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游牧文化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21:10:34
...

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它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是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

名称:游牧文化

所在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

民族:蒙古族

1、概述


游牧文化

游牧文化,就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事游牧生产的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它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以及他们的习惯法和成文法(比如800年前的成吉思汗法典)。

“游牧不是一种漫无边际、没有目的的流动,而是有着非常清晰的社会边界,这种边界是依赖于社会的规范-它非常明确的规范着人们的行动。这种流动性不仅体现在游牧族群能够在多变的生态条件下灵活应对的这样一种能力,而且也体现了他们自身的社会组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保持秩序和整合的一种能力。”—中国社科院专家

在中国北方干旱草原(Steppe),几千年来存在着游牧族群,他们并非“逐水草而居”,大半年完全靠雪解决人、畜的饮水,夏天则集体到各个固定的湖、河边生活。游牧民几千年来适应了干旱区的自然状况,不论冬夏,最多两周就要搬家,以免过分践踏蒙古包附近的草皮。他们早已适应了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并有保护植被和水源的习惯法和成文法,保护了草原(Steppe)上千种野生植物和几十种迁徙动物,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是一种先进的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类文明。

游牧文化崇拜、依赖、适应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完美的自然环境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资源,游牧业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机制,游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观念。游牧是草原畜牧业的最佳选择。是经过几千年考验的、利用草原最经济、最有效的经营方式。游牧是大自然的选择,是人类与大自然多年磨合适应的结果,也是向大自然,向野生动物学习的结果。草原上的草组成草原,鸟、兽、牲畜聚合成群,草原上的人们同样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游牧这种。人类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异,长期从事各自的生产劳动,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意识、文学艺术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游牧文化的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末期。渔猎、采摘、农耕已不适合干旱气候,有的*南迁,有的从事游牧畜牧业。世界游牧民族遍布各大洲干旱区。蒙古族坚持到今在蒙古草原创造出更为灿烂的文化。

游牧人以血缘为纽带,以地域分聚落,过群居生活。其生产集体进行,人数多,规模大,是其特征。

游牧社会,以家庭为细胞,以部落为单位,牲畜集体放牧,随时随地,追逐水草而成。它分布范围广,养育牲畜多,由部落占地放牧,家庭负责放养。家庭在生产上和消费上有权处置,保卫牧场和出售产品则归部落处理,这是一种公私结合的所有制。在生产与生活上,个人依附家庭,家庭与部落则互相依托,共同生存。为了适应草原游牧生产的需要,游牧民族逐渐形成了规模大、人数多的生产*。

一个部落放牧的牲畜,羊常以万计,马常以千计,牛和骆驼常以百计。部落和部落联盟出兵征战,铁骑常以万计、数十万计,精骑常以千计、数千计。匈奴、突厥、蒙古与中原王朝交聘或互市,骆驼常以百计,牛常以千计,马、羊常以万计甚至数十万计。

游牧人驰骋草原,扩地千万里。建立王朝后,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供应王族权贵,遂在其王朝辖区内,或直接或间接经营中介贸易。丝绸、黄金、土特产等的贸易都有王朝插手其间。为了控制中介贸易,游牧部落之间,游牧王朝与农耕王朝之间,不惜发动战争,霸占重要都市,控制东西商路,兵戎相加,常延续数十年至百余年。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都扮演过争夺中介贸易的重要角色。交换范围日趋扩大化,也日趋国际化。在中世纪以前,这种大交换的局面主要是由游牧人开拓出来的。

游牧人根据水草盈仄、春夏秋冬,以及风雪旱涝、部落盛衰、战争胜败、人畜灾祸,而不断迁徙。大变大迁,小变小迁。游牧依赖草原,草原广漠无垠,小迁徙数十里或数百里,大迁徙则数千里甚至数万里。

游牧人幼习骑射,青壮从戎,至于老死,所以,他们的一生,可说是战斗的一生。游牧人为了开拓牧场,辗转迁徙,或掠夺财富,就不免侵入他人领地,引起战争。只要一声号角,就大兵出动,直入邻境。因此,游牧民既习武而养成尚武精神,在兵法上亦多所讲求。

