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
燕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居于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公元前11世纪由周天子分封为诸侯国,公元前222年被秦国灭亡。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国君为姬姓燕氏,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昭王在位时期“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率倾国之兵联合赵、楚、韩、魏五国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燕太子丹收买刺客刺杀秦王事件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燕王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前222年燕灭于秦。
中文名称:燕国
英文名称:Yan
简称:燕
首都:蓟(今北京市房山区)
主要城市:孤竹、武阳
所属洲:亚洲
主要民族:华夏族(汉族)、北狄
官方语言:上古汉语
国君姓氏:姬姓,燕氏
首位君主:燕侯克
末代君主:燕王喜
国家领袖:姬职,姬喜
国家名人:乐毅、剧辛、秦开、秦舞阳
存亡时间: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2年
1、简述
历史上有很多燕国,但多指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诸侯国,也是战国时七雄之一,公元前11世纪受封,前222年被秦国消灭,又称北燕国。燕(yān),甲骨文、金文作晏,已具有都邑的含义。国君姬姓。古代,在北京地区有一个相当大的部族以“晏(燕)”为图腾,为族徽,为族名,并进而为地名、国名。古燕形成于何时已不可考。多年前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乡童家林、黄土坡村一带发现了一处规模相当大的商周遗址。包括建于商末延续至西周的城址。一些学者认为这就是商末时期古燕首都城的遗址。燕国建国以后与中原地区来往少,文化落后于中原,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前318年,燕王哙出乎预料的禅让于相国子之,太子平随即作乱,后失败被杀。燕国陷入混乱,齐国、中山国趁此机会伐燕,燕国几乎被灭,燕王哙和子之皆被杀。齐国退兵后,燕人拥立公子职,即燕昭王。昭王即位后“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又以乐毅为亚卿主持国政,经过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原本弱小的燕国成为一时之强。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楚、赵等国并率全国之兵联合伐齐,连下齐国70余城,杀死齐闵王。燕昭王时期为燕国鼎盛时期。前278年,昭王太子燕惠王即位。前279年,齐国即墨守将田单以火牛阵大败燕军,齐国由此复国,但实力大遭削弱。秦国灭掉了韩国,并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战车向燕国开来。燕太子丹感受到了亡国的巨大压力,却又没有实力与强大的秦国抗衡,于是便寻到一位著名的刺客——荆轲。前227年,太子丹送别荆轲和他的助手秦舞阳,他们的任务是刺杀秦王,但荆轲刺秦最终并没有成功。秦国更是加快了灭燕的步伐。前226年,燕国大部被秦将王翦占领。前222年,秦灭燕。
2、历代君王
称号本名在位时间备注
召康公奭 周王族人
燕侯克克 前1042——?召康公长子
燕侯旨旨 燕侯克三弟
燕侯舞舞 燕侯旨子
燕侯宪宪 燕侯舞子一说是召伯
燕侯和和 燕侯宪子一说是召伯
中隔数世不明
燕伯圣圣西周晚期
中隔数世不明
燕惠侯 前864年——前827年召康公九世孙
燕厘侯庄前826年——前791年燕惠侯子
燕顷侯 前790年——前767年燕厘侯子
燕哀侯 前766年——前765年燕顷侯子
燕郑侯索隐认为名郑前764年——前729年燕哀侯子
