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科普小知识 2022-10-04 22:15:47
...

国务院2017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代表党*、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签署,授予赵忠贤院士、屠呦呦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授予“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中文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外文名:Thestatescienceandtechnologyawardingmeeting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

时间:每年举行一次

奖项: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

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1、会议情况


*出席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国务院2017年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代表党*、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首先向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等**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讲话中代表党*、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指出,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技战线大事喜事多,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中华大地在创新中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进入新阶段,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说,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瞄准前沿、紧扣需求、前瞻部署,推进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利用互联网等新平台新模式,集聚优化创新要素,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

*指出,要深化科技*改革,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加大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等政策落实力度,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既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也吸引海归人才、外国人才来华创业创新,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更大空间。

*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各行业各领域覆盖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活力。要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创客合作创新,着力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中国创造”的影响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主持大会时说,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赵忠贤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等**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出席大会的领导同志还有:*、许其亮、赵乐际、栗战书、杨晶、陈竺、万钢。

*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和首都科技界代表等共约3300人参加大会。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79个项目、7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149项;授予5名外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重要讲话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

(2017年1月9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刚才,*总书记等*领导同志,向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赵忠贤院士、屠呦呦研究员和其他获奖代表颁了奖。在此,我代表党*、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科技战线大事喜事多、创新成果多。党*、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颁布施行,面向2030年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部署启动,科技*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加快推进,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制定实施,有效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现,不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试验室成功交会对接,航天员实现中期驻留,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使用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刷新世界纪录。科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更加显现。中国创新令世界瞩目、让人民自豪。中华大地在创新中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已到了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必须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我们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紧扣经济社会需求,在战略必争领域前瞻部署、超前研究,推进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主力军作用,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鼓励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创新领域。推动开放式科技创新,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利用互联网等新平台新模式,加强产学研协同,集聚优化创新要素,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

我们要深化科技*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必须充分尊重科技人才,保障科技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要深入推进科技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行科研管理清单制度,实施更加方便简约有效的规则,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要加大成果处置、收益分配、股权激励、人才流动、兼职兼薪等政策落实力度,使创新者得到应有荣誉和回报,增强科技人员的持久创造动力。

我们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创新的根本力量。我们有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这是我国发展用之不竭的最大“富矿”。要不拘一格用好各方面创新人才,集众智、汇众力,提高社会创新效率。既要支持专业人才在创新上不断突破,也要激发普通民众的创造潜力;既要支持本土人才勇攀高峰,也要吸引海归人才、外国人才来华创业创新。我们要以海纳百川、求贤若渴的气度,为各类创新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大空间、更广阔的舞台。

我们要全面提高创新供给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各行业各领域覆盖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动能既来自新兴产业成长,也来自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我国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方兴未艾,对这些产业要审慎监管,使之健康发展。同时,要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升级,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要实施普惠性创新政策,落实和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措施,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创客合作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推广“小核心、大协作”的“双创”模式,促进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开发齐头并进,重点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和助力破解医疗、环保等领域民生难题,大力研发新品、多出优品、打造精品,着力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中国创造”的影响力。

我们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和激励创新。要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体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使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有力的保护,使知识产权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努力营造支持创新、追求卓越的社会氛围,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让人人皆可创新、处处是创新之地,促进科学创新精神与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相结合,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同志们,朋友们,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决定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周围,倍加珍惜荣誉,切实担当使命,奋力创造辉煌,推动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奖励决定

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国发〔201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务院决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签署,授予赵忠贤院士、屠呦呦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授予“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亚洲季风变迁与全球气候的联系”等41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高温/超高温涂层材料技术与装备”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良种牛羊高效克隆技术”等6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等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嫦娥三号工程”等20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多抗稳产棉花新品种中棉所49的选育技术及应用”等149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凯瑟琳娜·科瑟·赫英郝斯教授等5名外国专家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赵忠贤院士、屠呦呦研究员及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优良传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务院

