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蛟龙”号首潜海底热液区

科普小知识2022-10-16 22:29:03
...

“蛟龙”号首潜海底热液区

12月23日,“蛙人”正在解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新华社记者张旭东摄

《科技日报》12月23日电(记者陈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3日潜入西南印度洋。这是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潜入海底热液区。

海底热液区是由海底火山活动频繁地区喷出的高温液体形成的,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其中热液硫化物是一种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海底矿床。海底热液区是蛟龙从未到过的特殊海底地形。生物环境和地形比以前调查的多金属结核区和富钴结壳区复杂得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更困难的挑战。

据报道,这次潜水的深度预计为2700至3000米,计划水下作业时间为6小时。主要任务是检查潜水器各系统的功能,熟悉作业环境,进行近海底观察,拍摄高清照片和高清视频。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对象,研究人员将测量温度并收集热液喷口流体,收集地层水样本并测量环境参数。如果条件允许,研究人员还将收集生物样本、岩石、硫化物等。

当蛟龙22日第一次潜入印度洋时,人们发现潜水器下水后出现了电路故障。潜水器回收后,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排除了故障。

“向阳红09”号船于11月25日从江苏省江阴出发,于2014年至2015年开展“蛟龙”号试点申请航次的第二、三阶段(中国远洋35航次)。它于12月15日抵达毛里求斯路易港进行补给。在此期间,船上的科学家在印度洋进行了一些常规调查。18日,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号母船离开毛里求斯路易港,前往印度洋西南部多金属硫化物矿区勘探。

今年6月至8月,“蛟龙”号于2014年至2015年在中国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矿区成功完成了“蛟龙”号试点应用航次的第一阶段。第二和第三阶段都将在中国西南印度洋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区作业。据计划,“蛟龙”号将进行20次潜水,预计明年3月中旬返回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