燕穆侯 前728年——前711年燕郑侯子
燕宣侯 前710年——前698年燕缪侯子
燕桓侯 前697年——前691年《世家》言燕宣侯子
燕庄公 前690年——前658年《世家》言燕桓侯子
燕襄公 前657年——前618年《世家》言燕庄公子
燕桓公 前617年——前602年
燕宣公 前601年——前587年
燕昭公 前586年——前574年
燕武公 前573年——前555年
燕前文公 前554年——前549年
燕懿公 前548年——前545年
燕惠公《左传》作燕简公款前544年——前536年《世家》言燕懿公子
燕悼公 前535年——前529年
燕共公 前528年——前524年
燕平公 前523年——前505年
燕简公 前504年——前493年
燕孝公 前464年——前450年
燕成公载前449年——前434年
燕闵公(旧作燕湣公) 前433年——前403年
燕简公(旧作燕釐公)《纪年》名载前402年——前373年(史记)
燕桓公 前372年——前362年
燕后文公 前361年——前333年
燕易王 前332年——前321年燕文公子
燕王哙哙前320年——前317年燕易王子
燕王子之子之前317年——前314年
前314年,齐灭燕;前311年,复国
燕昭王职,部分史书误作太子平前311年——前279年燕王哙子
燕惠王 前278年——前272年燕昭王子
燕武成王 前271年——前258年燕惠王子
燕孝王 前257年——前255年燕武成王子
燕王喜喜前254年——前222年燕孝王子
前222年,秦灭燕
3、燕国名人
乐毅、荆轲、高渐离、秦开、苏秦、秦舞阳、剧辛、田光、栗腹、武阳靖、乐乘、乐闲、骑劫、庆秦、将渠、鞠武、蔡鸟、盖聂、子之
4、历史
4.1召公封燕
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但召公并未前往,而是由长子克前往就任(据杨宽《西周史》考证,周公东征后,始封召公子克于燕)。因封地在燕山,故国名为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西周墓地发掘出一座西周大墓,编号为1193号。引起了关于召公到底是不是燕国第一代国君的争论。该墓由于时代较早,所出铜器的铭文内容是谈分封燕国第一代燕侯的问题。铭文第一句是“王曰太保”,显然这是对召公奭讲的话,因此有的学者根据铭文内容提
燕国遗址
出:召公奭可能是燕国的第一代国君。这个意见一旦确立,就推翻了过去认为召公奭未就封而以元子就封为第一代燕侯的旧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1193号大墓的墓主人是谁,这一点目前还难以定论,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西周燕国的建立对燕地来说,确实是个重大的变化,也可以说是北方燕地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西周建立前,“燕山之野”与中原地区比较起来明显地看出这里是个荒凉地区,发展较中原落后,所以在古代人们将燕地视为荒辟之处,直到战国时期社会上仍留有这种看法。燕国建立后,此地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新建立的燕国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燕国是西周王朝“选建明德,以藩屏周”,经过分封而设在北方的一个诸侯国,它是西周王朝统治区域的一部分。召公奭封于燕后使北方燕地的经济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这不仅从文献资料中可以察考到有关内容,而且在考古学资料中也有明显的证据。从已发掘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到,有不少进步的文化现象和手工业技术,在召公封燕以前的燕地是从所未有的,只有在召公封燕以后的西周初年才开始出现。总之,召公封燕建国极大地促进了北方燕地的发展。
4.2燕哙让国
“子之之乱”殉难坑
