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号火星探测器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是美国宇航局在火星上执行勘测任务的两个探测器之一。另一个火星探测器为“勇气号”,“机遇号”于2003年7月7日发射2004年1月25日安全着陆火星表面。截至2018年1月25日,“机遇号”火星漫游车已在火星漫游14年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完成90个火星日的任务,发现了火星上的第一个陨石、防热护盾岩(HeatShieldRock)(在子午线高原),以及超过两年的时间研究维多利亚撞击坑。目前它沿着奋进陨坑向南行驶。
1、基本资料
命名
机遇号
美国“双胞胎”火星车已被分别命名为“勇气”号和“机遇”号。这两个名字都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9岁女孩索菲·科利斯提出的。
美国宇航局于2002年年底发起了为两辆火星车取名的活动,邀请全美中小学生提供有创意的点子。据悉,共有近万人参加了这项活动。目前正上小学三年级的索菲·科利斯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优胜者。8日,索菲·科利斯与美国宇航局局长奥基夫一起,出席了在美国宇航局肯尼迪航天中心举行的火星车命名揭晓仪式。奥基夫在讲话中向索菲·科利斯表示感谢称赞她取的名字体现了两辆火星车所承担使命的价值。
发射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原定于2003年6月25日发射,但是由于技术故障和恶劣天气,发射工作被连续推迟了5次。“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7月7日23时18分15秒(北京时间8日11时18分15秒)由“德尔塔2”7925H9.5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17-B发射台发射升空,飞往火星,这是“德尔塔”系列运载火箭第299次飞行。
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经过多次发射推迟之后终于顺利启程,追随先行一步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踏上了前往火星找寻水和生命存在的痕迹的旅程。
登陆
2004年1月,美国宇航局(NASA)宣布,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于格林尼治时间1月25日5:05分(北京时间13:05时)成功在火星表面登陆。
踏上火星表面并回望了一眼7天前将它送到火星表面的着陆器之后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探测任务。机遇号的六个*通过着陆舱的前缘斜面踏上火星表面,与NASA的勇气号探测器分别在火星的两面同时对这颗红色星球进行探测。勇气号探测器在登陆后12天才踏上火星表面。机遇号着陆的火星平原含有丰富赤铁矿,在地球上赤铁矿通常地处着有水和高温的地方。
位于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收到了机遇号通过奥德赛火星轨道器转发回来的照片,证实机遇号探测车已经安全踏上火星土壤。
自2004年6月开始,“机遇”号火星车考察名为“忍耐”的环形山内的一个沙丘区。其使用寿命超过了原设计的1倍多但也出过一些机械故障。“机遇”号的岩石钻孔工具曾被卡住两次。
发现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发回的关于其挖掘的一个堑壕的最新图片显示,此前在火星土壤表层发现的小球粒同样存在于火星土壤的内部。另外,机遇号还在堑壕中发现了盐水的痕迹,但其具体的组成还需要更多地分析确定。机遇号用一个*挖掘的堑壕壁上也发现了存在火星土壤表面的小球粒,但其反射光的亮度明显大于此前在表面发现的小球粒。