2017年1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4、六大特点

近五年来,自然、发明、进步三大奖总数基本呈逐年减少趋势,五年的平均数为307项,与上一个五年平均数355项相比,减少了48项。特别是2015年和2016年,三大奖总数都已控制在300项以下,分别是295项和279项。今年的奖励成果虽然数量减少,但是亮点很多,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改善民生的科技创新。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呈现六大特点。

重大标志性成果为我国成为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奠定重要基础

从今年获奖成果,特别是高等级奖项的总体水平看,我国在主要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已“占有一席之地”,正在从“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以移动4G、北斗导航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扭转了我国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范例。

基础研究迈入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继2013年铁基高温超导和2015年多光子纠缠相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之后,今年又有一项物理学领域的重大成果问鼎该奖项。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是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原创性科学成果,也是中国本土首次测得的粒子物理学基本参数,在国际高能物理界产生重要影响。

女科学家成绩突出大放异彩

每年领奖台上都不乏女科学家的身影,今年更是领军人物荟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科学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15个项目由女性领导,包括首项由女科学家挂帅的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有多个获奖项目团队,女性成员占到一半,她们的研究成果,既有色彩斑斓的新型活性染料,也有我国首艘海洋无人测量艇,称得上巾帼不让须眉。

突出地方特色,服务区域创新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高大上”,也需要“接地气”。青海推荐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项目,对促进青藏高原地区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荐的“风电机组关键控制技术”项目,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突破多项技术难题,推动风电跃居国内第三大电源;*生产建设兵团推荐的“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项目,结合当地棉花种植以及土壤的特殊情况,研发出一整套关键技术装备,建立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都是全部依靠当地的产学研力量联合完成,完成人扎根西部,脚踏实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了人生价值。

团队协作进发出持久的创新活力

今年获奖的3个创新团队都是围绕国家亟需、群众急盼的民生领域,在能源清洁、小麦育种、消化系肿瘤等方面,经过20年左右的持续稳定发展,培育了结构合理的创新队伍,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文化。如“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经过27年的发展,以“求是、团结、创新”为宗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废弃物及生物质低碳能源、能源转化过程污染物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迸发出强劲持久的创新活力。

国际科技合作应对全球性风险与挑战

今年获奖的外国科学家和国际组织,在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关注的领域,与中国科学家开展了长期密切合作,促进了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表彰和肯定以他们为代表的外国科学家的贡献,有助于深化国际科技合作进程,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与影响力,对于促进科技外交工作、建设“一带一路”具有积极意义。

5、媒体评论

让创新者“名利双收”

1月9日,科学家们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赵忠贤、屠呦呦获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总书记为获奖代表颁奖”的消息迅速刷屏。两位科学家及其获奖成果也成为搜索热词。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并为科技创新的诸多进步感到自豪。

这种自豪是有底气的。英国《经济学人》、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去年曾刊文,专门讨论西方“借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创新,“山寨”中国移动应用产品的现象。角色的悄然转换,背景正是近年来我国科技整体能力的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此次获奖的中微子物理、北斗导航、第四代移动通信等都居于领先地位。“中国创新”,正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容小觑的一支力量。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奇迹的诞生,靠制度革新解放生产力,也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力。今天,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性时期,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创新积累,人类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门口。试想,如果可控核聚变能够实现,石油和煤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新的超导材料被发现或合成,电力传输不再存在损耗;如果基因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人类平均寿命猛增至120岁以上,这个世界的格局将会发生多大的改变。而从我国经济面临的新形势看,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今天,更是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创新供给能力。

同这些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还有不少“短板”。整体而言,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仍不畅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还不突出,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要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让科技创新真正发挥“第一引擎”的作用,深化*机制改革,破除制约创新的障碍,刻不容缓。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回看今年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的经历,赵忠贤的团队一度艰苦到在被窝里打老鼠,累了就在桌椅上靠一靠,饿了就煮面条;屠呦呦入职时,实验室连通风设施都没有,除了在实验室“摇瓶子”,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今天我们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科研队伍,科研条件已然大大改善,更需进一步调动和尊重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精神,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既要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自主权、更多的人财物支配权;又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为科学家撑腰,让创新者“名利双收”。

