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科学报:移动健康刚刚迈步

科普小知识2022-10-16 16:28:35
...

姚智宏和他93岁的母亲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科学院卫生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们每天都用智能血压计测量血压,通过蓝牙将数据传输到手机APP软件,然后通过3G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健康云平台。这个个性化的血压管理系统正是姚志宏几年努力的结果。

在中国,像姚志宏一样,在移动医疗研究领域努力实践的研究人员不在少数。早在本世纪初,国内外的研究者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

2014年,智能手机的流行重新掀起了移动健康的研究热潮。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汤森路透联合发布的2014年研究前沿报告,移动健康技术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最热门的前沿。

智能获取人体数据、个性化健康管理、早期检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多年来,科学研究人员一再强调移动健康的优势。然而,从现在开始,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这种新的面向应用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中国的“先锋”

姚志宏1994年成为上海瑞金医院研究员。当时,他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医院信息系统。

12年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老手”姚志宏选择了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退休后从事移动健康研究。“转行”的原因是“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相对成熟,关注人群较多,但移动卫生领域仍需发展”。

然而,姚智宏并没有“从头开始”。在他看来,所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健康服务都可以归为移动健康的范畴。它是医疗卫生信息化的一部分,只是一种新的卫生服务手段。

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和深圳市先进技术研究所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也是移动健康的“开拓者”。姚志宏进入中国科学院一年后,2007年12月17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建设中国科学院生物医学信息与健康工程重点实验室,并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是张、拉起了队伍。

目前,该重点实验室致力于移动健康的可穿戴无扰动多参数监测关键技术,以及多模式多媒体移动健康信息融合和疾病预警系统。基于国家“973”项目和广创团队(广东省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以可穿戴移动健康技术为核心的心脑血管疾病“健康使命2020”通过产学研结合,探索新的健康范式。

颠覆传统医学

在移动健康研究领域,中国起步还不算晚。

" 2000年,香港、中国和其他国家几乎同时关注移动医疗技术."张在接受《中国科学》采访时说。

2000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IEEE-EMBS研讨会上,他的团队公布了一个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之间无线连接的模拟和实验方案。它不仅实现了短信、语音和数据的传输,还首次在手机上采集并显示了存储在互联网上的生理数据,如心电图、血压等。

2004年底,张与英国科学家罗伯特·伊斯帕尼亚和美国科学家埃米尔·约万诺夫合作,在《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生物医学信息技术杂志》上对“移动健康”作出了更早的定义,这也是可穿戴技术首次引入移动健康领域。

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一领域的全球研究热点已经开始聚焦。“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微型化、超低功耗的小模块设计、新型传感技术都是研究热点。科学家试图在不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收集数据。”医学研究所副所长王乐妍说。

健康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也是研究的重点。“从可穿戴人体通信系统到数百公里外的移动互联网,移动网络的传输范围不同,数据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也不同。这需要科学家的参与。”王乐妍说。

此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正在等待处理。“最大的担忧是大数据挖掘。”王乐妍说。

今天,常见的问题隐藏在热点中。在姚志宏看来,全球移动健康都处于“起步”阶段。"他们大多处于研究阶段,有影响力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姚智宏说道。

首先是信息标准化问题。“不同设备的数据缺乏统一的标准。国内外都没有,在数据可用性和共享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姚志宏感叹着。

数据挖掘也不容易。“将移动健康收集的大量健康信息转化为健康预测和健康干预仍然相当困难。科学家需要做出更大努力来建立健康大数据分析模型。”姚智宏说道。

不过,张对的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他预测可穿戴技术将成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

“未来,移动健康技术不仅可以实时、连续、不受干扰地监测人体的物理量和生理参数,还可以实现血液生化参数、心脑血管斑块生物标志物等的无损测量。甚至进行疾病预测和闭环给药张对说道。

不仅如此,移动健康还将整合生物传感信息、医学图像、基因信息和生物标志物,通过移动计算和互联网实现个性化和普适性医疗健康的“超级融合”。

“当这一天到来时,也将是移动健康颠覆传统医学的时候。”张对说道。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一些长期在象牙塔里的研究者不同,姚志宏有着特殊的研究经历。他早年从事自动化研究,拥有瑞金医院等多种医疗资源。这使他不仅能控制工程和技术问题,而且有足够的医学背景。

经过7年在移动健康领域的研究经验,姚志宏发现了一个问题:国内移动健康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大多对医学知识及其体系缺乏了解。没有兼具工程和医学背景的创新人才。

"移动健康研究人员的医学知识普遍薄弱."姚志宏感叹道,“大多数研究人员都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了解不深,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这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王乐妍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医生和工人的结合是中国移动健康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不仅如此,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也影响了科学研究。王乐妍认为,与国外相比,“中国有更好的应用战场”,移动医疗有更大的市场需求,尤其是对基层医疗机构。然而,目前国家只从宏观层面对移动健康进行监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标准化委员会层面仍缺乏可操作性的监管,直接影响了科研工作和成果的应用。

“简而言之,移动健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造福于人民。”姚志宏感叹着。

浅谈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点燃了人们随时随地关注健康的热情。国家政策也在推动移动医疗的应用。

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预计到2050年,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对医疗服务,特别是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的移动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2013年,国务院还发布了《关于促进卫生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扩大数字化医疗设备的提供,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整合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不断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

有需求就有市场。2014年,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移动医疗领域。阿里巴巴推出“未来医院”计划,腾讯以1.7亿美元参与丁香园和注册网络的融资,小米分享2500万美元的久安医疗,新浪微博推出爱文医生...

火热的市场需要技术支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数字理疗工程技术的发展作为优先发展主题,并专门设立了“个人健康信息智能接入技术与系统开发”的主题。

在国际上,早在2012年,国际电信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就联合发起了“移动健康”计划,旨在借助短信和手机应用技术帮助各国抗击非传染性疾病。

科学永远领先于应用。目前,一方面,从海量健康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已经成为检验科研界的一个课题。另一方面,对方便和不受干扰的体验的追求使研究人员能够将其研发热情集中在可穿戴医疗设备上。

“一大一小”这两个话题已经成为移动健康研究的热点。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超级融合”的发展、个性化医疗的实现以及对传统医学的颠覆可能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