与此同时,双子探测器中的勇气号也正计划挖掘一个堑壕,对黏附在其车轮上的火星土壤进行调查。能够黏附在车轮上,说明细密的火星土壤可能是潮湿的。NASA官员周四表示,两个火星探测器所处位置的土壤中可能都含有少量的水与盐形成盐卤。它们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保持液态。
与土壤表层的小球粒不同,机遇号在土壤内部发现的小球粒闪闪发光,原因不详。科学家表示,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光学效果,而是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两种小球粒外部的附着物可能不同。科学家认为,这些球形颗粒的形成原因有三种可能:火山爆发、陨石撞击或者水流,这三种原因都有可能。
2、任务目标
火星探测计划的科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搜寻岩石和土壤的特征来寻找过去是否曾经有水的流动。特别的是找寻的样本将包括受到水的沉淀、蒸发、沉积胶结和热液活动所影响的矿物质。
机遇号
测量降落地点周遭的矿物、岩石和土壤的分布区域和成分。
测量何种地质作用造成当地的岩层和如何影响化学作用。这些作用包括水、风蚀、沉淀、热液过程、火山活动和陨石撞击所造成的影响。
火星侦察轨道器上的仪器将会执行分类和确认地表上的这些观察资料;机遇号将会协助判定轨道器对火星作观察所用的仪器是否准确和有效。
搜寻含铁的矿物质并鉴定和定量一些相对的、且含水或者在水中形成的特定种类矿物,像是含铁碳酸盐。
分类岩石和土壤的矿物和成分并且分析形成它们的作用。
寻找当以前液态水存在时,地质所含有当时环境状况的可能证据。
评估火星上的环境是否有益于生命。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NASA将会继续领导任务来研究生命是否曾存在于火星上;搜寻行动在分析火星环境是否对生命适居时一同进行。生命,如我们所知必须要有水才能生存,因此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水的历史对于寻找当时火星上使否对生命适居的可能性一直存在着争议。虽然火星探测漫游者计划没有能力去直接寻找到生命存在的证据,但是它对于火星史上的自然环境是否可居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讯。
3、结构介绍
机遇号是一个六轮、太阳能动力车,高1.5米、宽2.3米以及长1.6米、180公斤重。六个*上有锯齿状的凸出纹路(rocker-bogie)来适应地形,每个*都有自己的马达,车体本车装载于前后端来让本身能够在30度的倾斜范围保持安全。最高车速是50公厘/每秒(2英寸/每秒),虽然平均速度只有最高车速的五分之一。机遇号和他的姐妹-勇气号都载有纽约世贸大楼的金属残片,这些残片重新制成护盾来保护钻孔机械上的电缆。(BothSpiritandOpportunityhavepiecesofthefallenWorldTradeCenter'smetalonthemwhichwere“turnedintoshieldstoprotectcablesonthedrillingmechanisms”.)
太阳能板阵列能够在每个火星日产生约140瓦的电力让可充电式的锂离子电池储存电力并在晚上使用将近4个小时。机遇号的车体上的电脑使用了一个20MHZ的RAD6000*处理器、128MB的DRAM、3MB的EEPROM以及256MB的快闪存储器。它的车体作业温度介于?40°C到40°C,车上由电热器在必要时能支援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也提供了基本的温度控制。一个黄金薄膜和一层二氧化硅气凝胶进行隔热,