前323年,燕国在公孙衍发起的燕、赵、魏、韩、中山“五国相王”活动中称王。两年后,易王卒,儿子哙继位。燕王哙是个十足的昏君,他在即位的第三年(公元前318年),将燕王之位“禅让”给相邦子之,并将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由此子之便全面掌握了燕国的军政大权。此举引起了以太子为首的旧贵族的不满,在前314年时起兵攻击子之,失败,并死于乱军之中,史称“子之之乱”。这场内乱,造成了燕国人心的涣散,并且严重削弱了并不强大的燕国的国力。此举造成的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齐国趁机伐燕,在50天内占领了燕都,燕国几乎被灭,在此战中燕王哙和子之全部被杀。同时中山国也趁火打劫出兵攻占了燕国西部领土。但是燕国军民奋力抵抗,外加秦、楚、赵、韩等国的斡旋与压力,齐国终于退兵,赵国拥立并以兵护送在韩为人质的公子职回燕国,此即为历史上鼎鼎有名的燕昭王,燕国终于在燕昭王统治时期迎来了鼎盛时期。
4.3昭王招贤
燕昭王招贤纳士
昭王登上燕国王位时,燕国刚被齐国打败。“燕昭王怨齐,未尝一日而忘报齐也。”常“矜戟砥剑,登丘东向而叹”。他为雪耻夙兴夜寐、殚精竭虑,采取了不少策略来振兴燕国。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昭王尊郭隗为师,为其“改筑宫室而师事之”,且面向各国招贤。为齐国来的大知识分子邹衍拥慧折节,筑碣石宫,使其享受国宾待遇。他求贤若渴,使大军事家乐毅从魏国奔来,名士剧辛从赵国来投所谓“士争趋燕”“诸天下之士,其欲破齐者,大王尽养之;知齐之险阻要塞、君臣之际者,大王尽养之。”是也。行“韬晦”之计,迷惑齐国,用委曲求全方式换取齐国的信任,“使齐勿谋燕”。《吕氏春秋·行论篇》载:有次齐国攻打宋国,燕国派兵助齐,然而带兵的将领张魁却被齐王杀死。昭王听谋士建议,谴使到齐国谢罪,表明自己用人不当,请齐王恕罪,以此迷惑齐国。派苏秦离间齐国与各国关系。《战国策》卷三十:苏秦向昭王献计,要他“阴出使,散游士,顿齐兵,弊其众”。昭王就派苏秦去离间齐、赵关
秦开
系,鼓动齐国伐秦灭宋、多建宫室园囿,以削弱齐国实力。苏秦多次向齐王信誓旦旦保证燕国不会攻齐。大张旗鼓地进行政治改革。昭王接受乐毅“察能而授官”的建议,定下论功授爵授禄制度,“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改革官吏制度,燕王之下设相国和将军,分掌政治、军事大权。修建燕下都,不让各国了解燕国虚实。燕下都规模仅次于蓟城。郦道元的《水经注》:“不欲令诸侯之客,伺隙燕邦,故修建下都。”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昭王为“燕人共立”,各种史书皆如此记载,说明昭王得到了燕国人的拥戴。经过28年的艰苦努力,“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公元前284年,昭王“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占领齐国七十余城,齐城之不下者,惟独莒、即墨。”昭王夙愿完成,亲自慰劳军队,犒赏军士,并封乐毅为昌国君,命乐毅留在齐国,自己则“收齐虏获以归”。他对乐毅始终信任,对说乐毅坏话的小人予以严惩,显示出成熟政治家的风采。紧接着,昭王又派遣大将秦开,率军打败东胡,拓地千里。从此燕国“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地方二千余里”。燕国傲然挺立于“战国七雄”,达到了燕国的繁盛顶峰。昭王还筑北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怀来境内),东抵襄平(今辽宁辽阳境内),达千余里,至今仍有遗迹。
4.4乐毅伐齐
清人李景星认为《史记·乐毅列传》是《史记》诸列传中“命意最高,章法亦严”的一篇“佳作”。有人把《乐毅列传》与诸传相比较,指出《乐毅列传》与诸传最明显不同的写法是“此文于乐毅伐齐等事俱不实写,只就书词以抟捖前后,反将实事做点缀,如书词注脚”。“书词”即《乐毅列传》中的乐毅《报燕惠王书》。后者的意思是说,《报书》是《乐毅列传》的中心,是连结全传的关键。《乐毅列传》中的叙述或事件的交代都是为《报燕惠王书》作注释、铺垫或说明。那么太史公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写法呢?李景星又分析道,这是因为“乐毅出处本末,尽在《报燕惠王》一书。故太史公之传乐毅,即以此书为主。前半叙事,步步为此书伏根;后半叙事,处处与此书照应;赞语引蒯通、主父偃事,又遥遥为此书证明……史公爱其(乐毅)品、重其人,是以慎言其事”。这即是说太史公之所以为乐毅立传,主要是看重他的人品与道德情操,而《报书》即集中体现了乐毅行事及品德,于是太史公就以之来作为全传之眼,从而使《乐毅列传》成为“史传之另一格”。乐毅伐齐作为燕国历史上异常重要之事,不可不从《报燕惠王书》考察历史之真实。