2、起源

关于游牧文化起源问题则早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有相当集中的讨论,可以将之概括为四种有代表性的意见,即:“狩猎说”、“农耕(畜牧)说”、“气候说”、“人口说”。后来主要的进展也只表现于提出“混合经济说”和不同来源说。游牧文化起源可追溯到较早时期,例如狩猎或早期畜牧阶段。这一时期大致在公元前9000年至7000年间,而其形成期应在青铜器时代中晚期,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

3、范围


游牧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有大片水草肥美的草原,诸如锡林郭勒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等,在整个欧亚大陆都是最为典型的成片草原带。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早期游牧人生成繁衍、纵横驰骋的舞台。正如司马迁所描绘的那样,他们“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这些游牧民族在长城沿线及以北地区遗留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遗物,为研究早期游牧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自长城至多瑙河的欧亚大陆草原地带,横亘在亚欧大陆的居中地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游牧文化带。从历史上看,这些靠近农业文明中心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都曾率先跨入古代文明的门槛。而且,在某些方面,如冶炼金属、制作兵器、马具和战车以及装饰艺术方面,并不比农耕民族逊色。像赫梯人、金麦里人、斯基泰人、匈奴人、塞人、萨尔马特人、鲜卑人等,先后在欧亚大陆草原显赫一时,构成世界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

4、形成


游牧文化

勤劳智慧的蒙古民族,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长期的游牧生产中,游牧蒙古人领悟到大自然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赖以生存的摇篮,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使“游牧”从形而下的生存需求上升到了形而上的精神文化。生态智慧贯穿、凝炼于蒙古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美学与哲学、法规与律令等诸多方面。蒙古族游牧文化始终执着地表达着一个古老而新鲜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

就游牧文化而言,它与农耕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农耕文化提倡改造自然,本质上是人通过和自然的斗争而生存、生活。游牧文化则崇拜、依赖、适应大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因为完美的自然环境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资源,游牧业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机制,游牧民族有和自然相适应的固有观念。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具体要素。勤劳智慧的蒙古民族是游牧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脉,北界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南到阴山山脉。大部为古老台地,仅西北部多山地,东南部为广阔的戈壁,中部和东部为大片丘陵。气候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半干旱、干旱类型,降水稀少、冬季漫长寒冷,且常有暴风雪,夏季短暂干热,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多风沙、富日照。植被类型是多年生、旱生低温草本植物占优势。蒙古高原的地理环境适合狩猎和游牧,孕育了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是游牧文化的摇篮。13世纪,蒙古民族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结束了蒙古高原数千年民族、部族纷争的历史,同时也继承、汇聚、整合和发展了历代草原民族的文化,并积极吸收儒家文化、佛教文化、*文化、基督教等文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蒙古族游牧文化。

5、历史


游牧文化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明,自孕育到形成到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北方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文明,数千年持续不断,同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一样有着一以贯之的悠久历史。

首先,从游牧文明生存发展的根基游牧生产上看,自早期游牧部族猃狁、土方,到东胡、匈奴、鲜卑族,再到后来的突厥、契丹和蒙古族,都以游牧生产为最主要的经济基础,事关民族兴亡,为立国之本。

这在考古发掘上得到充分证明,史籍上也记载颇多。如大量的考古发掘证明,《元史•兵志》记蒙古族牧业更为繁盛,仅*牧业管理机构太仆寺治下的马匹多到“殆不可以数计”。可见,游牧经济作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主体经济,作为游牧文明的根基,一直在持续发展。

其次,从游牧文明所表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看,也是数千年承续不断,且有着十足的游牧文明特征。以游牧民族的衣食住行为例。《史记•匈奴列传》说匈奴人“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毡裘”;《后汉书•乌桓传》说乌桓、鲜卑之俗是“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以毛毳为衣”;《辽史•食货志》说“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马逐水草,人食湩酪,挽弓射猎,以给日用,粮饷刍秣,尽赖于此”。

蒙古族游牧文化到蒙元以后的蒙古族,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具游牧文明特色,且有许多文物传世,反映了他们适应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游牧文明之所以能称得起一种文化,是它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具有区别他种文明的特殊风貌,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在数千年发展中,一直延续和发展了自身的特殊风貌。