机遇号和地球之间的通讯以一架低增益天线以低传输速度进行沟通,也有一架高增益天线也进行通讯。低增益天线也用来向环绕火星的轨道器传输资料。
修正后的科学/工程仪器包括了:
全景相机-用以调查当地岩层的结构、颜色、矿物学和组织。
导航相机-视野较大但是分辨率低且是黑白的,用以导航和行走。
微热放射光谱仪(Mini-TES)-近距离分辨可能的岩石和土壤并决定作用形成的原因。
危险回避相机(Hazcams)-两台具有120度视野的B&W相机,提供车上额外的资料显示周遭环境。
机遇号车体上的机械手臂包括了以下仪器:
穆斯堡尔(M?ssbauer)光谱仪MIMOSII-用来实地观察对于含铁岩石与土壤之矿物学的研究。
阿尔发粒子X光光谱仪-用来实地观察形成岩石与土壤的大量元素之分析。
磁铁-用来搜集具磁性的沙粒。
显微图像器-用来获取实地观察的岩石与土壤的高分辨率相片。
岩石摩擦工具-用来显露出新的物质成分来让车上的仪器做调查。
相机会提供1024*1024pixel的相片,资料稍后会以ICER进行压缩、储存和传送。机遇号的名字是由NASA赞助一个学生散文比赛所得来的。
4、任务总览
机遇号主要的地表任务只计划最多维持90天。任务在过去已受到多次的扩增并且自登陆之后就已经运作了2605天之久。一个关于漫游车状态的每周更新档案可在“机遇号更新档案”中找到。
机遇号
从一开始的登陆起,在偶然的情况下就降落在一个冲击坑里,否则预计是要降落在一个平原。机遇号成功的研究了土壤和岩石样本并在登陆地点照下了全景照片。它采样的样品让NASA的科学家能够提出关于赤铁矿的存在以及过去地表存在过水份的假说。为了证明,机遇号跨越火星地表去调查另一个地点-忍耐撞击坑(Endurancecrater);在2004年的6月到12月间进行调查。随后,机遇号调查了它自己在降落过程中所抛弃的防热护盾的撞击地点并发现了完整无缺的陨石,也就是后来定名的“防热护盾岩”(HeatShieldRock)。
从2005年4月下旬到该年六月初,机遇号的数个*充满危险地卡在了沙丘里。在地球上进行了超过了6周的物理模拟来寻找最佳方法让它从沙中脱困以避免永久的卡住而报废。后来在一次几厘米的移动之后才成功脱困,并继续它的旅程。
在2005年10月到2006年3月之间,机遇号朝向了南方的维多利亚撞击坑前进,途中经过了一个大而浅且部分受到覆盖的陨石坑-“黑暗撞击坑”(Erebuscrater);后来也曾遭遇过机械手臂出问题。在2006年9月底,机遇号抵达了维多利亚撞击坑并顺时钟沿着坑的边缘探索。2007年6月,机遇号返回了撞击坑最初抵达的地点“鸭子湾”(DuckBay);同年9月,它进入了撞击坑开始进行详细的研究。2008年8月,机遇号离开了维多利亚撞击坑并且目前正朝向“努力撞击坑”(Endeavourcrater)前进。
截止至2017年1年25日(4748天),机遇号的里程数是43.87公里(27.26哩),也打破了NASA在地球外的无人探测车移动记录,创造了外星探测着陆器历史记录。
2004年
机遇号于2004年1月25日5:05(UTC)降落在比原计划亨利撞击坑偏东25km的老鹰撞击坑(1.95°S354.47°E)
2006年
在2006年3月22日(第760个任务日),机遇号离开了“黑暗撞击坑”并开始前往“维多利亚撞击坑”的旅程,后来于2006年9月抵达(第951个任务日)。它将会待在“维多利亚撞击坑”直到2008年8月(第1630——1634个任务日)。
维多利亚撞击坑是一个距离登陆地点约7公里的冲击坑。它的直径比“忍耐撞击坑”还要大六倍科学家相信维多利亚撞击坑坑壁上的裸露岩石可以产生更多有关火星地质历史的资讯,倘若漫游车能够存活够久去进行调查的话
在第951个任务日(2006年9月26日),机遇号到达了维多利亚撞击坑的边缘并传送了第一张维多利亚撞击坑的真实照片,其中包括坑底的沙丘。火星侦查轨道器也照下了机遇号位于坑边的照片,
2007年
