时,又经数十年的溶化和发展,遂形成柔化为主的一种紧凑、大小适中的拳术,即吴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共84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美国和东南亚一带也颇为盛行。2014年11月11日,吴式太极拳国务院批准入选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拳法特色
杨式太极拳原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吴式太极拳是在杨式小架拳式基础上逐步修订的。吴式太极拳以柔化着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不显拘谨。推手动作严密、细腻,守静而不妄动,亦以柔化见长。
许禹生在《太极拳势图解》里写道:“当露禅先生充旗营教师时,得其真传盖三人:万春、凌山、全佑是也;一劲刚、一善发人、一善柔化;或谓三人各得先生之一体,有筋骨皮之分。”
吴式太极拳始于吴鉴泉。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是以柔化为主,能做到因势利导,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极柔软而后极坚刚。所谓极柔软,是高度的不丢不顶,如影随形,触之总觉空虚无物,摸不到对方中心,进则落空,退即失势,故柔软不是软弱无力。所谓极坚刚,一方面是受者的感觉,总觉对方力大,自己处处不能得机得势,另一方面是吴式太极拳久练之后,产生一种鼓荡之劲,如皮球,如水浪,一种极富弹力的整体劲。
吴式太极拳在推手时,特别强调不顶撞,少刺激人,不把人家当扶手,也不给对方作扶手,使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使对方败于不知不觉之中。太极拳一般都是先化后打,这是共同的特点。但有的太极流派,多主即化即打,显示出十分刚猛的威力。而吴氏太极拳平时多主化而不打,以化为主,所谓引而不发,使人感到的不是刚力而是柔劲。但并非吴式太极只能化不能打,而是要打时,则能达到化之至多,打之至深。
2、历史溯源
太极拳相传为武当道士张三丰所创。据明史《方伎传》记载:“洪武(1368-1398)十七年太祖诏三丰不赴。二十五年乃隐人云南。建文元年完璞子访三丰于武当,适从平越归来,相得甚欢。永乐四年侍读书士胡广奏曰:“三丰深通道法,拳技绝伦。……”此说大致可信。
张三丰因观蛇鹤相斗而得灵感,遂创立太极拳。其后,有山右王宗岳、温州陈同洲、海盐张松溪、河北蒋发等一脉相传。后经至河南陈家沟,再传至杨露禅。
杨露蝉受聘于端王(载漪)府,教授太极拳。端王又称神力王,当时掌管神机营,管理三旗事务。宗师同时任神机营总教练。端王待宗师甚厚,礼仪有加。多年后,端王对宗师说:“小王待师可谓甚厚,何无优秀门人为我所用?”。宗师对端王说:“我已注意三位护卫,可传吾艺”。三人即是凌山(满族)、万春(汉族)、全佑(满族)。此后,端王命专从宗师学艺,技艺大进。…因受当时;阶级观念所限,故宗师命三人拜其子杨班侯为师。实际上三人的拳技都是杨露禅教的。经数年勤学苦练,三人各有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善刚劲、全佑长于柔化。
宗师全佑先生,性格外柔内刚,外表斯文,为人乐善好施,慷慨助人。曾于路上见有军人,打商贩,遂上前劝告。但军人自持孔武有力又见宗师斯文,认为可欺,则一言不合拳脚相加。但如蜻蜒撼树,陪地不起。宗师告诫其不可欺凌百姓,放其归去。但此军人是御轿营的,他并不以此为诫,又纠合同营前往复仇,但仍不得其惩,此后方知宗师身份,并陪礼道歉,永记教训。
3、宗师创拳
宗师全佑之子吴鉴泉先生(1870—1942)匡贯满族音译故姓吴刀,自幼受父熏陶,喜武功,善射骑。对太极拳造诣精深,对宗师的太极拳不断发展、修润和充实。使拳架更加规范,连绵不断,更符合太极拳阴阳理论,特点更加明显。从而自成流派,创建了吴式太极拳,传遍大江南北。
宗师吴鉴泉,原任职清廷禁*护军营,宣统逊位后,由参谋总长荫昌荐于大总统黎元洪,任总统府卫队师第十—一师武术教官。当时政要如段芝贵、陆锦等皆随其学技。
一九一六年吴鉴泉与当时武术名家杨少侯、杨澄甫、许禹生、纪子修、孙禄堂、刘恩绶、刘彩臣、张忠元、;;佟连吉、姜登撰、兴石如等成立北京体育讲习所,招收北京市各大中学体育教员等六十余名。吴家第三代传人吴公仪、吴公藻昆仲即为该所首届毕业生。学员成绩斐然,深得北大校长蔡元培嘉许,提请教育部拨给新址,扩大为北京体育学校,通令各省选派学员到京训练,为期两年,毕业后返回本省担任武术教员,吴家太极拳遂普及中国。
北伐成功后,南京成立*国术馆,由李景林、张之江任馆长。该馆历届国术考试皆聘吴鉴泉为评判委员。
一九二八年,上海市*、精武体育会、中法大学及当时社会闻人黄金荣、杜月笙、张晓林、王晓籁等致电北京体育学校,聘请吴鉴泉南下传授太极拳,受业者至众。当时党国要人焦易堂、王用宾、熊式辉、彭养光、袁良、吴思预、谷正伦、诸辅成、陈布雷、章乃器等亦先后从其学拳。一九三三年,鉴泉太极拳社在上海成立,一九三八年拳社自筹资金建武术馆,征得八仙桥青年会当局之同意,在青年会顶楼加盖一层十楼,并起名为“鉴泉厅”,为练功者提供了极好的练武、探讨和交流的埸所,吴鉴泉任社长,其婿马岳梁任副社长。1942年宗师患糖尿病,因当时上海沦陷,缺医少药,不幸逝世。
4、拳法传承