去年“科技三会”的成功举行,让广大科技工作者欢呼“又一个科学春天”的到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千方百计激发科研人员创造力,不负春天所赐,不误春天所期,共同吹响建设科技强国的号角。

6、赵忠贤

1月9日,75岁的赵忠贤走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

走上领奖台,靠的是他近半个世纪持之以恒的高温超导研究和在这一领域取得的卓越功勋。40多年前,我国的高温超导研究刚刚起步;而今,已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走在世界前列。他,则是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领军人。

“赵忠贤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超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超导体在信息通讯、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巨大应用潜力。百余年来,已有5次诺贝尔奖颁发给了10位研究超导的科学家。

所谓“高温超导体”,是指临界温度在40K(约零下233摄氏度)以上的超导体。1968年,物理学家麦克米兰根据传统理论计算推断,超导体的转变温度一般不能超过40K,这一温度也被称为麦克米兰极限。

40K麦克米兰极限能否被突破?1974年,赵忠贤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接触到了世界超导研究最前沿。一年后回国,他立志要做高临界温度超导体。

“初生牛犊不怕虎。”经过缜密思考和实验,1977年,他在《物理》杂志上撰文,指出结构不稳定性又不产生结构相变可以使临界温度达到40—55K,并提出复杂结构和新机制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80K。挑战由经典理论推导出的麦克米兰极限,以至于当时不少人认为“赵忠贤胆子实在是太大了”。

十年磨一剑。虽然当时科研条件艰苦,好多设备是赵忠贤团队自己现造的,买设备都买二手的。好在研究不需要特别精密的仪器,1986年底,赵忠贤团队和国际上少数几个小组几乎同时在镧—钡—铜—氧体系中获得了40K以上的高温超导体。麦克米兰极限被突破,一时国际物理学界为之震动,“北京的赵”成为国际著名科学刊物上的新星。

再接再厉,1987年2月,赵忠贤带领团队又在钡—钇—铜—氧中发现了临界温度93K的液氮温区超导体,并在世界上首次公布了元素组成,刮起了一阵研究液氮温区超导体的旋风。赵忠贤成为国际超导研究领域代表中国的符号。他和团队也因此荣获198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集体一等奖。

及其团队的工作极大提升了中国物理学界的国际地位。1987年,他受邀参加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是五位特邀报告人之一。这宣告了中国物理学家走上世界高温超导研究舞台。

“我们必须坚守超导这块阵地”

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孙力玲,跟随赵忠贤从事超导研究。谈起赵老师科研的秘诀,她认为是扎得深、扎得住,根深才能叶茂。

赵忠贤40余年的高温超导研究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国际上第一次高温超导热潮中的主角——铜氧化物,是一种易脆材料,难以大范围普及应用。上世纪90年代,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热潮过后,全世界科学家对超导材料的探索一度陷入迷茫,一些团队甚至解散或转而研究其他领域。

困难面前,赵忠贤矢志不移:“我坚信,高温超导研究有潜力,未来有可能有重大突破。我们必须坚守这块阵地。”赵忠贤带领团队一干就是近20年。

2008年2月,日本科学家在四方层状的铁砷化合物中发现存在转变温度为26K的超导电性,但因为没有突破麦克米兰极限温度,还不能确定铁基材料是高温超导体。赵忠贤提出了高温高压合成结合轻稀土元素替代的方案,并组织团队全力以赴,很快将铁基超导体的临界温度提高到50K以上,创造了大块铁基超导体55K的纪录并保持至今。

赵忠贤团队为确认铁基超导体为第二个高温超导家族提供了重要依据,引领了国际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第二次突破。我国科学家还对铁基超导体若干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确认了它的非常规性。赵忠贤小组的成果作为“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的重要部分,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赵忠贤仍然在奇妙的超导世界中探索……他希望找到新的组合,寻找到临界温度更高、能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超导体;同时搞清楚超导机理,关注新材料、新现象,为超导研究的第三次突破提供信息。