在2007年1月4日,机遇号和勇气号都接收到了给车上电脑用的新航程软件(flightsoftware)。这个更新的时间点刚好是它们的登陆三周年。新的系统能够让漫游车决定是否传送一张照片、是否使用机械手臂来研究岩石,这样能够为科学家们节省很多时间不用去过滤数百张的照片来找他们所想要的那一个,或是研究周遭环境来决定是否使用机械手臂来调查岩石。
一连串的清除事件于第1151个任务日(2007年4月20日)开始而让机遇号的太阳能发电提升到每天每小时800瓦到了第1164个任务日(2007年5月4日),车上的太阳能阵列可产生自第18个任务日(2004年2月10日)以来从未达到超过4.0安培的电力。无论如何2007年年中(跟火星同轴的每六个地球年之全球沙尘暴循环)出现于火星上的大规模沙尘暴却让机遇号的发电量降低至每小时280瓦,
在2007年6月快要结束时。一连串的沙尘暴开始垄罩火星的大气层。风暴持续的增强并且到了7月20日让机遇号和勇气号都遭遇到因太阳能电力不足而造成真正的系统失效之可能性。NASA向新闻界发表正式声明(摘录一部分):“我们正在努力让漫游车能够在暴风中存活下来,但是它们并非为了这种强烈的状况所设计的”。关键的问题是由于沙尘暴让太阳能电力快速下降火星的大气层中有太多的沙子因此遮蔽了99%直射向漫游车的阳光。位于另一个地方的勇气号漫游车只能够比机遇号多获得一点光线。
在正常情况下太阳能发电阵列每天能够产生每小时700瓦的能量。在沙尘暴中,发电能力大幅的降低。倘若漫游车每天产生的电力少于每小时150瓦的话将会让它开始耗尽电池电力。如果电池电力耗尽的话,关键的电子仪器可能会因为极度的寒冷而失效。在2007年7月18日,漫游车的太阳能电力只能产生每小时128瓦的电力,是任务史上的最低点。NASA的应对是命令机遇号每三天向地球通讯一次,这样的状况是它的任务史上第一次发生,
这个沙尘暴持续到7月底时,NASA宣布了即使是在非常低的电力模式下,漫游车也几乎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来生存。如果机遇号的电子模组温度持续下降,根据正式声明,“机遇号有很大的风险会经历一段低电力的故障当低电力的故障发生时,漫游车的系统会将电池停机,让漫游车进行睡眠并检查每个任务日来看是否能有足够的光能让漫游车苏醒和执行每天的故障通讯。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机遇号将会持续的睡眠。根据天候状况,机遇号可以睡上数天、数周或甚至于数月之久一切都看它是否能获得足够的光线来尝试让它的电池充电”漫游车再也不会从低电力的故障中醒过来对于当时来讲有相当大的可能性。
到了2007年8月7日,沙尘暴显现出减弱的迹象,而且尽管发电程度仍然偏低还是足够让机遇号开始拍摄并传回照片。到了8月21日,沙尘暴中的沙量持续在增加,车上的电池却能充满电让它可以进行自从沙尘暴开始后的第一次行驶。
2007年9月11日,机遇号花了一点时间驶入“鸭子湾”并且又重复驶出来测试一开始进入维多利亚撞击坑的斜面摩擦力。在同年9月13日,机遇号开始对内部的斜面进行更完整的探勘,调查鸭子湾北部的一连串灰白色岩层和“佛得角”(CapeVerde)正面的细节。
2008年
2008年8月24到28日(第1630到1634个任务日),机遇号在经历了双胞胎勇气号类似遇过踩到道钉似的意外而造成右前轮故障之后离开了“维多利亚撞击坑”。在前往努力撞击坑的路上,机遇号将会在子午线高原上研究一连串的“深色大卵石”(darkcobbles)。
“努力撞击坑”位于维多利亚撞击坑的东南方12公里,直径22公里(13.7哩)。估计这段旅程将花上两年的时间才能抵达。科学家期望机遇号能在此撞击坑中发现比维多利亚撞击坑还要大量的岩层。在努力撞击坑边缘发现的含泥叶硅酸盐岩石(phyllosilicateclay-bearingrock)相信会有裸露岩石形状,比先前的分析还要更适宜于生命。
“太阳会和现象”就是地球和火星运行至以太阳为中心间隔的大约相对位置,此时太阳在地球和火星之间;这个现象从2008年11月29日开始而导致漫游车和地球之间的通讯中断,直到同年12月13日才恢复。在这段时间里控制小组计划让机遇号使用穆斯堡尔光谱仪来研究一块被定名为“圣托里尼”(“Santorini”)的裸露岩石。