吴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中,当数吴公仪为首。宗师吴公仪(1900—1970),为吴鉴泉长子,天资聪明,勤谨好学,悟性极高。弱冠即代父教学。北京体育讲习所首届毕业生。1924年受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聘请,担任军校学生部及高级班太极拳教官。兼任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从业者有方鼎英、谭延阖、朱培德、陈嘉佑等名流。1937年宗师在香港成立鉴泉太极拳分社,担任社长。1943年香港沦陷后回上海,担任鉴泉太极拳社社长,1948年重返香港复社。1954年宗师在澳门为慈善筹款举办的“吴陈比武”中,甫交手对方即鼻部中拳而流血过多,休息超时,再因起脚过膝犯规,公证宣布停赛。由此宗师及吴氏太极拳名噪一时,海外团体纷纷致函邀请。宗师命长子吴大揆于九龙设立分社。次子吴大齐、侄子吴大新分赴新加坡、吉隆坡、马尼拉等地设立分社。并于九龙佐敦道建立总社。从此,吴氏太极拳风行于东南亚并发扬于海外。
吴鉴泉次子吴公藻(190l—1985),家学渊源尤以理论见长,着作甚多。自第一届北京体育讲习所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教练。1929年于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1933年随吴稚辉等赴长沙,在欢迎会上表演太极拳,举座赞赏。得到省长何健器重,聘为湖南国术训练所教官兼省党部教习。1934年南京*国术馆举办第二届全国武术考试,宗师任湖南省教练,成绩斐然。1937年宗师南下香港,与兄吴公仪共同建立香港及澳门鉴泉太极拳社。1943年香港沦陷后回国。宗师一身着作甚多,80年宗师于七十八岁高龄,在香港出版“吴家太极拳”一书,堪为吴氏太极拳之经典着作。
宗师吴英华(1907—1997),泉公之长女,自幼从父学太极拳,天赋、资质、悟性、均可与长兄吴公仪媲美。宗师所练的拳架柔和、大方、极其工整。宗师泉公曾赞誉:“巾帼不让须眉”。宗师十六岁应上海西门子公司总裁邀请,赴上海教拳,历任上海鉴泉太极拳社副社长、社长。为弘扬吴氏太极拳作出杰出的贡献。1956年应上海体育宫邀请出任教练,培养许多人才。多次出席*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武术工作会议。1978年上海恢复鉴泉太极拳社任社长,1992年上海市人民*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同年,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以“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称号。1986年与马岳梁一起编写《吴氏精简太极拳》还有《吴氏太极拳祥解》、《吴氏太极拳快拳》、《正宗吴式太极拳》等经典着作。
宗师马岳梁(190l—1998)满族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任职于协和医院。青年时嗜好武术,因与宗师吴鉴泉具世谊,鉴泉公谓:“武术贵在专一,若弃所学而从余,当以技援汝。”此遂从宗师专攻太极拳。1928年应上海中山医学院颜福庆院长邀请,来沪就职于中山医院。并协助宗师鉴泉公教授太极拳。在长达七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历任上海鉴泉太极拳社副社长、社长之职。抗日战争期因不愿担任汪伪*要职,潜往四川,表现出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曾先后在四川、广西等省教授太极拳。宗师马岳梁,一生为弘扬吴氏太极拳作出了杰出贡献。在耄耋之年,远赴德国,传播吴氏太极拳。后又至新西兰、澳大利亚(与吴英华同行)进行访问。着作有《吴鉴泉氏的太极拳》、《太极难解》、《吴氏太极拳快拳》等。1992年被上海市人民*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同年被中国武术协会授予“中国武术协会荣誉委员”称号。1995年为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授予“中华武林百杰”光荣称号。
与上述几位宗师齐名的还有赵寿村、徐致一、吴耀宗、马普安等名家,在承前启后、着书立说、继承和弘扬吴氏太极拳中均作出了贡献。
在吴氏太极拳第四代中有吴大揆、吴大齐、吴大新、吴雁霞、郭少炯、马海龙、马江豹、马江熊、马江麟等。他们对和海外弘扬吴氏太极拳均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惜吴大揆、吴大齐等英年早逝。吴雁霞在香港鉴泉太极拳总社任社长。
吴雁霞,女,1933年出生,满族人,宗师吴公仪之女。幼从父学习太极拳,天资聪敏,对吴式太极拳有很深造诣。长期协助父、兄(吴大齐)管理社务,1996年接任社长职务。
马江豹,宗师吴英华之三子,在欧洲主持社务。
吴氏太极拳第五代中有吴公仪之孙吴光宇在加拿大主持社务。1996年吴氏太极拳在加拿大召开世界交流大会,盛况空前。吴氏太极拳在欧美均有大量爱好者。在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方面,吴氏太极拳起了模范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