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看到希望

科普小知识2022-10-18 20:28:47
...

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看到希望

1910年,一种进行性痴呆疾病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现在,100多年过去了,医学界仍然没有完全理解这种疾病的原因,也没有找到治愈的方法。

最新成果是加拿大科学家进行了一期临床试验,以无创、可逆的方式打开了5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血脑屏障,手术过程非常安全。在病理学研究方面,美国的一项小鼠研究表明,脑膜淋巴功能障碍或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加重因素。

血脑屏障的快速可逆开放

为了保护相对独立的脑组织,进化过程中在大脑和身体之间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阻止治疗药物到达大脑。聚焦超声结合微泡技术可以有效地打开血脑屏障,去除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此外,聚焦超声也可以通过植入装置应用于脑肿瘤患者。

根据最近发表在英国杂志《自然通讯》上的临床试验的第一阶段,来自加拿大桑尼布鲁克健康科学中心的尼尔·利普斯曼和他的同事使用非侵入性设备对5名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名男性和2名女性)大脑右额叶的淀粉样蛋白聚集区进行聚焦超声照射。结果表明,该手术能快速、可逆地打开5例患者的血脑屏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目前的研究证明,手术过程是非常安全的,这无疑给许多被困在其中的病人带来了光明。然而,在患者的淀粉样蛋白成像标记物和认知功能中没有检测到明显的临床变化。换句话说,聚焦超声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症状方面的功效仍不确定。能否有效去除淀粉样蛋白,改善认知功能,仍需大规模研究证实。

澄清恶化的原因

我们知道阿尔茨海默病大多发生在老年,其特征是大脑认知功能的逐渐丧失。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脑膜淋巴管是在中枢神经鞘内排出大分子的淋巴网络。现在科学家认为脑膜淋巴功能障碍,或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和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是一个加重因素。

此前,研究人员在啮齿动物、非人灵长类动物和人类的脑膜中发现了淋巴管,但淋巴管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功能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然而,在最近发表在英国期刊《自然》网上的一项老鼠研究中,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乔纳森·奇普斯和他的同事证实,脑膜淋巴管可以将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和脑组织间质液中的大分子排到颈部淋巴结。他们发现成年幼鼠脑膜淋巴功能的损伤会导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下降。此外,老年小鼠的脑膜淋巴功能严重受损,或导致一些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障碍。然而,在接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治疗后,其脑膜淋巴管增强了其从脑脊液和脑间质液中去除大分子的能力,并且其学习和记忆能力也相应提高。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受损的脑膜淋巴功能可促进脑膜中淀粉样蛋白的沉积,这与人类阿尔茨海默病的脑膜病理表现非常相似。因此,研究小组认为增强脑膜淋巴功能可以预防或延缓与年龄相关的神经疾病。

不断接近病因学的真理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老年痴呆症无能为力。一个重要原因是致病原因的“缺失”。

病理学上,由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由τ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死亡和突触丢失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三个重要特征。因此,有三种理论被推导出来,并且争论了很长时间。

然而,对于个体患者,有多达30种可能的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生,包括家族史、妇女、头部创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疾病、过高或过低的产妇生育年龄、病毒感染等。

这种原因不明且无法治愈的疾病并不少见。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氏病协会的统计,目前全球约有4800万患者。因此,科学界在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案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努力。除了病理学研究正在接近疾病的病因这一事实之外,一些药物的出现在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虽然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线索,但是如果把人脑比作迷宫,探索才刚刚开始。为了真正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我们需要勇敢地走下迷宫。

(北京,7月30日,《科技日报》)