2009年1月29日,由火星侦察轨道器上的“高分辨率制图科学实验”(HiRISE)相机拍摄,途中的圆圈代表机遇号的位置,此地点距离“努力撞击坑”17公里(10.6哩)远。
2009年
2009年3月7日(第1820个任务日),机遇号自从2008年8月份离开维多利亚撞击坑并行走了约3.2公里(2哩)后到现在,抵达了“努力撞击坑”的边缘。它也观察到了距离约38公里(24哩)远的“Iazu撞击坑”,并估算出其7公里(4哩)的直径。
2009年4月7日(第1850个任务日),机遇号由于太阳能板上的沙尘意外的被清除干净因此电力供应增加了40%而达到了每小时515瓦。从4月16到22日(第1859到1865个任务日),机遇号做了多次的行驶并在那周里总共行走了478米(1,568尺)。当机遇号研究一块定名为“Penrhyn”的裸露岩石时,右前轮的驾驶促动器(actuator)在这个时候进行了重置让马达非常接近正常状态。
2010年
在2010年1月28日(第2138个任务日),机遇号抵达了“康塞普西翁撞击坑”(Concepcioncrater)。在前往“努力撞击坑”之前,它成功的绕了这个直径10米的撞击坑走了一圈。在这段时间里,电力供应从每小时305瓦降低至每小时270瓦。
在2010年5月5日,由于维多利亚撞击坑和努力撞击坑之间的路线可能有危险的沙丘,于是变更原订路线而延伸至19公里长。
在2010年5月19日,机遇号经过了2246个任务日的运转,超过了海盗1号2245个任务日的纪录而成为历史上持续最久的火星地表任务。
在2010年7月,机遇号的研究小组宣布将以英国皇家海军舰长詹姆斯库克(JamesCook)中尉,一位于1769——1771年带领“努力”舰队巡航于太平洋的舰长,作为“努力撞击坑”之中的非正式定名。其中包括了“苦难岬”(CapeTribulation)、“单峰骆驼岬”(CapeDromedary)、“拜伦岬”(CapeByron)(澳洲大陆最早定名的地点)以及“乡下人点”(PointHicks)(1770年由“努力”舰队所看见的第一个澳洲的地点)
在2010年9月8日,NASA宣布机遇号已经抵达维多利亚撞击坑和努力撞击坑之间行进路线的一半。
同年11月,机遇号在穿越一片小撞击坑地带时花了几天的时间对一个20米大定名为“勇敢”的撞击坑进行拍照。2010年11月14日(第2420个任务日)机遇号达到了行走25公里的里程纪录,此时距离圣玛利亚撞击坑约1.5公里,并且还有6.5公里才会抵达努力撞击坑。在10月和11月,太阳能电力供应是约每小时600瓦。
到了2010年12月10日,机遇号自从2004年1月25日登陆之后已经在火星地表行进了超过26公里。2010年12月15日(第2450个任务日),机遇号抵达了“圣玛丽亚撞击坑”,控制小组计划让它在接下来的几周勘查这个宽90米的撞击坑(大约一个美式足球场大小),
2011年
在机遇号抵达“圣玛丽亚撞击坑”的边缘后,控制小组让它转向撞击坑的东南方边缘并且搜集资料。控制小组也对于2011年初,太阳即将位于地球和火星两者之间而导致的通讯中断-“太阳会和现象”做了准备。在2011年1月4日(第2470个任务日),机遇号的电力供应受到0.692数值的火星大气层遮蔽以及0.6205数值的太阳能发电板上积灰而产生每小时584瓦,数据是由NASA的喷射推进实验室所提供。截止至这个时候,漫游车已经在火星地表总共行走了约16.5哩(26.56公里),
2013年
科学家周五形容美国航天局的“机遇”号火星车走路一瘸一拐和患上了关节炎,但他们称赞它关于火星早期存在过水的新发现。“机遇”号是在前往红色星球大约10年之后获得这一发现的。
这辆无人驾驶的太阳能动力探测车刚刚完成了对可能是其迄今获得的最古老岩石的分析。该岩石被命名为“希望”6号,其中所包含的证据证明火星上曾经流淌着大量可能适合生命的水,这些水在岩石中留下了粘土矿物
康奈尔大学首席研究员史蒂夫·斯奎尔斯说:“这是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水曾经与这块岩石有过相互作用,并改变了其化学结构,显着地改变了其矿物学组成。”