前284年,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佩带赵国相印,率燕、秦、赵、韩、魏五国联军攻齐。联军发起猛攻,歼灭齐军主力,燕军攻入临淄。湣王出逃至莒(今山东莒县),后被以救齐为名的楚将淖齿所杀。燕昭王闻齐都已破,亲至济水慰劳燕军,封乐毅为昌国君。乐毅率中军镇守齐都,指挥各军。燕军势如破竹,半年内攻克七十余城。此战替燕昭王报了杀父之仇。乐毅随又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和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二城,长期相持未下。燕兵疯狂的报复性行动遭到了以田单为首的齐国军民的拼死抵抗,燕、齐两军在即墨城下相持不下。在此期间,燕昭王死,燕惠王为国君,田单趁机行使反间计,派人在燕惠王面前说:“乐毅之所以迟迟不攻下二城,是因为不满意燕惠王当国君,他想留兵于齐,南面称王!”燕惠王未即位时,就与乐毅有嫌隙,听了此话,深信不疑,即急令召回乐毅,以大将骑劫代之。乐毅知燕惠王对他没安好心,遂抗命逃奔赵国。骑劫率领的燕军在即墨城下,被齐兵打得大败,齐军乘胜收复失地,燕军前功尽弃。
乐毅
燕惠王此时既后悔用骑却代替乐毅,又埋怨乐毅投赵,还害怕乐毅带领赵国军队反过来攻打燕国,于是就给乐毅去了一信:“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优,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以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燕惠王此信有二层意思:先谢(道歉)——自己为“左右”所误,不该做出召回乐毅、以骑劫代之的错误决策;后让(责难)——乐毅投赵行为对不起先王。在此信中,燕惠王还表白召回乐毅并无歹意,而是为了让乐毅回国休息(且休)并与他商议国家大事(计事)。先“谢”是为后“让”,是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责任,也是为阻止乐毅兴兵伐燕。燕惠王此信,极尽巧语周旋之能事,以之“饰前非而动众志”。乐毅的回信近千字,针对燕惠王的饰非和责难,一一予以驳斥、还击。乐毅的《报燕惠王书》确是一篇艺术水平很高的文章。文章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既针锋相对地驳斥了燕惠王的责难,又很得体地照顾了曾经有过的君臣关系的情面;既堂而皇之地为自己逃赵行为开脱,又不露痕迹地夸矜了自己的功绩,批评了燕惠王。文章虽是卑词谦语连篇,但柔中寓刚、软中带刺、绵里藏针。全文围绕为逃赵辩护这个中心全而出击,扬先王,贬后王,譬古喻今,前后呼应,天衣无缝,摇曳生姿,真堪称“当世第一文字”。
乐毅伐齐对当时的历史形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齐国虽然重新复国,但在本次战争中,遭到沉重打击,国力下降,丧失中原霸权。极大地改变了战国末期的政治格局。齐国的衰颓,导致制衡秦国的力量大大减小,减轻秦国东进蚕食的压力。燕国在短暂的强大之后也开始衰落,20万大军在齐复国后所剩无几。韩魏两弱,燕齐两衰,赵国崛起与秦国逐鹿天下,加速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秦国参与联军共同沉重打击齐国之后,齐国完全衰落下去,秦国在统一天下之路上少了一个强敌,虽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之后国力大增,但齐国的孱弱无形中加强了赵国的压力。秦赵两强并立,长平之战的爆发成为必然。
4.5燕赵之战
为迎合秦国之意或乘赵国危难之机,在燕武成王、燕孝王、燕王喜之时,不断挑起与赵国的争端。前265年,秦国乘赵国国君新旧交替,政局不稳之际,连取三城,燕与秦南北夹攻,齐国派相国田单率军救赵。西拒秦军之后,又率赵、齐联军对燕国进行报复,占领了燕地中阳(中人,今唐县)。公元前259年,赵国在长平之战大败,燕国却并没有看清楚秦灭六国的历史大势,趁机诱使赵北部的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众投入燕国。燕王喜时,在前251年、前245年分别派遣栗腹、剧辛攻赵,被赵国打败,赵军反击并包围燕都,燕国*割地求和。前236年,赵再次率军伐燕,攻取狸、阳城。燕国屡屡战败,使处于衰落进程的燕国更加衰弱不堪。秦国则以救燕为名,不断出兵攻占赵地。