6、持续原因

蒙古族游牧文化之所以持续不断,究其根本原因,一是作为游牧文明根基的游牧经济生产持续不断;二是适应这种自然经济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承传不断,并和中华民族整体文明紧密相连,所以具有数千年经久不衰的历史持续力,这在世界游牧文明史上也是罕见的。

7、特征

在居所上,蒙古游牧民族的居室蒙古包,早在匈奴时期就已发明并广泛使用,它由木骨架和外覆毡片组成,拆迁方便,冬暖夏凉,抗风御雪,随牧群移动,极为灵活,是适应游牧生产生活的一大创造。

在生活饮食上,更可看出游牧文明的创造力,如食用羊、牛、马肉,饮用羊、牛、马奶,发明出各种各样的独具游牧特色的饮食品,不仅在游牧民族中代代相传,对中原饮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精神文化上,蒙古族自古就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艺术,在音乐、舞蹈、绘画及文学诸多领域中都反映了特有的民族风格,蒙古的歌舞等,史有盛誉,世有流传,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宗教文化也反映了草原游牧文明独有的创造力,萨满教便是草原游牧文明衍生出的特有宗教,是适应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的一种自然宗教崇拜,以自然界的万物有灵为信条,在维系草原民族思想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8、弱点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明,作为古代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游牧文明本身仍存在着很多弱点,甚至是重大弱点,限制了游牧文明的更大发展。游牧文明的弱点也是由游牧文明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

一是游牧经济成长的脆弱性,忽强忽弱,很不稳定。这主要是受自然气候影响,如风调雨顺、水草丰美,则畜群繁盛;如风雪大寒或干旱无草,则使畜群锐减。游牧经济是游牧文明的基础,基础不牢,影响民族生存和文明延续。

二是游牧文化承传的波动性,时高时低,常有摇摆。这主要是因北方草原民族的更迭和文字传承不畅所致。从总体链条上看是文化承续不断,但后兴起的民族总是难以承继前代民族的全部文化积累,以致影响了游牧文明站在更高基础上的发展。

三是游牧政权的不稳定性,骤兴骤衰,转换急遽。因游牧王朝是依附于游牧经济的,游牧经济繁盛时,马蹄所至,开疆万里;经济衰弱时,政权就会迅速瓦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游牧文明中体现得十分强烈。正是因为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明,本身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弱点,所以随着时代发展,到清代晚期走向了衰落,但它数千年的辉煌史,已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9、与草原文化的差异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虽然在一定意义和特定范围内具有内在的不可分割性或同一性,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质的差异。

●从文化类型看,草原文化为地域文化之一种,而游牧文化则为经济文化之一型。

●从地域分布看,草原文化基本同草原地带的分布相一致,而游牧文化则不尽然。

●从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看,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同步发展状态。

●从建构特征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而游牧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

10、历史地位

生产规模大


游牧文化

这里所说的生产规模大,当然是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与基本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农耕经济相对而言。

游牧人以血缘为纽带,以地域分聚落,过群居生活。其生产集体进行,人数多,规模大,是其特征。

游牧社会,以家庭为细胞,以部落为单位,牲畜集体放牧,随时随地,追逐水草而成。它分布范围广,养育牲畜多,由部落占地放牧,家庭负责放养。家庭在生产上和消费上有权处置,保卫牧场和出售产品则归部落处理,这是一种公私结合的所有制。在生产与生活上,个人依附家庭,家庭与部落则互相依托,共同生存。为了适应草原游牧生产的需要,游牧民族逐渐形成了规模大、人数多的生产*。

一个部落放牧的牲畜,羊常以万计,马常以千计,牛和骆驼常以百计。部落和部落联盟出兵征战,铁骑常以万计、数十万计,精骑常以千计、数千计。匈奴、突厥、蒙古与中原王朝交聘或互市,骆驼常以百计,牛常以千计,马、羊常以万计甚至数十万计。

这类资料,史不绝书。如果非规模大的生产,是不能及此的。在生产规模上,印欧语系游牧民较小,其规模不及阿尔泰语系。原因在于亚洲草原广大,欧洲草原窄小。游牧人采用大规模生产,是一种创造,在人类文明史上功不可没。

