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属高校毕业生创业:东部爱技术西部爱餐饮
制图:陈璐
教育部直属的75所大学最近发布了各自的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大多数学院和大学直接公布了2015年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情况。《中国青年报》记者通过整理发现如下结论:东西方大学的创业比例较高,行业差异较小。教育、信息技术和文化创意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领域,大多数大学的创业指导课程也日趋成熟。
一些大学的企业家人数翻了一番
报告显示,在“大众创业和创新”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的企业家人数和比例都在增加。例如,2015年北京大学毕业生中,企业家人数比2014年增加了一倍多,其中信息传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占总数的37.04%。其次是教育企业,占22.22%。在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的创业领域,92%的创业企业(工作室)与文化产业相关,并且集中在北京。
浙江大学也有创业“储备”。浙江大学2015届毕业生中,有83人选择创业,包括46名本科生、25名研究生和12名博士生。其中,有30人成立了公司,并向院系申报了自己的名字,还有53人正在创业。
根据复旦大学的一份报告,2015年直接创业的毕业生人数为29人。上海交通大学的报告还提到,直接创业的毕业生人数达到28人,导致27家初创企业。除了信息技术和文化媒体这两个领域之外,咨询服务、生物医学、材料技术、建筑设计等领域也是复旦和交通大学学生关注的创业领域。
“今年,我真的觉得学生们的创业精神得到了激发,学生们创业的热情非常高。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说,由于受到全社会创业浪潮的鼓舞,也由于受到余、等校友的启发,1898年校友创业活动“咖啡”等组织也创造了许多机会。对于一所综合性大学来说,不同专业的学生互相补充,组成许多团队。
北京林业大学创业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徐博涵表示,2014年9月,北林成为北京首批示范创业中心之一,拥有33家学生公司和17家毕业生公司。在报告中,贝林根据学生是否获得营业执照来定义他们的创业。如果你加上一家尚未注册的公司,这个比例会更高。
然而,在今年750万毕业生中,选择毕业后立即创业的学生数量仍然很少,约占所有高校的1%。大多数学生创办小型和微型企业。
创业促进就业
从创业毕业生的数量来看,无论是东方大学还是西方大学,都有很高比例的学生一毕业就创业。例如,2015年浙江大学的10880名毕业生中,有83人选择创业,其中包括46名本科生、25名研究生和12名博士生。在这83名企业家中,有30人已经建立了公司,并向院系和学院申报了自己的名字,53人正在创业。
西部的四川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比例很高。2015年,该校有16,049名毕业生,其中179人毕业于自己的企业。其中,本科生136人(75.98%),硕士42人(23.46%),博士1人(0.56%)。2.1%尚未就业的人准备创业,占10%。
隶属于四川大学的重庆大学有191名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71%。这些初创公司涉足多种行业,其中批发和零售(31.41%)、教育(18.32%)、住宿和餐饮(10.99%)等所占比例很高。
与综合性大学多元化的创业领域不同,专业院校毕业生的创业突出了较强的专业性和产业化,更容易获得成功。例如,在电子科技大学2015届毕业生中,有21名学生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0.24%。他们主要集中在智能系统、手机应用、互联网研发和服务等领域,并且都有注册公司。学校报告显示,成功企业家在毕业生中的比例从2014年的14.44%上升到了现在的14.44%。
在华中地区,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比例相对较低。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为0.25%,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人数为19人,占0.26%。在8145名自主创业比例较高的湖南大学毕业生中,有48人自主创业,占0.59%。
从创业行业的类型来看,东西方大学的毕业生在教育、信息技术、文化创意和其他领域有所重叠。然而,东方大学毕业生更重视生物技术、机械设备、咨询服务等领域,而西方大学毕业生在零售、餐饮等领域更为突出。
许多大学报告显示,创业在就业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成果。以复旦大学为例,在过去的三年中,每班约有30名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创业,每年约有20名学生(毕业生除外)在学校创业,刺激了相关就业。
艺术院校尤其如此。根据*戏剧学院的报告,该校独立企业家的人数从2013年的1人激增至2015年的69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较低的创业成本已导致更多的毕业生加入创业大潮。
在学生自主创业的地方,许多高校教师报告说,大多数学生在学校所在地或家乡创业,尤其是在广州和深圳的高校。大多数学生选择在他们回家的地方开始他们自己的事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与家里的资源有关,特别是在办公室空间和政策执行方面。
陈永利表示,很少有学生仅仅因为听说了深圳的好政策就愿意在陌生的地方创业的情况。他们仍然是成熟和理性的。
高校创业指导和孵化日趋成熟。
记者发现,今年谈及就业时,大多数高校都将重点做好创业工作。
中山大学的报告显示,59%的被调查毕业生表示“理想是成为企业家”。毕业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风险因素是“缺乏企业管理经验”(45%)、缺乏资金(18%)和“营销困难”(18%)。
在选择对创业最有帮助的学校活动方面,中山大学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认为“假期实习/课后兼职”(33%)对创业最有帮助,其次是“大学生社团活动”(18%)和“大学模拟商业活动,如商业竞争”(17%)。
在75所高校的报告中,都提到了学校在创业咨询方面所做的工作。大学生创业指导也已经从一般的政策描述细化到具体的项目书籍指导。许多学院和大学已经突破了学校的限制,与地方或地区*合作,帮助大学生开展自己的事业。
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联系了虹口区创业指导中心和杨浦区公共培训基地,为有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政策建议和创业指导。2015年,该校有2名本科毕业生开始创业,涵盖围棋教育和文化传播。六名研究生申请创业,涉及生物技术、贸易、信息技术和商业服务。
徐博汉认为,今年以来,从国务院到教育部等部委都非常重视创业。许多政策支持创业学生,学生们经常来找他咨询和交流他们的创业想法。
中国人民大学的报告提到,2015年,学校专门组织了16个创新示范课程和10个创业课程。此外,NPC还与苏州、贵阳、北京海淀区、上海青浦区、中关村创业街的咖啡馆和孵化器合作,为大学生建设创业培训基地。
然而,每当大学生选择毕业后创业,总会有人担心:大学生应该毕业后创业吗?
一方面,有人认为学生在毕业前没有接触过职场,所以最好先去大企业锻炼,这样创业成功率会更高。另一方面,有人认为,现在国家大力鼓励创业,各种政策非常有力,所以年轻人不妨抓住机会去奋斗。
"毕业不是判断学生是否具备创业条件的标准。"徐博汉认为,学校的目的是教育,而不是培养更多的老板。在双创新的浪潮下,学校应该做好氛围,让学生接触如何成立公司,模拟实践等。在学校,从而倡导创新和创业的理念。例如,一些学生会想,当他们看到他们的高年级学生在创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时,他们是否可以尝试一下。
陈永利说,如今选择在北京大学创业的大多数学生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有好的想法、默契的团队合作和成熟的商业模式。然而,毕竟有少数学生适合创业,对大多数学生的态度是鼓励就业第一。(原标题:2015年75所部属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大学生创业:东方爱情科技与西方爱情餐饮)
阅读更多
去年,75所下属院校的毕业生增加了他们的就业和专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