4.6荆轲刺秦
秦国夺取了赵国后,便把矛头对准了燕国。公元前227年,王翦率兵攻打燕、代。燕、代虽联合抵杭,但由于兵少将弱,岂是强秦的对手,被秦击败于易水之西。燕国君巨惶恐难安,为了保住国家,一项刺杀秦王的计划正在酝酿中。此时燕国的国王名喜,其太子名丹。太子丹曾作为人质在赵国和秦国生活过。后来太子丹化装成一穷苦百姓,从秦国逃了出来。
荆轲刺秦王
他时刻都想寻机报仇,但他急于求成,并不是在如何增强国力上下功夫,而是想走捷径,以为只要杀掉一个秦王政,燕国就可以安全。为此,他不惜代价,广结天下游侠刺客。太子丹收留了秦国叛将樊於期,通过田光结识了刺客荆轲。荆轲与太子丹一见如故,太子丹便将刺杀亲王计划和盘托出,荆轲欣然接受。荆轲借了樊於期的人头,并重金购买了天下最锋利的一把匕首,并将剧毒涂在刀刃上。荆轲把匕首卷在督亢地图中,放在盒子里为了防止万一,太子丹还在燕国找了一个13岁的杀手做副手,此人名叫秦舞阳,胆大手狠。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以后,太子丹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非常悲壮。太子丹和送行者都穿白衣,戴白帽。如此悲壮的场面使荆轲义无反顾,他配合着好友高渐离的击筑音乐慷慨高歌:“风萧萧带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唱完,便和秦舞阳乘马车直奔秦国。一到秦国,荆轲便用重金贿赂了秦王的宠臣蒙嘉,请他代为引见。秦王听说燕国使者带着樊於期人头和督亢地图朝见,立刻换上朝服,坐在宫中,命令燕使者进宫献礼。荆轲捧着樊於期的人头,秦舞阳捧着督亢地图跟在后面,一步步登上秦王宫殿的台阶,秦舞阳看见秦国朝堂的威严,卫士们的雄壮,不由自主她畏惧起来,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引起秦王政和群臣的怀疑,秦王问是怎么回事,荆轲坦然地回答,北蕃蛮夷鄙俗之人,未曾见过天子,故而恐惧,请大王原谅他,让他完成这一次使命。说完便接过秦舞阳手中的地图,独白一人从容不迫地走上前去。秦王政高兴地接过地图,当地图展完时,原来藏好的匕首呈现出来,即所谓的“图穷匕首现”。秦王政立时大吃一惊,,荆轲一手抓住秦王政的衣袖,一手拿起匕首,秦工挣断衣袖,绕着宫殿中的大柱子奔跑(考古工作者已在咸阳宫遗址中发现直径64厘米的大柱子,从而验证了史书的记载),荆轲也绕柱紧追。秦国规定,大臣进入宫殿不许带兵器,而佩戴武器的卫士没有命令则不能上殿,因此宫殿的大臣无任何办法,秦王政佩的剑又太长,一时拔不出来,情况十分危急。群臣惊慌失措,目瞪口呆,还是御医夏无目灵机一动,把自己提着的药囊朝荆柯砸去,大臣们忙喊“王负剑”,即让大王把剑推到背后拔,秦王政这才在慌忙中拔出宝剑。一剑便斩断荆轲左腿,荆柯仍毫不畏惧,忍着疼痛,将匕首向秦王政掷去。秦王政一躲,剑击在柱子上。秦王政挥剑连砍荆轲,群臣一哄而上,杀死了荆柯,而秦舞阳早已被殿下的卫士剁成肉泥。
荆轲刺秦王虽未成功,但也给秦王政以沉重的打击。在战国时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后代人多所称道。司马迁谓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安也哉。”有人认为之所以未刺杀成功,是由于荆轲的剑术水平太差,如程浩指出:“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还有人指出作为荆轲副手的秦舞阳如果不是临场胆怯,和荆轲一起刺杀秦始皇,就未必不能成功。但是,用暗杀、行刺等暴力手段,去解决政治斗争问题,以图侥幸取胜,未免太幼稚了。荆柯刺秦下的结果反而更激怒了秦王嬴政,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公元前226年,秦王派王翦率军征伐燕国,攻陷燕国都城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往辽东郡,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燕王只好采用赵国代王嘉的计策,杀死太子丹,想把其脑袋献给秦王政,以求得秦王的宽恕。实际上无济于事。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率兵攻占了辽东郡,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5、疆域