生产规模大是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在近代以前,农耕地区大都是小农经济。大片农田在锄耕时代只能小块经营,一家一户耕作,不可能形成大生产。农耕地区,大小国家林立,王侯据地自雄,敲骨吸髓地压榨农民,所得赋税除用于享乐外,大多用于征战。农民衣食不足,无力发展生产,战乱年代,更使农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而,在封建社会里,农业生产始终是分散经营,大规模生产搞不起来。

游牧经济与小农经济相比,在一定时期或某一定阶段有一定的优越性,因为经营规模大,容易集中、统一,再加上游牧民的尚武精神,因而常常出现游牧世界征服农耕世界的局面。这在近代以前,亚欧大陆屡见不鲜。但是,游牧经济虽然规模大,基础却非常脆弱,往往容易受到天灾人祸的制约,因而终将走向衰落。

商品交换范围大

游牧经济,以游牧业为主,他业为次。后来人口日益繁衍,生活日渐提高,交换物品成为必要,于是商品意识由需要而萌生,交换日益增多,范围逐渐扩大。

游牧人的交换,最初只在部落之内及邻近部落之间进行,形式是以物易物,以皮毛换马具、饰物或其他生活用品。游牧生活逐水草,常迁徙,时序不同,居地也异。各地产品不同,因而交换的商品、交换的对象、交换的方式,均不相同。游牧民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除以皮毛为主,换取自己需用的物品以外,也常以一地区的商品,贩卖到其他部落或地区,从中取利。所以除以物易物而外,也采用农耕地区的货币进行大致的等价交换。等价观念、货币观念,于是逐渐形成。游牧部落不造货币,货币来自农耕地区,属他族货币,考古发现,可以佐证。

游牧部落、部落联盟,与农耕王朝常发生掠夺、战争、媾和及交聘等情况。这些,外表上似与交换无关,其实也具有交换意义。掠夺和战争,主要是掠取财物,以供游牧地区生活之必需。媾和是败者向胜者赔偿大宗财物,也大都是生活用品。交聘往来,大多以皮毛与丝绸为礼物。数量多,交换范围大,实为大交换的形制。

游牧人驰骋草原,扩地千万里。建立王朝后,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供应王族权贵,遂在其王朝辖区内,或直接或间接经营中介贸易。丝绸、黄金、土特产等的贸易都有王朝插手其间。为了控制中介贸易,游牧部落之间,游牧王朝与农耕王朝之间,不惜发动战争,霸占重要都市,控制东西商路,兵戎相加,常延续数十年至百余年。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都扮演过争夺中介贸易的重要角色。交换范围日趋扩大化,也日趋国际化。在中世纪以前,这种大交换的局面主要是由游牧人开拓出来的。

大交换的特点,表现为路线长,维持久,商品多,花色繁。农耕世界为什么不能开创这种大交换的局面,关键是小农经济的限制。小农经济的优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游牧生产不易办到的。但小农经济只求能够自给自足,能作为商品的产物,为数有限,视远行为畏途,没有开拓市场,进行大规模交换的迫切需求。

民族迁徙地域大

游牧人根据水草盈仄、春夏秋冬,以及风雪旱涝、部落盛衰、战争胜败、人畜灾祸,而不断迁徙。大变大迁,小变小迁。游牧依赖草原,草原广漠无垠,小迁徙数十里或数百里,大迁徙则数千里甚至数万里。