“选择了科研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能心猿意马”

赵忠贤的团队成员、超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董晓莉对赵忠贤充满了由衷的敬佩:赵老师对超导历史很熟悉,不仅记得像元素组成、超导温度这些重要参数,对很多超导体也可以随口报出发现年代、发现者的名字,可谓如数家珍。

专注,也是赵忠贤总结自己研究工作时最喜欢用的一个词。他常说,选择了科研道路,就要安下心来,不能心猿意马。

由于超导机理仍然是个谜,发现超导材料,多数时候凭的是直觉。40多年的钻研和积累,让赵忠贤培养出超出常人的直觉。

本世纪初,MgB2、NaCoO2等超导体被发现,但这两个体系都不是四方结构,和赵忠贤探索高温超导的想法不一致,就没安排团队全部投入。看到日本团队报道了四方结构的铁基超导体,他很快提出高温高压合成结合轻稀土替代的实验方案,组织团队全力以赴。

“搞研究,长期积累到一定节点后,在认识上就会有一个升华。发现超导材料并没有理论规律可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赵忠贤说。

荣誉等身,赵忠贤从未自满。他常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荣誉归于国家,成绩属于集体,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分子。他还常常提醒前来采访的记者:“别光报道我,多看看我身后那些没露面的人。”面对媒体的聚焦,老先生坦率而诚挚……他说,自己做研究从来没想过要得什么奖,能为人类文明添砖加瓦、满足国家重大需求,这辈子很值。

7、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不仅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而且在2000年至今27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中,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位女科学家、第一位非院士科研人员、第一位诺奖获得者、第一个“婉拒”多家媒体采访的获奖者。

从她同事的讲述中,我们得以“窥见”其人其事、其心其志。

“既然国家把任务交给她,她就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好”

1969年1月底,39岁的研究实习员屠呦呦,忽然接到一项秘密任务:以课题组组长身份,研发抗疟疾的中草药。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的恶性疾病,病人高烧不退、浑身发抖,重者几天内死亡。应越南请求,中国军方从1964年起开始抗疟药研究。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委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北京召开“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代号为“523”项目的大规模药物筛选、研究在全国7省市展开。1969年1月21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受命加入“523”项目。

屠呦呦的同事、曾任中药研究所所长的姜廷良研究员告诉记者,当时正值“*”,年老的专家“靠边站”,屠呦呦在北京大学时学生药学,毕业后又脱产学习过两年中医,科研功力扎实,遂被委以重任。

“屠呦呦的责任感很强,”屠呦呦的同事、中药所廖福龙说,“她认为既然国家把任务交给她,自己就要努力工作,一定要做好。”由于丈夫李廷钊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屠呦呦把不满4岁的大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班,把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

阅读中医典籍、查阅群众献方、请教老中医专家……起初,屠呦呦用3个月时间,收集了2000多个方药,编辑成《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此后至1971年9月初,屠呦呦和同事对包括青蒿在内的100多种中药水煎煮提物和200余个乙醇提物样品进行了实验,但结果总令人沮丧:对疟原虫抑制率最高的只有40%左右。

“重新埋下头去,看医书!”终于有一天,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给了屠呦呦灵感:温度是关键!屠呦呦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案,夜以继日进行实验,终于发现:青蒿乙醚提取物去掉其酸性部分,剩下的中性部分抗疟效果最好!