召公封燕之时,文献上没有说明燕国的具体方位和日后发展的范围。史载周武王克商后曾封帝尧之后于蓟(蓟大致在今天的北京市区),所以召公受封的燕国中心地域不可能拥蓟。自北京市房山县董家林燕国遗址和墓葬发现之后,燕国的初封地才了然于世。1986年发掘的琉璃河Mll93号大墓进一步证实,初封时期的燕国,其中心地域大致在北京南部的琉璃河沿岸(西起房山,东至固安),当时燕国还是很狭小的,最初统领有六邦的土地和民众。春秋初年,燕国受来自东北方向的山戎威逼,*迁都至临易(今河北雄县)。自此以后,山戎一直是燕国的劲敌,使燕国“几灭者数矣”。至春秋中叶,燕国也没有战胜山戎,这才*求助齐国。齐桓公出兵北伐山戎取得胜利,山戎被赶到孤竹国以外地区(今河北卢龙),从此,燕国才安顿下来,乘势占据了蓟地(今北京市),并与齐国协商,把被山戎占据的今河北沧州至天津市一带地区划归燕国,同时燕国也答应“复修召公之法”,如期向东周天子称臣纳贡。
战国初期燕国的疆域大约包括今河北省的北部和今山西省的东北一角。全境东北和东胡接界,西和中山、赵接界,南边靠海,并和齐接界。燕昭王时,随著国力的强大,疆域也大为拓展。占领了中山北境一带,今唐县、望都一线成为燕国的南境。燕将秦开东向击胡,拓地千余里,直到辽东、朝鲜半岛北部,并一度占有齐国大部分的领土(除了莒、即墨两城)。《战国策·燕策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文公》记载:燕国“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陀,易水”。置有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
6、政治
燕侯的名号,初称侯,中称公,后称王。公元前323年,魏公孙衍发起燕、赵、中山、魏、韩五国相王以抗秦,燕国至此方与赵国、中山国一起称王。在*官职方面,燕侯之下的官僚机构,重要的是将和相,分别主管文武之事。春秋战国之时,官分文武是各国官僚组织的重要特点,而官分文武无疑有利于国君进一步将权力集中于上。相,是文官系统的首脑。曾任燕相的有:子之(燕王哙时)、公孙操(燕惠王时)、栗腹(燕王喜时)。将,又称“将军”,是武官的首脑,见于传世文献的有:市被、秦开。将军中又有“上将军”,乐毅曾任此官;战国时的上将军,地位相当于春秋时的元帅。其他见于文献的武官还有“司马”。太傅,又可简称作“傅”,属东宫官僚系统,负责辅导、教育太子,一般由德高望重、文化素养较高者担任。相室有两种含义:一为宰相的别称,一为家臣的别名。作为家臣别名的相室,亦属东宫官僚系统,为太子府里的管家。除此之外,燕国还有一些负责管理手工业的官僚,其名称也见诸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
燕宫议事遗址
例如工尹、陶尹、右御、右廪、豕宰、宰夫、衡官、水官、等。爵秩方面,燕国的爵秩等级大致分为卿和大夫两级。卿有上卿和亚卿之分,大夫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五大夫等。俸禄方面,燕国采用的以是“石”计禄。南宋吕祖谦《大事记》云:“以石计禄,始见于此。”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每石重一百二十斤。战国时期的燕国,其地方行政组织一如他国,也实行郡县制。一般是采郡、县两级制。见于燕国的郡有五个: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的行政长官是“守”,都是由武官来充任的;县的行政长官是“令”,下设丞、尉等;在县之下,还有乡、里、聚(村落)或连、闾等基层组织。由官印还可获知,燕国在地方设有“司徒”、“司马”、“司工”、“丞”等等。封君制之出现在战国,显得似乎有些突兀而不协调。因为当时各诸侯大国已经比较普遍地建立了以郡统县的地方行政机构,实行*集权的政治*,用以代替过去贵族按等级占有土地进行统治的制度;但又设置了封君制,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新的贵族特权。燕国的封君制有几个特点:就受封人员的国籍构成而言,主要为本国的王室宗族和异国的外来人员其中又以第二类居多;就受封的原因而言,本国的王室宗族之受封主要出于血缘荫庇,而异国的外来人员之受封主要出于功勋卓著;就是否可以世袭而言,以不可世袭者居多。当时封君的封邑,虽然说按传统习惯是可以世袭的,但真正世袭的为数甚少;就封号的获得而言,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封邑之名为封号,如昌国君、高阳君,另一种是以功德为封号,如襄安君、武安君、成安君。