塞种人的东西南北四支在锡尔河南北,迁徙频繁。萨尔马提亚人、玛撒该达人是其北支,分布于锡尔河南北。帕提亚人、巴克特里亚人是其南支,越河中迁往阿姆河南北,在公元前3世纪形成了安息与大夏两个王国。大夏王祚较短,很快分裂,他们又越兴都库什山南下,西向东伊朗,东向北印度,建立了诸小邦、小国。安息国祚较长,后来他们向西迁徙,由中亚而西亚,直抵地中海东岸,与东罗马争夺亚美尼亚及两河流域达数百年,阻扼了罗马帝国的东进之路。塞西安人是其西支,初居锡尔河北,越咸海而西迁伏尔加河,再西迁黑海北岸,与希腊人接触。大月氏人是其东支,原分布在甘肃中部及西部,在匈奴人之西,又称西胡。公元前3世纪,他们被匈奴击溃,老弱留在南山,主力则西迁伊犁河、锡尔河,抵达阿姆河两岸,建立了贵霜王朝。匈奴人起自阴山,北向蒙古高原,扩充地盘,形成帝国。又东服东胡各部,西逐西胡月氏,降服西域,天山南北,皆为其所占领。于是设僮仆都尉,凭陵诸胡。后来南北匈奴分裂,南匈奴臣服于汉朝,北匈奴举族西迁。初居伊犁河,次至伏尔加河,后又迁至多瑙河,从东亚直达东欧,扬鞭数万里,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哥特人起源于北欧,南迁多瑙河,又东移里海北岸,盘踞南俄草原。其后匈奴人西迁,击溃了哥特人。哥特人在伏尔加河西岸扎营立寨,并逐步西迁至多瑙河北岸。匈奴人步步侵逼,东西哥特人只得臣属于罗马帝国。其后不久在意大利建立了东哥特王国,在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国,但国祚不长,亡国后,他们渐与其他民族融合。总观他们的大迁徙,是从伏尔加河直至大西洋东岸,也是横跨了整个欧洲。突厥人与蒙古人的迁徙最为宏阔。突厥人建立王朝于亚欧非三洲,而其起源在阿尔泰山区。突厥部落众多,人口繁衍,迁徙遥远,在北亚建立东突厥汗国;在中亚建立西突厥汗国;在阿富汗南北和东伊朗建立伽色尼王朝;在小亚细亚和东欧建立奥斯曼帝国。伽色尼王朝从南阿富汗扩展到北印度,并曾深入中印度。马木路克王朝盘踞埃及北部。蒙古人起源于鄂嫩河。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创建帝国,其铁骑踏遍亚欧大陆。蒙古人所建立的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元帝国、国祚不等,皆有百年、数百年之久。蒙古人自东而西,从鄂嫩河至多瑙河,足迹数万里。

11、衰落缘由

经济情况的巨变


游牧文化

首先是牧场缩小了。游牧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保守落后,游牧业收益少,无力扩大再生产,无力改革生产工具及生产方式。因而,过去亚欧大陆的大草原,逐渐被开辟成为农田、工场或矿场。游牧生产基地,日益萎缩。游牧部落,日渐衰落,甚至消失。残存的游牧地区、牧场大部成不毛之地,生存条件困难。

世界向工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古老的农耕世界,逐渐实现农业机械化,牧业也必须向牧业工业化道路迈进。部分游牧地区已改造成为农耕或工业地区,牧业已经消亡;部分牧区发展了工矿业,牧业比重日益下降;部分牧区建立了大牧场,发展了机械化生产,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出现一片崭新的面貌。

政治格局的改观

在游牧部落中,牧民以氏族、家族为纽带团结在一起,受部落、部落联盟、汗国的管辖,过分散经营、集中放牧的有组织的生活,共御外侮,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使生产与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汗国瓦解,部落联盟衰落,政治上的维系丧失,游牧世界自不免趋向没落。

游牧汗国的灭亡,使游牧世界的政治地位一落千丈。过去游牧民可以任意逐水草而放牧,这种权利已丧失殆尽,控制中介贸易的权利也已丧亡,长期以来游牧汗国以商补牧,商牧相济的格局,亦随之瓦解。

新航路开辟后,海上交通日趋发达,亚欧大陆上的草原商路,自然失去其价值。工业革命最先出现在农耕世界,各国工业化以后,地处偏远的游牧地区,亦难免日趋衰落。

意识形态的革新

游牧人迁徙频仍,其文化建设,无重点,无规则,牧场转移,设施中断,在意识形态上难于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而是随兴而作,随遇而安。

游牧经济基础脆弱,其文化基础松散。游牧人的宗教信仰,皈依无常;龙庭建筑,随地改易;雕刻绘画,随时改换;心理状态,飘忽不定。其文化受外来影响较强,文化建树难见成效亦难持久。

欧洲自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以后,西欧文化似乎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加上帝国主义的炮舰政策、殖民狂潮,工业文化不但打击了农耕文化,也摧残了游牧文化。世界形势的剧烈变革,削弱了游牧文化生存的空间。

但是,游牧文化的没落,不等于游牧文化的灭亡,其有用成分,已经和仍将被吸收或融合于农耕文化与工业文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