1971年10月4日,实验证实,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进行临床试验,需要大量的青蒿乙醚提取物。”姜廷良回忆:课题组用7口老百姓用的水缸作为常规提取容器,里面装满乙醚,把青蒿浸泡在里面提取试验样品。

“乙醚等是有害化学品,当时实验室和楼道里都弥漫着刺鼻的乙醚味道。”姜廷良说,一些人头晕眼胀,甚至出现鼻子流血、皮肤过敏等症状,但当时设备设施简陋,大家顶多戴个纱布口罩,也顾不得许多……

在临床前试验时,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毒副作用,只有进行后续动物试验、确保安全后才能上临床。为了不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季节,屠呦呦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

1972年7月,屠呦呦等3名科研人员成为首批人体试验的志愿者,幸而未发现该提取物对人体有明显毒副作用。经过多年反复试验和临床试用,1977年,经卫生部同意,课题组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首次向全球报告了青蒿素这一重大原创成果。1986年10月,青蒿素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新药证书》。

不仅于此。1973年9月,屠呦呦课题组还首次发现了疗效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1992年,青蒿素类新药——双氢青蒿素片获得《新药证书》,并转让投产。

“我不习惯这种场合上的事,咱们还是加紧青蒿素研究吧”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2005年,全球青蒿素类药物采购量达到1100万人份,2014年为3.37亿人份。”姜廷良介绍说,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

近几年,屠呦呦两度实现了中国本土科学家在国际奖项上“零的突破”:2011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她公开表示,中医中药走向世界,荣誉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认为:“虽然青蒿素是特殊时期团队协作的结果,但屠呦呦的贡献非常关键。”

“只要自己的研究得到认可,她就已经很满足。”廖福龙说,“对于国际奖项,她更看重的是‘为国争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曹洪欣回忆:“2009年中医科学院推荐屠呦呦参评唐氏中药发展奖,她直接打电话给我:我这么大岁数了,给我干吗!”

屠呦呦获得的诺奖奖金为4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元。据张伯礼介绍,其中200万元分别捐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医科学院,成立了屠呦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年轻科研人员;其余则主要支付家人到瑞典领奖的相关费用等。

屡获大奖,屠呦呦的生活有什么改变?“如果说有改变,那就是家里的电话多了。采访她基本都谢绝。”廖福龙说。

“她也极少参加公开活动。”张伯礼补充道,“她多次跟我说:就到这吧。我不习惯这种场合上的事,咱们还是加紧青蒿素研究吧。”

8、五大看点

2016年国家科技奖共评选出2名最高奖获奖人、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今年的国家科技奖在组织评审方面,让“推荐制”回归主线,通过完善评议方式,增强评审的公信力和透明度。虽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总数进一步减少,成果却毫不减色,既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也有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科技创新。那么,今年的国家科技奖又有哪些新看头?

巾帼不让须眉女科学家成就斐然

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科学家屠呦呦,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15个项目由女性领导。此外,还包括第一次由女科学家挂帅的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女科学家领衔的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多个获奖团队中女性成员撑起“半边天”……她们的研究成果,既有色彩斑斓的新型活性材料,也有我国首艘海洋无人测航艇,越来越多的女性科学家成为科技领域的领军者。

从跟跑到并跑领跑标志性成果奠定世界影响力

从获奖成果,特别是高等级奖项的总体水平来看,我国在主要的科技领域和方向上已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以移动4G、北斗导航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扭转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电力、交通、冶金、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增强了国际话语权,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成功范例。

根深才能叶茂基础研究迈入世界科技前沿

基础研究是科技发展的源头供给。近年来,我国在铁基超导、量子信息、拓扑绝缘体、超级计算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年,赵忠贤院士获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发现的中微子振荡新模式也获得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批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原创性科学成果在全球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基础研究已迈入世界科技前沿。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科普读物摘科技进步二等奖

《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是一本大多数人都看得懂的科普读物。它所涉及的118个问题,都是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长期从事食品添加剂教学、科研工作的院士和专家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确定重点内容,解疑释惑,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对促进食品安全,改善服务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众人划桨开大船团队协作迸发创新活力

今年有3个创新团队获得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们在能源清洁、小麦育种、消化系肿瘤等方面,经过20多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建立了结构合理、搭配适当的创新队伍,取得一系列领先的创新成果。中国农科院种植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引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使我国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下的小麦生产技术稳居世界领先水平,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小麦科技创新中心。

上一篇: 启新街道

下一篇: 张洪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