7、经济
燕国的铁器属于春秋末至战国早期的出土极少,只在燕下都出土一件铁刮刀,到战国中期才开始大量出现,出土地点遍布于燕国的广阔疆域。燕国的铁器,种类有农业工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防护装备以及生活用具等,其中农业工具和手工业工具两类占绝大多数。在农具和手工工具中,又以农具的数量为最多。如兴隆发现的一批铁范,农具范占70%左右。据研究,当时铁农具的设计、制造都比较先进,丝毫不低于同时代的中原内地的技术水平。有的学者说,燕国铁农具的造形设计和制造技术的进步,使得不少农具的形制成为此后北方农具的基本形制,一直沿用一两千年之久。战国中后期,燕国较为先进的铁制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它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燕国较广泛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黍、稷、稻等。战国时期在我国气候变迁史上属于温暖期。气候温暖,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战国策》载,燕“粟支十年”。此语虽为纵横之士的饰辞,但反映出燕国的粮食产量是比较高的。燕下都遗址出土的战国陶仓模型,就应是燕国有大量粮食储藏的物证。战国时期,燕国手工业的发展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各方面:第一,冶铁业。这一时期,燕国的冶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第二,青铜铸造业。燕国冶铁业兴起后,铁器发展极快,但它并没有完全取代铜器,因为铜的冶铸、制造比铁容易,加上铜器比较耐锈蚀,又比较美观。所以战国时期,燕国的青铜铸造业持续发展,在各门手工业中仍占重要地位。第三,兵器制造业。兵器制造业是燕国的重要手工业之一,主要由官府督造。从出土实物看,战国时期燕国的兵器主要是铁制品。第四,制陶业。燕国官营制陶,其生产者大多是官奴和刑徒,因此,官府对生产者管理、统治很严,燕下都制陶遗址中发现的铁颈锁和铁脚镣就是这方面的明证。在燕国制陶业中,还应提到的是,民间制陶相当普及。第五,制骨业。燕国的制骨业也有一定发展。根据考古材料,燕国有专门的制作骨器的手工作坊。第六,皮革业。燕国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皮革业是相当发达的。一般皮革器多用牛皮、羊皮制作,皮甲则多用坚硬的野生动物皮制作。第七,煮盐业。燕国由于临海,所以煮盐业向来很发达。第八,养蚕业。战国时期,燕国的养蚕业作为一种家庭手工业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个体农民的主要副业。
战国时期燕国的金属货币,有明刀、布币、圜钱、金币等几种形制。燕国的金属货币以明刀币为主。燕明刀币的形体较齐刀币为小,铜质较粗劣,铸造也不精,币面铸一“明”字,故欲称“明刀”。刀币是从实用工具青铜小刀(或称削)演变来的,主要流通于燕、齐地区;而布币则是从古农具铲形铸演变来的,主要流通于三晋及两周地区。燕国布币是为适应通行于布币的国家而铸造的,铸造数量不多,但根据考古材料,燕国各地也有不少发现。圜钱是战国后期除楚国外各国流行的货币。属于燕国的圜钱,已发现的有“明四”、“明化”及“一化”三种。
战国时期,燕国商业的繁荣促进了燕国城市的发展。燕国武阳城周长达2万5千米以上,是列国都城中最大的一座。蓟城,有学者推测,其周长约1万4千米。目前学术界对蓟城的大体位置已基本取得一致的意见,但对其四至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此说尚待进一步论证。不过,蓟城规模也当较大,这点确是众所公认的。燕国的大城市还有中都和涿城。燕国的都城和其他主要城市,都设有“市”。
