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政大臣
太政大臣,日本律令制度下的最高官位,位居太政官四大长官之首(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与左大臣、右大臣并称“三公”,唐名相国,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二年至八年(758年~764年)一度改名为“太师”。
中文名:太政大臣
外文名:だじょうだいじん
性质:日本律令制度下的最高官位
地区:日本
1、职位简介
太政大臣(Da-jyou-dai-jin,だじょうだいじん)日本律令制度下的最高官位,位居太政官四大长官之首(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与左大臣、右大臣并称“三公”,唐名相国,淳仁天皇天平宝字二年至八年(758年~764年)一度改名为“太师”。太政大臣为非常设官职,辅佐天皇,总理国政,定员一人,对应位阶为从一位或正一位。天智天皇十年(671年)由大友皇子(即后来的弘文天皇)首任,而最后一任太政大臣是在明治四年(1871年)担任的三条实美。
2、出任资格
根据《养老律令》规定,太政大臣“如无其人则阙”(因此太政大臣也称“则阙”)。而历史上实际担任太政大臣任者很少,有时候甚至处于长期空缺状态。日本人对太政大臣的态度如同对正一位的态度一样,认为只有完美无瑕的人才能出任太政大臣,因此宁缺毋滥(反正太政官有四个长官,只要有一个有人当就行~~)。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出任太政大臣?
671年,病重的天智天皇首次设立太政大臣这一职务,并由其子大友皇子出任。由于大友皇子没有正式获得皇太子的称号(虽然事实上就是皇太子),因此其出任太政大臣被认为是为了抗衡在朝野威望都很高的皇太弟大海人皇子(即后来的天武天皇)。大友皇子之后,高市皇子于持统天皇四年(690年)就任太政大臣并主持朝政——在高市皇子之前,东宫(即太子)是草壁皇子(此时太政大臣空缺);而在高市皇子之后,太子由轻皇子(即文武天皇)担任。也就是说,早期的太政大臣有点等同于皇太子的意思。既然是太子,而日本古代又把皇族神化成“神族”,因此太政大臣在早期仅是皇室专利,普通大臣无缘。
758年,藤原仲麻吕对太政官进行唐名化改革时,太政大臣改名“太师”。随后仲麻吕本人(此时获天皇赐名“惠美押胜”)也在天平宝字四年(760年)就任大师,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由“人臣”出任的太政大臣。仲麻吕本人在764年因作乱被镇压,而次年(称德天皇天平神户元年,765年)由僧人道镜出任“太政大臣禅师”,这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带有宗教色彩的太政大臣。
道镜被贬黜之后,太政大臣一职长期空缺。直到文德天皇天安元年(857年),才由外戚藤原良房出任太政大臣。此后太政大臣才逐步成为常设官职。而从857年开始,三百多年时间内,太政大臣一直由摄家藤原氏出任。直到鸟羽天皇保安三年,才由村上源氏的源雅实出任太政大臣,打破了藤原氏控制太政大臣的“潜规则”。此后,随着藤原氏和村上源氏的分家,太政大臣的出任资格也逐步放宽。到明治维新前,出任太政大臣的资格必须是出身五摄家或者清华家的人。
3、武士集团
上面提到的出任太政大臣的人都是公家出身,而武士集团(武家)出任太政大臣则要困难得多。因为古代日本有重文轻武的传统,早期武士被公家贵族视为奴仆,家格低下(有点类似于印度的种姓),与太政大臣自然无缘。例如镰仓幕府时代实际掌握大权的北条氏,其在朝廷的职务甚至微不足道。中下层武士出任太政大臣的例子只有丰臣秀吉一人,而且也费了一番周折——因为秀吉出身庶民,姓氏卑微,根本不配出任太政大臣。所以秀吉一度想认公卿近卫前久为干爹,从而可以“冒领”藤原氏这样一个贵族姓,结果弄得自己被满朝公卿鄙视……后来后阳成天皇看不下去,破例赐姓“丰臣”,从而大幅度提高秀吉的身份,这才满足了秀吉的官瘾。
虽说中下层武士就任大政大臣如同白日梦,但作为武士集团总头目的平氏和源氏家族,却随着政治地位的大幅度提高而具有出任太政大臣的资格。其中,平清盛于六条天皇仁安二年(1167年)就任太政大臣,是历史上第一个由武士出任的太政大臣,也是唯一一个出任的太政大臣的平氏(不过丰臣秀吉在给明朝和朝鲜的文书上,自称“平秀吉”)。而足利义满在辞任幕府将军后,于后小松天皇应永元年(1394年)就任太政大臣,是第一个出任的太政大臣的源氏(此源氏和上面那位源雅实意义不同)。此外,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和德川家齐都出任过太政大臣。其中德川家齐于仁孝天皇文政十年(1827年)就任太政大臣,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同时出任太政大臣和征夷大将军的人。
4、大臣