他称这项研究是“机遇”号探测行动开始10年以来“差不多最重要”的成果,因为它所展现的化学过程与以前关于火星上存在水的大多数发现截然不同。火星十分干燥。
科学家相信,大量的水曾经流过火星岩石并穿过岩石上的裂缝,从而在岩石中留下了浓度奇高的粘土。斯奎尔斯说,分析显示有可能适合饮用的水的踪迹,其年龄可以追溯到火星历史的第一个10亿年,当时粘土岩石正形成于一种更为中性的pH值环境下,后来环境才变得更为恶劣,水也变得更具酸性。
“机遇”号携带的岩石打磨工具、阿尔法粒子X射线光谱仪和显微成像仪为地球上的科学家提供了细节,从而在无需把岩石带回地球的情况下就能让他们了解火星的历史。
“机遇”号火星探测器与它的孪生兄弟“勇气”号是在2003年发射升空,并在次年1月登陆火星的。最初的计划是让它们执行为期3个月的探测。两台探测器都曾发现了古代火星环境潮湿的证据。斯奎尔斯在介绍“希望”号岩石组成方面的主要差异时对记者说:“‘机遇’号以前发现的证据大多数是含硫磺酸的。而这一次发现的是可以喝的水
光荣事迹
为了向机遇号对于探索火星的极大贡献献上敬意,小行星39382取名为”机会“。这个决定是由荷兰天文学家IngridvanHouten-Groeneveld所提议的,他和另外两位天文学家CornelisJohannesvanHouten以及TomGehrels于1960年9月24日共同发现了这颗小行星。
在海边漫步
在过去的时间里,机遇号在火星上的最大发现,就是它正站在一条古老的海岸线上。它发现,火星上温暖和湿润存在过含有盐分的液态海洋。这一发现还被《科学》杂志评为了2004年最大的科学突破。
机遇号最初获得的一条线索是灰赤铁矿。灰赤铁矿其实就是一种铁锈,地球上大部分的铁在地球形成早期沉到了地心,而火星因质量比地球小得多,就有很多铁留在了它的表面,为灰赤铁矿的形成提供了原料。在地球上灰赤铁矿广泛地存在着,你通常可以在静水、温泉中找到它,有时火山活动也可以带来灰赤铁矿。所以,灰赤铁矿的存在就意味着很可能有液态水存在。
后来,机遇号通过对火星岩石的分析又陆续发现了其他四条证据,它们共同强烈暗示着火星上曾存在液态海洋机遇号在岩石中及岩石周围发现了直径为数厘米的球状物体,它们的化学组成与岩石不同,它们应该是由液态水中的物质凝固而成的;机遇号的照片中显示,岩石上有一些扁平的小洞,这些小洞应该是结晶体在水中分解后遗留下来的;机遇号的光谱仪在岩石内部探测到了大量的硫磺,这些硫磺只有可能来自于水环境中形成的硫酸盐;机遇号的另一架光谱仪找到了黄钾铁矾,这是一种通常在水中形成的罕见物质。
机遇号发现火星海洋之后不久,勇气号在火星的另一面也发现了液态水留下的痕迹,只不过那里的水看起来要少很多,
欣赏火星”日食“
2007年3月,机遇号还有幸首次目睹了火星上的”日食“。也许在这里说”日食“会引起误会,因为火星上的”日食“与我们地球上日食实在是相差甚远,但是除此之外也没有一个更好的称谓可用。
火星有两颗自然卫星,它们都比月球小得多,或者可以说,它们就像是两块形状不规则的巨石。它们的直径一个相当于23公里,另一个只相当于13公里。在视野中,两颗卫星就仅仅是两个小黑点,所以当所谓的火星日食发生时,也仅仅是有两个小黑点从日面上经过而已,就像是两颗会移动的太阳黑子。
机遇号看到的日食是由火卫一引起的。它历时很短,只有20多秒钟时间。这也是火星日食的一个特点。火卫一引发的日食时长大概在30秒左右,火卫二的长一些,能够达到3分钟。相比之下,地球上的日全食通常会持续数分钟时间,但不会超过8分钟。
发现形成于酸性湖泊的岩石
当”机遇号“刚着陆在火星表面的子午高原(MeridianiPlanum)上就有了具有转折点的发现,它发现该着陆点的岩石形成于一个远古酸性湖泊,其证据来自于赤铁矿,这种矿石一般形成于水中,形成于一种颇似蓝莓般的微小球形颗粒。这种独特的曲线沉淀物是由于柔和的水流冲刷形成的,当含盐水分蒸发之后,硫酸盐之后才析出,最终形成了这种岩石结构。
首次在火星发现陨石
2005年1月份,”机遇号“在接近其丢弃的挡热板附近发现一块不同寻常,类似金属的岩石,探测器上携带的分光仪证实了这块岩石是由铁和镍构成,显示它可能是来自太空的一颗陨石,这也是人类首次在外星体上发现陨石