总之,燕国由于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社会经济得到飞跃发展。但是,燕国各地区、各门类的发展很不平衡。辽西、辽东二郡及蓟城以南地区已基本上是农业经济,而上谷、渔阳、右北平三郡地区还是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在手工业各门类中,冶铁业、兵器制造业、煮盐业最为发达,尤其是冶铁业的生产技术已达到了目前从考古材料中所知的当时的最高平。然而制陶、制骨、养蚕等手工业相对说来则是比较落后的。就是同一门类的手工业,各地的制造水平也不一样,存在着很大差距。燕国向外输出的商品种类单一,仅限于几项土特产品。燕国的货币经济倒是很发达,不仅有正币,而且还有辅币。正币明刀铸造量颇大,流通、流布范围也甚广。燕国的城市发展很快,大、中、小城市都很多。在大城市中,下都武阳以规模大著称,上都蓟则以富庶闻名。在众多的小城中,不同地区的也各有其特点,分布于长城附近地区的,军事性质较强,因为它是随着长城的修筑而兴起来的。总的看来,战国时期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而这正是燕国能够长期与中原大国争战、称雄于北方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燕国以后我国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能够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8、思想文化
召公封燕以前的燕国文化称为先燕文化,指在以前在燕地内由商人子姓燕国创立的文化。对于先燕文化这一概念国内有些学者持不同看法主要是因为商代在燕地氏族方国众多很难区别哪些东西是燕国文化,其实先燕文化当指燕氏一族创立的文化。由于目前考古资料的不足对于先燕文化的认识还比较浅显。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召公奭于北燕,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到公元前221年秦灭燕长达八百多年为姬姓燕国。由姬姓燕国创造的文化遗存为姬燕文化。姬燕文化是商代先燕文化的继续。但是在商代得到丰富发展的先燕文化到了西周被封为燕国后就很快萎缩、衰落下去。西周、春秋时燕国的衰落程度可从史籍中有关燕国的记载和春秋战国诸子的记载中看出。《庄子》中以燕国为北方最偏远的,与南方的越国相并提,有燕之北越之南之语。《韩非子》篇幅宏大又好作寓言,其中多次提到燕国,但都是把燕国放在一种愚蠢荒昧的地位上加以批评和嘲笑。姬燕到战国时由于燕昭王奋发图强广纳人才励精图治终于使弱小的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燕昭王对于燕地文化风格的形成和成熟起了关键作用。姬燕文化长达八百多年是燕文化的成熟和高潮期。
燕国文化的特点和精神风格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以及特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主要有二:一是燕地的地域、自然气候条件是燕国文化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燕国山高气寒、水冽土厚、山石块垒、危峰雄峙,恶劣的自然环境必然要影响到这一区域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情感,影响到这一地区的风俗习尚以及学术文化。燕国文化慷慨悲歌,这种文化精神的形成是苦寒和局促压抑激化的结果,不是社会繁荣的标志。社会繁荣所形成的是志高而扬的大国之风,燕国则是一剑以当百万之师的侠士奇峰。燕国苦寒悲弱,因之它的文化也就自伤自怨、刚烈悲壮。二是战争的影响。战争以及北方民族大融合是形成燕国文化特色的又一重要因素。燕国处于华北中北部,处于旱地耕作方式与北方草原游牧方式的中间过渡地带,作为不同生产方式的斗争,这里是两种生产方式斗争最为激烈的前沿地区,而战争是斗争的主要方式。频繁的战争成为燕地一大特色。战争的环境形成了燕国民众寒峻刚强、苍劲剽悍的气质,促使燕国民风强悍、勇武难制、侠义之风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