根据律令制规定,只有出任太政大臣者才能获得正一位,但这并不表明当上太政大臣就能“自动”晋升正一位。事实上,历史上绝大多数出任太政大臣者,都只是从一位的身份,甚至是正二位的身份(出任太政大臣后立即晋升从一位)。某些文献中提到某某人物出任“正一位太政大臣”的说法,是不严格的,因为日本历史上还没有人在生前同时出任“正一位太政大臣”(当然死后赠官就不一样了)。此外,在日本历史上生前获得正一位的6个人当中,只有藤原仲麻吕是以太政大臣(“大师”)的身份获得正一位。(有意思的是,生前获得正一位的6个人当中,却橘诸兄和藤原永手两人是左大臣)
5、关系
一般认为随着摄政和关白的出现,太政大臣逐步成为一种“荣衔”。的确在摄关政治时代,有不少权臣只是以左大臣的身份就任摄政和关白(如藤原道长),甚至以无官衔的身份出任关白(如晚年的藤原赖通)。
但事实上,早期的摄政关白都是寄生于太政大臣之下。例如首任关白藤原基经的任命是“其万机巨细,己统百官,皆先关白太政大臣,然后奏下”,对他的称呼的也是“从一位摄政关白太政大臣”,意思就是就是享有“摄政”、“关白”权力的太政大臣——可见此时无论是摄政还是关白,严格来说不过是太政大臣的一项特权而已(也就是授予太政大臣更大的权力)。
当然随着摄关政治的发展,获得摄政、关白特权的资格逐渐放宽,而摄政关白也不再“绑定”太政大臣,例如藤原赖通出任摄政时,他的正式官职只是正二位内大臣,而当时的太政大臣是藤原公季,却不是摄政、关白。这时候,太政大臣才逐步成为一个“花架子”。
6、历任
姓名出任时间备注
大友皇子671年皇族
高市皇子690年-696年皇族
惠美押胜760年-764年太师
(藤原仲麻吕)
道镜765年-766年太政大臣禅师
藤原良房857年-872年最初的人臣摄政
藤原基经880年-891年最初的关白
藤原忠平936年-949年
藤原实赖967年-970年
藤原伊尹971年-972年
藤原兼通974年-977年
藤原赖忠978年-989年
藤原兼家989年-990年
藤原为光991年-992年
藤原道长1017年-1018年
藤原公季1021年-1029年
藤原赖通1061年-1062年
藤原教通1070年-1071年
藤原信长1080年-1088年
藤原师实1088年-1089年
藤原忠实1112年-1113年
源雅实1122年-1124年村上源氏
藤原忠通1128年-1129年
1149年-1150年
藤原实行1150年-1157年三条的家祖
藤原宗辅1157年-1160年
藤原伊通1160年-1165年
平清盛1167年桓武平氏,第一个出任太政大臣的武士
藤原忠雅1168年-1170年
藤原基房1170年-1171年
藤原师长1177年-1179年
九条兼实1189年-1190年
藤原兼房1191年-1196年
大炊御门赖实1199年-1204年
九条良经1204年-1205年
大炊御门赖实1208年-1209年
三条公房1218年-1221年
近卫家实1221年-1222年
西园寺公经1222年-1223年
九条良平1238年-1239年
近卫兼经1240年-1241年
西园寺实氏1246年
久我通光1246年-1248年
鹰司兼平1252年-1253年
德大寺实基1253年-1254年
西园寺公相1261年-1262年
花山园通雅1275年-1276年
鹰司兼平1276年-1277年
鹰司兼忠1285年-1287年
崛川基贝1289年-1290年
西园寺实兼1291年-1292年
河洞公守1299年
二条兼基1299年-1300年
土御门定实1301年-1302年
德大寺公孝1302年-1304年
一条实家1306年-1309年
大炊御门信嗣1309年-1310年
鹰司冬平1310年-1311年
三条实重1318年-1319年
久我通雄1319年-1323年
鹰司冬平1323年-1327年
今出川兼季1332年-1333年
久我长通1340年-1342年
洞院公贤1348年-1350年北朝
久我通相1366年-1368年
二条良基1381年-1387年
德大寺实时1394年
足利义満1394年-1395年清和源氏
久我县通1395年-1396年
三条实冬1402年-1407年
德大寺公俊1420年
二条持基1432年-1433年
一条兼良1446年-1450年
久我清通1452年-1453年
西园寺公名1455年-1457年
二条持通1458年-1460年
近卫房嗣1461年-1463年
久我通博1481年-1482年
鹰司政平1485年
近卫政家1488年-1490年
一条冬良1493年-1497年
德大寺实淳1509年-1511年
近卫尚通1512年-1516年
花山院政长1518年-1521年
三条实香1535年-1536年
近卫植家1537年-1542年
近卫前久1582年
丰臣秀吉1587年-1591年丰臣氏
德川家康1616年清和源氏
德川秀忠1626~1632年清和源氏
近卫基熙1709年
近卫家熙1710年-1711年
近卫家久1733年
一条兼香1746年-1751年
近卫内前1768年-1778年
九条尚实1780年-1781年
德川家齐1827年-1841年清和源氏,1827年-1837年兼任征夷大将军
鹰司政通1842年-1848年
三条实美1871年-1885年最后一任太政大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