”炼狱沙丘“
2005年4月份,”机遇号“陷入了一片较浅的沙质山脊中,最终它花费了5个星期时间才从30厘米厚的沙质山脊上摆脱出来,这片涟漪状沙质土壤被命名为”炼狱沙丘“。
抵达维多利亚陨坑
2006年9月份,”机遇号“从着陆地点”鹰坑“(EagleCrater)旅行了9公里抵达了800米直径的”维多利亚陨坑“,维多利亚陨坑的直径是鹰坑的40倍,该陨坑于2004年研究了6个月。”机遇号“经过为期一年在维多利亚陨坑周边勘测和探测尘暴,2007年9月份,它开始进入这个陨坑,这个陨星碰撞形成的陨坑深30米,是之前机遇号所勘测陨坑深度的6倍。更重要的是,维多利亚陨坑将见证子午高原整个生命历程,该陨坑覆盖着硫酸盐砂岩,这种岩石被认为形成于数十亿年前,当时的沙丘与水发生交互作用,这些水很可能来自浅水湖泊,之后接合加固形成固体岩石火星探测器科学家雷-阿维德森(RayArvidson)说:”这种环境证实了远古火星存在湖泊是区域性,而并非本土性“这处维多利亚陨坑悬崖被命名为”圣文森特角“(CapeStVincent)。
2008年8月份,”机遇号“吃力地攀爬在维多利亚陨坑中,并开始朝向一个多洞穴叫做”奋进“的陨坑前进,这一陨坑的面积是维多利亚陨坑的20倍。
发现巨大地下水层
它仍然”身体健康“地在这颗红色星球表面工作,并在2012年2月庆祝了它在火星上工作8周年的纪念日。2011年8月份,经过差不多3年的跋涉,这辆饱经风霜的火星车终于抵达了它梦想中的目的地:直径约22公里的奋进号陨石坑(EndeavourCrater)。机遇号还发现了被地质学家们认为是证明液态水曾经流淌在火星表面的最好证据线索。
5、发生故障
美国宇航局机遇号火星车已经在火星表面上运行了11年之久,由于机遇号不断遭遇故障,美国宇航局还打算放弃这辆火星车。这一阵子,机遇号又坏了,本次故障在去年就已经出现,机遇号出现了严重的“失忆症”。一个星期前,美国宇航局的工程师刚刚为机遇号进行了软件升级,试图解决机遇号患上的“失忆症”问题,没想到它的记忆又出现问题了。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约翰-卡拉斯是机遇号的项目经理,他认为虽然我们在格式化五天后仍然遭遇到机遇号的失忆问题,但我们并不感到惊讶,毕竟这是一台超长期服役的火星车,原计划设计寿命为90天,却运行了11年之久。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机遇号的故障,目前科学家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此前的调查猜测与火星车超期服役和宇宙射线有关。如果我们成功解决了严重的闪存问题,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目前机遇号为了应对严重的“失忆症”,需要每天进行多次计算机的重启,几乎每次执行任务前都需要重新“刷”一遍大脑。自3月20日之后,机遇号还没有遇到过如此严重的闪存问题,不过3月25日的失忆也没有造成科学数据的丢失,预计机遇号不久后会再次投入工作。
机遇号和勇气号是一对双胞胎火星车,2004年1月降落火星表面,发现了火星上曾经存在液态水流动的痕迹。在三个月的设计寿命后,两辆火星车仍然处于服役中,勇气号在2010年停止工作,而机遇号还打破了地外天体的运行距离纪录,达到42.195公里,超越了前苏联的月球2号,行驶距离比阿波罗登月时使用的月球车还远。
6、失联
自2018年5月30日起,美航天局说,火星上刮起大型尘暴,目前已覆盖了火星表面的四分之一,达到3500万平方公里。由于尘暴仍在增强,预计未来几天内,位于火星“毅力谷”的“机遇”号都不太可能接收到足够阳光为其电池充电。
美国航天局表示,他们12日尝试联络“机遇”号,但没有收到回音。据推测,“机遇”号可能因电池电量不足进入低功率故障模式,除用来唤醒计算机的“任务时钟”外,其他所有子系统均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